為何古代後世很多政權都喜歡用周來作國名?

大秦鐵鷹劍士


古代用“周”做國號的正統王朝一共有四個,周朝、北周、武周、後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公元前256年,秦國破洛邑,周赧王被殺,東周亡。兩週合計享國791年。周朝是第一個以“周”做國號的朝代。周先人起初並無“周”之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即是城。他們定居在以農耕為主的城邑。

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不得不離鄉遠徙。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產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周朝歷時之久,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影響,只周禮一項就被歷朝歷代奉為經典,所以新建立的王朝多會用“周”做國號,以示正朔,其中不無攀附嫌疑。


北周是南北朝時期北朝之一。公元557年,鮮卑人宇文覺建立周朝,史稱北周,又稱宇文周,建都長安。公元581年,楊堅代周稱帝,建立隋朝。北周的國號源自宇文覺的爵號。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其子宇文覺承襲太師、安定公等官爵。同年,西魏恭帝拓跋廓又下詔以岐陽之地封宇文覺為周公。此周公亦指周公旦,假借周公之名,行周公之禮。

公元690年,唐睿宗載初元年,武則天革唐命,改國號為周,自加尊號為聖神皇帝,定都洛陽,史稱武周。公元705年,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中宗復位,恢復唐朝舊制。

據《姓纂》記載,武姓得姓始祖是周平王少子姬武,一落孃胎,姬武手掌中便有一片特殊的紋路,形狀就像個“武”字,他便以武為名,後代子孫也以武為氏。武則天自認為是姬武的第40代子孫,所以稱帝后便以周為國號。關於國號的另一說法,武則天在稱帝之前曾下令仿照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邑造明堂,前後兩次在洛陽興建唐明堂和武周明堂以作宣明政教之所,向天下昭示她重興周禮的姿態,意喻效法周代,以“周”為國號。


五代中最後一箇中原王朝,開國於公元951年,郭威建立的周朝,史稱後周,都城東京汴梁。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逼柴宗訓禪位,後周只存在了僅僅十年。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周”為國號,史稱“後周”,又別稱“郭周”,或以世宗柴榮之姓稱“柴周”。

除以上正統朝代外,還有元末義軍領袖張士誠在江浙一帶建立的大周,以及清初吳三桂雲南起兵反清時建立的大周。


五經博士


“國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的重要,一旦國號被改變了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滅亡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改朝換代”。

“國號”的確定分為很多種情況,比如秦朝來源於封地“秦地”,隋朝來源於封爵“隨國公”,元朝來源於《易》中的“大哉乾元”,也有像明太祖朱元璋這樣自己創造一個“大明”的。

當然也有很多延續前朝國號的,其中最成功的無疑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其他的大多是“立足不穩”借用前朝的名號,穩固自己的統治。

這其中就包括宇文覺的北周、武則天的武周、郭威的後周、吳三桂的大周,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國號“周”,被後世的史學家分為北周、武周、後周,至於吳三桂的所謂“大周”根本不被承認。

宇文覺的北周。

宇文覺將國號定為“周”,可不是為了佔便宜,實際上早在篡位之前宇文覺就被封為“周公”,篡位之後大概宇文覺感覺這個“周”不錯,這才確定為國號。

史學家也稱之為“北周”、“後周”、“宇文周”。

武則天的武周。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傳奇經歷,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就少說一點,武則天“改唐為周”共有兩種說法。

武則天的姓氏“武氏”是來自於周平王之子姬武,武則天自稱是“姬武的第40代子孫”,意思很清楚就是“蹭一波熱度”顯示自己血統高貴,有做皇帝的資格。為此武則天不惜代價,學習“周公在雒邑造明堂”的事蹟,在洛陽興建“武周明堂”。

武則天的大周雖然非常短暫,卻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也被稱為“武周”。

郭威的後周。

五代十國時期,黃袍加身、謀朝篡位非常的頻繁,但是篡位的人必須給自己找一塊遮羞布,所以後周太祖郭威宣稱自己是“周朝虢叔後裔”,以“周”為國號。雖然二世而亡,但是後周兩任皇帝郭威、柴榮都是一代明君,具有一統天下的潛力,只可惜英年早逝,白白的便宜了“趙大”。

史學家也稱之為“後周”、“郭周”、“柴周”。

吳三桂的大周。

至於揹負一身罵名的吳三桂,先是自封周王,然後篡位建立“大周”,勉強被史學家稱為“吳周”。

所以“蹭熱度”對一個開國皇帝來說,也是一個非常考驗“技術”的事情。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史話實說,為你回答

首先“周”這個字是怎麼來的,然後周朝為什麼叫周朝?

“周”的稱呼,可能就是商王武乙給予的。周族擅長農耕,於是“周”字卜辭寫成“田”,金文寫成“上田下口”。很像是在一大塊方形田界的農田中,農作物很茂盛的樣子。金文的“周”表示國家政令所出。“周”原是一個發達的農業區的美稱。周族即周人崛起於周原(周原即現在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縣和扶風縣),在鞏固國力後於武王伐紂滅商朝建立西周。

周朝。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首都為鎬京(今西安)。首都東遷到洛邑(今洛陽)叫東周(前770年-前256年),由周武王所建。

北周(557年—581年),南北朝時北朝的政權之一,國號為周,定都長安。宇文泰奠定基礎,宇文覺接受西魏恭帝禪讓後建立。581年,楊堅代北周,改國號為隋。北周叫周,首先定都西周古都鎬京,然後政治文化方面是學周朝的。

武周(690年-705年),女皇帝武則天稱帝時期,國號為周,定都神都(今洛陽)。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武周時代來臨。這裡叫周,主要是因為定都東周的古都洛陽而來,當然主要是傅遊藝提的。

後周(951年-960年),五代十國時期最後一個政權,國號周,定都開封。951年後周太祖郭威開國,960年陳橋兵變後,被宋太祖趙匡胤取代。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的後裔,因此以“周”為國號,史稱“後周”

吳周(1678年—1681年),清代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建立的政權,國號周。吳三桂自封“周王”,第一是打敗了朱氏王朝即南明朝,而朱氏王朝也都封為“周~王”,比如朱橚(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為吳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開封府;其諡號為定,故又稱周定王。第二吳三桂打敗了南明朝,那繼承了南明朝,然後又打起反清復明的口號,所以自然就自己封自己為周王。

周朝是中國最久的朝代,將近八百年的歷史,可想而知,這個朝代對中國的政治,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根深蒂固的,特別是對後來的中國朝代發展也是如此。另外後來的中國朝代都不超過三百年。


史話實說


用“周”字作為其政權自稱的我國古代政權,一共有6個,他/她們分別是:

那麼,這6個周政權,分別是為什麼自稱為“周”的呢?以及沿用至今的史家習稱又是為何稱他/她們為“某周”的呢?且看下文分解:

周之源起:周原與西周

正如漢朝與漢水密切相關,秦朝與秦川相互影響,西周的前身周方國亦與一個“地名”相關,這個地名便是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部的周原,它大體涵蓋岐山縣、扶風縣、眉縣等三個寶雞屬縣,從地理單元上講,正好處在關中平原的西部,是關中平原收縮於汧渭之會(千河、渭河交匯處)前的最寬廣處。

周原與周族

周原是周人從涇水谷地的豳地走出以後定居的第一處肥沃寬闊平原之地,所以立馬為周人的壯大提供了絕佳的農耕環境,周人從此才一躍而成西方方伯,並最終以“小邦周”之姿取代了“大邑商”。有趣的是,三四百年以後的嬴秦也複製了周的這一路徑,從隴山以西的秦川一路向東,在周原西緣的汧渭之會立足(汧邑、平陽、雍城,注意此處的平陽並非後來位於臨汾的平陽),進而進駐豐鎬北部的咸陽,成就一代帝業。

當然了,現在並不能確定,到底是先有了周邦、周族的稱呼,還是先有了周原的稱呼,孰先孰後的問題由於過於玄遠且無任何資料,而無法確證。倒是關於“周”字,有一個很樸素的釋讀,值得回味:

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張日舁

那麼,若是從“周字直作田”的甲骨文、金文釋讀思路入手,結合周人善於農耕的種種歷史印象(周祖后稷、周式井田),那麼周方國(小邦周)乃至西周的得名也便可以上溯到“耕田”這一相當樸素的意涵之上了。

周之續命:東周

周幽王末年,隨著關中地區天災人禍的持續加劇,周王室再度爆發了一次如同厲王時期那般的“政變”,傳統史書對於這兩次西周後期“政變”的記載一向含混不清、模稜兩可。寒鯤個人是比較認同攜平分立之說的,但是具體攜王在哪裡,尚且還沒有傾向於哪個說法。

幽王末年對褒姒的寵愛,激怒了王后一族的申邦,申侯與太子宜臼(甥舅關係)聯合繒邦、犬戎攻破鎬邑,且不論太子宜臼究竟是否“與謀”,亦不論幽王與鄭公之死究竟是不是犬戎失控過火誤殺,太子宜臼終究是有弒殺君父之重大政治嫌疑的。周室宗族當時就不幹了,立馬在虢公帶領下推戴了幽王之弟望(餘臣是誤讀)為周王。(史稱“周攜王”,沿用的是晉人的說法,楚人稱“攜惠王”,“惠”或為政鬥失敗者為攜王上的諡號,楚人因為與這次政鬥無利害關係,所以敢於如此稱呼)。

由於掌握宗周、周原的宗室支持望,且犬戎失控後或許對豐鎬有所破壞,而宜臼的支持者除了秦,幾乎都是東方的侯伯(晉、鄭為首),所以宜臼便在支持者的推戴下最終遷徙到了同樣有所營建且是西周用來接收東方貢奉的洛邑成周定都了。由於晉國為首的勝利者掌握了流傳下來的史書《左傳》的話語權(西方秦國也不可能留存政敵的史料),所以我們並沒法兒知道究竟有哪些西方諸侯支持攜王,只能知道在此時與晉國結下樑子的虢公翰一族是帶頭人,再算上晉國在曲沃代翼期間虢國對於翼之晉嫡的支持,最終晉獻公假道伐虢也可以算是“新仇舊恨一塊兒算了”。

西周與東周的得名,便是在上述幽王末年大政鬥硬生生把姬周分成西、東兩都城為中心的兩個時期所致,宗周鎬邑在西,成周洛邑在東,因此分為西周與東周。

周之末代分封:西周君、東周君

除了前述“大西周”(西周時期)與“大東周”(東周時期)以外,還有一對西周君(小西周)與東周君(小東周),他們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呵,周貞定王死後,思王弒哀王、考王弒思王,兄弟之間連續弒殺,周王權威徹底蕩然無存,週考王之弟揭似乎也是一個掌握軍權有實力弒君自立的主,或許是週考王拉攏來弒殺思王之人。週考王擔心揭也弒君自立,便乾脆把周王還剩下的土地全部分封給了揭(前440年),美其名曰延續周公的職位,成立了一個周公國(揭便是西周桓公),作為周天子的考王反而寄居在周公國之中。

七八十年後的前367年,西周惠公朝對於幼子班很是寵愛,也便利用手中為數不多的權限,把洛邑東方的“鞏”地分封給了班,成立了東周公國,班也便是東周惠公。至此,在戰國中後期的成周附近,也便不再被視為周天子的領地,而被視為兩週君的領地。秦國終結周赧王之存在也是以秦軍吞併西周公國為標誌的前256年,而非最終滅亡東周公國的前249年。

周之攀附:北周、武周、後周、吳周

北周為宇文氏所創建,宇文氏之稱周,首先應當是因為宇文泰的爵位——周公,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宇文泰之稱“周公”與其推行“周禮”“周官”一致,是其試圖用“周”這個玄遠稱號凝聚關中人心的重要政治舉措,而且堯舜禹與夏商周自秦漢之際便逐漸被編排成華夏族群乃至周邊非華夏族群的共祖,聲稱自己是“周”,就像赫連勃勃稱“夏”一樣,是一種頗具神話色彩的攀附,這種攀附可以從神話裡找出宇文氏作為一個非華夏族群融入華夏族群的統戰理由。後來唐代令狐德棻編撰的《周書》便在開篇就引用了或為北周官方當年的編排,以宇文氏為神農後裔了,而神農後裔往往被認為姓姜,姜姓氏族是姬姓氏族世代通婚的對象,這便可以與“周”攀上姻親關係了,在這一點上,宇文周的思路有點像劉淵。

武周為武則天所創建,武則天之稱周,也是把自家的“武姓”攀附到了周平王後裔上,反正姬姓後裔改各種姓氏的都有,這麼攀附雖然勉強,但尚且可以說得過去。而且,北周與武周畢竟各自以當年的宗周之地(關中)與成周(洛陽)之地為基本盤,以周為名,也算有點地緣因素的影響。

接下來的後周與吳周的攀附,就完全沒有地緣因素影響了,純粹都是武週一般的思路:後周開創者為郭威,郭姓的主流來源便是前文書說到的那個“虢”,由於虢邦始封君是周文王的兩個弟弟,所以這倆位於寶雞市陳倉區虢鎮的東西虢便成為西周時期的重要宗室成員,郭姓因此而攀附“周”,倒也說得過去。

吳三桂所建立的吳周政權,與虢很相近:由於吳姓是以春秋吳國王室作為得姓來源的,而傳說中吳國的開國君主吳太伯,則是周文王的大伯父,他吳三桂便是順著這麼一條藤摸上去,攀附上了“周”之國號的。

至於北周、武周、後周、吳周的史家習稱,武周和吳周很明顯都是以姓氏冠名的某周格式,而北周與後周則都是隨了同期系列政權“大流”所致:北周歸屬於北朝政權之一,而且確實在北方,所以與北魏、北齊一道稱“北”;後周則歸屬於五代政權之一,所以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一道稱“後”。不過,北周在五代以前,也是被稱過“後周”的,只不過是因為郭威又搞了一個被傳統史家勉強視為正統王朝之一的周,這才被撤銷了“後周”的別名。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用姓氏冠名法,稱呼北魏為元魏、稱呼北周為宇文周、稱呼北齊為高齊,這就是北周的另一個小名型習稱了。





不一樣的歷史趣事


實際上,後世最喜歡用的國號,應該是“漢”而不是“周”。

在我國曆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政權有很多,除了西漢、東漢兩個大一統王朝以外,還有兩漢的尾巴王朝蜀漢(季漢)、西晉時期劉淵所建立的匈奴漢、東進十六國時期的成漢、北魏末年的邢漢、南梁侯景的侯漢、唐朝叛將朱泚的朱漢、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南漢、北漢,元末陳友諒的陳漢......

因此,從使用率來看,“漢”這個國號才是最高的,比“周”要強得多。而且,在眾多以“漢”為國號的政權中,還擁有兩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西漢和東漢,這也是“周”所不能比的。

其實,”漢“的文化認同是遠比”周“要強烈的。

歷朝歷代開國,取“國號”都是頭等大事,畢竟這關乎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係到國運的昌隆。而自兩漢以後,後世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政權選擇以“漢”為號,其實還是因為大漢王朝實在太優秀了。

西漢是我國曆史上首個能實現長治久安的大一統王朝,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北擊匈奴,南滅閩越,西通西域,開疆拓土,將中華文明推上全新的臺階。而西漢覆滅後,素有“位面之子”稱號的漢光武帝劉秀又成功的光復大漢,在續前漢的輝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復國運動。

東西兩漢長達四百年的統治,不僅開創了輝煌的文明,同時也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時至今天,我們主體民族就稱漢族,中國的文字叫漢字,語言叫漢語。自兩漢以後,歷代漢族大一統王朝,儘管國號不盡相同,但皆以漢家、漢邦、漢人自居;歷代的軍隊也自稱漢軍、漢營、漢騎。

甚至連被大漢擊敗的匈奴人也產生對大漢的認同感(比如劉淵,就以漢自居),還有兩宋時期入主中原的金國,他們也自稱為”漢人“,以中華正統自居。

由此可見,”漢“的文化認同和影響力,都遠比”周“要強烈的!

也許,我們都說周朝八百載,周朝的國祚確實比漢要長。但東周時期,周天子不過是個象徵罷了,壓根就沒多少影響力。再說,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四分五裂,諸侯之際相互爭霸,征戰不斷,也斷然沒有兩漢之輝煌氣象。



這些歷史要讀


國號大周,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政權統治者特別喜愛的國號之一。國號作為一個政權獨立性的名稱代表。具有深刻而又豐富的含義。而眾觀中國歷史。周是中國歷史出現最為頻繁的政權代號。西周,東周,武周政權(即唐代武則天掌權時期)北周。後周。等等等等!


為什麼不帶政權建立者都喜歡用周作為國號呢?、

時間的維度:對聖王時代的追溯儒家常常提三代之治,主要是堯舜禹;又最推崇西周的文武周公,因此,對古老王朝的追溯構成了後世一些王朝確定國號時的重要考量。、地理的維度:在什麼地方叫什麼國號

東周列國,造成了天下幾乎是個地方都有個“國”,所以後世一些王朝就會根據地理因素來確定國號。這其中又包括了多種情況,或王朝統治疆域決定國號,如五代十國的十國,基本上就是今天各個省的簡稱,什麼吳越閩蜀之類;比如北周,這是在先前周王朝的故地建立國家。

三、血統的追溯:即使沒有血統也能追溯最典型的就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最重要、後代子孫最多的王朝,


舊事舊人歷史說


朝代名號也稱國號,即政權之號。這很早就有了。《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

那國號是怎麼來的?從史學家吳晗所著《朱元璋》一書得知,國號都有其特殊意義,大體可分四類。

第一種情況是用初起發祥地名以定國號,如商周秦漢宋等即是。《史記·殷本紀》:“殷契……封於商。”《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解釋說:“商州東八十里商洛縣,本商邑,古之商國。”周朝的國號,是來自其始祖活動過的發祥地——周原。秦朝因其始祖住過秦地而起。漢朝是因劉邦受封為漢王,活動在巴蜀漢中一帶而來。同時宋朝由來是因創建人趙匡胤在後周時曾為宋州節度使而定。

第二種情況是取自所封爵邑名,如晉隋唐等。晉朝的國號,據《資治通鑑》卷七九《晉紀》雲:“司馬氏,河內溫縣人,宣王懿得魏政,傳景王師,至文王昭,始封晉公。以溫縣本晉地,故以為國號。”隋朝是因楊堅稱帝曾承襲父隨國公之爵。隨,原為地名,在今湖北隨縣南。因隨是“走”的意思,預示國家政權不穩,到楊堅稱帝改稱隋。唐是因為李淵祖父兩代承襲北周唐國公之故。

第三種情況是根據發祥地物產來定國號,如遼金。遼意為鑌鐵,是其發祥地物產,用為國號,取其堅也,喻政權如鐵之堅。女真族發祥地按出虎水產金,又據《金史·太祖紀》阿骨打認為:“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國號大金。”

第四種情況是根據讖語或文字含義來定國號,如齊元明等。《南齊書》卷二八《崔祖思傳》雲:“宋朝初議封太祖(蕭道成)為梁公,祖思啟太祖曰:‘讖書雲:金刀利刃齊刈之,今宜稱齊,實應天命,從之’。”元朝國號源於文義,取《易》中“大哉乾元”之義,由蒙古改稱為元。明之國號是出於明教,朱元璋元末參加明教紅巾軍起義發跡而稱帝。

政權的國號命名,主要都是這幾類原因。之所以大多是用周,漢,秦,主要是由於這些朝代都是比較著名的而且是很鼎盛的朝代,是出於一種崇拜的心理。


瀟瀟影視分享


古代確定國名,大體是依據這麼這個條件。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如上古的夏、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如唐、宋。源於創建者原始所或政權統治的區域,如上古三代的周。源於宗族關係,如秦。寓意吉祥,如元。

後世繼續選擇周為國號,大約有這幾種考量。周,代商而建,雖是以臣伐主,但是以有道伐無道,順應天意而興(打贏了才這樣說)。因此選“周”為國名,有政治定位的考量。

其次是周朝國祚綿長,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統治者都知道不能萬世一系,卻也希望自己的王朝儘量長壽。

然後就是延續正統,周作為上古三代,有天然的正統優勢,後世的人以“周”為國號,認為是周王室後人,有乘襲法統、恢復江山的意思。



仁宗陛下殿前都檢點


有的是姓周,名字好聽唄


兵夏333


個評:周字之義一是周朝天子八百年永久長遠之意,二是周字有吉祥生活田地豐足之美好,三是禮樂於周始從禮儀之邦到禮治天下為國泰民安。所以歷代帝王很喜歡以周命國,即吉祥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