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不麻煩別人是一種修養。

確實,很多人都這樣想,都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麻煩別人,也不希望被別人麻煩。活在一個自我的世界裡。朋友也有,但是隻限於吃個飯看場電影,能看到彼此的微信朋友圈,只能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並沒有太多的瞭解和交集。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等價的交換,才能有等價的感情。所謂等價的交換,其實就是互相麻煩。今天你求我一個事情,記我一個人情,改天你再來還,這樣一來一往,連接多了,感情自然好了。

人和人之間更多的關係,往往都是麻煩出來的。比如友情,比如親情,比如愛情

1、友情

年輕的時候朋友會有很多,一起去個酒吧喝次酒就是朋友,一起去參加個活動就是朋友,一起共事過分享過話題就是朋友,甚至更有甚者一起聊個天也能算作朋友。

隨著年齡漸長,會越來越發現,朋友,不是個輕易就能定義的人群。一大群朋友,最終留下的就是三五知己。

這幾個人,是可以隨時去到對方家裡吃飯喝水睡一會兒,不用擔心是否麻煩到對方;是可以隨時一個電話,哪怕深更半夜,也可以訴苦的;是可以有事情把孩子麻煩給對方照顧;是連彼此的家庭成員都熟悉,大事小情說一聲,只要方便就可以隨時麻煩他們的。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不至於談錢友變,吃頓飯,買點東西,不必在乎誰付款;在對方能力範圍內,互相拆借個三萬五萬,這都是彼此友情的印證。

當然,誰可以麻煩,可以麻煩到什麼程度,這都是看友情的深淺。

如果你的人生還沒有可以麻煩的朋友,那麼遺世獨立的感覺不是高雅而是孤單了。

2、親情

親情也是麻煩出來的。

我一個遠房親戚,常常會帶著孩子來我家讓我媽媽幫忙看著,因為她一個人帶孩子太累了,也沒經驗。我媽媽也會把我兒子小了的衣服都給她。她每次來我家,都會給我煎幾張餅,是我非常愛吃的那種粗糧餅。

幾年下來,相處到如同家人,甚至比住在近旁的我的堂弟一家還有姑姐一家都要親。

我媽媽生病,她會跑來照顧,比我還周到。我有什麼事情,喊她一聲,從來都不懼路途一定會來搭把手。

我只要想到親戚,就會很自然想到她,不覺得是遠房,反而像自己的親姐姐。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倒是我自己的親姐姐,之前自己創辦培訓學校,非常辛苦的前期工作,我說過要幫她,但是因為我也忙,總是沒能給上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從校舍選址,到修繕,到招生,到講課,到找教材,全部都是她自己。她的一個高中學弟在其間幫了她很多忙,等事情都忙完塵埃落定時,她說,那個學弟,如今就像她的親弟弟一樣。而我這個親妹妹,反而不如那個學弟。

期間招生時,我本是師範學校畢業,其實有很多同學都是教師,這個資源和人脈也有,但是因為多年沒有和大家聯絡,也就沒法再張口麻煩人家幫忙。

所以,誰可以麻煩,誰不可以麻煩,也都是有一定原因和界限的。不能因為需要了才想去建立關係,這種麻煩就真的是給對方添麻煩了。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3、愛情

有人說,愛情一經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淡了。

但是愛情真的並不是只有華麗的外表,也有真實樸素的內在,否則,都是難以長久的。

如果你和你的愛人互相都是彼此獨立的存在,在一起真的只是談談理想談談人生,生活中永遠都是詩和遠方,那麼這樣的感情只能保持在精神層面,是難以走進彼此的世界的。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對方的父母的事情,對方的工作的事情,對方的生活瑣事,都能夠互相麻煩,這樣麻煩過後,才知道對方的真實世界,是否能夠適合相攜一生。

年齡越大,越發會覺得感情的珍貴。

這種珍貴的感情,往往都是吵吵鬧鬧,平平凡凡,磕磕絆絆,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是走一路品一路,笑裡淚裡磨礪出來的。是風風雨雨,一路相伴,相扶成長起來的。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感情,都是麻煩來的。不麻煩彼此,也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自然就丟掉了感情。

不麻煩你的人,幾乎都是有距離感的人。 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己長大成人遠離你了; 當父母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己不在人世了; 當愛人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去麻煩別人了; 當朋友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有隔閡有芥蒂了。 人其實就生活在是非、麻煩之中,在麻煩之中解決事情,在事情之中化解麻煩,在麻煩與被麻煩中加深感情,體現價值,這就是生活!

彼此麻煩,才能有好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