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

王-_-子


沒有雷軍一樣會出現李軍、王軍、張軍。在咱們中國這片土地上,砸價的人太多了。只是我覺得其他人即使是手機賣的很便宜也不一定能做的像小米一樣風生水起。

我使用過小米2s手機以及紅米note2手機,說實話,手機便宜是很重要的一點,還有一點就是手機的系統很好用,小米2s手機的時候沒有那麼多廣告,我使用紅米note2的時候,系統已經到處都是廣告了,但是系統仍然是很好用。現在我用的榮耀v9手機,系統是emui8.0,我仍然覺得有一些細節上,小米的miui做的很好,比如我記得我使用的兩款miui手機,都可以在撥打電話以後未接通電話前點擊錄音,接通後自動錄音,但是榮耀v9需要在接通的一瞬間再點擊錄音,主要是有時候客戶跟我說一些事情,我怕忘記,所以會經常用到錄音功能,覺得miui做的比emui更貼心一些。當然在有些細節上emui做的也很好。

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米的粉絲文化、miui的貼心設計以及手機的性價比。

其實性價比誰都能做。比如努比亞手機特別有價格優勢,360手機也是很有價格優勢,還有聯想手機,聯想z5 pro gt才賣2698元,比小米9和IQOO手機的價格都要低。但是還是沒有太大的銷量。所以即使沒有雷軍,商業競爭一樣是激烈的,只要競爭激烈,就有人會打價格戰。所以沒有雷軍,智能手機的價格還是會呈現現在的格局:有品牌溢價的智能機很貴,佈局渠道、終端的智能手機也是很貴,純互聯網模式或者以互聯網模式為主的智能手機價格比較便宜,性價比高。

我這樣回答問題,可能有人會否定我的觀點,但是我接觸的很多行業(我接觸的多是機械設備行業)砸價也很嚴重,利潤一天比一天低。

我個人認為小米公司一直在尋求轉型,大家應該能看到現在小米旗下有紅米獨立品牌做性價比、小米數字系列做性價比,但是小米MIX系列以及小米NOTE3也一直在衝擊高端,只是一直沒有衝上去而已。但是其實他們也想賣高價,只是最初的定位就是性價比、為發燒而生,這種品牌深入人心,想衝擊高端比較難。

希望小米早日衝擊高端成功,也希望小米不忘初心,留下一部分高性價比機型給消費者。


濟南利贏網絡賀家林


這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2011年小米剛發佈時,正值安卓手機的幼年成長期,任何電子產品剛出世時價格都是比較昂貴的。我們最熟悉的電腦,剛推出個人PC時,價格非常高,都在一萬以上。

而當時的工資是什麼水平呢,幾百塊!你不吃不喝堅持一年可能都買不起個電腦,這是什麼概念,我覺得用不著用腳指頭想用手指頭也能想。那簡直就是土豪的玩具啊,如果遇到家裡有那種非常非常古董的臺式機的朋友,請記住,這個朋友,你交定了!

那為什麼我斷定不會貴下去呢,因為高科技製造業技術是會越來越成熟的,慢慢地就成本自然就會下降。先買的總是成了吃螃蟹的人。而雷軍,雷先生,雷總,他不甘只做一個吃螃蟹的人,於是他決定成為一個送我們便宜的螃蟹吃的人。

2011年的8月,小米發佈了第一代小米手機M1,5000以上的配置卻只賣出了1999的低價,一時間媒體全都為小米瘋狂打call。小米這種低價高配的策略極大地刺激了國內手機市場,國產手機紛紛效仿,大打價格戰。

當時的HTC、LG、moto還是市場高端主流,奈何他們拼不過國產的性價比,逐漸沒落,最後賣身的賣身,退出中國的退出中國,幾年後,“中華酷聯米”一起正式接管了國內市場,一時間風光無限。

我無法說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貴下去,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我們有雷軍,所以智能手機變得更加便宜,尤其是高端智能機。因為小米,國產手機不僅學會了怎麼營銷,更學會了如何詮釋性價比。

就算沒有雷軍,沒有小米,智能手機也會變得便宜,但無疑雷軍和他的小米,是智能手機廉價普及化的催化劑,他們剛好就出現在這個風口,而不是郭軍,謝軍,或者馬軍。


找靚機


這麼說吧,中華酷聯當年誰不是舉著性價比的招牌和其他國內外品牌拼殺?華為當年的旗艦8800,售價2200,沒2個月到1999了,注意看時間,那時候米1還沒上市。

同期的三星W899上市價格13000,最高被炒到2萬。這時肯定有人跳出來,國產智能機2000元都是垃圾配置,騙人的……

和華為U8800採用同款處理器(MSM7230)的 HTC Desire Z價格如下圖,改版機也就是shuihuo。

三星W899,1萬3售價和華為8800配置對比,哪邊是華為自己猜,除了cpu其他的參數一目瞭然吧?

三星 蜂鳥S5PC110 這款cpu後來被“追封”為Exynos 3110,在cpu性能天梯圖上與MSM7230,位置對比如下,靠上的好。

把圖重新截了下,突然發現了8260和4210,也就是上面兩個,一個是小米1的處理器,一個是魅族MX的處理器。好懷念啊,我買的米1,我哥們買的魅族MX……一如當年我買了PS,他買了SS……不過從魅族後他買的東西就越來越貴,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國產。


下圖是2012年國產主流品牌手機均價,哪有什麼動輒4、5000千的手機……然後再往後看,國產手機越來越便宜了?

2013年中興Grand S 賣到了4799元,華為Ascend D2 3999元,手機背部則採用了彎曲的弧度設計工藝~中興Nubia Z5 普通版本定價3456元,支持訂製的鈦版本價格更是高達7890元。

2014年發佈的金立W808號稱國產最貴手機售價5999,金屬材質,屏幕是藍寶石,最關鍵的是背面為納米陶瓷打造,算不算最早用陶瓷的國產手機廠商?


可以看到國產品牌在初期,走性價比、實惠路線是為了在國外品牌夾擊下保障生存,而站穩市場後,都不同程度的推出高端產品,小米也一樣,NOTE、MIX系列,所以說什麼小米把國產手機售價拉下來,我覺得是一種失智的表現。

比較客觀的說,小米和其他國產廠商確實是把進口手機的價格“拉”下來了,但都歸功於小米,就有點搞笑了,不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品牌認可度,小米都沒這麼大影響力,就如同現在,小米MIX2推出,三星Note8、iPhonex相對上一代手機降價了?

事實上,國產也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廠商能影響蘋果和三星的定價,因為國產廠商有的他們都能拿到或者有更好的替代品,而他們有的,國產能不能拿到還要看臉色。我所說的價格拉下來,只不過是手機選擇變多,黃牛不敢炒那麼高的價格,三星定價變得真實,不會上來賣1萬,過2月降到5000。

總結:我還是那句話,奧迪不會因為奧拓賣的好降價,比喻不恰當,但事兒是這麼個事兒。


我引用下網友的言論,小米出現前,國產都是粗製濫造的低端機,或高價低配的卡頓智能機,小米出現後,國產手機便宜了,品質提高了。那麼大家參考下下面的表格,小米出現前國產代表可以說是中華酷聯,經過小米這麼多年努力,中華酷聯有3個處於邊緣,有兩個高配置高品質,低價格的國產品牌崛起了~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他們是oppo和vivo~這麼說米粉滿意了嗎?符合你們的預期嗎?


文森特_瓦倫丁


不會,小米主打性價比這我們都知道,但小米剛火那會兒大約是五六年前吧,那時候小米2s的售價在兩千元左右。說實話,2013年兩千元左右的手機真心不算便宜,當時金立還沒涼,新款手機也差不多這個價格。Oppo、vivo、華為、中興、聯想用千元也能買到很好的手機。畢竟當時國內的手機市場還沒有崛起,高端機大家只認蘋果和三星,再算一個HTC吧。

後來國產機集體漲價,小米紅米4系列的價格也漲了。國產機掌機是因為元器件的價格在不斷上漲,還有匯率的波動。

除華為外的國產機都在使用進口芯片(華為還讓別人代工)、屏幕、電池,所以人家漲價他們也只好跟著漲。這可不是一個小米就能決定的。

我國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可不止是小米,魅族、一加、還有一些沒太火起來的品牌,只不過是小米佔了先機。這個道理和社會發展是一樣的,歷史上沒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國爭霸,還會冒出來其他人,手機市場沒了小米還會有第二個雷軍。

不過必須要肯定的是雷軍為中國手機市場做了很多,論價格低、高配置至今都沒有什麼品牌能比得上小米,華為榮耀也是近年來剛推出的,群眾基礎和大眾認可度遠不如小米。所以雖然沒有小米,沒有雷軍智能手機也不會一直貴下去,但是同等價位的智能手機要想達到小米的配置,可能不會存在。


鎂客網


這個問題很早就有了,比如說網上經常可以看見“如果沒有雷軍,現在咱們還在用什麼手機”這樣的說法。實際上如果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答案是當然不會,只是可能過程會變得非常奇怪。

這裡不討論什麼“沒有雷軍也有馬軍”之類的必然性歷史觀,雷軍本人的高瞻遠矚是值得敬佩的,如果沒有他的話,未必會有第二個人能扮演他的角色,也未必會有現在的小米。雷軍有一句名言,很多人倒背如流但根本沒有理解,大概這就是為什麼你們成不了雷軍。

現在仔細分析雷軍這句話,對小米來說風口是什麼?小米手機1是在2011年10月發佈,小米1電信版是在2012年2月發佈,這個時間點就是雷軍所說的風口。

在電信舉行的2010年年報發佈會上,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表示,今年的3G發展的目標是,在新增用戶中,3G用戶佔比可達五成。2011年全年各類CDMA終端需求量預計為6000萬部左右,其中3G手機佔比超過50%。他還在年報發佈會上透露,電信將在2012年年底完成對母公司CDMA網絡的收購工作。

電信是在2008年底獲得的CDMA2000牌照;另外看看聯通這邊,2008年底國家發放了WCDMA牌照,當時聯通有1.3億G網用戶和1.05億從網通合併過來的固網用戶。同樣是2008年底,中國移動也獲得了TD-SCDMA牌照。因為2008年三大運營商的這種變化,2009年成為中國的3G元年,正式大規模部署就在2010年和2011年。

為什麼我們突然發現智能手機變得很重要卻又買不起?就是因為運營商端的這種變化。

其實智能手機的發展是先於運營商部署3G網絡的,但不管是蘋果iOS也好,谷歌Android也好,在3G到來之前智能手機僅僅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消費,也是買不起的東西,但根本不會有人覺得重要。當時智能系統多了去了,有Palm,微軟WM,黑莓,後期的塞班也勉強算,能花大幾千買智能機的都是高端人士。普通人看新聞訂閱運營商的彩信推送,上網用Wap網絡,拍照用相機。智能手機對普通人而言從沒顯出任何重要性,它貴還是不貴有人關心過麼?

但到了3G時代,移動網絡和手機的使用方式都被顛覆了,尤其是基於生態系統形成了iOS和Android兩大陣營,其他沒有把開發者整合起來的智能系統全部出局。於是才出現問題了,為什麼高配置的手機很貴、為什麼安卓手機使用體驗不好這些問題才顯現出來。這時候雷軍還在做MIUI,這個時候用戶著急,其實上游供應商也著急。

當時高通的競爭對手遠遠多過現在,同時高通也沒顯示出什麼特別優勢。高通當時兩個大的壯舉,是先於ARM定製自有架構,做出了性能高於絕大多數其他競品的SoC芯片,也就是別人單核它雙核的MSM8260,和不帶基帶但別人雙核它四核的APQ8064,分別用在了小米1和小米2上。另一個壯舉,就是通過價格和方案上的支持,藉助手機廠商搶灘中國的3G市場,尤其是高通自有的CDMA2000。

這才是智能手機得以便宜的根本原因,如果缺少了高通這個關鍵合作伙伴,有可能出現小米最初那種超高性價比的機型嗎?這個關鍵合作伙伴決定了你價格戰能不能打得起,打到最後是改變整個市場還是把自己虧死。有了小米這條“鯰魚”,也迫使其他合作伙伴和高通尋求進一步合作,而不是以前那樣簡單的採購、生產、銷售,因為手機廠商再不改變的話也沒有競爭力了。

而雷軍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戰略眼光,當時手機品牌也不少,有實力的、能比雷軍經營好的比比皆是,但只有雷軍看見這個機會了,似乎甚至雷軍把這個機會“分享”給某品牌的時候,還被對方拒之門外?同樣如果沒有雷軍的話,高通也未必有能力發展到現在這樣龐大,好一點的話有可能是如今市值只有它三分之一的諾基亞那樣,如果不好,有可能跟倒閉了的北電一個下場。

在一個眾多方案供應商搶灘新一代網絡方案和滿足用戶剛需的時代,你說少了一個兩個品牌會不會改變歷史進程?答案當然不會,但時間要延後一些。

小米手機呼之欲出的時候,聯想的劉軍還在因為手機銷量問題經受集團每個月的考核,痛苦於看到運營商定製機已經窮途末路卻不敢放手一搏;華為餘承東則是在任正非支持下終結了華為終端與運營商的合作,面向零售市場推出的產品卻非常差勁根本拿不出手,等拿得出手的P1上市時雷軍已經發布小米2了。

其他手機品牌都依附於運營商過著安逸的日子時,這兩個品牌是當時走在最前面的,但都絕不會像小米這樣激進。以華為P1的時間點推算,說會讓時間節點晚一年到來不算過分吧?所以如果沒有了把國內這個市場快速孵化出來的雷軍,指望原來那些老品牌,恐怕整個市場的步調都要被拖慢。


數碼評價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做這個假設,如果沒有雷軍,那麼,驍龍845的手機會不會低於6199元,那麼按照中國的國情基本上在5000元左右!而現在小米8的價格2699元!如果沒有雷軍,華為的榮耀可能不會出現,魅族可能日子會變得更好過,羅永浩可能不會做錘子手機!當然,OPPO和vivo可能低價高配不會有人說它們了,反而覺得它們實惠!良心!


但是,雖然會出現國產旗艦手機會價格偏高,但是,一定會有另外一個叫“大米”或者“水稻”亦“麥子”的手機,他們可能做另外一種小米,因為智能手機降價已經成為趨勢!

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國產手機的不斷髮展,不僅僅因為小米手機的出現降價,而是國產手機發展的趨勢,讓手機會出現降價的可能。

另一方面由於硬件物價水平的降低,全球比如屏幕,電池,芯片等等降低都讓手機降價成為可能。

還有智能手機真正的發展是因為安卓系統的開源,讓很多本來被ios系統和塞班系統共同壓制的國產手機,在安卓出現後發展更快,比如當時的聯想,中興,早期的華為等等。

所以,智能手機降價是趨勢,但是小米一定是先驅,是催化劑,我們確實應該感謝它的存在,沒有它這種降價可能會推遲的更久!


LeoGo科技


不一定,雖然小米出現之後,國產手機廠商也開始跟風玩性價比,智能手機的整體售價被逐漸拉低,從這一點看,確實是小米的功勞。



但是,即便沒有小米,應該也會出現大米、糙米等企業發現主打性價比的好處,畢竟國貨一直就是這麼玩的。只不過,沒有小米沒有雷軍的話,這個時間會推遲。

其實,小米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不僅僅在價格上。

第一,營銷手法的改變。以前哪家廠商發佈新品會說什麼處理器、屏幕啥的,不都是說具體功能麼。以前哪家廠商沒有大量現貨就敢發佈產品的,現在都開始賣期貨了。



第二,對系統和體驗的重視。自從小米MIUI橫空出世,其他廠商才發現系統的重要性,從此各種UI出現。

第三,對用戶粘性和認同感的重視。在小米之前,很少見到某個手機品牌的粉絲,最多能叫忠實消費者。米粉的出現,讓其他廠商見識到了“噢,原來我們也可以被粉”。

覺得我說得好就點個讚唄,覺得我說得不好就留言唄,當然,最重要的是關注我,好看到我下一次精彩的發言啊。


只說科技


「為發燒而生」的小米 7 月 9 號正式上市,如今市值在 600 億美元左右,足夠稱得上是一個小巨頭公司了。而說到小米,就不得不說雷軍了,是雷軍創立了小米,可以非常肯定的說,雷軍的小米,加速的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那麼如果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呢?

如果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會有今天這麼便宜。毋庸置疑,雷軍創立小米,對如今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影響深遠。

沒有雷軍,就沒有小米,沒有小米,今天的智能手機肯定不會這麼便宜。很多人可能會說,如果沒有雷軍,就會有張軍李軍王軍來做,真的會是這樣嗎?明顯不是。

首先,很多人可能都知道,2010 年左右的智能手機動不動就四五千塊錢一臺,你基本找不到一臺 2000 塊錢以下的智能手機。

當初小米 1 發佈會上,雷軍問發佈會上觀眾的定價時,很多人毫無猶豫回答 5000 塊錢,當雷軍宣佈只售賣 1999 塊錢時,全場沸騰,沒有人想到雷軍的小米 1 竟然賣到了 2000 塊錢以下,這足以看到當時的一臺智能手機的價格究竟多麼昂貴了。

其次,如果沒有雷軍,我認為不會有張軍李軍王軍來做,小米的成功,與雷軍的豐富經歷和敏銳的洞察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金山的盤古套件,到成為金山總經理,從金山軟件上市,再到天使投資人,雷軍的豐富經歷造就了其敏銳的商業洞察力。

2010 年復出的雷軍,就是洞察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從智能手機上找到切入點,加上雷軍獨有的營銷模式,所以小米取得了成功。

毫不誇張的說,智能手機可以有如今的白菜價,雷軍的貢獻非常大。

因此,如果沒有雷軍,智能手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不好說,但肯定不會像今天這麼便宜。


stormzhang


首先說結論,不會。

原因在此。當時小米推出的1999元的小米手機主要面對的是高端市場,中低端市場的智能手機比比皆是,價格從299到999應有盡有。

因此,

準確的說是,如果沒有雷軍,高端智能機會不會一直貴下去?

然而答案很顯而易見,是的。

目前的IPhone和三星、華為以及其他幾家的旗艦機都是價格不菲的,甚至是小米的MIX系列價格也不菲。

有人說,智能手機的價格是從小米推出1999元的手機之後才開始降低的,這樣的人真的是手機愛好者嗎?

我很懷疑,甚至我看到有的答案中言之鑿鑿的說,在小米推出1999元智能機的時候,市場上你買不到低於2000元的智能手機,我只能說,這樣的人不是米吹就是基本不懂手機!

當時,市場上很火的智能手機,我想中華酷聯的手機很多都沒超過2000元吧,尤其是之前熱賣的手機,比如,中興的880系列,華為的honur8860,三星的蓋世的入門系列,聯想的樂Phone以及更不要說賣的一直比他們便宜的酷派。這裡都還沒有提到眾多的山寨機呢!為了方便,我把這幾個手機貼在下面。

  •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在北京798藝術中心D·PARK北京會所舉行發佈會,正式發佈小米手機。10月20日,小米手機開始正式銷售。12月18日,小米手機第一輪開放購買。
  • 中興V880全稱ZTE-U V880,也叫Blade(刀鋒),包括英國的Orange定製的San Francisco,日本軟銀定製版、臺灣大哥大定製版、匈牙利、芬蘭、新加坡等版本,以及2011年5月在國內上市的版本中國聯通版中興V880。(早於小米手機)中興V880不僅擁有3.5英寸WVGA級分辨率且支持多點觸控的屏幕,600MHz主頻處理器帶3D加速以及Android2.2.2系統的引入都為其增色不少。該機國內售價約為560元,對於追求高性價比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 2011年9月底,華為honor在美國上市,預計在2011年12月中旬將會在中國大陸上市,華為honor在中國大陸的版本是華為U8860,“一個字母加上後面的四個數字,華為U8860,這也是華為honor的具體型號”,華為U8860售價為1999元,有時特價1769元。該機價格與小米類似。
  • 北京時間2010年5月11日,
    樂phone
    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召開了聯通版樂Phone手機的發佈會,並在發佈會上正式對外公佈了樂Phone產品的價格信息。該機價格2999元,確實比小米貴。

其他的不用再貼了吧,可以看得出來,沒有小米,其他手機也沒有貴到天上去,至於說拉低了高端機的價格,我最開始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高端機的價格並沒有跌下來。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小米的確開發了一個新的模式,這種互聯網耍猴模式,使得華為,魅族等紛紛模仿,但是最後又都棄置不用,而VIVO和OPPO等卻依靠傳統線下模式超越了小米,也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歲月雜談


前幾年國內手機很是慘,滿街都是蘋果,三星,htc。小編就問你,市場有沒有給華為機緣?不僅華為、復興,金立,魅族一大片國產廠商,中國人有沒有給他們機緣?

那時候所有於手機的談吐都在頂國產機。可是那價錢,哪怕我們有天大的愛國心也吃不消。

就那時候小米出來了,小米為什麼5年時辰能幹成如許,我信託明白人都懂!不僅小米火了,還發動了華為,魅族。為什麼?由於價錢拉下來了,然後中國人紛紛對國產機有了抉擇自信心!把htc幹掉了……也不是蘋果三星獨大了。

憑良心說小米沒出之前,手機市場亂七八糟,中華酷聯,OPPO、vivo、智妙手機都很貴,動不動就三四千並且還卡,小米出來後其他廠商剛起頭都仍是該怎樣賣就怎樣賣,也沒見誰低價賣高設置裝備安排的手機。

所以跟著科技的生長,電子產物會越來越低價,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小米加速了這個過程,受惠的是泛博通俗老百姓。沒有小米,如今的手機不必定會仍是三四千,但必定沒有那麼快出現大規模的高配低價徵象。所以,我們不能否認小米為國產手機做出的進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