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練書法沒用,很多人有用卻失了書法精神,為什麼還要練、還鼓動人練書法呢?

一點清風O學生漂亮字


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對書法價值有三個感想:

有用

寫的一筆好字,並排上用場。

比如,寫個板報,寫個標語,開會寫個座籤。

比如,寫個對聯,寫個開業祝詞,寫個輓聯。

閒趣

就是單純的喜歡,沒有理由。

人活著總是要有點個人愛好的。

有人喝茶、有人吸菸、有人搞點收藏、有人種花。

就是愛好而已,和我一樣有太多人每天的開始是以寫字開始的,每天的結束也是以寫字結束的。

享受其中,樂此不疲,沒有目的,就是喜歡。

傳承

就拿喝茶來說,它不光是水裡泡幾片樹葉子,增加一點苦味那麼簡單。

全世界有那麼多人不喝茶,也活的好好的。

中國茶裡包含了太多的中國文化。

有禮儀的成分,有修心得成分,有崇尚禪理的哲學思考。

書法也一樣,它不僅是拿毛筆這種特製書寫的工具寫字那麼簡單。

書法裡包含著中國哲學、中國美學。

有用、閒趣、傳承,自己選一種,管他別人說什麼。


屯元國學文化


這種觀點,偏頗於書法的理解,學練書法之目的,非侷限於成績之大,貴在感悟書法藝術所賦予的快樂與愉悅,身心得以舒緩而暢然,心靈有了明澈,有離俗塵之喧囂,給自己尋找一塊淨土。

心造美麗的花圃,其間空氣那般清新,奼紫嫣紅的花,綠茵茵的草,或是雨後風徐,或雪霽流風,或雲捲雲舒,箭駛而過的鳥雀,皆一切春夏秋冬,入境自然,於墨映帶天地一切美好,於心境而動,這一切所謂心智,盎然,令人有了情致,居多情懷,遊藝遊心,些許羈絆煩憂,雲煙有散。


何有愁顏,焉知煩躁,在運筆剎那,如此靜也。書法喜愛,在如今快節奏時代,不是更有調劑一種舒曼而妙趣,生活更加浪漫,詩化於心境,風雅於人生之奢侈,於今還有哪種愛好,能夠於古典而輕言軟語,對話,接近,重又拾回幾千年文明的橄欖之一片綠色。

練書法無用,無用而致虛界,社會如此慾望,物質欲,享逸之色界,讓人利令智昏,缺失了歡樂的活泉――藝術。當今擁有如此風雅已經是為奢侈品了,在追求美好的生活物質豐富情景下,是否放下疲憊不堪的心神之累頓,只有淡泊性子,放慢腳步,走出無邊際無法實現的奢望與慾望。虛妄的雜念,如何遠離是非心靈,只有追求尋一種達觀知命,書法藝術就是一劑良藥,能夠讓人享受春風洋溢,秋風落葉冬日暖陽,清風徐來明月朦朧。使其瘋狂的心迴歸原來的座標系中來,享受正常的人生軌跡,曼曼而得應該屬於自己的人生財富,些許物質,更高的心氣,是藝術賦予的無止境,心就有多大的藝術,就會有多大的境界。


若是書法寫的一塌糊塗,沒有書寫到一定的水平,可能就在一種能力的欠火候了,沒有真正的理解書法的精神,首先沒有按照書法的規律去走步遊飛,只停留在按部就班,傍依著古人的雙腿而不可自拔。亦或根本就沒有準則於書之古法而修煉,一境界苦修未達到,二境界羽化未成,總之書法的精神,於浮躁中煙消雲散。於塵俗中又降伏了淡泊心境。

終究是附庸風雅而已,也算是性情無聊之再尋無聊,攝筆吧

只要不想練書法,也是一種解脫,去隨無所偶,尋垂釣或打打牌,更適合一種頤養天年之了樂。何不自尋煩惱。

另外有的人不知書法精神為何物,依然鼓勵別人學書法,沒有自知之明者,吾輩屬於此類,依然寫文鼓勵?彼此一唱一和,意義何在,自有一理,即沒有一步成為非凡,常人之墨,也是名家所經歷的俗氣過程,都有的量變之痛苦,正因瞭如此,而與大家交流切磋,琢磨與感悟,砥礪與修煉。或許碌碌無為,而藝術追求信念,往往是人之生存的理由,活的可能離壽域有咫尺近矣,皆因為心境平靜無燥。


如此感動,情有所動於書法學習去,否?


狂喜淡墨a


自宋元明清以來,科舉考試以及官府辦公需要寫整齊美觀的摺子、文書,寫字在保留原有社會意義的同時開始強調對個人的價值,書法成為文人的雅興。

當今呢,書法所承擔的政治、社會功用已經基本卸去,社會發展雖然不能離開漢字,但幾乎用不著傳統的書寫。當電子技術迅猛發展的時候,人們曾為書法的前途擔憂。可喜得是,就在人們驚魂未定時書法熱悄然興起,最終成為當代熱門的藝術門類,甚至誕生了一批職業書法家。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藝術。通過學習中國古人精妙絕倫的書法,可以認識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中國歷史的偉大,雖然有的人審美觀不健康,寫出了一批醜書,遭到大眾吐槽,不能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放棄中國書法。

以書法陶冶人,過去一直是特權階層的事,因此被限制在很小的範圍。今天,這個範圍在不斷地擴大,這是一種進步,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 總之,書法,雖然會出現一些偏差,但現代社會需要它。




長城華彩


孔子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意思為質樸與文飾比例適當,然後方可以稱之為君子。把它運用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筆解理解為書法的外表就是一種形式再與內在精神達成統一。不管你學習書法有用是否,書法的精神不會改變。

一.中國書法是一門很秀美的藝術,它的精神與靈魂就是“君子”的化身;

二.如果你是真正的學習書法者,可以感覺到常人感覺不到的樂趣;

三.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學習書法與此同理,按照古傳法則:學習書法必須從楷書練起,因為楷書是書法各種書體的基礎,只要夯實基礎,那“萬事開頭難”的難度減輕一些;

四.學習書法不但要經常臨摹字帖,還要虛心向有書法基礎的人精心學習與指教,有條件的更要請名師教導,兩者結合,必有大的長進;

五.在學習書法中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忍耐,心靜氣和、心靜如水,這就是學習書法者的內在功力,只要你形成這種功力,那你離成功不遠了;

六.學習書法待有所成效時,此時你要結合自己的特點並把它運用到書法中,形成自己的書風,如果你感應到了,那你的書法功力已到了更深的一步,你的書法前途一片光明!

“梅花香自苦寒來”,筆者建議你:學習書法,人生就沒有任何的遺憾。

插畫-來自筆者的一組書法作品。(行書三百千)








祥禪


一、很多人練書法沒用:

書法本身是一門藝術,更多的功能是提高自身書法藝術素養。書法藝術對人的薰陶,與其它藝術一樣,是潛移默化的。有的人可能將書法作為謀生手段,如開館授徒,這是所謂的“有用”吧!但更多的書法愛好者,是喜歡書法、熱愛書法,享受沉浸在書法美的世界裡。藝術的欣賞是一種精神的超脫,書法藝術也一樣,當我們沉浸在書法世界中時,得到了藝術的享受,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心平氣和,涵養心性,這顆凡俗之心變得寧靜沉穩,遠離了世俗的浮躁——這種精神上的收穫,對許多人來講,也許比物質上的收穫更重要——所以練書法,不能單從現實利益上去評價,如果只是這樣評判書法練習功用的話,那當然只能得到“練書法沒用”的結論。

二、很多人有用卻失了書法精神

這句話是不是指現實生活中一些所謂的“書法家”或書法界的一些不好的現象? 我也只能作這種理解:即一些人書法有成並以之獲得現實經濟利益,但某些言行舉止,偏離了“書法精神”。

“書法精神”,我個人認為,簡單地講就是指書品,即書法家在從事書法活動時的人格修養和人文精神。書法藝術是傳統優秀文化藝術,書法精神必然與中華傳統優秀道德觀相一致。

不論古今,其實都十分強調“書法精神”,落實到具體的書法家身上,即他的人品或人格。蘇軾說:“古文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這句話夠狠了吧,意思是一個書法家平生作人不行,那麼他的書法造詣再高,也得不到認可。明末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論書如論相,觀書如觀人。”這裡直接就把書法與人品、人格聯繫在一起。

我們推崇這樣的書法精神。也希望從事書法工作者,能做到人品與經濟利益雙豐收。在現實經濟社會中,如果苛求一個書法工作者只重視書法精神,而在經濟上沒有收穫,那對他是不公平的,對書法事業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當然,“很多人有用卻失了書法精神,為什麼還要練、還鼓動人練書法呢?”,這個問題所說的現象,在現實中是大量存在的,其目的也是明顯的。現代經濟社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價值取向,從事書法工作者中也是如此。作為我個人觀點,也只能希望這些書法工作者在考慮書法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多考慮一下書法社會效益!



風中禪影


答:筆者不想誤導大家,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同時也提示那些懷有書法家夢想的年輕人清醒一下頭腦(注:以下數據資料都是出自權威研究機構):

一、對於孩子家長來說,不要相信“輸在起跑線上”之說

美國一家心理研究機構經過三十七年的跟蹤一千多名兒童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所謂“先飛”的孩子,後來表現幾乎都很平平,一個人的智商、天賦與基因有關,並非你比別人學得早幾年就會成功。所以,對學齡前兒童智商的開發關鍵是正確引導,發現孩子的興趣點,而不是拿學書法作試驗的問題。

二、對於年輕的書法愛好者來說,不要相信書法家是培訓機構培訓成功的

年輕人有夢想是好的,但為了實現書法家夢想,去上學費高昂的書法培訓班,甚至報考專業的書法藝術學院,這就很離譜了。一來書法原本是文人墨客消遣的一項附屬品,目前它並未像繪畫行業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將來也不可能產生能推動人類進步的書法產品和行業;二來藝術院校出來的學生就業狀況和發展前程並不被廣泛認可,大多數當個教書匠,或成為一個寫字匠,很難擠進社會上流階層;三來你看看當下書法圈裡有地位的書法名家們,有幾位是專業藝術學院畢業的?如同開車一樣,書法是實踐的藝術,所謂妙筆生花是經過大量練習中自然盤帶產生出來的筆法線條。王羲之書寫《蘭亭序》時也是在半醉半醒之間才有的妙筆生花,事先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章法佈局和筆法安排。你再看看那些書法教授們講課頭頭是道,但你見過幾個教授書法寫得了得的?啟功是學書法畢業的麼?林散之是學書法的麼?書法只是一個載體,而書法者的學識、思想和內涵才是驅動書法的靈魂。

三、對於從事書法行業的人來說,不要相信靠書法能掙大錢

靠書法養家,想法很好,但說句實在話,你太天真了。據北京琉璃廠文化街有關機構統計,在北京從事書法的自由職業者大約3000人左右,但能養活自己和家庭的不足200人,中國文化中心的北京尚且如此,全國其他地方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出了一個王羲之,每個朝代靠書法出名而有所作為的就那麼幾個人,還得靠著上頭恩寵認可才能有所作為。所以,平時該幹嘛還是幹嘛去,別把書法當成一個職業,別相信什麼誓把板凳坐穿,書法就能成功之類的“雞湯”。 損失點筆墨錢無所謂,就怕你成為書法培訓機構的打工仔。社會上學習書法失敗的案例身邊就有很多,有人“宅”在家裡十幾年,練習的宣紙堆成了“山”,媳婦都沒娶,就為了一心一意練書法,結果呢——書法沒學成,人的精神還出問題了,可悲啊!我再強調一遍,書法只能當成業餘愛好,那些靠書法賺大錢的夢想真的離你很遠。

總之,學生家長尤其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長,不能將孩子的前程放在不靠譜的書法培養上,這無疑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如孩子真的喜歡書法,只可作為一種業餘愛好。成人學習書法一般來說沒有早晚,只是修身養性的一種修煉方式,只要遇到真正的大師能學到正宗筆法,大器也可晚成,否則閉門自修是悟不出心法的,學寫一輩子也只是會寫寫點畫皮毛而已。

 


皇甫荔


為什麼?什麼都不為。或許想為,為著為著,一不小心,字練好了,卻沒有名,只能自我解嘲的安慰自己:修身養性。

有真的把書法練習當做提升自己文化素養,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這些是其它方面取得的相當成就,不缺錢的主。借書法靜謐的心境,使自身的靈魂遨遊在中國書法浩瀚無垠的宇際。追求書法的原道。



也有純粹出於愛好,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就如同你喜歡唱歌,喜歡玩遊戲,非得要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嗎?沒有合理的理由就不可以?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長,是因為人類所具有的靈性。為什麼科學家要把飛船飛上太空?為什麼蹬山的人要攀蹬上珠穆朗瑪峰?


各人的追求不同。不是所有學習書法的人寫出來的字都叫書法。也不是所有稱得上書法的作品都能賣錢。有人學習書法不為賣錢,結果大家爭相購買收藏他的作品。有人從學習書法那一秒起,就以練成以後要賣大錢為目的,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

書法是技能。和騎自行車,彈奏樂器,打球,切菜是一樣的技術活。騎自行車的人有誰會想把自行車騎會了就可以換幾個錢用?二胡拉響了就去賣藝?會拿菜刀就算廚師?學習書法的人,多少和文化沾點邊,為什麼就不能淡定一點,古代的人,鬻字為生,是迫不得已,有辱斯文之事。今天的人卻以字賣不出而痛苦煩惱。斯文之沒落如此,罷了!罷了!



子衿書法


練書法有沒有“用”,這要看對“用”是怎麼理解,如果你認為練書法是為了在生活中有具體的用處,比如,書寫會工整、好看一些,簽名會讓人覺得更美等,那麼,即便是說有用,也不算是用處很大,但如果練書法是指能陶冶心性,提高文化藝術修養,潛移默化地讓自己的素質提高,並能讓你與更多有藝術修養的人交往等等,那麼,從長遠看,練書法該是有大用的,練書法如果堅持,如果能提高水平,如果能讓你興趣,如果能練出具有獨創性的字體,那可就有大用了,你能成為有藝術創造力的人,生活的境界一定會提高不少。


當然,當今社會是經濟社會,由於金錢萬能等風氣的影響,書法有時變成了交易的手段,變成了行賄的工具,變成了買賣的商品,變成了裝潢門面的往臉上貼金的誇張符號等等,有些“書法”已經成為非書法用品,喪失了書法所包含的藝術精神,這在市場商品社會很難避免,但卻是可悲的。

藝術需要有精神,書法要有精神氣,如果被銅臭味燻得太厲害,“書法”也就沒有藝術性了。如果是想通過書法來提高經濟效益,那麼,建議選別的路,來錢或許更快,當書法成了賺錢的工具,書法就變成了非書法了,也就沒有藝術意義了。

鼓勵練書法,是鼓勵學習一種藝術技巧,鼓勵提高文化藝術修養,鼓勵感受和領悟中國古典藝術,是陶冶性情,是讓藝術來美化生活,讓休閒生活更具有藝術美的成分,而不是為了提高經濟地位,也不是為了讓自己的名聲更響亮。

藝術需要境界,人生需要有超脫性,生活不僅僅體現在功利活動,還有藝術享受,練書法,是一種追求藝術的興趣和享受,這是一種超功利的藝術享受。


文城觀點


練了沒用,指不能換錢。是的,除非名氣很大的名人書法家和書法家名人,能用字換錢的人鳳毛鱗角。

書法作為一門國粹,是需要傳承的。傳承,當然不是一群書法家乃至一個協會可以做到的,需求一大批人去堅持不懈的做這項工作,才能夠拯救這門古老的藝術門類。


清水伊71624834


書法是一種傳統術藝,一種傳承。無論什麼情況,能堅持練下去,就是一種精神。就像有人練了一輩子武術,卻沒有用上一回一樣,但他在堅持下一定或者說不自知的情況下,收穫了其他東西。書法的使用機會,比武術或其他術藝的應用多了許多,書到用時方恨少,堅持吧!你一定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