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01

學習無外乎輸入、處理和輸出。

在信息和知識過載的當今環境下,看一個人的輸入就基本可以預見到他的行為、能力和做派。

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沒有有價值的輸入,很難期望產生高質量的輸出,所以在當今如何對信息和知識進行評估就極端重要。

並非閱讀就有價值,如何選擇信息和知識源併科學評估極端重要。

如果你讀某領域的大量論文,就會發現人類的知識進步其是一個很緩慢地過程。

拋去那些粗製濫造的論文,即便是高質量的,大部分論文能夠對該領域知識的貢獻都是很小的一點點。

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積累,到某個節點上可能會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出來。

信息在爆炸,但在任何領域,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增長並沒有多快!

要寫好一篇論文著實不易,許多理科和工科的論文要持續好幾年時間,除了要看這個領域前人們的經驗,知道這個領域已經做過什麼成果是什麼問題是什麼,更要去做很多實驗來發現和驗證。

但這些努力,大部分時候也只能得出一個在小範圍內適用的結論。社會科學的論文更需要個人洞見,但也離不開調查、分析,真正高質量的內容也不易。

所以許多時候,認真讀論文是一件很費腦力的活動。但如果能夠系統的去讀,卻是你更快速的瞭解這個領域最經濟的方式。

按說,書也應該是這樣:

真正有價值的書一定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多年沉澱出來的。因此許多人說寫出一本有價值的書比生個孩子都難,叫嘔心瀝血也不為過。

即便是文學作品,設計、構思、寫作的過程也是一件精巧謀劃與費盡心機的事情。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會真正反映現實(當下和歷史),才會真正引人深思。

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京東、噹噹、淘寶和新華書店有售

路遙在1988年5月25日帶病寫完《平凡的世界》後

站起身來,幾乎是條件反射不受任何控制的把圓珠筆往窗外一扔,之後嚎啕大哭”。

陳忠實回憶寫完《白鹿原》後:

在劃完最後一個標點符號——省略號的第六個原點的時候,兩隻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腦子裡一片空白,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背靠沙發閉著眼睛,似乎有淚水沁出……

真誠的創作都不易!

02

我有段時間看了一下網絡文學,除了無限長、YY無極限這些特點外,發現大部分作品的“小”:

很多其實不叫文學而是《故事會》的水平。

排行榜上也有許多書籍類似於這種,公眾號裡的文章當然更多!

他雖然看起來是在講道理,但這些道理大都來自於個體的感觸,為了論證他的感觸是普適的,他又裁剪了許多故事來說明,讀起來很爽,但卻沒什麼卵用:因為他的想法和說法,大部分沒有經過驗證;他的道理和規則,可能只適用於自己的環境和性格。

朋友圈也有許多這樣的文章,標題很勾人,內容讓你看的酣暢淋漓,但看完以後只能讓你一腔熱血,然後就沒了然後。

但他們還都叫自己乾貨。這些所謂的乾貨只不過是為了迎合大眾情緒、從各種嚴謹內容裡面摘出來的一些安慰劑罷了!

許多這樣的書是那些從沒有生過小孩的人寫的育兒書籍,是那些從來沒做過管理的人寫的管理書籍,是那些沒有做過銷售的寫的銷售聖經。

前面提到過,巴菲特說自己只看《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的頭版,這當然有點絕對。但對於有企圖心的人而言,必須考慮自己獲取知識的效率問題。

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不能說個人體會的書完全沒用,但他們的知識含量一定不高,如果從效率的角度看,應該多去讀知識含量更高的書籍。

我也不反對基於商業目的做適度的包裝,但是一個方面供應者不能欺騙,另一個是你個人要有鑑別能力。

尤其對於某個領域的新手,當你還沒有做到融會貫通的時候,當你還沒有這個領域基本知識體系的時候,最好是能夠

去讀那些單位文字裡知識含量更高的內容,這才是最快的方式。

有些人經常問,我讀書很多啊,我每天看朋友圈啊,我一天閱讀量超過一萬字呀,為什麼沒見水平增長?

而且他是真的沒有增長,腦袋裡支離破碎亂七八糟很多內容,你聊天說什麼他都能說上幾句,但這些東西還是書上的別人的。

他不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被這些“有毒”的內容被浪費掉了,他相當於去淘金,但很多高純度的金子其實已經那裡靜靜的等著你了!

對於真正想學習的人而言,要考慮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水平,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新手、勝任、高手、專家。需要輸入的內容按照系統化、碎片化的層次去區分:

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的學習模型

你會發現專家學什麼內容都可以,這其實類似於武俠小說裡面的高手拈花摘葉都可以傷人,他們從任何東西里面都可以學到東西,碎片化內容對於他們也會產生啟發與思考;而新手則更加需要的是從系統、基礎的內容入手,苦練基本功。

但最麻煩的是,許多人正好搞反了:新手整天沉溺於碎片化的內容,而且很有“我在學習”的感覺,其實是偽學習。

03

經常買書就會發現,買五本有一本還有點價值就很幸運。

很多書都是注水量過大的,主觀的觀點大於客觀的描述和事實,所謂的方法論只不過是個人的小經驗和技巧,不具備普遍性。但悲催的是,我發現很多人還特別喜歡看這樣的書,令人費解。

大概類似於小孩,當家長告訴他麥當肯德什麼的是垃圾食品時,他會任性的說:我就是喜歡吃垃圾食品

學習水平越低的人,越愛炫耀自己讀書多

上面講的是從學習和知識獲取角度而言,如果你的目的是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識並應用到你的工作中,要謹記並非開卷就有益許多書有毒

遠離那些有毒的內容,你應該多去讀那些知識含量更高、被更大範圍驗證的內容,而不是什麼大咖和網紅寫的、推薦的。

遇到一個知識含量又高,又能風趣幽默表達的書是運氣,如果兩者不可得兼,要基於你的目的去選擇。

當然,光讀嚴肅的書會無趣,為了kill time或者好玩,就不妨什麼都讀一讀,去了解別別樣的人生。有時候,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我會買一本紙質的小說看!(完)

(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上市,京東、噹噹和淘寶都有銷售)

(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