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動汽車開高速不行?

用戶3308758004909


電動機和內燃機的最佳工況是不同的,燃油車發動機適合扭力的轉速區間比較窄,所以需要變速箱來放大扭矩加速。車輛的最佳工況往往是接近發動機最佳扭力的轉速區間,變速箱的速比接近1:1的最高擋位,這時車速差不多在100km/h上下,如果要更省油,讓發動機降低一點轉速和扭矩只要能很好的克服風阻進行巡航,差不多70-90km/h就是最佳油耗的區間了。

但電動機的特性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可以在靜止狀態下就達到最大扭矩,但隨著轉速的提升,達到一定轉速後,扭矩就陡然下降了。很多人說電動汽車的經濟時速比燃油車低差不多在60km/h,這隻說對了一半。電動汽車的經濟時速實際還要更低差不多在20-30km/h的勻速巡航更省電,只不過這樣在道路上行駛是不太可行的。

所以電動汽車效率最高的工況還是在走走停停的市區。來到高速公路,過高的電機轉速,比如100km/h已經讓電動車的扭矩處於扭矩衰減衰減幅度比較大的狀態了,這樣車輛去克服風阻就比較耗能了,所以那些國產標稱能開300km以上的電動汽車,你要是按燃油車在高速上巡航行駛的速度,那續航里程會大打折扣的,可能都到不了200km。


感觸汽車影像特效


純電動車主不請自來,用車3年開過幾次長途高速,這種車的高速硬傷至少有3點:續航短、用電快、充電慢。即使服務區建再多的充電樁,也不足以治癒電動汽車的全部痛點。

先說汽油車為什麼跑高速省油:因為內燃機高效工況範圍窄,勻速時需要適當阻力來保證發動機處於最高效工況,中高速行駛,阻力主要來自撞風。80-90km/h的風阻對轎車來說剛好能達到熱效率最高、而絕對能耗還不太高的平衡點,所以就成了經濟時速。跑到120km/h,雖然絕對能耗增加,但熱效率依然處於最佳狀態,所以比起低速走走停停還是能省不少油。


高速續航打7-8折

電動機自身的效率比內燃機高得多,而且高效工況也寬泛,所以風阻始終是越小越好,經濟時速非常低。可以說從20km/h以上,都是越快越費電。要知道風阻是和車速的平方呈正比的——120km/h的風阻是60km/h的4倍。也就是說,電動汽車的百公里耗電量會隨著車速的增加以接近二次函數的趨勢增長。以我的車為例,在15-30攝氏度環境下,維持80km/h巡航需要12kw的功率,算下來45kWh滿電可以開3小時45分鐘,即300km,基本和工信部的工況續航一致;120km/h巡航則需要23kw的功率,只能開倆小時,續航235km,打了8折;如果北方的冬天開著暖風跑,續航要打5-6折,也就是150-180公里。如果是SUV,車重和風阻更大,高速續航縮水更明顯。

而且,為了防止充電樁故障和排隊,你至少要預留到達下一個服務區的續航才不至於在路上趴窩,所以就要保證自己到第一個服務區充電站的時候,續航還剩五六十公里(冬天還要酌情增加)。


加油3分鐘,續航800+ 充電3小時,續航500-

我們看看燃油車和電動車能量補給效率對比。

一個規模較小的加油站,有4個加油機,同時可以給16輛車加油。經過我的實測,油槍的流速大約是1.8秒/升。給一臺50升油箱的普通家用轎車加滿一箱油需要90秒,再算上支付時間,總共3分鐘就可以完成全過程。如果壓著最高限速120km/h跑,這個級別的家用車高速百公里油耗也就6升左右。也就是說,這個擁有4臺加油機的小加油站,1.5小時理論上可以給480輛車分別補充800多公里的續航。

一個規模較小的服務區充電站,4個快充樁(北京周邊),同時只能給4輛電動車充電。我的帝豪EV從10%-80%需要45分鐘,80%-100%也需要45分鐘。同樣壓著最高限速跑,充滿電只能續航240公里。同樣1.5小時,快充樁只能給4輛電動車補充240公里續航。而且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還是以最理想的情況來算的,也就是春秋天不開空調,電池溫度適中。到了夏天,不僅空調降低續航,電池還會因為氣溫高以及持續大功率充放電而觸發熱保護,限制充電速度;冬天,電池受低溫影響,本身續航縮水,充電同樣會限流保護,還有暖風這個電老虎。這樣跑高速,很可能你充電花的時間比你在路上跑的時間都長。

不難看出,電動汽車花汽油車30倍的時間,只能補充汽油車30%的續航。一臺加油機的能量補給效率是一臺充電樁的120倍。充電站要達到一個小規模加油站的效率,至少需要480臺充電樁。這還是忽略了燃油車跑800公里加一次油,而電動車跑同樣的里程需要充3-4次電的現實。


此外,高速上的充電樁往往電價比市區要高,很多地方超過2元一度電。現階段電動汽車高速電耗基本都在百公里20度電以上(北方冬天還可能超過30度),這樣算下來百公里電費要40塊錢,和百公里6升油的燃油車相比毫無優勢。電動汽車在購車價更貴、保值率更低的前提下,跑高速連使用成本的優勢也沒有了,當然不適合跑高速了。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電動汽車開高速不行?主要是指續航方面不行,雖然我並不是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但我之前駕駛過新能源汽車上過高速,也是為了體驗一下電動車和傳統的燃油車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吧,電動車在高速上行駛跟燃油車沒什麼區別,動力方面完全不用擔心,在電量充足的前提下,一踩電門提速也快,而且駕駛很平穩。

但電動車跑高速有一個很大的不足,那就是續航的問題,而且費電,這就跟燃油車相反了,燃油車在市區行駛,偶爾碰到堵車或者車流量比較大的時候,那麼會比較費油,而跑高速反而比較省油。

而電動車在跑高速的時候相當費電,比如剩餘續航顯示還有300公里,當你跑1/3的時候,此時剩餘續航就會直線下降,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在高速上行駛,由於車速過快,車子需要克服更大的風阻,從而會消耗更多的電量。

還有電動車的經濟時速一般是在60km/h左右,如果你把車速提升到110km/h,此時電機勢必會消耗更多的電量來維持高車速,電池的放電容量就會下降,這一點是很明顯的。

所以說電動車不適合跑長途,反而適合在市區內短途行駛,作為代步車,畢竟車速維持在60左右才是電動車最經濟的速度,此時會非常省電。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當需要救援時,無論你在哪裡,幫你找到最近的專業的救援人。


孫行者汽車救援


在大家的認知當中,電動汽車一般指的是純電動汽車。其實廣義的電動汽車是有兩種的,一種是純電動汽車,另外一種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跑長途一點問題都沒有,加油就可以,跟普通的燃油車沒有什麼區別。我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曾經跑過長途3000公里,中間過程沒有充過電,沒有任何問題。所以這裡不討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我們只討論純電動汽車。



大傢伙普遍認為純電動汽車跑高速不行,是因為有下列2個原因。

首先就是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現在廠家為了宣傳自家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都會宣傳NEDC續航里程或者是等速60公里每小時的續航里程。這就給大傢伙造成了一個很大的誤解,以為跑高速里程也會差不多。實際上差別還挺大的。因為在高速上跑,一般情況下都是在110~120之間,此時電機的功率是比較大的,再加上風阻的影響,特別是你在冬天的時候開啟空調,那所有的這些因素對耗電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續航里程自然而然就會變短。所以就會被人詬病高速續航里程都會縮短一半。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很能影響人的看法。



其次就是純電動汽車在高速服務區充電不方便。本來純電動汽車跑高速都有里程憂慮,再加上高速服務區,如果充電設施不完善,沒辦法充電,那對車主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基本上電動汽車在跑高速之前就得提前規劃好,在哪裡可以充電。在高速上跑時,續航里程還有一半的時候,就得尋找充電站了,因為剩下的那一半兒續航里程,只是理論計算,是不是還能跑到真的是不得而知。就算找到了充電站,充電樁能不能用,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我覺得現階段,用純電動汽車跑高速尤其是跑上千公里甚至幾千公里的長途,有很大的風險性的。這一方面是因為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高速上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高速服務區的充電設施不完善,甚至沒辦法充電造成的心理壓力。這兩點就很容易讓人感覺純電動汽車跑高速不行。實際上如果跑高速,距離不是很長,能夠提前規劃好充電站,保證足夠的剩餘電量,不去冒趴窩的風險,偶爾跑一跑還是可行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


轟唐大校


電動車上高速的也有,只不過非常少而已,具體原因得有很多種,從我身邊朋友的經歷,以及我個人的看法來說幾個吧。

第一個就是擔心續航。雖然現在很多電動車,都寫著純電續航350km,其實卻相差甚遠,理想狀態下,能有300-320km就非常不錯了。如果遇到天氣溫度低、堵車嚴重、以及開空調等等情況的話,開純電動汽車上高速,你就更心驚膽兒顫了。

第二個就是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不方便。例如充電樁數量較少、還有就是充電樁破損、充電樁規格不同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可能,這個情況我朋友就遇到過,去了一個不是很大的服務區,牌子上也寫著電動汽車充電樁呢,結果一去傻眼了,一個閒置充電口都沒有,乾巴巴的等別人走了,他才充上。

第三個就是意外事故較多。高速路上相對來說小事故比較少,但是一出事,基本都是大事故,電動車在高速路上出現了事故,那就更麻煩了,基本就只能等待著救援的“命”了。這樣一來耽誤事,更耽誤救援。

雖然現在的電動技術正在一步步升級,但是受限於里程數、充電樁、汽車本身等諸多因素,筆者還是不建議電動汽車,經常走長距離的高速。另外現在高鐵也非常方便,線路也越來越密集,已經逐漸成為長途出行的首選之一。

最後,提醒各位計劃開電動汽車走高速的朋友,出發前,一定要規劃好路線,查找下就近的充電樁等,還有就是200公里以外的出行,咱還是老實的別開電動汽車了。


足球上的汽車


在頭條裡面,有很多活在理論中,或者是理論上還活著的人,他們看待問題,都是從理論上去推斷,要麼道聽途說或者拾人牙慧。電動汽車跑高速費電,也是他們從理論上推斷出來的。理由是高速行駛的時候,電動機轉速高,或者風阻大,所以費電。其實最有說服力的,就是自己親自開電動汽車,到高速路上跑幾趟,就什麼都明白了。但是他們不會,他們就習慣在鍵盤面前,用在別人那裡聽來的片言隻語,加上自己的想象,完成他們的長篇大作。他們忘記了,許多理論上的東西,在生活中,會見光死的。高速行駛可以省油省電,是基本常識,而且電動汽車高速更省電,因為高速行駛在減速的時候,能量回收更多,這個能量是電能,是可以增加續航里程的,而燃油車就不具備這個條件。雖然轉速高,但是達到這個轉速所需要的電量並不大,只需要輕踩油門,用很少的電量,去克服風阻就可以維持車輛高速行駛,這一點上跟燃油車相同。還有一個因素,高速路上速度快,開空調的時間相對而言就短了許多,在這方面浪費的電也會少很多,而這部分電是動力電池輸出的,減少空調使用時間,也會增加續航里程。

我是電動汽車車主,開了一年半,六萬公里,我感覺高速路行駛比市區或者二級路省電許多,但如果不開空調,區別不大,高速比二級路能多跑5%左右。


建哥8888


我開過一次類似高速的路段。我的感覺是電動車從0加速到120是非常有力和快的。但是超過120以後,踩油門就肉起來,加速無力了。也許這是專門這樣設計的。電動車在高速上,要超速,是件比較難的事。

關於省電問題,速度和省電的關係與油車速度和省油的關係基本一樣。堵車時,走走停停,照樣費電


上北京走走


誰說高速不行?腦子不行,做什麼都不行,作為我一個電動車主十多個月行駛六萬多公里,只說很多時候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真不想走高速,過路費得充好久的電了。腦子得夠用。


多稜鏡4


電動汽車,統一的病症所在,就是加速遲緩,在高速,不只是超速很危險,在一定時間加不起速來,或者速度慢低於規定值,也會成為行駛車輛的障礙,在此方面,國家以及地方政府也對電動汽車出臺了響應的規範,包闊市裡的電動車行駛規範,但是很多老年人駕車,對交通實時路況不甚瞭解,甚至置若罔聞,已成很大問題!


信義車友會


跑高速不是純電動車弱項,是儀表太精準,0.1度都很清楚,油表只有刻度連公升都無法標註,高速同樣有充電樁,快充15分鐘100公里沒問題,電容量大可以更遠。在家充電每公里約0.1元費用,只少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