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世界。所謂“詩眼”,便是一句詩或一首詩裡最精煉傳神的字。它承載了詩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它是一首詩的精髓所在,通常都需要作者反覆推敲才能得出。學會提煉字句,你的詩作整體會上一個臺階,詩意也會隨之昇華。作詩點眼,猶之畫龍點睛。詩無眼則佳處不見,龍無睛則神彩全失。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想要找到“詩眼”,首先就得明白什麼詞能提煉成“詩眼”?提煉的方法有哪些?自己如何得知提煉的字句能否稱之為“詩眼”?這一系列問題,情書稍後慢慢解答。

情書先來回答最簡單的第三個問題,怎麼確定提煉的字句是一首詩的“詩眼”?首先,提煉的字詞能突出詩的主旨,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具有統攝全篇或全句的作用;其次,提煉的字句無可替代,也就是說假如換成別的字詞,便達不到之前的效果。比如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寫出了春天生機盎然的景象,倘若換成別的詞,便很難達到此般意境。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接下來看看,什麼詞能提煉成“詩眼”?

一、動詞

動詞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可謂是最鮮活的一類詞。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賦予了詩句鮮活的形象,真可稱之為點睛之筆,著一“鬧”字而意境全出。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二、形容詞

形容詞通常都是用來修飾名詞,運用得當,也可提煉成“詩眼”。比如李清照的那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個“瘦”字,相當傳神,堪稱“詞眼”,與全詞淒涼的氣氛吻合,這也足以證明李易安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已然爐火純青。李白的那句“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個“寒”,一個“老”字,將詩句寫活了。通過這個例子也不難看出,“詩眼”和“詞眼”是互通的,而且數量並非是唯一的。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三、副詞

副詞作“詩眼”的不是很常見,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個“獨”字,既有孤獨之感,又有孤傲之氣,道出了詩人超凡脫俗的情懷。倘若換作其他字,恐怕很難達到這般境界。

四、數詞

最簡單的數詞也能提煉成“詩眼”,我在這裡舉一個小小的例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句詩中“兩”、“一”,看似尋常,卻用的恰到好處,由點及線。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情書這裡只列舉了幾種常見的字詞提煉成“詩眼”,其實還有很多類型的詞也可以,比如名詞,介詞,疊詞等等

再來聊聊提煉“詩眼”的技巧?詩者一般都是根據詩的主旨來提煉詩眼的。當然對於初學者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煉字特別考究詩者的文化底蘊,遣詞造句的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為什麼有的人寫出的詩句平白無奇,缺乏靈性和藝術感?古人曾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垂”好的詩句很少有一蹴而就的,大多都是反覆推敲琢磨出來的。閒暇之餘,多看看先賢佳作,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功夫在詩外!

【第三篇】“詩眼”是怎麼煉成的?

下一篇,情書再來和大家談談初學者最頭疼的格律,韻律問題,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