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呂祖謙近思錄註解,第三篇

誠無為,幾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徽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對於一些古書的詞彙不可執一理而定論,司馬遷“無為又曰無不為”,這句話要辯證著來理解,無為而治絕對不是什麼都不管了!那種地滿地撒種子然後無為能行嗎?不行!那氣候明明適合種香蕉而種上紅薯也不行!

誠無為:至誠之心不是為了什麼其他的,而是就為了至誠。僅僅區別大善大惡大是大非還遠遠算不上“幾善惡”,即便是微小毫釐之間也要區分善惡!

現在沒幾個人堅持“仁義禮智信”,因為常人認為堅持了這些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而我仁義禮智信只會對他人有好處!這就是喪失仁義禮智信的原因!

沒誰會考慮個萬萬年對子孫有好處的事,眼前都顧不過來呢!所以追求仁義禮智信不如追求名利。

但無論追求的是什麼,終極目的必定是內心的這份安定!這麼說貌似有些類似於宗教的說教,但仔細想想你追求名利終究是為的什麼!

仁義是相對的,好比陰與陽,柔與剛!德愛曰仁。但義考慮的不是德愛,是“宜”,也就“恰好適合這樣”,應該如何就如何謂之義!

理曰禮,合理則禮!通曰智,通天下之志,通天下之理,通規律定律變或不變謂之“通!”知物之本性而心定不疑不惑謂之聖!知天性而恢復天性又能夠有操守執之謂之“賢”!能看見通悉不可見之事、能夠循環不息不窮盡謂之“神”!

伊川先生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和也。

北宋理學家程頤,伊川先生!每個都有喜怒哀樂,未發在這裡指的的未出現喜怒哀樂意識之前,而不是出現了喜怒哀樂而強忍著!這就是不為所動“寂然不動”。

若喜怒而樂出現之後能夠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則稱為“和”!若喜怒哀樂不能中節則為放縱!

合乎於天下之理,發而不違理則感同身受,即是和!

能夠和諧則天下到了有道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