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修養不夠的人學習《素書》反而會遭災惹禍?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國學文化知識,學習國學文化,以修身養心,以齊家治企。屯元國學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佈道者。

原典: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譯白:道、德、仁、義、禮這五種品質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

《素書》|  為什麼修養不夠的人學習《素書》反而會遭災惹禍?

本句是《素書》的開篇,也是《素書》原始第一章的統領句。

《素書》是一部講運籌智慧的書,但開篇卻討論的是道、德、仁、義、禮。

這五樣東西在今天的我們眼裡似乎和智慧之間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為何?

其實這關乎到古人對“成功”的界定和我們今天對“成功”的界定有本質的不一樣。

我們說:成功不問來路,英雄不問出處。

我們說: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貓。

我們說:成者王侯敗者賊。

我們說:笑貧不笑娼。

貌似只要我們有錢,大家可以不計較你的錢咋來的,只要你有權,大家可以忽視你的權咋弄來的。總之,我們認為,成功可以遮蓋你過去所有的醜陋和不堪。這也是造就我們的浮躁、我們的急功近利、我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根源。

但古人不這麼認為。

《大學》雲: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古人重德,認為德是財之根,只有根系健康,才會枝繁葉茂。反過來說,根如果壞了,枝葉跟著就會凋零。這就是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的原因。因為有了錢以後德行敗壞了,因為根朽了。

古人活著的時候重德,死後還重視名節。

從周朝開始就有了“諡號”,天子、諸侯、大臣死後都會用一兩個字來概括這個人的一生。用一個諡號來蓋棺論定。諡號有不同的講究:

上諡:多表示讚美;

平諡:多表示同情;

下諡:多表示批評;

惡諡:多表示貶斥;

私諡:家族給大學者,士大夫封的諡號。

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即使在千年以後翻開史書,我們通過諡號就能知道這傢伙是好人還是壞人。而這傢伙的子孫後代也會跟隨這個諡號光榮或恥辱千年。

想一想“諡號”真是個好東西,如果這個規矩沿用到今天,應該會少很多不良商人,應該會少很多學術造假。沒有了“諡號”的約束,不管馬雲以後是好是壞,死了墓碑上刻的都是企業家馬雲。沒有了“諡號”的約束,不管易中天以後是好是壞,死了墓碑上刻的都是學者易中天。

古人對德行的重視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素書》篇首的道、德、仁、義、禮其實是古人的日常修行的五個標準,同時古人為了更好的提高修行,還找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自省。

明朝有個左都御史加詩人學者的人叫王廷相,他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他說有一天他坐著轎子去他上司哪裡彙報工作。剛好他的轎伕裡面有一位穿了一雙新鞋,於是這轎伕見了水坑泥巴總是小心翼翼的繞著走,可是後來遇上了一灘泥水沒繞開把新鞋弄髒了,自此之後這傢伙就橫衝直撞無所顧忌,再也不去顧惜他的新鞋了。王廷相感慨的說:

立身處世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啊,只要一個不小心反了點錯誤,那麼以後就開始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每天自我反省,實在是一個人的必修課呀。

季羨林說:壞人是不會變好的。之所以不會變好,是因為少了自省這個環節,是因為那隻鞋已經粘上泥巴了。

《素書》之所以開篇就強調道、德、仁、義、禮,是因為古人也知道人變壞容易,剋制自己不變壞很難。一個好東西一旦落入壞人之手,很可能會禍國殃民。

榔頭可以用來敲打釘子,也可以用來敲打別人的頭顱。

菜刀可以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砍人。

武器可以用來加強國防,也可以用來侵略別國。

農藥可以用來殺滅害蟲,也可以用來解決各種想不開。

《素書》智慧可以用來建功立業,也可以用來毀滅競爭對手;可以用來強大自己,也可以用來擊垮別人。

所以,張良才說,道德敗壞的人如果得了這本書,就會遭遇災禍。

所以,黃石公才在書的開頭先強調道、德、仁、義、禮的重要性。

筆者將在後續文章中竭力為大家把《素書》的智慧用講故事、舉例子的方式撰寫成系列文章,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有所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