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这两年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爆发年。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不但获奖无数,票房破了贾樟柯的纪录,王小帅的《地久天长》也是从艺术气质上跳脱了第六代导演自身的局限和套在身上的“历史枷锁”。大开大合,直接把第六代导演的气质提升到了一个“无我”的大境界;而娄烨也从“窖藏”的状态复苏,一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貌似在用“网红”的风格“反流行”。电影虽然一波三折,好在还是如期上映。上映后虽然票房不多,但是也创造了娄烨自己电影的票房记录。整体而言这一届的观众似乎比之前的观众更加识货了。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都说电影一代不如一代了,越来越商业化,烂片越来越多,但是如果理性的从票房大数据来看大众至少开始了解和接触这些饱经磨难的第六代导演,而不仅仅是藏在豆瓣文艺青年的收藏夹里。

宁浩是最商业化的第六代边缘导演,他一直在用荒诞不经的喜剧来解构这个时代,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宁氏喜剧套路。三年前起航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孕育出了《绣春刀》、《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经典电影,应该算是第六代导演里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不管是管虎还是宁浩原则上都不算事第六代导演,他们比娄烨他们更年轻,更容易自我解脱,身上也没有这么多执拗,所以在商业上也更容易成功。

而贾樟柯走了另外一条路,他深谙西方评委的审美和中国社会的禁区边界,把自己的“小镇青年”电影一步一步的打造成了一个“大江湖”,靠着和妻子赵涛的二人转世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风格。《江湖儿女》则是他导演生涯的一次集大成者的总结。贾樟柯不用妥协,也没有风险,幼畜无害,躲在他精心构建的江湖里,没有愤怒,没有是非。成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随着贾樟柯“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贾樟柯未来接替张艺谋成为国师的概率也是最大的。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而娄烨是第六代导演里最不会妥协和变化的一个。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就能看出来,娄烨从来没变过,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娄烨,还是不去和世俗妥协,游走在风险边缘的那个娄烨。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和演员喜欢娄烨的原因。这样的娄烨似乎永远活在时光的机器里没有改变,观众都变了,只有娄烨没变。所以让我们珍惜这样的娄烨。娄烨导演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应该也快上映了。这一部电影可能是娄烨的一次新的尝试,至于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在第六代导演里最具有功利心的是王小帅。王小帅从不掩饰对于票房的渴望,不掩饰对于奖项和票房认可的渴望,他的功利性和开放性也都是整个第六代导演里最强的,甚至包括关于他的是非曲直。

对于《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的自杀,让王小帅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其实这属于一次正常的投资方和导演的业务交往,也属于艺术探讨的范畴。我不太清楚王小帅到底在胡波自杀的事件上需要背负多大的责任,但是可以预计的是如果没有王小帅,胡波可能只是一个自杀的诗人,而因为有了王小帅胡波才成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如果没有一颗勇敢的心,可能在中国做电影导演就是一个悲剧结尾。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一个对于功名利禄没有渴求的人可能更不容易在艺术上有突破和成功。在第六代导演里以前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王小帅,毕竟这与我们理解的文艺导演行为举止有点不匹配。因为《闯入者》他责怪院线不给排片,怼观众,怪市场,似乎缺少一个艺术家的淡定,又因为艺术和胡波产生争执,把一个投资方的“嘴脸”展现的无疑,或者说这也是曾经王小帅经常遇到的困境,但是一旦他处在那个位置一样会这样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在《地久天长》获取了大奖和良好口碑的大好形势之下,又把用低俗的手段进行营销,直接把《地久天长》营销成了《逐梦演艺圈》,这也从侧面展示了王小帅对于票房的饥渴程度。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挡王小帅在艺术方面的成功。《地久天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完全脱离开了第六道导演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述模式。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模式不管在贾樟柯还是娄烨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是大众对于第六代导演的作品难以欣赏的最大阻原因,除非你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否则很难去读懂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东西,支离破碎的叙事结构,富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反主流的情感表达,带有封闭性的自我审美,这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体现的最明显。再加上审核的原因,这让作品往往很难以完整的模式呈现。这种模式天然的就把作品和普通观众进行了区别和隔离,除了粉丝很难有人去喜欢他们的作品。

《地久天长》里有妥协,但是这种妥协并没有影响到作品的完整度,貌似让从上到下都很舒服的表达方式进行了一次完整的也许是最大尺度的艺术呈现。

第六代导演的忧伤:娄烨还在坚持,王小帅摆脱了人性枷锁终成大师

《地久天长》里最让我惊讶和感动的就是最后李海燕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对王丽云说的那句话: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了(大意)。

这一句台词把整个电影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提高到了一个第六代导演从未有过的境界,看起了张艺谋的《归来》和《活着》。

这部电影也是第六代导演群体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学会更加艺术性和狡黠的进行创作,光靠愤怒和活在自我世界里解决不了问题,遇到困难自杀也成就不了大师。

狡黠的、对世俗生活充满兴趣和热爱票房的王小帅反而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浸染多年之后的突破。这可能也是第六代导演的一种真正的突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