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蘇明哲為什麼會被開除,條件那麼好,美國程序員不好找工作嗎?

Mis梁


其實劇中已給出了答案。原因有3條。

1.美國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一直都在裁人,這是大背景。後來蘇明哲的同事去餐館端盤子,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這麼多高學歷的人才,失業之後,也只能競爭這些體力活。蘇明哲失業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首要是受限於行業大背景。

2.蘇明哲學的是計算機。而且還應該是偏軟件的,我們知道,編程是一件很耗腦力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的革新,程序員一般都要轉售後或者管理崗。蘇明哲妻子說的很扎心的一句話:“你有那些年輕人學習得快嗎?你有那些年輕人能熬夜嗎?”這一句話也道盡了年齡大的程序員的辛酸。

3.蘇明哲為人處事不老道。在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之前,蘇明哲本來要去自己主管家拉近關係,而且給他的家人都備好了禮物。從後面得知,原先裁員的名單中,也沒有蘇明哲的名字,後來因為被人動了手腳才被裁。

這個過程中有個細節,蘇明哲啥也沒說就趕緊回國,還是妻子給他的主管打了電話。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母親去世讓蘇明哲心神大亂,也說不上什麼。但是他後來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還要接父親來美,瞬間給妹妹明玉翻臉等細節,可以看出,蘇明哲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夠老道。原先在學校的時候,學霸的身份遮蓋住了這些缺點,但走上社會之後,這個缺點便很致命了。

綜上所述,蘇明哲是在特定行業大蕭條,整體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再加上自己處世不老道,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歡迎大家補充!


娛樂小小熊


結合我在美國的生活學習,我來聊一聊吧。記得上學那會,中國留學生畢業工作不好找,即便你很優秀。都知道cs領域好就業,美國用工缺口大,那麼周圍一群人有的學數學的,有的學社會學的都在研究生博士學了cs,coding.mis之類專業。並且基本上憑藉理工底子,都能申請到top30的學校。我也見過博士改的cs去灣區就業的。可想而知,單單中國人搞這個的競爭有多大。這種工作不單單是工作的範疇,而是能不能有工作籤,能不能進而申請綠卡,去與留的問題。回到電視劇裡,清華加斯坦福的配置在我們看起來很牛!但是在美國博士真的一大堆。我叔叔在波音做coding,國內北大的,華盛頓大學雙博士。並且他的圈子裡全是這樣的人,美國就是一白人社會,阿三都好於我們,你見過美國科技公司阿三ceo,你很少聽說有大陸的。所以電視劇裡有一定的根據,很可能大哥真真切切的遇到了職業瓶頸。


Franz孟


電視劇關於蘇明哲在美國的遭遇是為劇情需要服務,與實際的生活嚴重脫離,這是這部劇失敗的地方;影片中一上來作為單位技術骨幹必須要送禮請客才能保住工作,此橋段好熟悉;之後被裁員無法在美國找到工作,明玉幫他找了一份12萬美元年薪工作,比之前高了三分之一,他之前應該是9萬美元,作為斯坦福畢業研究生,又是單位技術骨幹,他在工作10年以後薪水竟然比美國名校畢業的本科生還低(美國計算機科學本科名校畢業起薪已在10萬美元以上),這點確實不容易,讓人費解;如果沒有明玉幫忙,他在美國肯定是找不到工作(他的同事被裁後已經在餐廳端盤子了,比他年輕學此專業也找不到工作),按此專業平均在美職業生涯為10年,計算他的職業生涯總收入應該不超過80萬美元(一個需要巨大腦力和學習到碩士的專業,錢景如此差無法想像),按此推算美國it行業不出幾年就要崩盤衰落(沒有人傻乎乎學此專業)。


漁夫175466267


這也就是編劇和小說原著作者沒有在美國做程序員的行業知識在那兒瞎編。我自己就在美國當過程序員,而且先後在國家實驗室軟件公司和投資銀行等不同性質或行業的企業裡待過,我想我應該很有發言權。

美國硅谷的老資格程序員找不到工作最後甚至被迫去送外賣大概也就是2000年IT泡沫破滅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後來就根本沒聽說過。美國的程序員的就業環境相當良好,大把的程序員是不需要往管理崗轉變(這大概是中國的普遍認知),就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程序員做一輩子也行,哪怕就一種編程語言吃一輩子也不成問題,你能想象到了今天居然還有人靠寫COBOL這種骨灰級語言謀生的麼?我當年服務過的投行裡50幾歲的程序員都有大把的。而且後來硅谷的創業風口一個接一個,支付、社交、共享、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區塊鏈等等,硅谷還要忙著和華爾街爭奪人才,高盛擁有的程序員比facebook還多,我都覺得現在硅谷的程序員都未必夠用。

蘇明哲的設定好歹也是清華+斯坦福+差不多10年的碼農工作,就算是年紀大了,情商超低,但是最起碼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還是在線的,可能學的沒那麼快而已,但是就憑上面三點,走到哪也少不了一份工。


cz39570971


《都挺好》裡面的大哥蘇明哲,本科清華大學,再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深造,學歷、背景、資歷可謂萬里挑一。

他的專業應該是計算機之類的,如果他再年輕十歲,相信找一個大公司的程序員工作,可以說是探囊取物、手到擒來。

可是現在的蘇明哲,年近四十。程序員的工作,雖然薪水高、起點高,但是說到底就是吃青春飯的。

首先程序員的工作很辛苦,勞動強度大,可謂勞心傷神。其次,知識更新速度很快,離開學校十幾年,稍稍懈怠,就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這一行不像其他的工作,越老越吃香,它就是拼的年輕、體力和知識更新速度。所以年近四十的程序員和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在競爭上處於絕對的下風。

因此,蘇明哲的失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謂高處不勝寒,看起來高高在上的精英,危機感比平常人要大得多。





星聞侃劇圈


中國有個34歲基線,如果在圈子裡沒做到有人挖,基本再找工作HR直接pass的。因為程序員是透支生命的行業,996基本工作制精力都不一定夠。

而做到高端大師級別的另算,畢竟他們的產出是架構,不依賴手速和邏輯思維密集度了。

這個行業每年都有新技術,新框架,學習又是一個持續性的。一個產品可以突然業務量大增,也可以突然死掉,競爭壓力非常大。當然傳統OA另算。

至於美國程序員壽命長一點,但是也受制於生理衰竭。另外說實話,編程除了大神,中國連印度都打不到,因為程序都是英語。之前聽spring團隊的課,母語編程,那速度真的快,api不用提示,每個單詞都是飛速。


JDIt


編劇瞎幾把寫而已。美國程序員本身是金領 而且是越老越香 而且不需要往管理崗怕一樣過得很好。編劇問了點中國的情況瞎套,淺薄。


夢入龍城


個人感覺是他的年紀大了,程序員這樣的工作熬夜,加班是經常的事兒!他已經四十歲了,體力,精力都跟不上年輕人了!所以他失業是必然的結果!


老孫天天見


寫劇本的不理解美國的情況,用中國的現實硬套的。舊金山軟件大本營,老頭寫軟件的很多。誰會跟老闆一起度假?多尷尬!


lin131383574


樓下有些答案真的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電視劇為了劇情這麼安排還能當真,老美可不是我們國內it業,老美it早早就起步了,行業全,技術能力強,管理技術更是優秀,it不僅限於硅谷,限於互聯網,基本各行各業都需要it人員,各大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40以上的開發者還是主力,而且創業環境比我們不知好多少倍,軟件版權保護也非常好,多少在美加澳的6070後的程序員在討論技術,我們呢?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