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明哲为什么会被开除,条件那么好,美国程序员不好找工作吗?

Mis梁


其实剧中已给出了答案。原因有3条。

1.美国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一直都在裁人,这是大背景。后来苏明哲的同事去餐馆端盘子,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这么多高学历的人才,失业之后,也只能竞争这些体力活。苏明哲失业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首要是受限于行业大背景。

2.苏明哲学的是计算机。而且还应该是偏软件的,我们知道,编程是一件很耗脑力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的革新,程序员一般都要转售后或者管理岗。苏明哲妻子说的很扎心的一句话:“你有那些年轻人学习得快吗?你有那些年轻人能熬夜吗?”这一句话也道尽了年龄大的程序员的辛酸。

3.苏明哲为人处事不老道。在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之前,苏明哲本来要去自己主管家拉近关系,而且给他的家人都备好了礼物。从后面得知,原先裁员的名单中,也没有苏明哲的名字,后来因为被人动了手脚才被裁。

这个过程中有个细节,苏明哲啥也没说就赶紧回国,还是妻子给他的主管打了电话。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母亲去世让苏明哲心神大乱,也说不上什么。但是他后来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接父亲来美,瞬间给妹妹明玉翻脸等细节,可以看出,苏明哲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够老道。原先在学校的时候,学霸的身份遮盖住了这些缺点,但走上社会之后,这个缺点便很致命了。

综上所述,苏明哲是在特定行业大萧条,整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再加上自己处世不老道,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欢迎大家补充!


娱乐小小熊


结合我在美国的生活学习,我来聊一聊吧。记得上学那会,中国留学生毕业工作不好找,即便你很优秀。都知道cs领域好就业,美国用工缺口大,那么周围一群人有的学数学的,有的学社会学的都在研究生博士学了cs,coding.mis之类专业。并且基本上凭借理工底子,都能申请到top30的学校。我也见过博士改的cs去湾区就业的。可想而知,单单中国人搞这个的竞争有多大。这种工作不单单是工作的范畴,而是能不能有工作签,能不能进而申请绿卡,去与留的问题。回到电视剧里,清华加斯坦福的配置在我们看起来很牛!但是在美国博士真的一大堆。我叔叔在波音做coding,国内北大的,华盛顿大学双博士。并且他的圈子里全是这样的人,美国就是一白人社会,阿三都好于我们,你见过美国科技公司阿三ceo,你很少听说有大陆的。所以电视剧里有一定的根据,很可能大哥真真切切的遇到了职业瓶颈。


Franz孟


电视剧关于苏明哲在美国的遭遇是为剧情需要服务,与实际的生活严重脱离,这是这部剧失败的地方;影片中一上来作为单位技术骨干必须要送礼请客才能保住工作,此桥段好熟悉;之后被裁员无法在美国找到工作,明玉帮他找了一份12万美元年薪工作,比之前高了三分之一,他之前应该是9万美元,作为斯坦福毕业研究生,又是单位技术骨干,他在工作10年以后薪水竟然比美国名校毕业的本科生还低(美国计算机科学本科名校毕业起薪已在10万美元以上),这点确实不容易,让人费解;如果没有明玉帮忙,他在美国肯定是找不到工作(他的同事被裁后已经在餐厅端盘子了,比他年轻学此专业也找不到工作),按此专业平均在美职业生涯为10年,计算他的职业生涯总收入应该不超过80万美元(一个需要巨大脑力和学习到硕士的专业,钱景如此差无法想像),按此推算美国it行业不出几年就要崩盘衰落(没有人傻乎乎学此专业)。


渔夫175466267


这也就是编剧和小说原著作者没有在美国做程序员的行业知识在那儿瞎编。我自己就在美国当过程序员,而且先后在国家实验室软件公司和投资银行等不同性质或行业的企业里待过,我想我应该很有发言权。

美国硅谷的老资格程序员找不到工作最后甚至被迫去送外卖大概也就是2000年IT泡沫破灭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后来就根本没听说过。美国的程序员的就业环境相当良好,大把的程序员是不需要往管理岗转变(这大概是中国的普遍认知),就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做一辈子也行,哪怕就一种编程语言吃一辈子也不成问题,你能想象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靠写COBOL这种骨灰级语言谋生的么?我当年服务过的投行里50几岁的程序员都有大把的。而且后来硅谷的创业风口一个接一个,支付、社交、共享、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区块链等等,硅谷还要忙着和华尔街争夺人才,高盛拥有的程序员比facebook还多,我都觉得现在硅谷的程序员都未必够用。

苏明哲的设定好歹也是清华+斯坦福+差不多10年的码农工作,就算是年纪大了,情商超低,但是最起码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还是在线的,可能学的没那么快而已,但是就凭上面三点,走到哪也少不了一份工。


cz39570971


《都挺好》里面的大哥苏明哲,本科清华大学,再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学历、背景、资历可谓万里挑一。

他的专业应该是计算机之类的,如果他再年轻十岁,相信找一个大公司的程序员工作,可以说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可是现在的苏明哲,年近四十。程序员的工作,虽然薪水高、起点高,但是说到底就是吃青春饭的。

首先程序员的工作很辛苦,劳动强度大,可谓劳心伤神。其次,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离开学校十几年,稍稍懈怠,就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这一行不像其他的工作,越老越吃香,它就是拼的年轻、体力和知识更新速度。所以年近四十的程序员和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在竞争上处于绝对的下风。

因此,苏明哲的失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谓高处不胜寒,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精英,危机感比平常人要大得多。





星闻侃剧圈


中国有个34岁基线,如果在圈子里没做到有人挖,基本再找工作HR直接pass的。因为程序员是透支生命的行业,996基本工作制精力都不一定够。

而做到高端大师级别的另算,毕竟他们的产出是架构,不依赖手速和逻辑思维密集度了。

这个行业每年都有新技术,新框架,学习又是一个持续性的。一个产品可以突然业务量大增,也可以突然死掉,竞争压力非常大。当然传统OA另算。

至于美国程序员寿命长一点,但是也受制于生理衰竭。另外说实话,编程除了大神,中国连印度都打不到,因为程序都是英语。之前听spring团队的课,母语编程,那速度真的快,api不用提示,每个单词都是飞速。


JDIt


编剧瞎几把写而已。美国程序员本身是金领 而且是越老越香 而且不需要往管理岗怕一样过得很好。编剧问了点中国的情况瞎套,浅薄。


梦入龙城


个人感觉是他的年纪大了,程序员这样的工作熬夜,加班是经常的事儿!他已经四十岁了,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年轻人了!所以他失业是必然的结果!


老孙天天见


写剧本的不理解美国的情况,用中国的现实硬套的。旧金山软件大本营,老头写软件的很多。谁会跟老板一起度假?多尴尬!


lin131383574


楼下有些答案真的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电视剧为了剧情这么安排还能当真,老美可不是我们国内it业,老美it早早就起步了,行业全,技术能力强,管理技术更是优秀,it不仅限于硅谷,限于互联网,基本各行各业都需要it人员,各大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40以上的开发者还是主力,而且创业环境比我们不知好多少倍,软件版权保护也非常好,多少在美加澳的6070后的程序员在讨论技术,我们呢?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