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路曾記兄弟情(報告文學)

村路曾記兄弟情

——講述淄博高新區保稅物流園區西尹村退休教師張永華50餘載扶養殘疾弟弟的故事

楊金輝

一條 彎彎的村路

一頭向南

一頭向北

兄弟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

兄弟的情誼就是從這裡傳遞

一輛地排車

一架小推車

走了多少路弟弟能記得

磨破了幾雙鞋弟弟最明白

哥哥額頭的皺紋深了

弟弟的額頭皺紋也深了

哥哥的微笑沒有變

弟弟的眼睛卻開始昏花了

這條彎彎的村路啊

那沙沙的車輪聲

弟弟說,這條路可真長

哥哥說,最長的路不是這

是兄弟情……

這是山東淄博高新區西尹村一對手足之情共赴歲月長河的酸辣史,這是一個想來平凡卻又讓人蕩氣迴腸的農家凡事,而你真正走進這個平凡之家,你卻漸漸被一種慈父般的博愛所感染,這就是一個兄長對弟弟的大愛情懷。兄長72歲,名叫張永華,是一名退休教師,弟弟69歲50餘年癱瘓在床,是弟弟的精心照料讓弟弟安心地過著一份安靜的生活。在我們見到張永華時,他沒有向我們流露一點對生活的悲觀與失落,倒是像是一個剛從田野歸來的老農,滿目滄桑的面頰上微笑依然。

上世紀五十年代,張永華是村裡最有文化的一名社員,那時村裡為了讓孩子們能讀書上學,就把這副擔子落在了張永華的肩上。張永華從小老實憨厚,是個幹一行愛一行的人。自從他擔任教師那天起,他就一心撲在校園。可就在他潛心教學的時候,父親突然病倒,父親得的是腦梗隨後又是半身不遂,這一躺就是2年,父親去世後,母親也由於操勞過度一病不起。這對於張永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一方面要好好教書,一方面還要伺候母親。就在這時,弟弟張永梅又突然得了一種怪病,雙腿突然行走困難,不幾天便只能靠輪椅行走。弟弟的不幸對這個家庭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一人既要照顧母親,又要關心弟弟,這重擔讓張永華漸漸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了。多少個白天與夜晚,張永華徘徊在教室,彷徨在操場,好在經過媒妁之言,他找到了一個願與他分擔憂愁的賢內助。妻子的到來無疑如昏暗的房間迎來一束陽光,讓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後來父親去世了,母親也相繼去世了,弟弟的病卻不見好轉。

為了給弟弟治病,張永華每逢週六和週日,就用地排車拉弟弟進城求醫,從西尹村到張店近30里路,幾乎半月就得跑一趟,有時他還拉弟弟去索鎮求醫,鄉下人說,有病亂投醫,這亂投醫在張永華身上體驗最深。記得有一次張永華半路感冒發燒,弟弟說:“哥,今天咱不去看醫生了,你得在家休息。別看感冒不是病,可一但發作起來也是不得了。”張永華說:“你的病要緊,我這點小毛病鍛鍊一下說不定還會好得更快呢!”可哪成想,在回來的路上,張永華渾身痠痛的不能自持,只好把地排車放在路邊稍作小憩。弟弟看出了眉目,給哥哥出個注意,讓哥哥趕緊去附近村衛生室看病。張永華依然沒有在意,稍歇一會,拉起地排車繼續前行,可他回到家後竟一連幾天高燒不退。這回弟弟埋怨他了:“哥呀,你為弟……這是何苦……,你這樣弟弟心似刀絞。”

為了弟弟的病能儘快好轉,張永華始終堅信弟弟的病一定能治。 為此,他還常去城裡諮詢老中醫,每到一處他都是信心百倍,希望滿滿。他還和妻子商量,為弟弟建起了單門獨戶的四間新瓦房,這一個單門獨戶的新瓦房,是張永華和妻子最真誠的期盼和祝福。當弟弟望著自己新蓋起的四間大瓦房時,禁不住潸然淚下:“哥……嫂嫂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一定要像哥嫂期盼的那樣去生活…… ”

現在躺在床上的張永梅,不免對生活有些傷感了:“我的哥嫂撫養我從生病那年起,現在算來已五十多個春秋了,回想過去,始終忘不了的是我哥用地排車拉我去張店、索鎮看病的情景,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那沙沙的車輪聲音總在我耳畔迴旋,還有哥哥用小推車推著我看電影的情景,那是我一生最難忘的時刻,也是我感到最美好的時刻…… 五十多年來哥嫂受過多少苦累,這讓我常常寢食難安。現在我已69歲了,在感激著哥哥的同時,還應該感激我的大嫂。這麼些年來,大嫂忙裡忙外、不辭辛苦,受的委屈可真不不少,記得有一年的夏天,大嫂剛從田裡回來,我就嚷著要喝水,還打了暖瓶。大嫂見我耍脾氣,不但沒生氣,還趕緊為我燒水、做飯,就是那天,大嫂由於在玉米地裡幹活時間太長而中暑,後來這件事我後悔了很長時間,怎麼就不能體諒一下大哥和大嫂呢…… 這輩子我最感遺憾的應該是哥嫂的這份情誼了,如果有來世,下輩子我一定好好報答這份哥嫂情誼……”張永梅說到這,眼眶潮溼,淚光閃爍。

就在大家感到有些尷尬的時候,大嫂又把做好的飯菜端來了,嫂嫂笑著,哥哥也笑著,弟弟卻禁不住眼睛再次潮溼……

這時張永華說:“弟,你啥也甭想,趕緊吃,趁熱!”


村路曾記兄弟情(報告文學)


作者簡介:楊金輝,筆名歌原。自幼酷愛文學,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現為淄博市作家協會理事。現已在《山東文學》《時代文學》《北京文學》《前衛文學》等文學期刊發表文學作品200餘萬字。出版中篇小說集《年景》。長篇小說《你的眼裡有一條河》獲山東文學龍泉杯一等獎和淄博市第七屆文學藝術獎。2015年長篇小說《風山》獲山東省委宣傳部和省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文學徵文”三等獎。 2016年中篇小說《村歌》入選《齊魯文學年展2016》。2017年散文《鮮花的清香》榮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省作協“喜迎黨的十九大”徵文二等獎。同時創作影視作品多部。《程麗娥寫作聯盟》旗下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