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患者會營養不良?

麗麗卡老師


腫瘤與代謝和生活方式相關,是一種消耗性的疾病。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通俗的講,就是“吃得少了,丟得多了,吸收弱了,代謝亂了”。

首先,攝入不足,使營養失去了源頭。

腫瘤對全身的影響可能引起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疼痛、味覺及嗅覺的改變,可能噴香的飯菜擺在面前,都會完全沒有吃的慾望。同時,部分患者有焦慮、恐慌的心理,加上疼痛的刺激,更使得進食變得更加艱鉅。

其次,營養丟失,入不敷出。

消化道手術前,必須禁食禁水,腸道內容排空,為了減少術後感染,同時也造成了營養物質和益生菌的丟失。

術後因為創傷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脂肪、葡萄糖大量分解,尤其感染髮熱的患者分解丟失更多。

再者,好不容易吸收進去了,卻不能被完全吸收。

胃腸手術,會直接導致患者術後食量的減少和消化能力的減弱,從而影響吸收。化療,腹部放療,也會不同程度增加患者腸道粘膜的損傷,發生急性腹瀉、腹痛、腸炎等症狀,直接導致營養物質在腸道的吸收。

最後,營養物質代謝紊亂。

腫瘤細胞喜歡吃糖,對糖的消耗是正常細胞的7倍,造成人體內糖的消耗增多,儲存下降。同時,腫瘤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氨基酸,迫使體內大量氨基酸被分解成氨基酸,導致體內大量骨骼肌群的丟失。並且,腫瘤患者脂肪合成減少,脂肪動員和脂肪氧化增加,表現為身體消瘦和體質衰弱。

常規的飲食不能滿足腫瘤患者的需求,導致腫瘤患者營養不良。


麗麗卡老師


生活中往往很多人談癌色變,一提到癌症許多人頭就大了,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患病都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體驗。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同時他的生長速度非常之快,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複雜過程,與平日裡我們吸菸、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汙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等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癌症患者往往會有營養不良這一項共同的特點呢?

我分點總結如下:

<strong>一、癌症就如前文所說,他就好比一個個不受控制的細胞一直在繁殖一直在消耗自身的物質進行新陳代謝,先不敢說這種代謝對人體是否存在益處,就從它一直增殖這個態勢就能知道它佔用了大部分人體的營養物質,損耗了機體的能量。

二、某些癌症我們一聽就知道他為什麼會營養不良,例如胃癌,小腸癌等。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些器官是人們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重要器官,如果他們有了癌變,那麼人體的營養將大大缺失。

三、眾所周知,許多癌症患者沒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面對疾病。不僅對疾病的控制不能起到一個好的促進作用,更是讓自己喪失了生活的激情、食慾等。這也就讓他們的胃口大打折扣,吃不下還談什麼營養呢?

小科普:

我們平日裡會遇到很多癌症患者,很多人除了出現臨床症狀外,比較典型的就是年齡大,近期以來體重明顯下降,所以希望大家對於這種情況的發生要引起重視!!


企鵝郭醫生


1,主要是營養素的消耗大於攝入,體內熱能入不敷出,即醫學上所說的熱的負平衡。

2,癌細胞代謝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毒素,能抑制患者的食慾,以致病人食慾不振,食量下降,營養素攝入不足。

3,各種治療的毒副作用對機體各種功能的損傷和抑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