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散光、弱視的原因是什麼?

萬載推薦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小孩散光最主要的原因是眼睛的角膜或晶狀體彎曲度發生變化造成的。角膜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光線把光線集中起來,使它進入瞳孔達到眼底的視網膜,彙集成焦點,然後再反映到大腦,從而使人們能清楚地看到外界景象。


散光的現象多發生於兒童階段。此年齡階段的患兒由於眼睛發育不良,可能會出現角膜或晶狀體曲率不等,或是屈光指數不等,因而造成兒童弱視。弱視應被予以重視,若是不及時治療,則會有很大可能發展成為斜視等眼科疾病,給患兒的學習和日常生活都帶來諸多的不便。

散光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規則散光與不規則散光。

其中,規則散光是可以通過佩戴治療用鏡來予以矯正的,而不規則散光由於其“不規則性”造成一個比較複雜的綜合情況,就不適宜考單純的佩戴矯正用鏡來進行矯正治療。另外,除卻先天性散光外,後天的近視、不良用眼衛生或是圓錐角膜都可能會造成散光的發生。因此即使不是多發生於兒童時期的先天性散光,後天也可能會發生散光。

弱視大多數是由於先天眼部發育不良所導致的一種常發生於兒童時期的眼部疾病。非常具有治療的必要性,若是不治療弱視,則會有很大可能導致眼睛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導致失明。

因此,若是家中兒童出現弱視的症狀,應當及時前往正規的醫院進行弱視篩查,排除或是確診弱視,並在醫囑下采取適宜的治療方法來治療弱視。比如進行康復訓練等。切勿拖延病情,導致一些不良後果的發生。對弱視的預防工作主要可以對嬰幼兒進行早期強化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弱視及其危險因素,從而降低弱視的患病率和減輕弱視的程度。

對於弱視的治療,主要可以通過消除抑制,提高視力,矯正眼位,訓練黃斑固視和融合功能,以達到恢復兩眼視功能。

弱視的治療效果與年齡及固視性質有關,5~6歲較佳,8歲後較差;中心固視較佳,旁中心固視較差。具體來說其一為屈光矯正。矯正屈光不正是治療的弱視的最基礎療法,特別是對於屈光參差性和屈光不正性弱視。其二為眼部手術,對於一些非調節性斜視所導致的斜視性弱視,需行手術矯正。其三為遮蓋療法,即遮蓋優勢眼,強迫弱視眼使用,是使用最為廣泛、療效最肯定的治療單眼弱視的方法。其四為壓抑療法,配戴過矯的鏡片加優勢眼點阿托品散瞳,適用於最佳中、輕度單眼弱視及對遮蓋療法依從性不好的兒童。其五為藥物療法,多巴胺、胞二磷膽鹼等藥物聯合遮蓋療法,可明顯提高對弱視的療效。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此外,像其他的一些療法如後像療法、紅色濾光片法、光刷療法、視刺激療法、閃爍光療法、氦氖激光療法等也常被用於弱視的治療。由於單一方法的療效有效,因此多采用兩種或三種方法進行綜合治療。這對於弱視的治療具有很大的意義,可以讓患兒儘快盡善改善視力乃至治癒。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 徐明輝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我朋友家的孩子,最近參加幼兒園的入園體檢,發現剛剛三歲的小孩兒已經散光200度了。歸根結底罪魁禍首還是家裡的iPad,手機等電子設備。他們家的孩子基本上是被iPad養大的,從一歲開始,爸媽就把一個iPad丟給他,自己忙自己的。現在孩子散光了後悔莫及。


國內的研究發現,我國孩子的近視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現在三歲孩子的近視眼數量大概佔比3%,六歲左右就達到了12%,等到17歲左右,基本有超過80%的孩子都是近視眼。


這麼多孩子,散光和近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花在各種電子屏幕上的時間太久了。

這會造成兩個比較嚴重的後果,第一個後果就是孩子的眼睛遠視不夠,造成的眼疲勞,時間長了會增大眼軸的生長,造成屈光不正,發生近視的情況。

第二個後果,就是會大大降低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當孩子都被電子屏幕吸引,留在室內,他們每天在戶外運動時間將會大大的降低。科學證明最能有效預防近視的方法就是大量的戶外活動,只有在陽光下充分的活動才能讓體內分泌多巴胺,保護孩子的眼睛,不近視。

但是這個方法只能在未患病之前使用。一旦孩子近視了,將不再有效果。

預防近視的關鍵期是在六歲以前,六一定要保證孩子足夠的戶外活動來保護眼睛。


另外為了保護孩子的眼睛,不要讓它太早的接觸iPad,手機等電子屏幕,這些電子屏幕是看的時間久了還會影響孩子的想象力,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應該在兩歲以後才開始使用,一天的使用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每過15分鐘休息一下。

我是家有黑米小糰子,一個多一歲多寶寶的媽媽。學習育兒知識,爭當育兒達人,歡迎關注我。


團媽科學養娃


散光是由於角膜發育的問題,常見於凹凸不平所導致的,正常的沒有散光的眼球是籃球🏀形狀的,有散光的孩子是橄欖球形狀的。弱視是由於視網膜黃斑部沒有發育好,3-6歲是弱視治療的黃金期,12歲之前是可治療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