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散光、弱视的原因是什么?

万载推荐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小孩散光最主要的原因是眼睛的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发生变化造成的。角膜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光线把光线集中起来,使它进入瞳孔达到眼底的视网膜,汇集成焦点,然后再反映到大脑,从而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外界景象。


散光的现象多发生于儿童阶段。此年龄阶段的患儿由于眼睛发育不良,可能会出现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等,或是屈光指数不等,因而造成儿童弱视。弱视应被予以重视,若是不及时治疗,则会有很大可能发展成为斜视等眼科疾病,给患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带来诸多的不便。

散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规则散光与不规则散光。

其中,规则散光是可以通过佩戴治疗用镜来予以矫正的,而不规则散光由于其“不规则性”造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情况,就不适宜考单纯的佩戴矫正用镜来进行矫正治疗。另外,除却先天性散光外,后天的近视、不良用眼卫生或是圆锥角膜都可能会造成散光的发生。因此即使不是多发生于儿童时期的先天性散光,后天也可能会发生散光。

弱视大多数是由于先天眼部发育不良所导致的一种常发生于儿童时期的眼部疾病。非常具有治疗的必要性,若是不治疗弱视,则会有很大可能导致眼睛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失明。

因此,若是家中儿童出现弱视的症状,应当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弱视筛查,排除或是确诊弱视,并在医嘱下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弱视。比如进行康复训练等。切勿拖延病情,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对弱视的预防工作主要可以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强化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弱视及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弱视的患病率和减轻弱视的程度。

对于弱视的治疗,主要可以通过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以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具体来说其一为屈光矫正。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的弱视的最基础疗法,特别是对于屈光参差性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其二为眼部手术,对于一些非调节性斜视所导致的斜视性弱视,需行手术矫正。其三为遮盖疗法,即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是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肯定的治疗单眼弱视的方法。其四为压抑疗法,配戴过矫的镜片加优势眼点阿托品散瞳,适用于最佳中、轻度单眼弱视及对遮盖疗法依从性不好的儿童。其五为药物疗法,多巴胺、胞二磷胆碱等药物联合遮盖疗法,可明显提高对弱视的疗效。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此外,像其他的一些疗法如后像疗法、红色滤光片法、光刷疗法、视刺激疗法、闪烁光疗法、氦氖激光疗法等也常被用于弱视的治疗。由于单一方法的疗效有效,因此多采用两种或三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对于弱视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让患儿尽快尽善改善视力乃至治愈。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徐明辉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我朋友家的孩子,最近参加幼儿园的入园体检,发现刚刚三岁的小孩儿已经散光200度了。归根结底罪魁祸首还是家里的iPad,手机等电子设备。他们家的孩子基本上是被iPad养大的,从一岁开始,爸妈就把一个iPad丢给他,自己忙自己的。现在孩子散光了后悔莫及。


国内的研究发现,我国孩子的近视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现在三岁孩子的近视眼数量大概占比3%,六岁左右就达到了12%,等到17岁左右,基本有超过80%的孩子都是近视眼。


这么多孩子,散光和近视,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花在各种电子屏幕上的时间太久了。

这会造成两个比较严重的后果,第一个后果就是孩子的眼睛远视不够,造成的眼疲劳,时间长了会增大眼轴的生长,造成屈光不正,发生近视的情况。

第二个后果,就是会大大降低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当孩子都被电子屏幕吸引,留在室内,他们每天在户外运动时间将会大大的降低。科学证明最能有效预防近视的方法就是大量的户外活动,只有在阳光下充分的活动才能让体内分泌多巴胺,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近视。

但是这个方法只能在未患病之前使用。一旦孩子近视了,将不再有效果。

预防近视的关键期是在六岁以前,六一定要保证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来保护眼睛。


另外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要让它太早的接触iPad,手机等电子屏幕,这些电子屏幕是看的时间久了还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应该在两岁以后才开始使用,一天的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每过15分钟休息一下。

我是家有黑米小团子,一个多一岁多宝宝的妈妈。学习育儿知识,争当育儿达人,欢迎关注我。


团妈科学养娃


散光是由于角膜发育的问题,常见于凹凸不平所导致的,正常的没有散光的眼球是篮球🏀形状的,有散光的孩子是橄榄球形状的。弱视是由于视网膜黄斑部没有发育好,3-6岁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期,12岁之前是可治疗期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