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骨質增生有什麼區別?

老百姓219261795


腰椎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腰椎骨質增生與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有一些是比較相像的,所以一些人分不清什麼是腰椎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那麼什麼是腰椎骨質增生呢?要怎麼區分腰椎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呢?

腰椎骨質增生主要是因為人到中年以後,隨著機體的各種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的逐漸衰退老化,這時候退化的腰椎就會失去水分,失去水分的腰椎間隙會變窄,纖維也會變得鬆弛,一旦纖維變得鬆弛,那麼纖維就會向四周膨出,可能會在椎體邊緣外發的撕裂,這樣會導致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就是我們俗說的腰椎骨質增生。一般腰椎骨質增生與人的年齡,勞損,外傷或者姿勢不正等有著直接的關係。

通常腰椎骨質增生的早期症狀為腰腿痠痛。腰椎骨質增生髮病是比較緩慢的,早期症狀也是比較輕微的,因此不易被患者發現,因為它的症狀只是表現為腰腿痠痛,尤以是久坐或者勞累後時疼痛比較明顯,但是患者在適當活動或休息後可以減輕這種疼痛感。腰嚴重時期的椎骨質增生,會出現椎間盤退變,引起椎體變形。

那麼腰椎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呢?

一般來說,這兩種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腰痛,但是它們的痛是不同的原因所導致的。腰椎骨質增生的腰痛是因為外部因素而導致的疼痛,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局部增生的韌帶張力過高或許出現炎性而導致的疼痛。腰椎骨質增生的治療一般以抗炎,止痛和全身調理為主。

而腰椎間盤突出的腰痛主要因為腰椎老化或許過度勞動而造成,一方面是因為髓核的水分慢慢變少,另一方面是因為纖維的彈力變差,導致纖維破裂向四周膨出,造成局部的神經根或者脊髓受到擠壓等而造成的腰痛。

除了兩者都存在的腰痛症狀以外,椎間盤突出還有典型的坐骨神經痛也就是突出的椎間盤會壓迫椎管內的神經根造成相應神經根所支配區域出現疼痛的症狀,而腰椎骨質增生,雖然有時候有些人也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但是這種疼痛,和典型的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是不同的,臨床上一般我們叫做間歇性跛行,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走路走了一段時間以後,腰椎骨質增生造成的椎管狹窄所引起的神經痛會逐漸出現,而且出現了下肢麻木無力的症狀,從而不能走路,而當這個人坐下來休息10來分鐘,那麼這種症狀就會逐步的消失了,患者又能走路了。如此反覆,所以叫做間歇性跛行。椎間盤突出在急性發作期的時候,坐骨神經痛是持續性的。通過休息也不一定能夠得到緩解,而且疼痛的症狀比較劇烈。


骨科王健醫生


“大家都是椎間盤,為什麼就你最突出?”系列,將為大家科普一下腰椎間盤“突友”們的以下疑問:“老年人腰椎骨質增生對於腰椎影響大嗎?老年人有骨質增生就不能吃鈣片,骨質增生會增大?腰椎出現骨質增生了要不要處理?”


1、老年人的腰椎骨質增生對於腰椎的影響大嗎?

首先一點來說,腰椎的骨質增生會讓我們人體的椎管狹窄,更是會影響到人體的脊柱活動性。

那麼再來看看什麼叫椎管?如下圖:

兩個椎體之間的那個“盤”是椎間盤,後方組成的一個管道狀的骨性通道就是“椎管”,椎管裡面裝著的就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脊髓神經,通過分叉出更小的神經來控制人類肢體的感覺和運動。


當腰椎骨質增生了,顧名思義就是骨頭增多了一塊,怎麼長你完全意想不到的。

增生的骨質會是人類的椎管進一步狹窄,相當於容納神經的管道狹窄了,可能會使人體產生相應的神經受壓症狀。

同時如果局部增生的腰椎骨質壓迫到了某些神經分支,也可能會造成這個神經分支控制的肢體皮膚疼痛、麻木等。

而通過一些伸展肌肉、深化人體深層肌肉的鍛鍊,可以達到對人體脊柱的保護,預防和減緩骨質增生,甚至減輕骨質增生帶來的局部神經壓迫,這個在本專題的上一篇問答已有說明,需要的同學可以自行閱讀,在此不多贅述。


2、老年人有骨質增生就不能吃鈣片,骨質增生會增大?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老百姓的錯誤看法,那就是骨質疏鬆跟骨質增生兩者是不能同時存在的!但這種想法真的正確嗎?

其實不是!

臨床上作為一個骨外科醫生,在給病人做手術的時候,接觸的最多的就是病人的骨頭。而手術中也經常可以看到,伴隨著嚴重骨質增生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兩者恰好是並存的。


其實看過黑鍋之前科普的可能知道!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個正常保護過程,當人體進入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骨量丟失明顯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骨質疏鬆,而對於一些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甚至出現骨頭被壓塌(微觀)。壓塌後人體代償出現骨質增生,具體原理可以查看前面寫過的文章。這個病,老百姓都以為是一個病,其實它只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

知道了這個原理就好辦了,骨質增生常常是跟骨質疏鬆相互伴隨的,骨質疏鬆有可能會引起或者加重骨質增生的發展。


因此在治療骨質增生的同時,治療骨質疏鬆更為重要,補鈣也不會也不是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


3、腰椎出現骨質增生了要不要處理?

首先,這個需要結合患者到醫院檢查以及是否存在自身明確症狀來選擇!

大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到醫院檢查後,拍了個腰椎的X光片,都會提示一個腰椎的退行性變!

但可以很負責的說,腰椎的退行性變是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會有的!人體就像機器一樣,用久了肯定是會老化,長生不老在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對於沒有引起明確症狀的腰椎退行性變,一般不用做過多處理,老百姓也不用過多的恐慌。


而當腰椎退行性變同時伴有腰椎骨質增生,同時壓迫神經引起患者疼痛及其他神經症狀,生活質量已經明顯受到影響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應該到專業的骨科醫院就診的,不管是選擇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應該進行干預。


如果您還有什麼關於此病的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加入到我們科普的行列來!


骨科小黑鍋


什麼叫腰椎骨質增生?

從上圖看,就知道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部位退變,可能由於腰椎的過度使用,或者受過外傷,腰椎椎體就會出現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增生。幾乎每個人都逃不掉,只是出現的早或者晚。

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也是一種退變,這種退變也可以由於過度的使用或者外傷而引起,是我們椎體與椎體之間,腰椎間盤的一種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流出。年齡大的人,去醫院做CT或者核磁共振,多數會發現有椎間盤突出的存在。

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別?

共同點

不管腰椎骨質增生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同屬於退變,都發生在腰段脊柱,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倆者,如果造成症狀那就是一種疾病,叫法是骨質增生症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不造成症狀的話,只是一種退變,不必做任何處理。

不同點

不同點是腰椎骨質增生髮生的部位是骨骼,腰椎間盤突出發生的部位是腰椎間盤,這有著本質的區別,造成的症狀也有各自的特點,處理方式也不相同。腰椎骨質增生髮病的幾率很小,腰椎間盤突出症較為常見。

結語

退變,每個人都會有。只是保護的好,生活環境好的人,退變的速度會變慢,如同50歲的兩個人,一個看起來依然年輕,一個已經滿臉皺紋。有症狀的話,及時的處理,消除症狀就可以,都不必過於糾結身體是否存在這種退變。


姿勢矯正/健身運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你若喜歡運動,一定要知道怎麼運動是對的,十幾年工作經驗,認真科普,滿滿正能量,歡迎關注我!


健康新語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在作分析:增生與突出都屬於腰椎退行性病變的病症。腰椎間盤突出有可能會引發增生。

什麼是腰椎增生?

人至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的衰退老化。其中,在腰椎上主要表現為退化的腰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並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引起纖維環內的髓核向外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刺激骨膜下新骨生成,從而形成骨刺或骨贅,稱之為腰椎骨質增生或簡稱腰椎增生。

由於骨質增生致神經受壓,患者會出現腰痛症狀,發展後會出現腿麻的症狀。從退變的進程來講,首先出現腰椎間盤的變型,使腰椎間盤容易被壓縮而喪失其正常的高度,腰椎體間距離縮短、腰脊椎骨前後的韌帶因此而變得鬆弛,造成腰椎體之間的不穩定,相互之間活動過度。

腰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後,在腰椎體邊緣易於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可以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出血及滲出被吸收纖維化,以後可逐步形成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在該間隙的椎體上下緣出現腰椎骨的增生性反應,這就是腰椎增生。

腰椎增生的發病原因

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重要因素,腰椎體邊緣受壓較重,故此處骨質增生的發生也較常見。

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而近些年腰椎骨質增生年輕患者的比例在增加,像一些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工作族群也都可能發生,如從事IT行業,電腦族,老師,會計,司機,打字員,手工藝品製作者等腰椎容易發生骨質增生。

腰椎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病變,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腰椎骨質增生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

1、腰椎骨質增生的早期症狀為腰腿痠痛,程度較輕。腰椎骨質增生髮病緩慢,早期症狀較為輕微,不易被患者引起重視,僅表現為腰腿痠痛,時輕時重,尤以久坐、勞累後或晨起時疼痛明顯,適當活動或休息後減輕。

2、隨著腰椎骨質增生的嚴重,會出現椎間盤退變,椎體變形,相鄰椎體間鬆弛不穩,活動時感覺腰部僵硬,疼痛無力。退變後形成的骨贅刺激,可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顯,休息時重,稍事活動後減輕,過勞則加劇。

3、腰椎骨質增生嚴重時,增生物刺激或壓迫脊神經,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現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椎體前緣增生及側方增生時,可壓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經產生機能障礙。

4、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痠痛、脹痛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

為什麼說腰椎增生不是"病"

在門診經常遇到有一些病人問“腰椎增生了,長骨刺了,吃什麼藥能消下去呢?”,或者“我關節上有骨質增生,我該怎麼辦呢?還能鍛鍊嗎?”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骨質增生不是病,就像衰老一樣是骨關節的正常生理反應,通常表現為骨關節周圍刺狀或唇狀的增生骨質。

骨與關節同樣有使用壽命,長時間超負荷的的使用,也會出現磨損老化。隨著年齡增大,骨關節及其周圍的軟組織會逐漸出現退變,在負重較大的關節和活動度較大頸椎腰椎尤為明顯。如果不注意保護或過度使用,將會使退變提前,進而破壞脊柱和關節的原有的平衡狀態,出現脊柱和關節的不穩定。在適應這些變化的過程中,機體會通過骨質增生等變化,來增大骨關節的接觸面積,減小關節直接接觸應力,使關節達到新的穩定的平衡狀態。

腰椎間盤突出症(基礎常識分析)

隨著進入冬季時節,很多朋友腰椎疼的毛病會加重。在辦公室坐久了,往往腰疼得直不起來;半夜腰腿又麻又疼,睡不著覺;在家提一下稍重的物件,用了一點力就會引發腰疼得不能動了;這些症狀,往往是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很多司機、常坐辦公室人員被腰椎間盤突出症所困擾,深受該病折磨。腰椎間盤症到底是怎樣得的?不及時治療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預防?

腰椎間盤突出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骨病,主要是由於生活中長期不良習慣、姿勢、外傷引發,造成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發生變形,失去緩衝壓力與保護椎間盤的作用,椎間盤承受過大壓力得不到有效緩衝,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該部位相應的脊神經根遭受壓迫和不良刺激,引發對應的腰部不適和疼痛,初期臥床平躺會減輕症狀。但是作用在腰椎的不良習慣不改變,時間一長,脊椎病情會加重,多數患者會出現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

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很多,在椎間盤退行性病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都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扭閃、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久坐、長時間開車、長時間伏案、休息不當等都有可能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雖然「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只差一個字。但這一個「症」字,卻讓兩者千差萬別。簡單說,椎間盤突出是一種病理或影像學描述,而腰椎間盤突出症才是病。這就表示,有腰椎間盤突出,不一定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為什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先要去掉“症”字

雖然腰痛在人的一生中從20歲開始即已常見,但椎間盤病變及椎間盤突出在健康人群中的高發期為30~40歲。大多數患者認為其腰腿病與創傷有關,但通常仔細詢問可發現,在嚴重的腿痛發生前,患者已有幾個月或幾年的間斷性腰病史。在大多數情況下,腰病的發作相對短暫,休息後疼痛緩解。疼痛常因用力、重複的彎腰、扭轉或舉重物而誘發,在有些病例中,不能問出誘發疼痛加重的因素。

疼痛常開始於下腰部,向坐骨神經支配區域和臀部放散。向大腿後側放散的疼痛,可由脊柱許多部位(包括椎小關節,前後縱韌帶、脊椎骨膜等)的病變引起。放散至膝以下的為根性疼痛。無論何時,當腿痛很輕而腰痛很明顯時,做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應非常慎重。該病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痛苦,甚至造成殘疾,喪失勞動能力。

所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第一步就是去除腰疼、腿疼、腿麻的等症狀,使患者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一、消除疼痛:腰椎間盤受損,纖維環破裂,會在病灶處內部引發無菌性炎症(“無菌性炎症”是人體發生機體障礙疾病和頑固疼痛的部位沒有細菌感染,病理檢查和組織切片找不到任何微生物侵害的跡象,從病理變化上來看是無菌性的,沒有病源菌的炎症,因而抗生素治療無效。)

二、解決發麻、酸脹: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內部髓核外突,或者炎症擴散,造成對周圍神經、軟組織、硬膜囊、椎管等的刺激和壓迫。就會造成神經水腫、神經炎症、椎管狹窄、硬膜囊受壓。導致人體腰、臀、腿乃至腳出現發麻、疼痛、酸脹等現象。

三、走路無力、跛行: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內部髓核外突嚴重壓迫神經,就會造成的血液循環、正常生理運轉受阻。導致出現腿部酸僵;神經拉扯感;發麻感;走路無力感等。

就是通過切除、置換、溶解來達到讓突出的髓核減少對周圍組織、神經等的刺激和壓迫,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適應人群:腰椎間盤突出脫出期、遊離期;或經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者;有嚴重椎管受壓現象者。應考慮採用手術治療,對於手術治療建議採用微創手術,因為相對而說對人體造成的無害較小。同時應詳細諮詢醫生,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意外。臨床醫學統計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只有大約8%左右需採用手術。

有效保守治療採用的循序漸進的治療方式。首先消除炎症,解決客觀的疼痛感;其次改變突出物與受壓組織的相對距離,目的是消除對周圍神經、軟組織等的壓迫,引發的人體一系類不適症狀;最後是採用保養和鍛鍊的方式降低腰椎間盤的退化進度,避免症狀復發。

適應人群:腰椎間盤突出膨出期、突出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狀輕,病程短者;或者症狀較嚴重不適合手術的人群(保守治療有緩解作用)可採用針對性的保守治療方式。畢竟相對而言,保守風險小,安全系度高,費用低。

冬季,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功能鍛鍊(基礎動作)

起身運動

單膝伸展

仰臥起坐

骨盆提升

後伸

後伸運動

下腿部牽伸


平樂骨健康


為什麼要區別這兩個疾病呢,因為它們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腰痛!一腰痛很多病人根本搞不清楚是骨質增生還是椎間盤突出,有時候大夫在診斷時都分不清楚,因為他倆可以同時存在,很難區分!

首先說說腰椎骨質增生,目前西醫經影像學檢查一般認為這個毛病是骨頭關節邊緣或骨活動、摩擦的周圍多長出一些骨性毛刺、軟骨等為特點,叫做骨質增生。合併局部關節活動範圍減小、關節疼痛叫做腰椎骨質增生症。大體病理上是指:骨關節韌帶因防禦能力差、或局部關節長期頻繁過度活動導致的韌帶與骨面出現小的撕脫,撕脫後創面形成韌帶下新骨,因受韌帶活動刺激,會出現骨質增生現象,故稱腰椎骨質增生。

該病不僅是腰椎,在手指小關節、腳趾、髖關節等都可以出現,如類風溼性骨關節炎的骨質增生。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局部關節防禦能力差,受外界寒溼侵襲,嚴重者溼氣淤堵,經絡瘀堵自然會出現疼痛。肝主筋,肝鬱會出現大筋拘攣、小筋鬆弛,失去筋的應有防禦能力。腎主骨,肝鬱後疏洩功能變差,腎氣會代償(母子關係),骨質修復能力也就代償,但這是一種病理性改變,非正常修復。

腰椎骨質增生的腰痛一方面是局部寒溼等外邪因素導致的疼痛,另一方面是局部增生的骨質導致韌帶張力過高、局部解剖👋變異出現炎性介質釋放而出現的疼痛。所以治療該病不能主要著眼骨刺,而要抗炎、解痙、止痛、增強局部免疫力和全身調理為主,除非骨刺很大,出現了局部壓迫重要的解剖結構等,才需要關注骨刺是否需要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腰椎老化、過度活動等因素,一方面髓核含水減少彈性差,另一方面椎間盤纖維環保護能力差,出現纖維環破裂而出現髓核膨出或脫出等。因為髓核突出來了,可以導致局部的神經根或脊髓、馬尾神經等受壓,出現除了腰痛以外的放射性下肢痛或功能障礙為表現的臨床症狀稱為腰突症!

中醫認為腰突症,症在腰,病在肝腎。肝主筋、腎主骨、主通調水道,肝鬱則筋松,腎虛則水道不通、防禦能力差(脾主運化也起到很重要作用)。故主要是調肝腎、健脾燥溼。

西醫對於單純腰疼為主要表現的腰突症是保守治療。而出現神經根或馬尾等壓迫症狀時,需要手術治療,想辦法摘除脫出的髓核。

由此可見,二者在發病機制、病因、治療方式等方面均差異較大!



首先從定義上就有很大的區別。

雖然同樣發生在腰椎,但是腰椎骨質增生與腰椎間盤突出是兩種不同的問題。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在單位體積內骨量增加,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活動平衡失調的結果。

簡單的理解,骨質增生是骨骼的過度生長。而腰椎骨質增生,主要指腰椎的骨骼過度生長。

絕大多數的骨質增生,由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活動失調所致,是一種反應形式或修復作用。如腰椎骨骼關節反覆磨損後的自我修復不當。

當增生壓迫神經時,是會產生局部無菌性炎症,如下肢放射性的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

在說腰椎間盤突出前,我們需要了解腰椎間盤的結構,它主要分為三部分組成

軟骨板(cartilaginous end-plates)——位於椎間盤的上方與下方

主要作用:防止髓核上下移動,幫助擴散椎體骨髓的養分到椎間盤

髓核(nucleus pulposus)——位於椎間盤的中間部分

為凝膠狀物質,具備很強的親水性,能夠在椎間盤壓力減少時吸收水分而在椎間盤壓力增加時排出水分。這有利於椎間盤養分的傳輸,保護椎間盤組織健康。

纖維環/環狀纖維(annulus fibrosus)——位於椎間盤的外層

由層層緻密的膠原纖維與纖維軟骨形成,主要作用是:分散腰椎壓力,提供椎間盤足夠的張力性強度,避免髓核突出壓迫神經。

而腰椎間盤突出是指位於兩節腰椎之間的椎間盤內容物(髓核)超出正常的範圍。如下圖:

當腰椎間盤突出物刺激壓迫後面的神經根的時候,還容易導致腰臀部,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出現。

如果上面兩種問題均不會導致症狀,那麼不必過於憂心。因為從身體老化的角度上看,這也是屬於比較正常的現象。


羅煒樑


這裡應該還有一個名詞將與這兩者共同區別,即椎間盤突出症。所以,本文我將對這三者進行論述。可能會難懂,所以讀者一定要仔細閱讀,反覆閱讀,方能理解。

骨質增生

這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也就是說按照人體的生長規律,這是身體自發的一種適應性變化。我們常常會發現骨質增生(簡稱骨刺),更多會生長在肌腱附著的關節附近,類似椎體的橫突、椎體邊緣或膝關節脛骨平臺邊緣、髕骨邊緣(髕尖)、或股骨內外上髁、或跟骨。

我們也會發現這些位置,同時又是人體承受張力最大的區域,比如:腰椎【力學上,我將腰椎所在的軀幹位置稱作“緩衝系統”,用於減少重力在垂直方向上對人體的震盪和緩衝壓力】;膝關節【相比腰椎來講,膝關節更多作用是承受壓力。因為人類是雙足直立的動物,當然這裡膝關節所在的整個下肢,被稱為“承重系統”,準確地講是這個整體一起來承受壓力。即使是這樣,膝關節依然擔任了重要的承重角色。】

解剖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定律,稱作“沃夫定律”,由德國解剖學家和外科醫師Julius Wolff(朱利葉斯.沃夫,1839-1902)提出,即指在高壓力區域得骨頭會生長,而在低壓力環境會被吸收。(或解釋為若骨骼反覆受損,就會增加鈣質構造,骨骼會變得較密、較硬,耐受性也較高,反之亦然)

所以,骨刺的出現,是一種穩定機制的出現,也是身體較強大適應環境能力的一種體現,它可以強造身體。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芭蕾舞蹈演員的蹠骨會變得粗大,大卡車司機的掌骨和指骨也會變得比常人大。同時也指出長期未承重骨骼的流失及其力量的減損,這也解釋為什麼不經常進行科學性系統性的負重訓練的人,更加傾向患有“骨質疏鬆”(現代社會,這個疾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專屬了)。老年人相比年輕人骨刺更多,但同時老年人相比年輕人更加穩定,很少發生急性損傷。在這裡,骨刺的出現反而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穩定,讓我們的骨骼更加粗壯也保護身體能承受更大負荷。

當然,這裡還有另一種解釋,正如同中醫常提及的“中庸之道”,萬事萬物都不能走向極端。如果你過度使用身體,使負荷超過身體承受的閾值,使身體損傷速度遠遠大於修復的速度,那麼過度增長的骨刺會刺激腰椎周圍的神經根、膝關節脂肪墊和足跟脂肪墊,並引起腰痛、偶發下肢神經麻木、膝痛、足跟痛,進而阻礙動作的進行。如果你正意氣風發,是一位朝氣蓬勃的追風少年,卻飽受骨刺困擾,那也很悲催。錯誤的負重訓練、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會讓你的身體向老年人一樣穩定,但同時也失去了年輕人的靈活。

椎間盤突出

如同骨刺,這兩者都只是現象,發展機制相似。即使影像上告訴你有間盤突出,但它與你的腰痛不呈正相關,也就是說你的腰痛並非是突出的椎間盤引起,這裡面還需要更多檢查才能得出結論,影像學診斷只能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條件。我接手處理過的腰痛案例很多,他們大多被誤認為是椎間盤突出導致的腰痛,有的甚至還做了手術,但最後發現幾乎都不是間盤問題,反而那些術後的患者恢復非常緩慢。更多的是相關肌肉的問題,並且在處理後,恢復很不錯。

椎間盤突出症

它與椎間盤突出有著本質的區別。椎間盤突出只是現象,不一定產生症狀;而椎間盤突出症就是一種症狀,有可能正在閱讀的你就患有椎間盤突出症,以下我將列舉該症狀的具體表現,以及發展進程:

1、腰痛症狀:其疼痛範圍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鈍痛最為常見。平臥位時疼痛可減輕,站立位及坐位時,這種疼痛可以加重。嚴重者,任何體位都不適。

2、下肢放射痛症狀:可以沿著下腰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前或後外側至足跟。疼痛性質以放射性刺痛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於腰痛發生,亦可能在腰痛症狀出現後出現,這兩種情況因人而異。

3、下肢感覺及運動功能減弱症狀:由於神經根的損害,導致了其支配的體感區的感覺及運動功能減弱甚至喪失。常見表現有:皮膚麻木、發涼、皮溫下降等等,嚴重時出現肌肉萎縮甚至肌肉癱瘓。

4、馬尾神經症狀:這類症狀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排尿無力,排便失禁等。

以上就是我對“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突出症”間區別的論述,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了解身體的變化。

如果你有椎間盤突出症,尤其是已經發展到了第3個階段,那麼要即使尋求醫生朋友的幫助了。如果你只在第1階段,或剛剛第2階段,或已經做完手術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生活動作,那麼你需要一位專業的教練朋友幫助你進行康復訓練,訓練會讓你的功能提升,機體復甦,減緩衰老。


【更多專業知識詳詢,可進入“張正陽Thomas”公眾號進行閱讀】


張正陽Thomas


王氏骨科致力於傳遞骨病健康,有疑問可以關注後私信或者下方留言區留言


腰椎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的主要病因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腰椎的骨質增生是因為中年以後,腰椎骨質增生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間盤逐漸失去水份,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導致髓核之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其下面產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質增生。也有人認為椎間盤退變萎縮後,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主要因素。

西醫學名

腰椎骨質增生

中醫學名

骨疣

其他名稱

骨疣

所屬科室

外科 - 骨科

發病部位

腰椎

發病原因

腰椎骨質增生一般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著直接的關係,具體因素如下:

年齡因素

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絕大部分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均可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

勞損因素

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還與腰椎勞損有很大關係,腰椎長期受到反覆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的形成並不斷增大。

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就可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

外傷史

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

姿勢不正確

腰椎骨質增生症年輕患者主要是與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同時姿勢不正確導致睡軟的席夢思床墊,長時間睡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腰椎骨質增生。

發病機制

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也與腰椎是否長期過度的屈伸活動及負重損傷等因素有關,這是腰椎退變及發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負重過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傷的職業,腰椎退變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現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體力勞動者、經常肩扛背託重物者,某些運動員如舉重、體操、摔跤及其它劇烈運動,都很容易損傷腰椎,加重腰椎的勞損及退變。這就不難理解,有不少專業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到了中老年以後,容易出現腰椎骨質增生,而近些年腰椎骨質增生年輕患者的比例在增加,像一些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工作族群也都可能發生,如:從事IT行業、電腦族、老師、會計、司機、打字員、手工藝品製作者等腰椎容易發生骨質增生。

檢查診斷

對於腰椎骨質增生,除了X片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診斷標準:

1.腰痛,晨起重,活動後減輕;多活動或負重後腰痛又加重,以酸脹、不適為主;

腰椎第二第三節增生

2.多無明確壓痛點;

3.腰部活動受限;

4.腰部扣擊有舒服感;

5.不伴神經壓迫體徵;

6.X片顯示椎體有骨贅增生,椎間隙狹窄。

臨床表現

腰椎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病變,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腰椎骨質增生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

1、腰椎骨質增生的早期症狀為腰腿痠痛,程度較輕。腰椎骨質增生髮病緩慢,早期症狀較為輕微,不易被患者引起重視,僅表現為腰腿痠痛,時輕時重,尤以久坐、勞累後或晨起時疼痛明顯,適當活動或休息後減輕。

2、隨著腰椎骨質增生的嚴重,會出現椎間盤退變,椎體變形,相鄰椎體間鬆弛不穩,活動時感覺腰部僵硬,疼痛無力。退變後形成的骨贅刺激,可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顯,休息時重,稍事活動後減輕,過勞則加劇。

3、腰椎骨質增生嚴重時,增生物刺激或壓迫脊神經,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現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椎體前緣增生及側方增生時,可壓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經產生機能障礙。

4、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痠痛、脹痛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

區別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骨質增生都屬於脊柱退行性改變,腰椎骨質增生是指腰椎椎體邊緣骨質增生硬化,腰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體之間的彈性纖維環變性硬化突出於椎體外緣,壓迫神經。


王氏骨科中心


朋友,你好!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骨質增生雖然都有麻木、疼痛等症狀,但發病原理完全不同,治療原則也就不一樣。

從腰椎間盤的結構來看,腰椎間盤的外形如同一個“圓盤”,中部為核(醫學稱髓核),周圍是具有彈性的纖維環,纖維環呈同心圓樣排列,把髓核緊緊包繞在中央。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中的水分越來越少,彈性也越來越差。這時如果人的活動量過大或過於劇烈,就可能造成纖維環破壞,髓核就有可能從纖維環破壞的部位脫出,壓迫脊髓的神經,產生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狀,稱之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骨質增生則是人體代償、修復的正常生理表現。骨質增生可以發生於腰椎的各個部位,以腰4、5節多見,但不一定出現臨床症狀。部分患者椎體骨質增生,特別是椎體後緣的骨質增生向椎管內或椎間孔生長,佔據椎管內的部分空間,造成神經受壓迫,可產生下肢反射痛、麻木、疼痛等症狀。


通過拍攝X線片、CT、核磁共振等檢查,可以診斷區別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防治,關注:骨質增生專科


骨質增生專科


你好,椎間盤突出跟骨質增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但是它們往往同時發生。

椎間盤是值得椎體之間的軟骨,它容易向後突出而壓迫脊髓,這叫椎間盤突出。而骨質增生一般是椎體上或者是椎板上長出的小骨刺,兩種病最大的症狀都是引起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