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大家知道,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美國只有二百年的歷史,在這二百多年裡,最關鍵的時間是哪一段呢?

有一段時間被稱為美國的黃金時代。這就是美國的五六十年代。這時期的美國剛結束二戰,從英國手中接過世界一哥的寶座,二戰各國的戰後重建很大部分物資由美國提供。但最關鍵的是,美國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電力技術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生物工程、新材料技術等等紛紛取得重大突破。在人類的歷史上,最大程度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人類歷史,也從有像這樣科技井噴過。這樣的情景彷彿《三體》裡講的科技爆發。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而美國,自然是這場科技的領頭羊,正是在這場科技革命的領先優勢造就了今天的世界第一強國。

那麼,美國是怎麼抓住這次機會的呢?

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在美國黃金時代來臨之前的十年,美國另一個領域先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這就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1934年,一個海軍中尉因病退役,病歷上寫著永久性病殘,雖然拿到了病殘補貼,但在買了新房之後,他的經濟陷入困境。這時候,他看到一本科幻雜誌刊出了科幻小說的徵文比賽,獎金五十美元。他馬上被吸引了,他從小就是科幻迷,而且他太需要這五十美元了。於是,他寫了一本《生命線》。

寫完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這個小說值更多的錢。於是,他把這個小說寄給了當時最著名的科幻雜誌《驚人故事》。《驚人故事》的主編坎貝爾看完小說,當即決定以七十美元買下這篇小說。

從此,一個明星作家產生了。這位退役海軍中尉就是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之父的羅伯特·海因萊因。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此後,他創作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科幻小說。他的不少讀者後面也成為了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包括現在赫赫有名的《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而在1941年,一位哥倫比亞的研究生去見《驚人故事》雜誌的主編坎貝爾。在路上,他突然構思了一個宏大的主題,一個橫跨銀河系帝國的興衰。

他將這個點子告訴坎貝爾。

“寫吧,它不應該是個短篇,而是一個長篇。”坎貝爾鼓勵道。

於是,科幻史上最著名的《基地》系列產生了。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它的影響力有多大?據說,本·拉登將自己的組織命名為基地,就是受了這本小說的影響。

大家知道,作家叫阿西莫夫,黃金時代的另一位鉅子。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而一年後,他就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當時,世界上還沒有機器人。可機器人學三定律成為了機器人學的金科玉律,甚至指導著機器人的實質研究。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當然,黃金時代還有一位鉅子: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在1945年,他寫了一篇《地球外的轉播》,預言了可將廣播和電視信號傳播到全世界的地球同步衛生系統。當時被科學界廣泛質疑,直到二十年後,人類真的發射了“晨鳥”同步衛星。

這些科幻鉅子們,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在這個時代達到它的黃金期時,他們提前到站了。

為什麼科幻總是先行一步呢?

因為科幻跟科學是相輔相成的。科技的新發現,會激發科幻作家的想象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而優秀的科幻作品能夠影響無數的青少年,使他們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美國硅谷的黃金一代,就是看科幻小說長大的。其中,還包括了《星球大戰》《宇宙迷航》這樣的科幻電影。大家看過美國連續劇《生活大爆炸》,裡面的科學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各種科幻小說裡的梗。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可以說,科幻在美國社會飛速發展中,起到了醇母的作用。科幻黃金時代的到來,預告著整個社會黃金時代的到來。

可惜,隨著蘇聯解體,美國的科幻黃金時代結束了。與此同時,美國的科技進步也在放緩。五十年前,美國人登上了月球。我們期待著登上火星,甚至在月球上建立定居點。可這些,在今天依然遙遙無期。

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探求太空的腳步放緩了?

也許是和平讓美國放鬆了,也許是失去了科幻鉅子的激勵。

阿西莫夫去世時,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說道:“我並不為他而擔憂,而是為我們其餘的人擔心——我們身旁再也沒有阿西莫夫激勵年輕人奮發學習和投身科學了。”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去年春節大熱的《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評論兩極化,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誠然,這部電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應該看到,它背後巨大的社會效應。

就是,它讓我們的孩子對科幻開始感興趣了。

長期以來,科幻在中國是一個小眾的存在。劉慈欣的《三體》以十萬元的低價售出版權。談到此事,劉慈欣說,當時的科幻市場是很小的。如果不賣,可能永遠賣不出去。

慶幸的是,隨著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我們的科幻市場慢慢熱起來了,中國可能迎來自己科幻黃金時代。這不僅僅意味著有更多優秀的科幻小說可以看。更意味著……。

科幻的繁榮是一個國家科技繁榮的預告。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科幻小說來豐富我們孩子的書單。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好的科幻小學充滿想像,又富有邏輯。它不僅僅拓展孩子的想像力,而且還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

像劉慈欣的三體,面對外星人的威脅,人類應該怎麼做?人類想實現光速飛行,應該採取什麼技術?宇宙有多少維度,維度之間會發生戰爭嗎?

昨天有人說,科幻跟玄幻不一樣是亂力怪神嗎?其實,科幻跟玄幻雖然都有一個幻字,但底子是不同的。玄幻是玄的,科幻是科學的。科幻不僅告訴你天馬行空的東西,還要嚴肅的去論證這個東西怎麼實現。

這就是一種思維的訓練。

想像力很重要,但讓它落地,則更為重要。

而且優秀的科幻小說,不僅僅講的是科學,還涉及到社會、心理、人性等多重領域。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就是一個宇宙尺度的社會法則。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定律則教孩子思考人類怎樣跟機器共處,《基地》則是羅馬帝國的太空版。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可見,科幻不僅僅幻想未來,也在回溯我們人類的歷史。

所以,愛看科幻小說的孩子,他的思維深度、看問題的全面性也遠遠大於其他孩子。

大家可以看看自家孩子的書櫃,有沒有好的科幻書,如果沒有,一定要補上了。

孩子的心靈世界,不用經典去佔領,就會有別的東西去佔據。不看科幻 ,不看名著,他就會看用爽點堆積的網文,各種耽美、修真、穿越、霸道總裁、腐文……

中國的未來,是科學爆發的未來。孩子如果沒有對科學的嚮往,對科學的認知,將很難在社會上獲得良好的發展。而閱讀科幻作品的黃金年齡是小學階段,成年人對科幻的熱愛是從他們很小的時候開始形成的。

這一代的孩子很幸運,他們將趕上中國最好的黃金時代,也能看到更多的優秀科幻小說。

看科幻小說,可以從先國內的優秀作品開始。國外的作品,因為翻譯水平的參差不齊,在表達上往往不到位。而且語境不同,光是人名就容易讓人搞暈。看中國人自己的作品,孩子更容易理解一些。等他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再去讀世界範圍內的科幻名著。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好在,中國除了劉慈欣,還有很多優秀科幻小說家,王晉康、何夕、錢莉芳等等都有不錯的作品。

最近,出版社最近新出了一套《劉慈欣少兒科幻》,將有劉慈欣適合孩子閱讀的科幻小說打包在一起,讓孩子接觸中國最頂尖的科幻作品,為孩子插上科學幻想的翅膀。

《流浪地球》是爛片?就算是爛片,它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不可小瞧

現在,平臺#開年好物節#,可以領取五十折扣券。折扣後,只需要118元就可以得到這套能影響孩子一生的科幻作品。戳下面鏈接直接領取五十元抵扣券:

點下面橫條購買:

少年強,則中國強,只有我們的孩子仰望星空,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才是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