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推窗见景,

心中藏喜。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厦门,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再次成为焦点——不久前,《奥地利日报》发布2019年十大世界度假旅游目的地,厦门位列第二,是中国惟一上榜城市。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风起鹭岛,喜报频传——新近公布的全省综治考评结果显示,厦门位列全省第一,其中群众安全感达到98.911%,位居全省第一,创历年新高。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两则喜报,其实有着内在的关联:厦门的美,不仅美在风景,更美在平安温馨——当“高颜值、高素质”与“平安和谐”构成这座城市高昂的主旋律时,人们发现,平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平安,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平安,是奔向小康的民生之本。

滴水虽小,能折射太阳光辉;时光无形,也有其逻辑可寻。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接下来,

我们一起看看,

近年来,

厦门平安创建的路径及其带来的思考。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勇担当

平安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新年伊始,在被称为最美赛道的环岛路上,一场万人参与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圆满举行。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厦门的平安建设正如每年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一样,永不止步,平安建设的接力棒,薪火相传。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连续多年写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去年还印发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厦门”的意见》,并将“五安”平安建设系列工程,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每年年初,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与六个区的区委书记、区长签订综治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并建立差异化考评机制,将平安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这一“牛鼻子”,用好平安考评“指挥棒”,完善“个性化责任、动态化考评、差异化奖惩、信息化支撑”的平安建设考评奖惩机制,凝聚平安建设强大合力,唱好平安建设“协奏曲”,为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人民满意的平安厦门。平安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平安厦门,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平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党委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敢作为

围绕中心护航发展当先锋

开放的桥头,对台的前沿。厦门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它特殊的时代使命。

作为中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台商投资区成立、自贸片区建立、中欧班列开通……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厦门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前行的道路上,自贸区法庭、涉台调委会等应运而生,台胞居住证、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等陆续实施,政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平安始终为发展保驾护航。去年8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厦门在22个试评价城市中位居第二,比肩京沪。

平安,是发展之基。去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围绕服务保障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加强涉众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强化产权司法保护。先后出台保障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措施,组建法律顾问团等服务保障“双千亿”工程,建设自贸区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对涉生态环境案件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平安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厦门这座被称为海上花园的城市,“九八”投洽会、文博会、海峡论坛等,每年宾朋满座、数百场大型会议在这里召开。全市政法机关以强烈的使命感,全力以赴,一次次圆满完成安保任务。特别是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全市政法机关以“一标四实三清”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平安基础,构筑厦门会晤安保维稳的铜墙铁壁,以扎实的平安建设成效,实现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目标,获得国内外嘉宾的赞誉。

“厦门是一座非常安静、非常安全、非常美丽的城市。”巴西籍记者拉法埃尔·锋卡纳说,厦门是一个非常有序的城市,在这里举办金砖会晤,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埃及ONLING电视台记者艾哈迈德更是告诉记者,来到厦门,又刷新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回到埃及,一定会向他的妻子和朋友们介绍厦门,介绍厦门的美。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剑出鞘

扫黑除恶治乱创安扬正气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走在中山路、穿过老八市,喜气弥漫在空气里。沿着鹭江道、越过演武大桥,白城沙滩外海天一色,“厦门蓝”刷爆朋友圈。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社会环境同样需要清朗天空。利剑出鞘斩毒瘤,惩恶扬善守净土。去年来,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扫黑除恶治乱为抓手,深挖彻查依法严惩,截至目前共查办黑恶团伙25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41件48人,问责37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35个,撤换不胜任村居“两委”干部29名。

扫出朗朗乾坤,扫出清风正气。何明(化名)是一个项目工地的负责人,扫黑除恶给他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原来项目一开工,就会有闲杂人员来找他伸手要“合作”,如今这种情况不再出现。“坏人不敢来,我们做事情有信心!”何明说,他还把扫黑除恶的横幅、报纸的扫黑宣传报道都贴在工地上,让工人们安心施工。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市还充分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大数据+扫黑除恶”,实现了从“人工排查”模式向“数据摸排”模式的转变,有效推进了涉黑涉恶线索精准摸排、重点分析、管理漏洞倒查,进一步推动了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第四督导组和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并在中央政法委组织的全国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经验介绍。

扫黑除恶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数据显示,在去年省对市的抽样调查中,厦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率98.38%。

“中央政策响一声,黑道势力要来抓;扫黑除恶抓坏子,社会安康民心声。”同安莲花镇军营村村民高金镖,用莲花褒歌特有的优美曲调,唱出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创新绩

刑事警情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而刑事警情数则是治安好坏的晴雨表。

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市刑事警情在2017年同比上年下降42%的基础上,再降23.79%,实现近十年新低。其中禁毒综合考评成绩全省第一,“两抢”288天零发案;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平稳,成功劝阻诈骗案件8023起,为老百姓避免了1.6亿元经济损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车扒”警情同比上年下降87.4%,实现301天零发案,警情降幅及零发案天数均创历年最高,其中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未发生扒窃案件。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王善桂是公共交通公安分局的一名反扒队员。从事反扒工作15年的他清晰地记得,前些年 “车扒”报警一天就有八九起,如今,一个月“车扒”报警量都不到七八起。“没扒手,我都快失业了。”王善桂开玩笑说。

从人民群众每天的出行平安做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小平安做起,构筑社会大平安。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平安建设的总目标,提出“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等“五安”工程创建工作,将平安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餐桌上、心坎里。“五安”工程实施以来,各牵头单位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成效初显,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并在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上进行交流推介。

“从餐桌到路上,从群众的家门口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厦门从群众身边的小平安做起,是新时期开展平安建设的‘大智慧’,体现了党委政府的为民情怀。”一名来厦参观调研平安建设工作的外地政法干部表示。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善创新

勇当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的排头兵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城市在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经济结构日趋多元,社会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提升,如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期待?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解放思想,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打造了一张张烫金名片,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为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我市运用“互联网+”并借力大数据分析研判,在全国率先组建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这个被称为公共安全管理“最强大脑”的平台,汇聚了公安、城管、建设、市政等71个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业务信息,实现了公共安全管理从应对性向预防性的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变,提升了公共安全风险的感知和预警能力,为人民群众构筑坚实平安新防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来厦调研时评价:要素齐全、功能强大,在全国少有。

——为从源头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厦门经济特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4年前正式实施,成为全国第一部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建立起一个包括诉讼及多种非诉讼方式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网络,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拓宽了纠纷解决途径,有效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如今,经过3年的探索,全市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日益完善,一个完整的“大调解”体系基本形成——“枫桥经验”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和丰富。

——为了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以曾厝垵文创村为代表的“多元共治”探索,将表达意见的“麦克风”主动递到老百姓手中,让群众话语权体现在基层公共事务上,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开放自治活力,实现了社区多元共治、多方共赢。去年,市深改办、市委政法委、市经信局协同推进“家住厦门”智慧小区平台项目,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小区建设,该项目获评2018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去年,由中央政法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浙江省委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政论片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分别介绍了曾厝垵多元共治、“家住厦门”智慧平台经验。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为了汇聚草根力量,让更多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创新研发“厦门百姓”App,探索“互联网+群防群治”新模式,通过一部手机一个App,将街头的保安、路上的环卫工、快递小哥,义务交警、民间救援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守护平安厦门的强大民间力量。

铸忠魂

打造忠诚为民的特区卫士队伍

群众安全感率98.911%的背后,有这样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政法队伍。他们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维护公平正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沐浴在法治阳光下,能够安居乐业,带着梦想去奔跑。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调研员陈清洲,从警以来不忘初心,为百姓点亮一盏盏平安之灯,温暖了一座城市,被评为“时代楷模”。

——厦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获得者黄威,忠于宪法和法律,多次参与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等“大老虎”受贿案的调查侦办,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被称为公诉“最强大脑”。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六庭庭长叶炳坤,专管“破事”(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举起公平正义的法槌,在有效帮助企业重获新生的同时,也依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群众的利益。

——厦门海事法院海事审判庭庭长陈萍萍,坚守“海洋诚心”。耐心处理涉外货船纠纷案件,叙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给厦门海事法院来信,称赞她“能力极高,品德高尚”,在国际海事仲裁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思明区司法局嘉莲司法所所长、嘉莲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李乐乐,积极整合人民调解组织、综治、信访等资源力量,化纷争解难题,完成不可能的调解任务,赢得老百姓点赞。

还有大家熟知的“铁血战警”陈海阳、身受重伤仍不放弃追捕毒贩的马巷派出所民警江涛……他们护航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不忘初心的情怀,用青春、热血和荣誉,践行着忠诚为民的承诺。去年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颁奖活动上,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群众对于厦门社会治安的总体评价,我们既要看到98.911%的满意率,也要看到1.089%的不满意率。新征程新使命,时代再出卷,作为答卷人,厦门政法部门坚定地表示,将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更加扎实地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和法治中国典范城市,在更高起点上护航“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护航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不断开创厦门政法事业新篇章。

【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爱厦门爱平安】平安厦门 时代答卷

亮 点

●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这一“牛鼻子”,用好平安考评“指挥棒”,凝聚平安建设强大合力,唱好平安建设“协奏曲”,为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安”工程,将平安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餐桌上、心坎里,平安厦门除了解决好关乎老百姓平安的“头等大事”,还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

●第三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颁奖活动及“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应用交流展”在我市成功举办。

●“家住厦门”智慧小区治理平台项目获评2018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

●市中级人民法院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厦门海事法院在全省法院中率先以中英双语向社会发布年度审判工作白皮书;厦门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全省第一;推广“诉讼与公证协同机制”,鹭江公证处成为全国最大的公证信息化服务商。

来源丨厦门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