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緬懷祭先人 未必煙火表孝心

清明缅怀祭先人 未必烟火表孝心

清 明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敬懷祖先,弘揚孝道

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良傳統,

然而,傳統的祭祀活動

成了春季森林火災的重大隱患。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災約佔全年森林火災總量的40%,有些地方甚至在一個小時內連著數起森林火災,無數的草木生靈在這一天飽受火魔的侵肆。我國刑法規定:不慎引起火災導致燒燬森林面積30畝以上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清明緬懷祭先人,未必煙火表孝心。

倡導文明祭掃,消除森林火災隱患。

清明缅怀祭先人 未必烟火表孝心

一、上山祭掃,切忌亂扔菸頭,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葉,一點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災。

二、祭掃點燭、燃香、燒紙、燃放鞭炮,請清理周圍可燃物,並進行現場守護,防止灰燼復燃或飛火引發火災。

三、祭掃點燭、燃香、燒紙、燃放鞭炮,請注意遠離居民住宅、公共建築、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易燃易爆場所、山林、草地,防止引發火災。

四、祭掃活動中,車輛應停放在指定地點,或有序停放在道路兩側,嚴禁佔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

五、清明外出前,務必確認切斷家中電源,關閉燃氣開關,防止家庭火災的發生。

六、自駕去祭祖,要認真做好汽車檢查,不要將易燃易爆危險品放置車上,以免發生火災。車上應配備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

七、林區、墓區管理單位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值班、防火巡查制度,配齊配足消防器材,及時發現、處置火情。

清明缅怀祭先人 未必烟火表孝心

審核:郭華傑| 校對:任志軍 |編輯:張星

傳播消防常識,人人有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