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回家”了!英魂歸故里 浩氣存天地

清明時節,救火英雄徐鵬龍、張成朋、趙永一、張帥、康榮臻“回家”了

英魂歸故里 浩氣存天地

救火英雄“回家”了!英魂归故里 浩气存天地
救火英雄“回家”了!英魂归故里 浩气存天地

4月5日,清明節。這一天,在四川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的山東籍烈士徐鵬龍、張成朋、趙永一、張帥、康榮臻的骨灰回到家鄉。

英雄志、忠骨魂。“我們接你回家!”“向英雄致敬!”“英雄永垂不朽!”數萬名群眾自發聚集在烈士回鄉道路兩側,以鮮花和熱淚迎接英烈魂歸故里,表達發自心底的崇高敬意。

歸來——

英雄,魂歸故里

4月5日上午11時許,載有一位特殊“旅客”的飛機緩緩降落在濟南遙牆國際機場。舷梯外,“向消防烈士張成朋致敬”“接英雄回家”的標語肅穆而凝重。

這位特殊的“旅客”就是在四川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的山東籍烈士張成朋。

運靈禮兵登機起靈,哀樂聲起。一些早已在機場等候的群眾眼含熱淚,無不悲痛。在人們的注視下,靈車緩緩駛出機場,駛向張成朋的老家濱州鄒平。

在鄒平東高速出站口,聞訊而來的上萬名群眾早早排起了長隊。有人拉起橫幅,有人手捧鮮花,有人暗自落淚。

15時,載有張成朋骨灰的靈車,在車隊護送下緩緩開來。大家的目光朝著靈車方向久久不願移開。這時,人群中開始有人呼喊:“成朋好樣的!”“迎接英雄回家!”大家跟著呼喊起來,場面讓人動容。

草木含悲,青山垂淚。

就在靈車到達張成朋家鄉時,另外四位烈士徐鵬龍、趙永一、張帥、康榮臻的骨灰也回到了英雄的故鄉——臨沂。

15時30分許,飛機緩緩降落臨沂機場。停機坪上,兩條橫幅“血性男兒、浩氣長存”“忠誠衛士、英魂歸來”格外醒目,現場氣氛莊嚴而凝重。

家鄉給他們的,是雖簡約但莊嚴的迎接儀式,是群眾夾道相迎的淚眼,是飄著熟悉的泥土味兒的青冢。

16時10分,烈士棺槨隨靈車緩緩離開機場。機場路兩側,數萬名群眾早已在此默默佇立,一條條橫幅寫下的都是不捨,一朵朵白花訴說的都是敬意,不時有人低聲啜泣,祈禱英雄一路走好。

青山埋忠骨,綠水吊英魂。在臨沂籍四名救火英雄魂歸故里的消息傳開後,從上午10時起,來自各地的群眾就陸續在臨沂機場外等候。

14時,長達3公里的機場路兩側,聚集了上萬名迎接烈士回家的群眾。他們胸戴白花,手持黃菊,表情凝重。“英雄,我們接你回家”“沉痛悼念英雄”“英雄迴歸故里,向英雄致敬”等上百條橫幅莊重肅穆。

“不管多遠,我和老伴一定來送小英雄們最後一程。”60歲的張善民來自濰坊,這幾天一直通過媒體關注烈士回鄉的動態。早晨6點鐘,他們從濰坊趕到臨沂,“這些消防員都是英雄,和我孫女一樣大,這麼年輕的生命,捨命為國,一想到他們離開,心裡就忍不住的痛。”說著說著,老人的眼淚就掉下來了,眼睛早已哭得紅腫。

機場路最東側,10名退役老兵拉起了輓聯,他們曾在涼山武警支隊當過5年兵。“作為軍人,只要黨和國家需要,就必須衝在一線,這是責任和使命。”說這話時,他們表情堅定,“四位烈士的英雄壯舉讓人敬仰,雖然年齡小很多,但感覺就像自己的戰友,必須接他們回家,送他們最後一程。”

26歲的劉海龍手捧黃花,在機場足足等了5個小時,他家離趙永一的老家——羅莊區車輞村不到10分鐘車程。“之前我們不認識,但他是我們羅莊人的驕傲,我心裡已把他當成弟弟。”劉海龍說,已和家人商量好,以後會經常去趙永一家裡幫忙,照顧好他的父母,讓英雄再無牽掛。

送別——

英雄,一路走好

當載有張成朋骨灰的靈車來到鄒平烈士陵園時,道路兩旁早已擠滿了前來送行的群眾,人們手拿鮮花,靜靜等待。

“這些天一直被英雄事蹟感動著,今天我把孩子也帶來了,就是想告訴他,當下的幸福生活,是許多英雄默默付出換來的。讓他崇尚英雄、懂得感恩。”市民張宏民說。

附近一家花店今天特意告知顧客,凡是來祭奠張成朋的,每人可免費領一支鮮花,以此來表達對烈士的哀悼。

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流淌的河。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群眾,沿著臺階拾級而上,走向革命烈士紀念塔,走向無數寫有張成朋名字的花環下。沉痛的哀悼,真情的道別。

濱州市公安局局長趙永生致悼詞時,連鞠幾躬,數度哽咽。“濱州人民為有這樣的戰士而驕傲,鄒平人民為有這樣的一位好兒子而自豪!”

張成朋的父母坐在人群的最前面,由於過度悲傷,張成朋母親抑制不住地哭泣,父親神情哀傷,周圍看見這一幕的群眾無不掩面落淚。

在臨沂,伴隨著低沉哀婉的樂曲,當載有4名烈士骨灰的車隊緩緩駛過人群長街,送往英雄各自的家鄉安葬時,“英雄一路走好、向英雄致敬”的聲音此起彼伏,不少市民早已淚流滿面。

身高1米8的臨沂藍天救援隊成員邢凱再也忍不住悲傷,任由淚水流淌。“我為英雄的逝去惋惜,也為他們自豪。因工作領域相似,我特別能理解他們,負責任、有勇氣、能作為。”邢凱聲音哽咽,再也說不下去。

夕陽西下,車隊駛遠,哀思綿綿……

烈士已逝,英靈長存。再看一眼他們的墓碑,記住他們長眠的地方吧:徐鵬龍,臨沂費縣人,2000年3月生,安葬於費縣大青山突圍紀念館,費縣籍的所有烈士都安葬於此,僅他所出生的薛莊鎮同莊村就有10人;張帥,臨沂高新區人,1999年6月生,安葬於羅莊烈士陵園;趙永一,臨沂羅莊區人,1999年12月生,生前曾就讀於魯南技師學院,與張帥就讀的山東交通技師學院一牆之隔,如今兩人墓地緊緊相鄰;康榮臻,臨沂平邑人,1999年3月生,葬於平邑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陪伴他的是118位抗日先烈。

緬懷——

英雄,精神永存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送英雄最後一程。”在張成朋的老家,鄒平市孫鎮大陳村,村裡的追悼會還沒開始,全村1600多口人幾乎全來了。周邊村的鄉親聽說了,也紛紛趕來,有七八十的老人,也有中小學生。

“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在徐鵬龍同鄉群裡,有關救火英雄的事蹟早已傳遍。曾經教過他的李政泉老師找到了一張畢業照,15歲的徐鵬龍站在第三排左起第三位,稚嫩年輕的面龐上寫滿堅毅。

在趙永一老家車輞村,趙永一犧牲的消息讓90歲的退伍軍人顏振生既悲痛又自豪。70歲的年齡差,隔斷的是時間,隔不斷的是烙在兩代人血脈中火紅的印記。

“英雄,一路走好”。此次征戰火場前,張帥在QQ空間發佈了一條“說說”,包括“真好”兩個字、一個“再見”的表情等。如今,這條“說說”下邊已是一條條“英雄,一路走好”“兄弟,再見”的留言。

在平邑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參加康榮臻悼念會的群眾都說:一個剛滿20歲的年輕人,毫無畏懼,鑽進熊熊山火,康榮臻是個英雄!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我出生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不得不衝鋒陷陣保家衛國。20歲的趙永一出生在和平年代,也能義無反顧衝進火海!”透過顏振生老人的話語,一條精神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

不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代,英雄精神已經融入民族血脈,不斷激發前行力量。

在迎接烈士回家的人群中,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在一塊硬紙板上歪歪斜斜地寫下“回家了,哥哥!”以此寄託哀思,表達崇敬。

烈士們走了,但他們的英靈在民族精神的天空中熠熠生輝,齊魯兒女正繼承烈士遺志,不忘初心,接力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