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仙丶清風


上映時間只相隔數週,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和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都痴迷於復原宏大時代中類似紀錄片式存在的“時間”本體,也都有復刻一代人共同記憶痛點的藝術野心。前者在萬千工人制服統一、面目模糊的失語境地中,藉由女主角無聲的淚水復原下崗大潮,後者鏡頭裡一邊是高樓林立的寸土寸金、另一邊是城中村破舊凌亂的斷壁殘垣,並置了特殊的時代印記和“標本”般的城市斷面風貌。

然而兩位導演最終選取的個例都有“過於極端、過於偶然、過於巧合”之嫌,前者是接連夭折、流產兩個孩子的失獨家庭、和朋友一家有間接的“殺”子之仇,後者是情愛糾葛、從屬型角色的唐奕傑在沉默中爆發出“變態”的貪婪偏執、反被殺害。

你很難簡單妄言,導演們是出於對404的畏懼,還是功力不夠不足以用個體敘事撬動完整的時代記憶?

無論如何兩部電影都做出了非常有突破性的嘗試,且都非常可圈可點,比如婁燁將常見的類型片元素放置在高級的影像語言下,質感截然不同。

普通故事,高級影像

婁燁有記錄時代的敏銳意志,卻毫不在意關於大多數人的故事是否只能抵達極少數人的視聽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他持續放大極端個人化的表達風格,“手抖”問題不但沒“治癒”反而更嚴重,手持鏡頭一晃到底晃了兩個多鐘頭,讓網友紛紛調侃要攜帶暈車藥、暈船藥甚至是“嘔吐袋”。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影品相再優秀,也依舊非常“趕客”、勢必不會有驚人票房。

但如果徹底剝離掉手持鏡頭的晃動質感,削弱影像角度的獨特性,電影的質地又會失之平庸。狗血的愛恨糾葛故事本身線索很簡單,但敘事模式中的時間感空間感都很複雜;鏡頭也一早以種種跡象洩露出馬思純的角色就是真兇,電影並不在意推理層面的邏輯燒腦,但苦心營造了影像敘事上的高級質感。

馬思純飾演的小諾,在夜店中的光影變化中有一個恆定不動的凝視聚焦,戴著誇張美瞳的眼睛似真似幻,介於未來主義的先鋒和二次元人偶的被動之間,既有扭曲家庭中成長的困惑與茫然,又有孤注一擲後空洞的痛楚,視聽語言衝擊力非常強悍。

宋佳飾演的林慧,被丈夫以嫉妒之實、瘋魔之名屢次家暴後投進精神病院,背景中醫院破舊老樓房與晦暗的陰雨天氣,共同塑造了陰冷的山雨欲來壓抑感與無法治癒的頹喪之氣。

無論是小巷中追捕時楊警官的焦灼逃竄,還是陳妍希的角色雨夜攤牌時隔著車窗的昏黃視線,抑或是林慧誘惑楊警官那一夜的光影晦暗,電影都在類型片的常規模式之外、為影像風格做了更有質感、更有特色的賦能。

此外,不得不誇獎婁燁導演對於演員的加持功力,宋佳、秦昊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好,陳妍希、井柏然、馬思純也都比預期更讓人驚豔,甚至貢獻了出道以來最可圈可點的演技高光時刻。

演技高光,情緒洩洪

與其說婁燁關注的是個人悲歡困境,不如說他聚焦的是群像困境,聚焦時代激流之中人性弱點造就的必然悲劇。

有投機者乘風扶搖直上又慘痛墜落泥中,有相愛者在歲月前把本心變成了苟且,有接盤俠在憤懣和自憐中變異為施暴者。

每個人都面目可憎,每個人都唏噓可憐,一群“中國病人”。

演員們都非常入戲,用婁燁的話說是“等待他們找到最真實的狀態”。

井柏然毫無昔日偶像歌手痕跡,在混亂群戲中發飆出手撂倒鬧事者,就已經是非常有質感的一根筋警察角色;而馬思純在純真小女孩和冷麵兇手之間的兩幅面孔,更是肉眼可見的演技突破。

陳妍希飾演的連阿雲,早年在臺灣混跡於風塵之中,姜紫成看中她、為她打架鬧事、給她重新開始的新身份,她搖身一變改頭換面成為“成功女企業家”和姜紫成榮歸故里,卻被佔便宜不成而惱羞成怒的唐奕傑,三言兩語兇殘拆穿最難堪的本質:他讓你四處伺候人,賺了錢來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老婆”)。

連阿雲最後的進擊,是威脅姜紫成之後和林慧同歸於盡,愛不得又恨不起,身價數倍依舊無法建立自我認同,為一個男人傾盡所有、可又何曾得到一星半點真誠愛護?姜紫成最後的一點良知,是在燒燬連阿雲屍體之前泣不成聲的難言之隱,逢場作戲抑或三心二意的多年倜儻時光,回頭看只餘淒涼。

多年前校園舞廳中,林慧姜紫成二人郎情妾意翩翩起舞、唐奕傑跟在一旁笨拙觀看,甚是多餘;數年後姜紫成歸來,從精神病院接出林慧,無論是三個人關於一根雪茄的微妙鏡頭,還是在後座上林慧架上二人肩膀的尷尬架勢,細節裡都充滿了複雜的糾纏角力。

在姜紫成的順境中,他始終以alpha型姿態來攙和三人結構,三人關係是利益結構高於情感訴求的模式;而橋下燒屍體那一夜,唐奕傑中途匆匆趕來和林慧貼臉痛哭、繼而三人擁抱,那個罪惡的瞬間裡,三人終於短暫達成了情感上的奇妙和諧。

電影中飲食男女的苟且慾望,混雜著複雜的利益勾結、可悲的情感境遇撲面而來,婁燁輕而易舉就精準擊穿人性的懦弱與貪婪。看似是非常極端的狗血情節,卻深藏著無數成年人的共通困境:愛太美,錢太臭,真心太燙、利益太兇,故事裡都是半吊子的可憐可憎病人,不上不下寸步難行,困在求不得的執念中。

舒心結語

婁燁對於個體情緒的塑造能力、把控調度毫無疑問是高級且駕輕就熟的。故事裡糾纏的飲食男女,每一個人都在極其短暫的篇幅裡就寫盡了極其複雜的一生悲歡與困境,變態的愛與被腐蝕的自我邊界叫人心驚。與其說這是一出刑偵故事,不如說這是一部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婚戀病人”啟示錄。

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後風裡並沒有那朵雨做的雲,只有一個晃動的鏡頭,試圖以悲劇來記錄時代。然而電影對於人性撕裂處的病變、痛楚描摹得如此深刻清晰,對於時代的勾勒卻淺嘗輒止。

病在電影角色中而藥在哪裡呢?或許這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一代電影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或許答案在風中飄。

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

舒心醬


被網友稱“有生之年”系列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終於定檔。這部由婁燁導演執導,2015年立項,直到2018年11月才在臺灣首映,還經歷過兩次改名的電影,到底有何種魅力,才能如此打動觀眾呢?

導演婁燁,是這部作品最大的吸引力。作為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婁燁的功力不是一般的導演可以與之比較的。就正如評價一個導演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講故事”的手法。而婁燁講故事的方式也總是別具一格。

微微的暈眩感和失重感,多用肩扛跟拍的方式展現畫面,混亂的大景別,令人暈眩的人物特寫,這些都體現了婁燁強烈的個人風格,這些讓觀眾著迷的點同時也為婁燁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而婁燁導演此次的新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延續他個人風格的同時也有不少令人期待的革新。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將近30年跨度的故事,婁燁導演以人物為視角向觀眾展示了一代人的興衰與時代更替中社會的變革。“拆遷”是影片的關鍵詞,懸疑是影片的基本基調,並且以一個墜樓案件為源頭牽起巨大的人物脈絡網。除了一對主角的愛戀,也插入了“三角戀”的曖昧元素。

警官楊家棟(井柏然飾)來到沿海小城對一個墜樓事件展開調查。死者身份是拆遷辦建委唐主任(張頌成飾),而在楊家棟對案件進行調查時,與死者的女兒小諾(馬思純飾)產生了情感糾葛。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同時,楊家棟卻不知自己已經卷入了一個新的感情“陷阱”。到頭來最愛的女人原來一直都是欺騙自己,信仰的正義也打破了原有的認知。

拆遷辦唐主任的意外墜樓與房地產姜紫成(秦昊飾)有密切聯繫,姜紫成的舊情人林慧(宋佳飾)是唐主任的妻子。林慧本是80年代中校花級別的人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從一個“淘金者”變為了“精神病人”。而小諾也就是林慧的女兒,她們兩個人都是被時代犧牲的人,柔軟又善良。

故事前半段主角唐主任,他的身上有著不可言說的“四角關係”。妻子林慧與房地產大佬姜紫成,而姜紫成又和陳妍希飾演的臺灣女商人有著隱秘的關係,為影片又增添了一層禁忌的面紗。

除了導演,影片明星陣容可以說是非常令人期待。新生代演員井柏然和馬思純擔綱出演主角,為影片奠定了觀眾基礎。實力派演員秦昊加盟作為另一段感情的組成部分,陳妍希、宋佳則是三角戀的另外兩位重要人物。跨越海峽兩岸的選角,使得電影更具有代表性。

影片整體都以“年代感”作為畫面追求,輔助故事的敘述。富有年代感的膠片式風格,開頭時混亂的長鏡頭場景,都在努力將觀眾帶入那個三十年前的故事。淺焦鏡頭和肩扛跟拍攝像,使得影片更具壓抑感和失重感,就像時代中被裹挾前行的小人物渾身的無力感。

除了沉悶的敘事畫面,影片也加入了很多尖銳的矛盾爆發場景,圖暴力拆遷片段,精彩的打鬥片段,以及較大尺度的人物關係片段。不僅僅是單純的“普法懸疑劇”,更是具有深刻內涵的現實劇情片。

楊家棟一直呼喚的正義,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一點點面目全非。權力與慾望充斥著整個社會,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奮力打鬥的林慧和連阿雲,除了宣洩也不能改變絲毫社會腐敗的根源。小諾染了一頭叛逆的粉色,卻還是敵不過洶湧的時代巨輪。沒有一個無辜倖免的人,到頭來,不論是愛情還是名利,都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之後都是一場空。

撲朔迷離的一個墜樓案件底下潛伏著的是一個社會的濃縮版倒影,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特定時代中人們的價值觀也由此折射而出。

西方文化的湧入使得時代中的人們喪失了方向,一批人成功也有著一批人陷入迷茫,最後淪為時代的犧牲品。導演婁燁敢於直面揭露現實問題。在電影敘事的過程中也毫不忌諱的將鏡頭指向了具有爭議性的人性根源問題。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說是商業片,不如說是藝術片。極具藝術性的敘事手法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看點。在後期剪輯的過程中雖說有突出時間線的故意,但是穿插敘事這一鏡頭組接方式還是贏得了很多文藝青年們的認可,加上獨具一格的白描式拍攝,更為這部影片增添了夢幻與現實的虛擬交錯感。

豐富的文本內容,打破常規的呈現方式,無疑讓這部劇成為我4月份最期待的電影。案件下沉浮的人性,探尋真相的意義。


影視口碑榜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懸疑縱生間對現實與時代的聚焦,是改革開放的官商勾結,是中港臺三地的串聯,更是人性中無從掩蓋的貪慾,而婁燁獨特的剪輯敘事,對手持鏡頭和配樂的出色運用則奠定了全片寫實與藝術的兼具,這使電影不僅有著足夠的廣度,更有著足夠的深度。

暴力拆遷是中國經濟變革下一個難掩的隱痛,也是一個時期最為引人矚目的熱點,《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這一命題為引的切入,婁燁在伊始運用手持攝影對廣州洗村遭遇暴力拆遷的還原,使觀眾對這場拆遷產生了感同身受的震撼,而這其實只是電影懸疑展開的一個楔子,一場橫跨二十多年,牽涉兩起命案的懸疑則緊隨其後,撲面而來。

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婁燁不僅為觀眾構建了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並且自己也選擇了非線性敘事的手法來去講述這一故事,大膽打破空間與時間的侷限,嫻熟的節奏掌控,不斷來回穿插的時間節點,使真相的揭曉變的如抽絲剝繭般的巧妙,電影中的人物也隨著劇情的推進越發的變的飽滿了起來,這種手法在華語電影中是頗為鮮見的,也為觀影者帶來了一種新鮮的體驗。

電影敘事的複雜並沒有影響脈絡的清晰,其故事大抵可以被劃分為兩條線索,其一是建委唐主任的死,電影透過對他過往經歷的追溯,將一段夾雜權錢色複雜的多角關係呼之欲出。在這段多角關係中,看似無從割捨的愛恨糾葛,背後是因為利益讓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的無法自拔,而電影的另一條線索則是井柏然飾演被構陷的警官,他的視角將整個故事銜接為了一體,也成為了推動敘事的關鍵。

正是在這樣一個複雜多變而又環環相扣的故事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也道出了其現實主義的內核,面對改革開放的時代鉅變,公權在某些地方失去了監管,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而於此同時人性的貪慾又在琳琅滿目的物慾下被無限放大,由此在官商合謀間所衍生荒誕的男女關係和謀殺案,成為了電影對一個時代信仰淪喪者隱晦而又有力的批判。

透過婁燁的鏡頭,透過他對一起橫款二十多載的迷案串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所一展的已然不只是一起案件的真相,那時代的風雨下,我看見了一朵觸手可及的歷史之雲。


夢裡詩書



婁燁用老歌的能力真是人上人,一首《一場遊戲一場夢》聽的讓人心碎。 1.有些場的調度能力到了巔峰狀態了。 特別是開場的拆遷衝突戲和中間的警探追查戲,不用一句臺詞就勾勒出了全場氛圍。 2.婁燁有署名,攝影不是曾劍,但依舊劇烈手持。這部尤其有那種印象派式的手持加上快速剪輯構建全局印象的觀感。感嘆一下,婁燁是一位有並且堅持自己影像世界觀的作者導演。 3.故事圍繞官商勾結來展開敘述,由拆遷辦主任的跳樓自殺展開,官、商、警三方的角力與糾纏,劇本信息量大且紮實,並且在人物黑暗面挖掘很深,沒有刻板之感。一則廣州的“熱帶往事”。 4.眾人所說故事到最後反轉的太直白和某些手持太晃的情況著實存在,並且還有剪輯素材有些明顯調色有偏差,打鬥戲素材不夠,太大量的新聞旁白等缺點。 5.冠希只露了一面,其餘被剪的只剩手腳和聲音。婁燁用自己獨特的惡趣味調侃了“豔照門”之事,但還是敗在審查之下。 6.一句話:依舊婁燁,依舊生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