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字的小篆寫法,為什麼下面看起來像是有個甲骨文的申字?

七叔七叔你不要這樣


先說結論:

「壽」字的小篆寫法下面不是「申」字,而是「疇」的象形古初文,確實跟「申」的古文字字形很像,但是能區別。


所以,「申」和「壽」沒有什麼關。「申」其實跟「電」本一字分化。


---------------------------------------------------



先看《說文》怎麼解釋:


可以看出「壽」是一個形聲字,以「老」表意,以「𠃬」表聲,

「老」取像自「長髮拄拐之人」,很明顯表示老人的意思:


《字源》,頁740


「乙」加兩個「口」的那個符號:「𠃬」,不是「申」,但確實跟「申」的古文字很像,是「疇」的象形初文:


《字源》,頁1200



「疇」在甲骨文頁有橫著的寫法,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基本上表示地名,當然不排除有些資料我沒看到。

《新甲骨文編》,第768頁 


後來加「田」部,許慎的解釋是:像已經耕種過的田:

《說文》:「疇,耕治之田也。從田,象耕屈之形。」


後來,「疇」引申表示「田界、田埂」等等。


因為這兩字放在一起不好安排結構,就將「老」字表示「柺杖」的那個符號刪去了,所以,許慎說從「老」省,許慎的解釋完全正確。


後來又分別加「口、寸」兩個符號,漢代隸書變成了「壽」



《字源》,頁741 


為什麼要加「口、寸」兩個符號兩個符號,目前我沒有看到很好的解釋。


古文字學家戴家祥認為「壽」同時也是「譸」和「(手壽)」的本字,只不過後來累增「手」和「言」分化出去了。姑備一說吧。

《古文字詁林》,7 冊,第 651頁



「壽」字出現以後,在漢代又被「疇」字拿去當聲符,這就是簡化的表現,儘可能的減少基本字符。


----------------------------------------------------------------


「申」和「疇」二者在字形是很像,但有區別:


「疇」
「申」


《說文》對「申」的解釋不大正確,其實,甲、金文「申」象「閃電閃爍屈折」之形,是「電」的初文。假借為地支第八位。

由於閃電多伴隨雷雨,故加「雨」為意符造「電」字。


所以,「申、電、電」是同源字,古無舌上音,「申」的「shen」的發音是魏晉以後才有的,漢代以前它們的讀音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