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打火後,電瓶上的正負極線能進行拆裝嗎?

發車了抓緊買票


這個作死實驗我曾經在摩托車上做過,知道最終的後果是什麼呢?全車的燈泡因為電壓超載,全部都燒壞了,整流橋加大油門後爆炸冒煙,冒煙後摩托車熄火,後來汽車我就沒敢這麼作死實驗啦,我想後果也會差不多,拆除電瓶後,發電機多餘的電量不會造成電壓升高,但是沒法說加大油門後,發電機電壓變高,造成燒燬整流電路,造成燒燬汽車電器,就不好說啦,摩托車修起來成本不高,汽車整車電路燒燬,維修成本那可就高啦。仁兄我建議別這麼搞,搭個電並不費事


鼎盛達人


早期的車要靠手搖桿來人力啟動的,並沒有電瓶,一樣可以著車行使,後來因為有了直流點火,有了電噴系統,還要電啟動,才有了電瓶的,所以電瓶一開始不是必須品,而是因為電子產品多了,才加上去的,理論上著車以後,發電機會輸出源源不斷的電能給車上的用電負載,是可以在著車狀態來拆開電瓶正負線的,但是不建議,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1、電瓶,可以理解成一個大的“蓄水池”,用來儲藏發電機發過來的電能,在停車狀態,發電機是沒有工作的,這時候需要靠電瓶來啟動發動機,讓發動機著車,著車後發電機正常工作了,這時候發電機會直接供電給用電負載,而不是靠電瓶來供電,即使這時候電瓶突然斷線了,或者電瓶完全壞掉開路了,車子也會繼續工作下去的。所以電瓶主要的功效,是在停車後再著火,用來啟動發動機用,相當於一個“第一推動力”。如果車子設計成電瓶一旦不正常了車子就無法工作,這樣對用戶是一個很大的危險,在高速公路上會隨時被追尾的。

2、如果發電機突然有了問題,輸出電量不正常,電瓶還可以繼續供電給發動機,讓車子正常靠邊停放,所以電瓶和發電機起到一個用電過程中的一個過程中的互補作用。

3、電瓶可以理解成一個大電容,發電機輸出的電壓,總會有一些尖峰值的,它可以削掉一些不合理的波形,讓發電機輸出的電壓穩定,即使某個負載突然很大變化,電流會瞬間很大,電瓶放電可以快速彌補這些電量,這樣避免了其他負載電壓不穩定。所以如果長期不用電瓶,直接用發電機供電,車上負載變化過大時候,不可避免電壓會晃動很大,可能會對其他負載造成不良影響。

4、在著車的時候,拆掉了電瓶上的正負線,相當於帶電操作,電工學上叫“熱插拔”,一般是需要非常小心的,稍微有不慎,可能會碰到別的地方燒了東西的,而且拆裝過程中,因為車上的負載,會有些是感性的,這樣會瞬間產生高壓,很難保證其他電器的絕對安全性,因為一般是不建議普通人這樣操作的。

5、如果因為車子有問題了,需要著車狀態下拆電瓶的線,也是拆負極線,因為車架子都是接地的,這樣拆起來,即使碰地了也不會發生短路問題。如果拆的是正極線,就非常危險了,扳手如果碰到車架了,就會引起正負極短路而直接燒壞電瓶,大的火花或者電弧,也容易傷害到眼睛。


容濟點火器


電瓶的一個作用是為車輛提供穩定平滑的直流電源,另一個作用就是為發電機發出的交流電經硅二極管整流變直流後進行穩壓和濾波,因為發動機轉速變化大,這就造成發電機發的交流電電壓變換幅度很大,沒有電瓶穩壓電壓會不變變化,硅整流輸出的直流波型峰谷很明顯導致車載電器系統無法工作或燒燬,千萬在發動機運行時不能斷開電瓶。


用戶54843372885


汽車在發動機運轉狀態下能不能拆電瓶線?答案是可以,發動機不會熄火,只是怠速會略高於正常值,但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不建議這樣做。因為電瓶除了在停車狀態下為車輛提供電力的作用以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車輛運轉狀態下平穩電壓和電流,如果沒有電瓶的存在車輛電路的電壓和電流會有一定波動,不利於車輛電器系統正常工作,所有不是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這樣做。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電瓶在發動機啟動後,電瓶正、負極是可以拆除。

電瓶在發動機沒有啟動前,為汽車一切電路、電器提供電源。發動機啟動正常運轉後發電機發出的電經電子調節器,一部分充向電瓶儲存,一部分提供給汽車所有電器耗電供給。

發動機啟動後發電機發電,汽車電器、電路不在需要電瓶電源。可以短時間拆除更換電瓶是沒有問題,對車載電器沒有什麼影響。


老三185970147


不是說不能拆 也分車型 如果是電噴的發動機最好不要拆 而且也容易損壞電路



顧源VVT


一般的汽車發動後可在怠速狀態下短時間摘下電瓶,個別車款摘下電瓶後立即熄火。電瓶在汽車上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啟動電力,過濾發電機可能產生的電壓電流超範圍波動。如果在發動機運行狀態下摘下電瓶,則發電機可能產生的電壓電流超範圍波動會燒燬車用電器。尤其是轟油門的時候,必定會燒燬車用電器。


張一兵857


不能拆 電路會有問題 會有故障碼


愛汽車的小週週


不能,如果電瓶只有儲能供電功能,那可以拆,但它還可以穩定電源電壓,保護電子設備,這時候拆了會損壞車上的電子設備,建議不要心存僥倖這樣做,希望幫到你


SMARTWISH


拆了就熄火(斷了電,車子就熄火)。柴油車好像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