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漢字?有多少是常用字?

用戶3891380269003


漢字是記錄我們漢語書面語的工具,是承載著我們的歷史的重要載體。漢字有著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即使從甲骨文算起,也有3000多年了。多少年了,漢字的字數逐年增多。文末的表格是十八世紀前我國主要字書收字情況。

而當代的《漢語大字典》收字則達到了六萬多,《中華字海》收字更是達到了85,568個。

不過,這麼多單字,好多是異體重文字,如《康熙字典》中 “山”字就有九種寫法。這是歷代字數積累的總和了。

這就給大家造成了一個印象,認為漢字數不勝數,實在是多得不得了。事實上,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漢字,並沒有這麼多。

在古代來說,據統計,《十三經》累計五十八萬九千二百八十三(589,283)字,這是總字數。其中不重複的單字,只有六千五百四十四(6,544)個。可見,古代用字的最高約數也就是六千多個漢字。

1965年,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佈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共收字六千一百九十六(6,196)個。而在1981,國家標準GB2312-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公佈,收字共六千七百六十三(6,763)個,分為兩級,一級字3755個,二級字3008個。可見,現代用字的最高約數也就是六千多個漢字。

漢字的使用頻率,即反覆出現和使用的字,據統計,八個字達百分之十,四十個字達百分之二十五,一百六十個字達百分之五十,九百五十個字達百分之九十,兩千四百字達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字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也就是說,只要認識了出現頻率最高的950個字,就能看覆蓋日常閱讀的90%了。



華燈國學




身為中國人,那麼關於漢字,你知道的可能還真不多。

大部分都覺得,自己身為中國人,對於漢字肯定是有把握的,不說每個漢字都認識吧,至少都能認識百分之八十的字。但是,but。你想錯了。

哼,別以為兔子這是在小瞧你,可能大部分人的識字能力可能還停留在小學。

別說兔子胡說,出道題考考你:烎、吅、嬲、嫐,這幾個字,你認識多少。


實話實說,估計普通人沒幾個認識的,這就是中國漢字,這就是大家學習的文字。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中國的漢字一共有約九萬多字,

但是常用字只有三千五百個,常用字在中國漢字的比例中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佔到。

所以說大家的日常交流並不是很困難,因為常用的那些字就可以把人們想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

也就說,大家在小學學到的那些字,在以後的生活中應用的最多。像其它的生僻字,可能只有語文老師和研究這方面的人才會懂得比較多吧!

現在大家是不是應該承認兔子最開始說的話了吧!看什麼看,說的就是你,還不趕緊學習中國漢字去。


冷事百科


據《中國姓氏研究報告》推斷,從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早期人類創造文字開始,到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人創造的文字超過20萬個。

人類為什麼要造字的問題,一直沒有正確的解釋,更多的人認為先有語言,後有文字。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幾千年,上百代人找不到正確的路徑探索和解釋文化現象。

《中國姓氏研究報告》將人類文明進步分為兩步走,第一步是學會用火,這是其他所有動物都做不到的。也就是說,人類當初如果不學會用火,永遠脫離不了動物界。第二步是學會畫血緣記號區別通婚,因為當初原始人群數量有限,血親近親生育導致體質素質低下,人類一旦認識到只有實行異族通婚,才能生育健康後代,所以祖先發明血緣記號禁止近親通婚,祖先這種科學方法一直延續到現在,直到永遠。

血緣記號,也就是部族名稱,即姓氏文字。人類造字是從姓字造起的,由呼讀姓字產生原始語言,也就是說,原始人語言最初也就一兩個字。舉例解釋“突然”這個詞,是突姓到然家借火,結果引起了火災,燒的很慘,當時影響很大,人們經常用這個例子教育別人借火要謹慎。

突家為什麼去然家借火?因為兩家距離近,而且是叔侄關係。根據字形分析,突和然都有相同的血緣符號“犬”,“肰”是犬部族中專門負責屠宰的人,以“月”表示宰官,分族後建肰部族,用肰姓,肰部族中管理用火的人,以“灬”表示寫作“然”(月為變體),火正“然”分族後使用然姓,至此,然姓是犬姓第三代了。突上面的“穴”也是姓字,但是被借用為建房的建工符號,犬家的建工“突”分族後使用突姓,突是犬第二代,所以突、然是叔侄關係。

進一步解釋“然”,根據與“然”組詞較多,如忽然、居然、悍然等分析,為什麼那麼多人去然家借火?因為然家上代人是屠戶,然家以賣熟食為生,因為生意好,家裡不斷火,借火的人經常來,借火發生的事故也多,“忽然”的事故也是一例,“忽”是勿部族管火的符號,以“心”表示火正官名,但是他非常粗心,經常去然家借火,有一次也發生火災,所以有“忽然”的故事。所有虛詞都是由實詞轉化的。然家有沒有宰官?有,是“目”旁+“然”,《康熙字典》能查到。

“突然”、“忽然”本來都是失火的故事,後來演變為虛詞,儘管《新華字典》和其他字典把“突然”解釋為“迅速發生的意外情況”,看似完美,但沒有實質性的解釋,沒有說明為什麼用“突然”表示“這種意外”,這也是現代詞典解詞的“硬傷”。關於血緣字、輩分字、婚合字、職能字四字法的漢字理論,請閱讀《中國姓氏研究報告》,關於詞語的正確解釋,請買《字群詞典》。

每一個漢字,本來都是姓字,語言用字都是借用姓字,姓字有幾十萬,都是古人的身份證號碼,而我們借用於表達名稱、動作、情態等含義的,少之又少,所以常用字只有幾千個。





漢字科普—新雷第一聲


漢字,是中國語言的記錄符號,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漢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現存發現最早而且可以識別的漢字是 殷商 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現代漢就是甲骨文、金文的傳承演變而來。

漢字的字形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究竟有多少漢字? 學術界,出版界都沒有進行過統計,有人估計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

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被規範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另外,隨著歲月的變遷,不少漢字也逐漸退出了流行。

比如古人們用得最多,表示祭祀時使用的酒具,如爵、樽、豆、鼎,等等;以及表示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或者生產工具如耤、耣、䎦,等等。

七八萬漢字,在中國人的一生當中,恐怕碰到這些漢字的機會少之又少。一般人(不是語文老師或者文字工作者)掌握常用漢字三四千就行了。

換句話說,只要掌握《新華字典》中用來解釋漢字義項的那些字就行了。這個詞彙量和大學英語四級要求的英語單詞量差不多,也是能夠看懂“英英詞典”(英語解釋英語)的詞彙量。

漢字的發展趨勢,應該是簡化、規範,而不是走回頭路。當然,作為書法愛好者或者研究人員,也可以要求“識繁用簡”。

套用一句廣告詞——簡約,不簡單。


閒看秋風999


漢字大約有九萬一千二百多個。

常用漢字三千多個。據統計,一千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二千個字可覆蓋98%以上,三千個字則達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跪射俑


康熙字典約有四萬八千多,新華字典約有一萬,我們常用字也不過四千個。


珠穆朗瑪26


康熙字典收入了六萬多個漢字,新華字典收入了八千五百多個漢字,但現在常用的漢字只有三四千個。上世紀九十年代韓國人曾編寫了一部漢語字典,據稱共收入了八萬個漢字。


用戶5509181792


《康熙字典》收錄單字47035個,民國編撰《中華大字典》錄48000字,現代編訂《中華大字典》收錄57470多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