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壓力越來越大,個體戶空間受到積壓,主要壓力來自哪裡?

磨剪子呦呵戧菜刀


雖然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國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對中小企業有大力的扶持,但中小企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

從PMI的趨勢來看,中小企業的困境仍然存在,從2月的數據來看,大型企業的PMI數據有所回升,而中小企業則繼續下滑。

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壓力可能主要來自於以下方面:

1. 外部環境的影響。

從去年年底以來,人民幣處於升值的狀態,這會使得出口企業的匯率成本有所增加。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有限,成本上升可能會直接導致虧損。此外,去年的中美貿易戰,對我國企業的出口也有影響。現在,貿易爭端仍然還有反覆的可能。

2. 內部市場的影響。

這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內人力資源成本、土地成本在不斷上升,對於利潤不高的中小企業來說,只能靠需求來拉動。而現在市場的需求也是有所改變的,人們對於產品更多地看重性能、質量和價格,大企業可以加大技術投入,或者利用規模效應降低價格,而中小企業在這一點上不具有競爭力。

3. 資源配置的影響。

資源大多數時候還是會偏向於大企業、國有單位和重點的項目,中小企業要想得到很好的資源配置是比較難的。招投標、投融資,扶持力度等等這些對於企業來講都至關重要。所以,單靠中小企業自身的力量,要在市場中博得一席之地,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目前壓力巨大,供需都下降的情況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財政和資金政策來扶持。

我是財會小童,與您分享我的觀點,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財會小童


企業的蕭條是正常的。問題就出在快速的社會變革。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在我們身邊你還能找到多少20年前的東西。我們的父輩所做的大半努力到現在基本已經沒有用了。無論是房子車子票子一切都已經改變。我很驚恐的發現一個80,後的我,到最後能給孩子留下什麼。房子會被拆掉。車子會淘汰,就連經驗文化都有可能會變的蒼白。我們一直努力著。為著美好的生活前進。可是當我們過了半輩子以後發現。我們做的一切都不合時宜。大家還記得摩托車麼?還記得昌河車麼?還記得家裡的老房子麼?這是幾代人的努力現在都已經淘汰。現在的生育率本來就不高。為什麼每一代人都需要為房子發愁?現在的農業產出基本就不值錢可為什麼連養老都做不好。是時候靜下來想一下我們到底在做什麼。這個國家到底需要什麼。


藍色天空75047194


資本是中小企業的收割機,房地產的”蓬勃“發展,拉高GDP的同時,也大幅度拉高的企業的經營成本。廠地成本、稅收及用工成本都在大幅度提高,壓得中小企業喘不過氣來。經常聽到的生意人的一句話”辛苦一年又一年,都是給房東在賺錢”。高額房價吸乾了購房者幾代人的積蓄的同時還背上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債。。嚴重影響了社會的購買力。有需求才會有生產,生產是實體的根本,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再看看今天,炒股、炒房、炒作等這一切都是投機近利的表現,不少人見面談的是升值,在坐等漁利。當今社會是腳踏實地,生活不易;辛辛苦苦,勉強果腹。這種社會形態不改變,經濟脫虛向實只能是一句空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靠幹出來的不是炒出來的。實體才是幹實事的。


南山東籬


互聯網和資本的掠奪成就了今天普通人生活的壓力重要原因之一

1 電商互聯網從最開始幫助中小企發展到今天成為中小甚至大企業的寄生蟲.電商的存在並沒有讓產品質量得以提高 因為電商的規則導致惡性競爭 互聯網本是服務於製造業 現在成為製造業的吸血鬼 .互聯網 讓錢更容易流向金字塔頂端 發達地區掠奪非發達地區 大資本欺負小資本 以前大河有水小河滿 現在大河有水小河干 一味的放任互聯網電商發展 只會讓普通人的生活越發艱難.不要覺得東西便宜就是好事 你是消費者的同時也是生產者 你生產的東西都便宜啦 企業沒有利潤低了 工資能不低嗎 所以要通過大量的勞動生產更多的東西來彌補利潤的缺失 這就是為啥中國人勤勞不富裕的原因之一 你看到快遞員就業 你看到各個地區導購 收銀 連帶周邊的餐飲 運輸 酒店失業的人嘛

2 資本大量流入房地產導致的地產高升 催生了各項成本的上揚 普通人生活 創業 創新越發艱難 何況互聯網電商的規則導致商品競爭最終成為價格競爭 企業進入利潤微利甚至虧損的境地 努力幹不賺錢甚至虧損的局面.

3 資本進入互聯網 類似於滴滴 團購網站 共享單車 從最開始的便利變為生活的累贅 甚至行業的破壞者.如共享單車的出現 大量的生產自行車 短期內讓自行車行業加大生產線投入 本來能穩步發展的自行車行業因為共享單車融資失敗停止運營 拖欠貨款 停產破產不計其數.

更甚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通過資本補貼搶佔市場本身就是惡意競爭.一旦壟斷市場反過來就是收割普通老百姓.

政策再不好好管控地產和互聯網企業 只會加大加深貧富差距 落後地區嚴重落後 發達地區繼續發達 普通老百姓越發生活困難.


昨天才買米


重負之下小企業只會走上“製假”之路。

如同重負之下普通人便會“犯罪”一樣。

畸形的社會狀態下,一切都難“正常”。

“急功近利”“殺雞取卵”更會瘋狂盛興。

1992至2012年形成的那股歪風邪氣,

會持續在中國大地上肆虐蠱惑與殘害。

絕非十年二十年一代兩代就可以返正。

清水瞬間可變臭然而髒水成清談何易!


哲學卜耐夫


看了大家的評論,整體感覺是財團不僅壟斷了資源也綁架了政策的制定與傳導及執行,各級政府在政績需求下要求各地日常各領域體面光彩高大上,明確限制各種實際的市場具體經營行為,法律反而不能保護到相當多人的基本權利,惡性循環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活殭屍,所以都持續感受到了更難。歷史上各朝代大部分經歷上百年形成的狀態共和國僅僅七十年就到來了,基礎原因是在強烈需求發展的思想下以不公平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強化形成了不公平,儘管現在都希望公平化權利,可不公平已經固化了,國家智慧與能力大概率不允許動大手術,所以不少人說大概率以後可能只會更難,外部不利只是一部分,主因還是在國內,誰都想改變,不過沒有人敢作出改變,只能慢慢來,都熬著吧,沒有神助攻就只能先這樣,元首也一直告誡大家需要定力。希望會好運。


用戶8399240249287


我個人認為做什麼事都有壓力,只是程度上的區別而已,有些壓力是可以克服和可以忍受的,但有些壓力是無力解決的,面對無法解決的壓力,但又不得不面對,這種痛苦很難用文字表述清楚,我作為一箇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談談我的感受……

第一,人才壓力從未減輕過。從創業的那天開始,我對人才的渴望就沒有停止過,我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但我作為中小企業無法給予他(她)較好的待遇,因為我們無法具備國企、牛企的實力。

第二,市場競爭的壓力,我說的市場競爭不是說公平的競爭,而是指無序的競爭,價格戰導致假貨叢生,無法應付。

第三,社會缺失的公平機制壓得喘不過氣來!市場主體之間本身是平等的,但在政府及社會公共資源的使用上,我們雖然也是市場主體,但我們是二等公民,很多招標文件是為某一部分市場主體設置,甚至在某一地區只為某一企業設置的,我們只能望洋興嘆。

第四,市場小三的地位從未改變。其實中央出臺的很多政策都是利於中小企業的發展的,但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們卻難以享受到,這不僅僅是觀念的問題,很多都是狼多肉少的問題……

不說了,壓力太多了……


靳悟元如是說


國家企業合作的對象 慢慢 轉向bat這樣的超級企業 是政策所致 大企業 乘著政策 扶持自己的三產 中小企業 要麼從三產過一遍 巨幅降低利潤 要麼 死翹翹 跟香港 馬來西亞不同 國家 扶持大量巨型超市集團 中小企業本來繁榮的市場 被超市佔領 超市的利潤 消滅了中小商戶 擠壓了供貨商之外 還有 規模的優勢 長遠來看 就是事實上的壟斷集團 這樣的發展思路 跟西方經濟完全相反 沒有 什麼百年老店了老百姓 除了沒日沒夜地幹 基本沒有什麼太好的出路 在淘寶上買東西 很爽 賣東西 很痛苦 就沒有一個平衡點 所有行業痛苦指數都很高 未來 人們沒有錢消費 ai還會造成大量失業 經濟就完蛋了 社會也會動盪不安


tigerxlq


狗屁專家,看不到問題的本質!現中小企業絕大多數就是傳統制造業,電子商務就是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人工生活成本不斷加大,電子商務所提供的價格透明行業競爭不斷惡化,導致了中小企業越來越難!電商平臺就是一吸血鬼!什麼o2o,B2B……………照這樣搞下去,以後買菜直接去田頭………


阜豪


如果是正常經營的中小企業,前兩年繳稅總額超過8-10萬,企業稅務等級B級以上,法人個人信用記錄良好,無需抵押,無需擔保,在銀行辦理小微企業貸款還是很容易的。本人公司去年繳稅40萬,貸款120萬,年利息5.005%,只要10分鐘就可以搞定,無需請客、送禮,不欠任何人人情,連一支菸的花費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