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人·河北好人”發佈儀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時代新人·河北好人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4月3日上午,由河北省文明辦主辦的3月“時代新人·河北好人”發佈儀式在保定高碑店市舉行。冀州區一次受助終身助人的寇寶瑩、時代先鋒誠信至上的張英武、從醫二十餘年不忘初心的李芝靜3位好人上榜。他們用行動感召社會,用善舉詮釋道德的真諦,是社會文明的風向標。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4月“時代新人·河北好人”發佈儀式暨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將在我區舉行,在今天活動現場,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書泉從省文明辦領導手中接過 “河北好人”主題旗幟。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讓我們一起期待,近距離聆聽好人故事,再次感受道德的力量!

一次受助 終身助人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寇寶瑩

寇寶瑩,衡水市冀州區小寨鄉第二小學教師。曾榮獲“冀州教學標兵”“冀州區模範教師”“衡水市道德楷模提名獎”,“燕趙榜樣母親”“衡水十大正能量人物”“冀州市巾幗好人”“冀州十大道德楷模”“全國無償獻血貢獻銅獎”“全國無償獻血貢獻銀獎”“全國無償獻血貢獻金獎”等榮譽。其家庭被授予首屆“河北省文明家庭”。

多年來工作學習之餘她資助貧困學生、做志願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寇寶瑩在教學過程中,親眼目睹了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因家庭困難影響學習甚至輟學的情況。所以,她不但要教好書,還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經常送給學生文具和衣服。她曾長期資助過10名貧困學生(超過兩年以上),曾一次性資助過60多名貧困學生。每個受助學生都有一段心酸的往事。每次救助也有令人感動的事情。

2015年7月底,即將升入高二的邢雲同學70多歲的父親病危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寇寶瑩得知這個情況後,立刻趕往醫院,在醫院她見到邢雲隻身一人站在重症監護室外陪同即將離世的父親,心情非常難過,於是白天寇寶瑩就在醫院陪同孩子一起守在重症監控室。寇寶瑩從邢雲的口中得知她即將面臨失學,又從孩子母親口中得知她父親希望孩子可以繼續學習,完成學業。當天晚上寇寶瑩就通過各種渠道給邢雲發求助信息,第二天就有好心人把錢送到醫院,一天就收到了兩千多元,之後寇寶瑩還聯繫了衡水日報記者給刑雲家庭所面臨的家庭困境的情況做了報道。寇寶瑩最後一次去重症臨控視探望時,邢雲母親和她一起告訴孩子的父親,孩子上學的費用解決了,能繼續上學了,邢雲的父親聽到這個消息臉上痛苦的神情有了緩解,寇寶瑩聯繫了醫院的救護車免費把邢雲奄奄一息的父親送回家,走到家沒多久,老人沒有遺憾地合上雙眼離開了人間。

在寇寶瑩的愛心幫助下,五天內她共收到愛心款七千多元。2017年邢雲高考後,寇寶瑩幫助邢雲申請了每年五千元共四年的福彩救助,為孩子解決了燃眉之急的學費問題。填報完邢雲審批救助表的這一天,正好是2017年暑假最大的暴雨,寇寶瑩被淋成了落湯雞,回家後身體發起了高燒,但是她的內心特別快樂。

寇寶瑩資助了7年多的困難少年劉瑩鑫,榮獲冀州區2017年“最美冀州人”榮譽稱號,寇寶瑩既關心她的學習又關心她的家庭生活。寇寶瑩工作的學校就在劉瑩鑫村,因此她時常去陪同劉瑩鑫多病體弱的母親聊天。2018年3月初劉瑩鑫的母親被摩托車撞成右臂粉碎性骨折,在沒有得到任何賠償的情況寇寶瑩為她家籌集愛心款近四千元,解決了她們家的急需之用,在這段時間內寇寶瑩見縫插針的擠時間幫劉瑩鑫母親做家務。2018年4月15日寇寶瑩陪同孩子參加了“冀州中學第五屆感恩儀式”。在寇寶瑩的幫忙下,劉瑩鑫的性格由內向變得陽光開朗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兩次獲得她所在實驗班的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在寇寶瑩的帶動下,一家人經常參加公益活動,關愛幫助弱勢群體,連她70歲的老母親,也一起到養老院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逢年過節,她們全家總動員,拿著紅包帶著慰問品去看望困難家庭,目前累計參與公益活動達400多次。

寇寶瑩深知一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於2015年創辦了衡水好人網冀州站,已經開展公益活動一百多次,關心救助弱勢群體500餘人。、創辦了公益愛心學堂,涉及書法、繪畫、茶藝、國學等課程受益孩子達二百多人。

2017年5月29日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寇寶瑩組織衡水好人網冀州站愛心學堂及志願者50多人,在音樂廣場舉行了“文明行、我在行”為主題的誦讀經典、撿拾垃圾的公益活動,“愛心學堂”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多次被冀州區、衡水,河北電臺及各大網站進行報道。寇寶瑩在志願者網註冊志願者後,活動計時達3900多小時。

說起寇老師的公益緣分,還是因為二十六年前的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1992年寇寶瑩考上了幼師,需要學費六千元,可是由於父親病危,家裡已債臺高築,母親為了讓她上學又四處借錢,這家三十,那家五十……由於平時母親善良常常幫助別人,鄰村一戶竟然把做生意的2000元流動資金拿了出來讓她上學。當她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就想:我是靠鄉親們的血汗錢上學的,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才能成為一名教師,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也要盡力幫助別人。並立下誓言:要一次受助,終生助人!

時代先鋒 誠信至上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張英武

張英武,男,1964年8月出生,衡水市冀州區碼頭李鎮人,黨員,畢業於河北經貿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現任冀州中意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英武先後在冀州五金交電公司、審計局工作,有著豐富的財務及管理經驗。1993年來到中意公司,他實幹、負責、高度的工作熱情,調動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利用自身財務管理方面的優勢,做出了突出的業績,被公司任命為財務總監。

由於他擅長管理,工作敬業,自2003年開始擔任公司營銷副總以來,通過多年的管理經驗及真抓實幹的精神,帶領公司的銷售人員一步一步取得了成功,公司的銷售訂單一年一個臺階。2005年銷售訂單突破一億元大關,2006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大關,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2007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2008年銷售額達到3個億!2009年,張英武正式擔任公司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公司一步一個臺階,紮實有效的開展工作,至2018年銷售額已突破12個億,一連串令人鼓舞的數字背後,凝聚著張英武和他帶領的人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的智慧、辛勤和汗水,書寫了公司內抓管理、外拓市場的新篇章。

他經常談到:“人無信不立,企無信不昌”,幾年的實踐使他深切感受到,國家要強盛,社會要進步,企業要興旺,就必須加強誠信建設。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一個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對一個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獲得最大價值的根本保證。誠信不是財富,但誠信是財富的基礎。具體到中意公司來說,誠信首先體現為一種準則,對大家的行為進行規範;其次是一種責任,要求所有人對自己的承諾付出努力;第三是一種資源,給所有講誠信的人帶來雙贏的回報。可以說,中意靠誠信實現了企業今天的興旺發達。正是因為秉承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使公司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他個人也在2011年張總被評為河北省創業功臣、2012年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商業聯合會)、2013年河北省雙百人才等榮譽稱號。

對客戶的誠信體現在三河電廠的施工工作中,中意公司通過層層的選拔中標了三河熱電廠“煙塔合一”的玻璃鋼煙道項目,在煙道接口處可用3cm的厚度粘接即可,但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在張總的要求下,糊制厚度一定要達7cm,並且粘接長度要比正常值增加了一倍,看似一個正常加固環節,讓用戶感受到了中意公司產品的品質和實力,在此後的“煙塔合一”玻璃鋼煙道製作項目投標過程中給客戶增添了一份好感,讓他們感覺到用中意產品的可靠,和中意人打交道值得信任。體現在新疆眾泰80公里輸水輸氣管道項目,2018年新疆眾泰公司近億元的合同中標憑藉了中意品牌的過硬質量,更憑藉了張總誠實守信的人格魅力,和對產品優質高效的不懈追求,在抽查即可達標的情況下,張總堅持根根管道監測,並親自前往現場親自動手參與生產和安裝,大大的鼓舞了職工士氣,不僅保質保量且提前完工,在理論上18個月完成的工程,中意公司僅用時8個月,樹立了業內標杆,新疆眾泰總經理江總評價張總用了兩個字“欽佩”。正是憑藉良好的質量信譽,張總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被中國工業協會防腐蝕行業三度評為“全國防腐蝕行業企業領袖”、河北省政府質量獎個人獎等榮譽稱號。

他關心職工,平易近人,用其傑出的人格魅力和強烈的責任感來號召全體員工努力工作。現在,公司上下一心,發展勢頭正猛。張英武帶領全體員工向前奮進,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和新技術、新工藝,為更大的發展打好基礎。張總從加拿大引進的“雙壁石油貯罐”技術,2009年7月份簽署引進協議一舉填補了國內空白;2012年進入三桶油採購目錄,進入量產階段,使國內石油運輸、儲存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至2018年已為全國近萬座加油站提供了服務,因其雙層防滲漏特點,為我國石油環保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4年5月20日,張總作為中國複合材料行業的企業家代表參加了上海第四屆亞信峰會,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普京總統的親切接見。中意公司在張英武的帶領下會繼續做大做強,秉承“優質、誠信、人本、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肩負“為顧客提供高質量防腐蝕方案,實現多方共贏”的使命,向著“成為享譽國內外綜合實力最強複合材料產業基地”的美好願景,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技術領先、精品主導、優質高效”的興企理念,為持續健康的經濟發展做出好的更大貢獻。

大醫精誠,從醫二十餘年不忘初心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李芝靜

李芝靜,女,197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冀州市醫院從事內科臨床工作。20餘年來,她勤奮工作,積極進取,以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患者的一致好評,挽救了很多危重患者的生命。現任衡水市六院內一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近幾年來,她先後榮獲衡水市好醫生、冀州市道德楷模、冀州市新長征突擊手、先進女職工,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並多次受市政府嘉獎。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愛崗敬業、大醫精誠的精神風貌。

選擇了醫生,就選擇了不斷的學習,面對紛繁複雜的病情和飛速發展的醫學技術,面對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人—這一頑強而脆弱的生命,李芝靜始終保持著一名醫務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她一直不斷地學習, 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內科進修,當時女兒剛剛2歲;2002年至2005年參加北京大學醫學網絡教育學習;2010年面對越來越多的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她感到自己的知識水平欠缺,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專業的診治,她再次踏上了進修學習的道路,她選擇了全國內分泌的頂尖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當時她已經40歲,是那一批進修生中年齡最大的,但她深知自己的差距,珍惜學習的機會,因此也是學習最刻苦的。不斷地學習使她的業務水平不斷的提高,20餘年來成功救治了無數危重疑難患者。2004年8月一名擴張型心肌病病人,突然心臟驟停,李芝靜接到當班醫生電話,迅速趕到醫院,經過一個夜晚的艱苦努力,使這位心臟停跳了75分鐘的病人心肺腦復甦成功,這一病例搶救成功,在衡水地區尚無前例,冀州市電視臺進行了報道。幾年來,她把臨床病例進行總結,先後書寫了論文10餘篇,論著1篇,多項科研成果。

大醫精誠,要求醫務工作者既要有精湛的醫術,也要有高尚的醫德,從醫二十餘年來,李芝靜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她始終堅持病人無小事原則,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給病人所需,從點滴細微之處做起,真誠服務患者。有的病人來醫院就診上樓不方便,只要一個電話,他就拿著聽診器趕到病人身旁;有的病人沒有家人陪同,她就帶領科裡的年輕醫務人員一起搬抬,全程陪護病人檢查。有一次她參加了醫院舉辦的《誠信在醫院,滿意在科室》演講會,她講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當一名彌留很久的肝癌病人就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心中充滿了淒涼與恐慌,這時,她默默地站到病人身邊,用自己的手輕輕握住病人的手,用鎮靜而親切的目光注視著病人,給她鼓勵,給她安慰,給她離開這個世界的勇氣。”在演講結束的時候,李芝靜這樣說道:“逝去的永遠逝去了,昏迷的依舊沒有醒過來;或許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付出的努力,或許我們的努力並不能感動別人,那麼,就讓我們感動自己吧。”質樸的話語充分體現出一名甘於奉獻、不求回報普通醫務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在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中,李芝靜接觸了大量的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腦出血的病人,而這些疾病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及血壓、血脂、血糖長時間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有關,李芝靜發現人們普遍缺乏相關的科學保健知識,她以“大醫治未病”的至誠精神,積極投身於醫療保健科普知識的宣教事業中,她利用業餘時間撰寫了許多通俗易懂的科普的文章,在《院報》等宣傳資料上發表並積極參與下鄉義診宣傳活動。多年來堅持舉辦糖尿病健康教育大講堂,帶領科室人員定期免費為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講授,受到院領導及患者的一致好評。

李芝靜自參加工作以來,在政治中始終追求進步,積極參加醫院舉辦的政治學習活動。於2002年8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入黨以後她更是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2003年春天,當SARS襲來,威脅到群眾健康的危急時刻,她第一個向院領導遞交了請戰書,要求到抗擊非典第一線工作,儘管由於該市防控措施得力,沒有與病魔打一場正面阻擊戰,但在隔離病區的那些日子裡,在每一位留觀病人的診治過程中,李芝靜始終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做好醫療工作,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由於表現出色,她被評為冀州市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她再次積極請戰,參加對口幫扶工作,儘管地震已經過去,但餘震不斷,且連綿雨季帶來的山石滾落、山體滑坡時有發生,危險依舊處處存在,當時她的父親患有尿毒症,需透析治療,她完全有理由可以不去,但想到災區群眾的期盼,想到共產黨員的擔當,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

由於工作努力出色,2003年李芝靜被任命為內一科副主任,成為臨床科室中最年輕的中層幹部,學科帶頭人。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擔任科室副主任後,李芝靜除了更加註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注重和同事們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2017年被任命為內一科主任,她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由於基層醫院專業劃分沒有那麼細,他們科承擔著內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四個專業的診治工作,醫學發展迅猛,知識更新很快,患者的診治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如何在人員少、工作量大的情況下,提高自己與科室的業務水平,既有專業性又有全面性,這是擺在她面前的難題,為此她採取“派出去、請進來、自己學”等各種途徑,除派一名醫生外出進修外,還犧牲休息時間參加各種短期學術會議,請省級醫院及市級醫院專家來院講課,她還定期組織科室內部學習,提高科室整體診療水平,緊跟專業發展。

醫療工作除了辛苦之外,還面臨很多複雜性、不可預料性,也要面對很多患者及家屬的不理解甚至刁難,很多年輕的醫護人員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畏難情緒,李芝靜多次和他們談心,談大醫精誠、談換位思考、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著力塑造科室文化打造精品團隊。

李芝靜只是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她不是一名藝術家,但她始終追求著生命事業的藝術之美,她在努力讓自己的每一次診治過程都像藝術品一樣完美!她在追求著一種境界:對疾病,自信、從容、遊刃有餘;對病人,正直、純潔、心底無私;對事業,永遠地無怨無悔!

審核:李雲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