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4月3日上午,由河北省文明办主办的3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在保定高碑店市举行。冀州区一次受助终身助人的寇宝莹、时代先锋诚信至上的张英武、从医二十余年不忘初心的李芝静3位好人上榜。他们用行动感召社会,用善举诠释道德的真谛,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4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将在我区举行,在今天活动现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书泉从省文明办领导手中接过 “河北好人”主题旗帜。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让我们一起期待,近距离聆听好人故事,再次感受道德的力量!

一次受助 终身助人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寇宝莹

寇宝莹,衡水市冀州区小寨乡第二小学教师。曾荣获“冀州教学标兵”“冀州区模范教师”“衡水市道德楷模提名奖”,“燕赵榜样母亲”“衡水十大正能量人物”“冀州市巾帼好人”“冀州十大道德楷模”“全国无偿献血贡献铜奖”“全国无偿献血贡献银奖”“全国无偿献血贡献金奖”等荣誉。其家庭被授予首届“河北省文明家庭”。

多年来工作学习之余她资助贫困学生、做志愿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寇宝莹在教学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家庭困难影响学习甚至辍学的情况。所以,她不但要教好书,还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经常送给学生文具和衣服。她曾长期资助过10名贫困学生(超过两年以上),曾一次性资助过60多名贫困学生。每个受助学生都有一段心酸的往事。每次救助也有令人感动的事情。

2015年7月底,即将升入高二的邢云同学70多岁的父亲病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寇宝莹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赶往医院,在医院她见到邢云只身一人站在重症监护室外陪同即将离世的父亲,心情非常难过,于是白天寇宝莹就在医院陪同孩子一起守在重症监控室。寇宝莹从邢云的口中得知她即将面临失学,又从孩子母亲口中得知她父亲希望孩子可以继续学习,完成学业。当天晚上寇宝莹就通过各种渠道给邢云发求助信息,第二天就有好心人把钱送到医院,一天就收到了两千多元,之后寇宝莹还联系了衡水日报记者给刑云家庭所面临的家庭困境的情况做了报道。寇宝莹最后一次去重症临控视探望时,邢云母亲和她一起告诉孩子的父亲,孩子上学的费用解决了,能继续上学了,邢云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痛苦的神情有了缓解,寇宝莹联系了医院的救护车免费把邢云奄奄一息的父亲送回家,走到家没多久,老人没有遗憾地合上双眼离开了人间。

在寇宝莹的爱心帮助下,五天内她共收到爱心款七千多元。2017年邢云高考后,寇宝莹帮助邢云申请了每年五千元共四年的福彩救助,为孩子解决了燃眉之急的学费问题。填报完邢云审批救助表的这一天,正好是2017年暑假最大的暴雨,寇宝莹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家后身体发起了高烧,但是她的内心特别快乐。

寇宝莹资助了7年多的困难少年刘莹鑫,荣获冀州区2017年“最美冀州人”荣誉称号,寇宝莹既关心她的学习又关心她的家庭生活。寇宝莹工作的学校就在刘莹鑫村,因此她时常去陪同刘莹鑫多病体弱的母亲聊天。2018年3月初刘莹鑫的母亲被摩托车撞成右臂粉碎性骨折,在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寇宝莹为她家筹集爱心款近四千元,解决了她们家的急需之用,在这段时间内寇宝莹见缝插针的挤时间帮刘莹鑫母亲做家务。2018年4月15日寇宝莹陪同孩子参加了“冀州中学第五届感恩仪式”。在寇宝莹的帮忙下,刘莹鑫的性格由内向变得阳光开朗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两次获得她所在实验班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在寇宝莹的带动下,一家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关爱帮助弱势群体,连她70岁的老母亲,也一起到养老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逢年过节,她们全家总动员,拿着红包带着慰问品去看望困难家庭,目前累计参与公益活动达400多次。

寇宝莹深知一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于2015年创办了衡水好人网冀州站,已经开展公益活动一百多次,关心救助弱势群体500余人。、创办了公益爱心学堂,涉及书法、绘画、茶艺、国学等课程受益孩子达二百多人。

2017年5月29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寇宝莹组织衡水好人网冀州站爱心学堂及志愿者50多人,在音乐广场举行了“文明行、我在行”为主题的诵读经典、捡拾垃圾的公益活动,“爱心学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多次被冀州区、衡水,河北电台及各大网站进行报道。寇宝莹在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后,活动计时达3900多小时。

说起寇老师的公益缘分,还是因为二十六年前的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1992年寇宝莹考上了幼师,需要学费六千元,可是由于父亲病危,家里已债台高筑,母亲为了让她上学又四处借钱,这家三十,那家五十……由于平时母亲善良常常帮助别人,邻村一户竟然把做生意的2000元流动资金拿了出来让她上学。当她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想:我是靠乡亲们的血汗钱上学的,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能成为一名教师,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也要尽力帮助别人。并立下誓言:要一次受助,终生助人!

时代先锋 诚信至上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张英武

张英武,男,1964年8月出生,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人,党员,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现任冀州中意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英武先后在冀州五金交电公司、审计局工作,有着丰富的财务及管理经验。1993年来到中意公司,他实干、负责、高度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利用自身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做出了突出的业绩,被公司任命为财务总监。

由于他擅长管理,工作敬业,自2003年开始担任公司营销副总以来,通过多年的管理经验及真抓实干的精神,带领公司的销售人员一步一步取得了成功,公司的销售订单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销售订单突破一亿元大关,2006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大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2007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2008年销售额达到3个亿!2009年,张英武正式担任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一步一个台阶,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至2018年销售额已突破12个亿,一连串令人鼓舞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张英武和他带领的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的智慧、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公司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的新篇章。

他经常谈到:“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昌”,几年的实践使他深切感受到,国家要强盛,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兴旺,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一个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最大价值的根本保证。诚信不是财富,但诚信是财富的基础。具体到中意公司来说,诚信首先体现为一种准则,对大家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是一种责任,要求所有人对自己的承诺付出努力;第三是一种资源,给所有讲诚信的人带来双赢的回报。可以说,中意靠诚信实现了企业今天的兴旺发达。正是因为秉承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使公司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个人也在2011年张总被评为河北省创业功臣、2012年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2013年河北省双百人才等荣誉称号。

对客户的诚信体现在三河电厂的施工工作中,中意公司通过层层的选拔中标了三河热电厂“烟塔合一”的玻璃钢烟道项目,在烟道接口处可用3cm的厚度粘接即可,但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张总的要求下,糊制厚度一定要达7cm,并且粘接长度要比正常值增加了一倍,看似一个正常加固环节,让用户感受到了中意公司产品的品质和实力,在此后的“烟塔合一”玻璃钢烟道制作项目投标过程中给客户增添了一份好感,让他们感觉到用中意产品的可靠,和中意人打交道值得信任。体现在新疆众泰80公里输水输气管道项目,2018年新疆众泰公司近亿元的合同中标凭借了中意品牌的过硬质量,更凭借了张总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和对产品优质高效的不懈追求,在抽查即可达标的情况下,张总坚持根根管道监测,并亲自前往现场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和安装,大大的鼓舞了职工士气,不仅保质保量且提前完工,在理论上18个月完成的工程,中意公司仅用时8个月,树立了业内标杆,新疆众泰总经理江总评价张总用了两个字“钦佩”。正是凭借良好的质量信誉,张总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被中国工业协会防腐蚀行业三度评为“全国防腐蚀行业企业领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个人奖等荣誉称号。

他关心职工,平易近人,用其杰出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来号召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现在,公司上下一心,发展势头正猛。张英武带领全体员工向前奋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新技术、新工艺,为更大的发展打好基础。张总从加拿大引进的“双壁石油贮罐”技术,2009年7月份签署引进协议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2012年进入三桶油采购目录,进入量产阶段,使国内石油运输、储存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至2018年已为全国近万座加油站提供了服务,因其双层防渗漏特点,为我国石油环保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5月20日,张总作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上海第四届亚信峰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普京总统的亲切接见。中意公司在张英武的带领下会继续做大做强,秉承“优质、诚信、人本、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肩负“为顾客提供高质量防腐蚀方案,实现多方共赢”的使命,向着“成为享誉国内外综合实力最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的美好愿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技术领先、精品主导、优质高效”的兴企理念,为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做出好的更大贡献。

大医精诚,从医二十余年不忘初心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仪式冀州三位好人上榜

李芝静

李芝静,女,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冀州市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来,她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挽救了很多危重患者的生命。现任衡水市六院内一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来,她先后荣获衡水市好医生、冀州市道德楷模、冀州市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女职工,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并多次受市政府嘉奖。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大医精诚的精神风貌。

选择了医生,就选择了不断的学习,面对纷繁复杂的病情和飞速发展的医学技术,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人—这一顽强而脆弱的生命,李芝静始终保持着一名医务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一直不断地学习, 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进修,当时女儿刚刚2岁;2002年至2005年参加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习;2010年面对越来越多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她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欠缺,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诊治,她再次踏上了进修学习的道路,她选择了全国内分泌的顶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当时她已经40岁,是那一批进修生中年龄最大的,但她深知自己的差距,珍惜学习的机会,因此也是学习最刻苦的。不断地学习使她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20余年来成功救治了无数危重疑难患者。2004年8月一名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突然心脏骤停,李芝静接到当班医生电话,迅速赶到医院,经过一个夜晚的艰苦努力,使这位心脏停跳了75分钟的病人心肺脑复苏成功,这一病例抢救成功,在衡水地区尚无前例,冀州市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几年来,她把临床病例进行总结,先后书写了论文10余篇,论著1篇,多项科研成果。

大医精诚,要求医务工作者既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从医二十余年来,李芝静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她始终坚持病人无小事原则,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给病人所需,从点滴细微之处做起,真诚服务患者。有的病人来医院就诊上楼不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他就拿着听诊器赶到病人身旁;有的病人没有家人陪同,她就带领科里的年轻医务人员一起搬抬,全程陪护病人检查。有一次她参加了医院举办的《诚信在医院,满意在科室》演讲会,她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当一名弥留很久的肝癌病人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心中充满了凄凉与恐慌,这时,她默默地站到病人身边,用自己的手轻轻握住病人的手,用镇静而亲切的目光注视着病人,给她鼓励,给她安慰,给她离开这个世界的勇气。”在演讲结束的时候,李芝静这样说道:“逝去的永远逝去了,昏迷的依旧没有醒过来;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付出的努力,或许我们的努力并不能感动别人,那么,就让我们感动自己吧。”质朴的话语充分体现出一名甘于奉献、不求回报普通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在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中,李芝静接触了大量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病人,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血压、血脂、血糖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有关,李芝静发现人们普遍缺乏相关的科学保健知识,她以“大医治未病”的至诚精神,积极投身于医疗保健科普知识的宣教事业中,她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科普的文章,在《院报》等宣传资料上发表并积极参与下乡义诊宣传活动。多年来坚持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大讲堂,带领科室人员定期免费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授,受到院领导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李芝静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中始终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政治学习活动。于2002年8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入党以后她更是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03年春天,当SARS袭来,威胁到群众健康的危急时刻,她第一个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抗击非典第一线工作,尽管由于该市防控措施得力,没有与病魔打一场正面阻击战,但在隔离病区的那些日子里,在每一位留观病人的诊治过程中,李芝静始终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做好医疗工作,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由于表现出色,她被评为冀州市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再次积极请战,参加对口帮扶工作,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但余震不断,且连绵雨季带来的山石滚落、山体滑坡时有发生,危险依旧处处存在,当时她的父亲患有尿毒症,需透析治疗,她完全有理由可以不去,但想到灾区群众的期盼,想到共产党员的担当,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由于工作努力出色,2003年李芝静被任命为内一科副主任,成为临床科室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担任科室副主任后,李芝静除了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注重和同事们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017年被任命为内一科主任,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由于基层医院专业划分没有那么细,他们科承担着内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四个专业的诊治工作,医学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很快,患者的诊治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提高自己与科室的业务水平,既有专业性又有全面性,这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为此她采取“派出去、请进来、自己学”等各种途径,除派一名医生外出进修外,还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各种短期学术会议,请省级医院及市级医院专家来院讲课,她还定期组织科室内部学习,提高科室整体诊疗水平,紧跟专业发展。

医疗工作除了辛苦之外,还面临很多复杂性、不可预料性,也要面对很多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甚至刁难,很多年轻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畏难情绪,李芝静多次和他们谈心,谈大医精诚、谈换位思考、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着力塑造科室文化打造精品团队。

李芝静只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她不是一名艺术家,但她始终追求着生命事业的艺术之美,她在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次诊治过程都像艺术品一样完美!她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对疾病,自信、从容、游刃有余;对病人,正直、纯洁、心底无私;对事业,永远地无怨无悔!

审核:李云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