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的第一桶金探祕:馬化騰靠炒股?

牛人的第一桶金探秘:馬化騰靠炒股?

“普通家庭馬化騰”是網民調侃的一句話,不過能在PC時代和移動時代都做到國內最大的即時通訊平臺,即使起步有家庭的原因,自身也要有很強的能力。有傳言說馬化騰的第一桶金是在股市裡面得到的,其實不是通過炒股,而是當時在股市氛圍很好的時候,開發了一款叫股霸卡的計算機硬件產品,銷量火爆,積累了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的計算機和網絡遠比現在要差,所以股霸卡在當年能幫助股民更好的看行情,可以說是抓住了時代的熱潮。當時馬化騰才大學畢業幾年,在一家叫潤迅的傳呼機公司從基層工程師做到開發部主管。

牛人的第一桶金探秘:馬化騰靠炒股?

雷軍

牛人的步伐總是一致的,比如雷軍,在武漢大學讀書時,就在武漢電子一條街從兼職到創業混出名氣。畢業後去了珠海金山軟件工作,29歲便升任金山軟件總經理。

有一個段子說馬雲當年因為外貌找工作到處碰壁,更是無稽之談。馬雲在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當時的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做大學英語老師,業餘創辦了當時杭州最大英語角以及盈虧平衡的翻譯公司。

牛人的第一桶金探秘:馬化騰靠炒股?

史玉柱

史玉柱給人的印象就是賣保健品和做網絡遊戲的暴發戶,其實他也是個學霸,在浙大數學系畢業後通過分配進入安徽省統計局工作,而後又去深圳大學讀研,並在畢業後還蹭著深大的電腦(當時電腦很稀有)開發了漢卡,銷量冠絕全國所有漢字處理系統,掘到第一桶金。

而創辦360的周鴻禕和創立OPPO、VIVO的段永平,在當時招生數量非常少的年代就是名校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可以說放在現在也是學霸妥妥的。

牛人的第一桶金探秘:馬化騰靠炒股?

周鴻禕

這樣的例子太多,可以說在互聯網的江湖,沒有高起點很難玩得轉。時代在變化,但是不變的就是牛人總是早早就勝人一籌。正如比爾蓋茨和喬布斯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輟學,而是因為本來他們就是牛人,不受世俗的約束去抓住時代的機遇。

很多人有創業夢,覺得打工不順,是不是創業就能夠打開新天地?其實這是一種自我催眠和逃避現實。牛人即使在打工,也能做到比別人出色,快速佔據制高點。所以對我們的啟示就是:做好手上的事情,先從超越身邊的人來驗證自己的能力。

如果連手上的工作都做得一塌糊塗,還總感嘆自己是懷才不遇,只能說看不清自己的斤兩。從現在起,踏實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的提升,才是最快達到成功的路徑,和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