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接下來,我來說說,在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合理的放養。根據季節、水源狀況和餌料來源以及鰍池條件、飼養管理技術等,靈活掌握泥鰍苗的放養密度。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養泥鰍養殖需知:

密度過小,雖然苗生長快,規格大,但浪費水面,加大養殖成本。

密度過大,鰍苗生長慢,發育不好,成活率低。

鰍苗體質好、水源排灌方便、餌料(肥料)來源廣,放養季節早、餌料技術水平高等,適合較大密度的養殖反之,放養密度就應該減小。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一般同一規格的泥鰍放到一個池中進行養殖,在養殖池中每平方米可放養800-2000尾水花鰍苗(孵出2-4天苗)。

體長1釐米(約10日齡)小苗的放養量為500-1001尾。

體長3~4釐米夏花的放養量為100-500尾。

體長為5釐米以上的放養量則為50-80尾。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泥鰍養殖步驟:

,在進行泥鰍放養前,要先在池底鋪6~7釐米厚的肥泥,培肥水質以使餌料生物繁殖,在水面上要有藻類水浮蓮等植物,或採用遮陰設備。

,多年使用的池塘,一定要讓陽光充分曝曬進行消毒,鰍苗入池前30天就要進行曝曬。直到將底部曬成龜背狀,這樣能有效殺滅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由於泥鰍有鑽泥的習慣,喜歡在泥底進行活動池底淤泥又是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棲息地。所以想要進行泥鰍養殖在鰍苗入池之前,就要對底層的淤泥進行徹底清除。通常用鐵鍁挖40釐米深的淤泥,集中起來,運到遠離池塘的地方進行處理。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在放鰍苗之前的1周,要採用生石灰進行消毒。經水溶化後,生石灰就會變成強鹼性溶液,可將殘留在池塘中的雜魚、昆蟲、螞蟥、清泥苔水網藻和一些較柔弱的水生植物以及一些寄生蟲、病原菌等殺死,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每畝生石灰的用量為1000千克,將其直接潑灑到塘底,潑灑之後再注入新水,經過1周之後,才能放養鰍苗。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⑷,放養鰍苗的時候,要保證投放苗池的水溫與盛鰍苗容器裡的水溫不超過±3℃,只有等到溫度接近的時候才能進行放苗,不然很容易導致鰍苗死亡。應選在池子的背風向陽處進行鰍苗投放,投放鰍苗的時候將容器緩緩傾斜於水中,慢慢將容器向後、向上倒提出水面,使鰍苗緩慢進入水中。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⑸,對於黏附在容器壁上的鰍苗,應輕輕潑水,使其順水流進入池中。如果鰍苗經過長時間運輸,則應選擇體質強健、遊動活潑、體表光滑、無傷無病並且規格基本一致的鰍苗。用20~30克/升的食鹽水對放養前的鰍苗進行浸泡,時間為10分鐘左右,主要目的就是要將體表附著的病原體殺滅。為提高泥鰍苗種的成活率,同樣也要緩慢下池,使鰍苗能夠抵禦刺激。

在農村養殖中,泥鰍苗要該如何放養呢?

(上官迪娜原創文章)願養泥鰍的朋友發財。我會每日不斷更新養殖技術與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