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農村“陪讀媽媽”的尷尬:獨守空房、壓力山大、還不好找工作

電視劇《陪讀媽媽》中,

講述了中國媽媽到國外陪讀的諸多現象。

和這些大城市的媽媽相比,

正安這座國家級貧困縣,也有很多“陪讀媽媽”,

他們不是送孩子出國讀書,而是迫於條件所限,

選擇留守正安縣城或各個鄉鎮,

一邊照顧老人生活,一邊陪同孩子讀書。


貴州農村“陪讀媽媽”的尷尬:獨守空房、壓力山大、還不好找工作


這些“陪讀媽媽”有很多共性點:學歷不算太高,缺乏產業技能,經濟條件較弱.....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多年,有點積蓄的在正安或者鎮上買一套房子,沒有經濟條件只能租房陪讀。大部分“陪讀媽媽”表示:為了減輕老公的經濟壓力,希望在照顧好老人和小孩的同時,能在正安找一份工作,但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前段時間,位於工業園區的某服裝廠,考慮到留守婦女的特殊屬性,決定在縣城和每個鄉鎮設立“代加工點”,可以把服裝廠的某些工序帶回家制作,一是方便他們照顧家人,二是可以幫助他們掙點“鹽巴錢”。這是一個好現象,卻也反映出“陪讀媽媽”的諸多尷尬現狀。

一是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獨守空房感情空虛

坦誠講,正安夫妻“鬧離婚”的原因中,因為長期“兩地分居”導致感情破裂,最終分道揚鑣的特別多。這些“陪讀媽媽”和老公的見面時間,幾個月見一次甚至一年才一次,30歲左右的“陪讀媽媽”本應該是事業、愛情、家庭“多豐收”的年齡,卻要面臨兩地分居帶來的各種精神煎熬,這種煎熬也包括外出打工的男人們,“熬得住”寂寞的家庭幸福,“熬不住”寂寞的家庭,往往就到了“破裂”的邊緣。


貴州農村“陪讀媽媽”的尷尬:獨守空房、壓力山大、還不好找工作



二是照顧老人小孩起居,生活開支亞歷山大

千萬不要認為男人在外面打工,是多麼的風光,也不要簡單的覺得,留在老家的女人是多麼的清閒。這些“陪讀媽媽”但凡條件准許,她們寧願去上班,也不願意“躲在”家裡,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需要花錢的地方特別多,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禮尚往來,她們“既要主外、也要主內”一肩雙挑,確實不容易啊。

三是外出工作時間矛盾,沒有技能待遇太低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陪讀媽媽”都是獨自帶著兩個小孩,有些小孩還小,加上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孩子學習、買菜做飯等,這些“陪讀媽媽”的自由支配時間,特別真的不算太多,他們即便想出去找一份工作,往往也因為工作時間和家庭時間,或者工資待遇太多、文化較低、缺乏技能等諸多因素,最終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據我們瞭解:正安“陪讀媽媽”已經不稀奇了,不管縣城有沒有房子,農村學校的拆並,讓這些70後、80後、90後的媽媽們,只能將孩子送到縣城或者鎮上讀書,組成了“陪讀媽媽”的特殊群體。

貴州農村“陪讀媽媽”的尷尬:獨守空房、壓力山大、還不好找工作


而特殊的家庭條件和正安產業經濟的短板,也讓這些家庭的夫妻二人,無奈選擇兩地分居,從長時間來看,這樣的社會現狀的有效解決,只能依託自己的家鄉發展壯大,在家門口也能創業就業,一家人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申明

:本信息系轉載,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謝謝作者。轉載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弘揚正能量,傳遞好聲音,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歡迎廣大網友提供相關素材,供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