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當代紫砂藝術泰斗顧景舟(1915年---1996年),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把紫砂比喻一條船。年輕時,我當過縴夫;到了中年,搖過櫓;老年時候,算是掌舵人吧。”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的確,顧景舟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紫砂事業,也達到了紫砂藝術高峰。顧老生前講紫砂的每一句話,大都被鍾愛紫砂的人們記了下來。下面,摘錄幾段顧老對於鑑定明清紫砂壺(或老壺)的看法,以享壺友。

1.鑑定老壺,真品與假品的對比,一看泥色,二看紋飾,三看風格。手法、圖章款印,也很重要。

2.明代紫砂壺無圖章款,大都刻本人的名字。如果你收藏了一把明代的紫砂壺,壺款是規整的圖章,肯定是假的。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3.清代早期,壺流裡的眼都是一個大眼。如果是幾個細密的眼,在年份上就晚了。

4.乾隆時期紫砂壺的器表紋飾輕輕凸起,是將調好的泥漿用筆堆畫上去的。泥漿必須研得與墨一樣細膩,而後用毛筆畫。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5.陳鳴遠生於康熙,逝世於乾隆年間。在技巧上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傳器較多,且樣樣皆能,如此浩大精力,讓人欽佩,也匪夷所思。

6.紫砂壺包金漆的貨色,是在乾隆以後湧現的。加彩凸雕瓜果紫砂壺為乾隆時期的風格。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7.紫砂胎描金漆竹節式壺,為太平天國時期的。

8.紫砂泥料比例的多少,決定胎色。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9.三十年代,多名藝人在上海做仿古紫砂壺,自己都不落款。

10.清代道光“行有恆堂”款紫砂梅花詩句壺,為假品。此壺底款“蔣貞祥造”,蔣貞祥是晚清光緒人,與道光“行有恆堂”款年代不符。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11.“松鶴軒”款紫砂壺,為民國時代作品。“松鶴軒”是上海一個鋪子的稱號。此壺刻字人叫“若水”,號姚壽銓。

12.“邵元祥”款紫砂大扁壺。邵元祥是明末清初人。此壺外形碩大,胎泥粗,具備明代風格。但壺身文字為後刻,“適園客人”是誰尚不清晰。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13.“楊彭年”款描金山水紫砂壺。楊彭年是嘉慶、道光時人。此壺為真品。泥色較規範,胎泥及工藝,都具備楊彭年制壺風格。

14.“志遠”款陰陽文紫砂扁方壺。清代道光時真品。壺底有“茶熟香溫”款。

15.“味泉”款黑砂竹節式壺,清嘉慶作品。

16.“赦記”款紫砂雷紋螭鈕壺,作者是邵權衡,清同治時人。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17.“冰心道人”款紫砂刻詩壺。“冰心道人”即是程壽珍名號,為清同治時生,民國二十幾年去世。

18.“康熙年造”款黑砂銅提樑壺,清光緒作品。這類壺在宜興燒好後,到煙臺去燒黑。

19.“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壺,壺蓋裡有“宜興紫砂包用”章,“包用”章的湧現到清晚期了。

20.“宣統元年”款米色砂小壺,壺柄有“寶鱗”二字,是宣統時工匠,姓宗。

21.王南林是清乾隆時藝人,給宮廷裡做過御器。

明清紫砂壺鑑定:看看紫砂泰斗顧景舟是怎麼說的

22.“項聖思”款紫砂佛手式杯,“聖思”款紫砂梅花式杯,均為假品。聖思何時人不詳。南京博物院有件聖思款桃杯,很精細,蓋世無雙。

23.“史寶豐造”紫砂堆花小方花盆,是嘉慶、道光時作品。

24.紫砂掛釉器皿從乾隆時開端的,共燒二次,先燒胎,要1000多度。器裡掛白釉的貨色,掛釉後再燒700多度。

25.清乾隆紫砂畫彩山水大筆筒,為典範乾隆作品。底部為防止磨傷,刷了一層黑漆。乾隆紫砂筆筒,有的表面開出小紋片,其起因,是本來的胎色不理想,在紫砂胎幹後,又刷上一層稀薄細泥的緣故。

(文字選錄自徐風《布衣壺宗-顧景舟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