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李少紅版《紅樓夢》?

蓬蒿嗎


有些事情真的是不吐不快啊。

先說說新版的吧,我理解有人很喜歡那種唯美空靈的風格,而且舊版的三十年前的畫質確實能勸退一大批人。但我新舊都看過了的,原著我也讀過。我說實話,新版《紅樓夢》真的讓人失望。全篇貫穿的唯一特點——照本宣科!

其實好多人都沒說到點子上,風格和手法都是表面,真正的還原原著是還原作者的精神,不然沒有了靈魂就只能是具行屍走肉。

要知道《紅樓夢》之所以能被列為四大名著之首,就是因為她豐滿的人物和其悲劇的內核。原著的結局是高鶚所續的,所以賈府的結局不是那麼悲慘,當我看到新版結局楊洋出家還穿的那麼光鮮亮麗,只是照著書中做個樣子的披了個紅斗篷,我就知道李導是真的沒讀過書。相反舊版的結局並不是按續書來的,是由紅學家們一起商討出來的。但我保證你只要看到歐陽奮強那心如死灰的眼神,披著一個破舊的紅斗篷,獨自一人消失在雪地裡,你才能理解什麼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我們再來詳細分析:先說說兩版的林黛玉吧。要知道人家可是官家小姐,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再加上她體弱多病,但又有才情,所以她不僅要行得正,坐得直,更要有一股靈氣,還要一種扶風弱柳的感覺。陳曉旭雖然五官不必張莉(舊版寶釵)那麼華貴,但確確實實有一種我見猶憐之感啊!而蔣夢婕,我對明星從不帶什麼偏見,也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觀念,可是她是真的不適合古裝!而且新版化妝師太拖後腿了!根本看不出她的美好吧!說實話我看見蔣夢婕一臉茫然的站在那裡,(你是黛玉不是迎春啊同志!)那張嘴一直不閉上,我真是有點來氣。人家封建社會的小姐講的是矜持,這麼呆滯放現在外人見了也覺得沒教養吧。(有圖為證)

再說說王熙鳳吧,她可以說是整本《紅樓夢》里人物塑造最好的,尤其是逼死尤二姐那章,是把王熙鳳整個人物完完整整地表現出來了。人家是潑辣,但精明能幹,而且城府頗深。姚笛的表現不可謂不賣力,可惜就像我剛開始說的那樣——照本宣科。大鬧寧國府的那場戲,我沒有看到鳳姐的算計狠毒,我只看到一個鄉野潑婦在罵街。王熙鳳找尤氏鬧事其實是訛錢,這麼大一家子犯不著為了一個二房(尤二姐)的事鬧得人盡皆知,最後都是拿錢擺平。再者,大家都是親戚,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撕破臉皮以後還怎麼見面。我看過新版的拍攝花絮,這場戲是李導親自指點的,真真是照著書上原封不動的來了一遍,都不去分析人物的動機和前因後果。真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吹姚笛演的好,人家王熙鳳是大家閨秀,性格潑辣不是潑婦啊!照她這樣的鬧法放現在都要被人指指點點,更別說封建社會了。

總之還有很多,也請各位看官自己去好好分析對比。我覺得新版很多手法確實很美,有些87粉罵10罵得確實有些過分了。但新版紅樓做到今天這局面還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標榜自己尊重原著,可從主創到演員沒有一個是認認真真讀過書的,加了很多導演自己臆造的東西,這也只是表面上的“尊重”罷了。





Eboreljoy


87版的《紅樓夢》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新版紅樓,無論在選角、服飾和演技都無法相比。

李少紅版的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

先看看網友惡搞——


1、配樂太恐怖。

不聽臺詞,單是那配樂聽得真是毛骨悚然。有次,我在廚房裡做飯,客廳裡傳來詭異的聲音。出去一看,原來是家裡人看著新版紅樓,我暈。

2、服裝頭飾,新版紅樓太奇葩。

新版紅樓的銅錢頭最被詬病,簡直就是花旦現身。忍不住數一數,到底一個人的頭上有幾個銅錢?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3、新版裡的角色,最被吐槽。

林妹妹竟然有了嬰兒肥😂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除此之外,“神仙似的”又有“秉絕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顰兒才貌應世稀”

神仙般的林妹妹被毀了。雖然,新版的林妹妹各方面不協調,但是演技在進步中。


王熙鳳的角色就更別提了,哪裡還有鳳姐的精明潑辣,善搞氣氛?鄧婕潑出了新的高度,新版的就算了。

不說了,上圖。


清心一棧


謝謝題主的提問。首先,每次探討有關《紅樓夢》的話題,都是抱著惴惴不安的心態。因為《紅樓夢》太偉大了,懂《紅樓夢》的人太多了。其次,要聲明《紅樓夢》原著、87版《紅樓夢》和10版《紅樓夢》本人都看過,而且都不止一次。當然,相對來說,10版的《紅樓夢》看的最少。因為這三者少看一樣,都不敢妄加評議。

談一下個人的幾點感受吧。首先要表達的是,李少紅版的《紅樓夢》拍的還是不錯的,至少肯定不是很多朋友評價的一無是處。比如在場景、建築、服飾等方面還是用了挺多心思的。崑曲、特效等元素也屬於有益的嘗試。與其說很多人不喜歡這個新版《紅樓夢》,倒不如說是風格較以往反差太大。老實說,個人也不太喜歡李少紅版的《紅樓夢》。試著簡要分析一下其中原由。

一是觀眾的先入為主思維。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想象。87版無疑是難以超越的經典。新版一上映,觀眾難免與老版比較一番,失望之情在所難免。事實上,不僅僅是《紅樓夢》,其他太多太多的電視劇重拍後,在老版面前基本上都會敗下陣來。

二是觀眾的口味提高了。歷來喜歡和研究紅樓夢的人就非常多。新版《紅樓夢》開播之時,研究紅樓夢、懂紅樓夢的隊伍遠遠超出87版上映時的規模。吐槽人數之多、鑑賞水平之高完全在情理和預料之中。

三是演員整體演技不盡人意。近年來,受急功近利的利益觀毒害,有太多太多粗製濫造的劣質電視劇充斥熒屏。10版雖做了一些功課,但也難以逃離膚淺浮躁、急於求成的大環境薰染。相對於87版一群老戲骨的精湛演技,10版小生們的表演水平相差了好幾個量級。

四是情節生硬無趣。說難聽點兒,就是打著“尊重原著”的旗號生搬硬套。演員的無趣對白加上拖沓冗長的旁白,不像是電視劇,倒像是廣播劇(80後及以後都不知道什麼是“廣播劇”)。崑曲的嘗試也收效不佳,配樂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甚至非常壓抑的感覺。

以上個人體會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如覺有些道理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因為這個新紅樓夢太奇葩了!

一,銅錢頭,只有古代戲劇中的角色才用這種誇張的額妝,而做為一部經典之做的紅樓夢,卻也這麼妝扮,是其一之奇葩也!

二,照搬照念原文,你是一部電視劇,你要讓觀眾沉浸在你的劇情中,人物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中,而不是普及名著知識,何必照本宣科?是其二之奇葩也!

三,放快鏡頭,演的好好的,剛看出一點兒門道,就來個乾坤大轉移,好氣人!是其三之奇葩也!

四,故意製造一種鬼片的氣氛,使各人物之間顯的關係生硬,恐怖,令人不忍去看!是其四之奇葩也!

五,誰都知道林妹妹弱不禁風,病勝西施幾分,風一吹就刮跑了,而寶釵是豐滿的,有楊妃之風,而新版卻寶釵瘦弱林妹妹有種嬰兒肥之態,令人頓生厭煩感!是其五之奇葩也!

六,紅樓夢中各人物角色服飾本應多姿多彩,讓人眼花撩亂才對,而新版卻讓各角色服飾太單調,似乎有種只此一套的印象!

七,人人已都知高鶚所續為不符合曹公之原意,它卻偏要照抄照搬,令人厭煩!

唯一可取之處是片頭片尾之設計,給人已大篇的感覺,似乎比老版厚重一些!


明月照紅樓


10版《紅樓夢》是著名導演李少紅,

她所導的這版《紅樓夢》運用的背景音樂大體是秦腔和崑曲,這更符合當時《紅樓夢》的背景。李導認為《紅樓夢》是部戲劇,所以頭飾改用京劇裡的銅錢頭。這些對於87版是很大的改善也是創新。但是10版《紅樓夢》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不注重細節,過於粗糙。

就拿一個經典的場景,黛玉進賈府來說,黛玉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吃完飯,各有丫鬟用小茶盤端上茶來,87版黛玉是接了茶並不吃,只觀察中姐妹。只見有人用捧過漱盂來,黛玉照著姐妹的樣子漱了口,而10版黛玉先喝茶見眾姐妹用茶漱口,也不拿帕子捂著就連忙吐了出來。林黛玉有良好的家庭教養和文化修養,窈窕淑女一詞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而10版黛玉的演繹沒有演出這一特點,倒像個毛毛口躁躁的丫頭。

再就是鳳姐誇黛玉,最見其八面玲瓏,87版王熙鳳,稍稍來遲。黛玉連忙起身要拜見,鳳姐連忙扶起黛玉讓她做回賈母旁邊,自己也在賈母另一旁坐下,隨後鳳姐便誇黛玉,而且是隔著賈母誇,鳳姐的馬屁,目標是極清楚的,唯有老太太這一個中心,又帶誇了屋裡所有人。87版這個設計剛好達到了這個效果。而10版就過於簡單,黛玉起身拜見時,熙鳳就開始誇,語速極快,好像是單單的只誇黛玉一人而又忽視其他眾人,這裡就體現不到王熙鳳八面玲瓏的特點。

我個人還認為10版《紅樓夢》的人物選角,人物過於相像,有點傻傻分不清,沒有87版的可塑性強,10版又正好與原著相反,黛肥釵瘦。有些角色演得過於用力,比如說晴雯,她是嬌俏而不是潑辣等等。








大冰雹besos


李導膽真大,正所謂無知者無畏。李少紅版《紅樓夢》,與觀眾見面前,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言過其實,好話連篇。給人感覺李版紅樓夢將是無人超越的絕版,肯定甩之前版《紅樓夢》十八條街。他們的宣傳,確實激起很多人期待觀看李版《紅樓夢》的極高願望。

終於等到李版《紅樓夢》粉墨登場。估計很多人做好了視覺、聽覺的美好享受,也做好了跟著劇情走的心理準備,準備好了紙巾拭淚……音樂聲像伴隨著陰風吹進觀眾的耳朵,讓人渾身發冷;大片段用悲傷低沉的語調朗讀原著,讓觀眾感覺冗長拖沓(是不是不懂觀眾,還是不尊重觀眾?又或是藐視觀眾?是不是覺得沒有觀眾看過原著,要這樣反胃的照本宣科……);光景多昏暗鬼魅,讓人感覺是陰間,而不是美麗富貴的賈府……這一切的渲染,是不是要烘托出某個厲鬼要出場?蔣夢婕“不負眾望”,不管是服裝頭飾,還是表情動作,太像是女鬼了……等到蔣夢婕出場了,誰還能堅持看下去嗎?

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經典《紅樓夢》,被糟蹋得一塌糊塗。虧了曹雪芹死了,否則他要找李少紅算賬。

這讓觀眾怎麼喜歡李版《紅樓夢》?



墨韻飄香MYPX


87版似乎沒怎麼喜歡過,一是不喜歡歐陽飾寶玉。太圓太胖,與我心目中十一二歲小孩差距太大,二是那時不喜歡黛玉,87版黛玉只演成一個嬌弱的黛玉。黛玉其實性情很豐富,其它回答中有描述,這裡不重複。最近這次看,看到黛玉進賈府一節,大感失望。所有人表現都遠離原作。尤其賈母。只有一種鬨鬧的感覺。便不再往下看了。那87版為啥受人歡迎。我想有幾個原因:最主要的,那時沒啥娛樂,隨便一部劇,便能吸引住人,而觀眾口味不刁,容易滿足。其次不能避免人云亦云,名導影響力。但有一點是87版絕無異議的經典,無法超越,那就是十二首配曲,陳力為主演唱。不論譜曲,演唱均是曠古絕唱。

再說李版,初見便被傾倒,極見原著風貌。演員形象也正是心目中樣,劇情極尊重原作。印象最深的是這一節(但我記憶力不好,人物關係名字記不準,大致說一下):邢,王,尤三夫人好像有一人無誥封,在一次進宮前,那個無誥封的人在原作中微露出自慚形跡。這一情節李版均有體現。演員,劇情,原作精神只能泛談,還需有意者自行品對。但李版有兩致命處,一是配音,不堪入耳,根本談不上美感。二是黛玉之死,黛玉死是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不過相比整部劇,也算瑕不掩瑜吧。希望以後把這兩處改改就趨於完美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原作不也是歷十年幾番增刪嗎?

李版我不知道是不是真不受歡迎,87版是不是就真受歡迎。反正我喜歡的大陸劇,演員幾乎沒獲獎的。我不喜歡甚至厭惡的拿獎拿到手軟,直至國際獎。我想這裡一定有原因。

總之,若讓我看紅樓劇,目前只看李版,聽87版的曲,因為我是在娛樂自己,不是愚弄自己。

她們已是我的收藏,血液;她們在我生命中永不負我,永遠慰我。


水貨的年華


《紅樓夢》作為古典名作,是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因此,根據小說改編的戲劇、電影和電視,每一次的亮相,都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李少紅版《紅樓夢》之所以被人垢病,一方面是與87版《紅樓夢》在比較中見高低,另一方面是李少紅版《紅樓夢》自身存在著下列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演員表演太淺。賈寶玉的頑劣和純正、林黛玉的孤高和傷感、王熙鳳的熱辣與陰毒、尤三姐的冷傲與高潔、王夫人的忠厚與偽善,都沒有從演員身上看到。這一方面是演員缺乏人物應有的氣質與內涵;另一方面,是表演的不到位。比如,尤三姐耍弄賈璉和賈珍那場戲,可以說是該劇的一個亮點和高潮。尤三姐外表的冷傲與內心的高潔,在喜笑怒罵中逐一展現。無論是原著的描寫還是87版舊劇的表演,都令人叫絕。但新劇中,演員的表演潑辣有餘而高潔不存,只見鏡頭中尤三姐揪著二個男人死死不放,扭成一團,又打又罵,表演雜亂無章。根本沒有原著中尤三姐羞辱、拿捏二個男人,時而正氣凜然、時而狂放輕佻,讓兩個男人走也不是、留有不是,層次分明的精彩表演。

二、人物形象不符。兩個主要角色:賈寶玉的少兒臉和林黛玉幼稚的娃娃臉,怎麼看都與人物不符,顯得太稚嫩了。這讓他們的談情說愛,有了小孩子玩家家的味道。看著寶玉眼內空空地念白,缺少感情色彩的表演,讓人感覺十分的滑稽可笑。可能導演會說,寶玉與黛玉就是那個年齡。但不要忘了,那是兩個維繫著全劇、揹負特殊背景和經歷的孩子,他們都是少年老成的角色,年齡雖小,但心理與生理都已趨向成熟(寶玉的愚頑,是憤世嫉俗的一種外表),而不是稚嫩。同樣的失誤是,讓爺爺奶奶輩的、臉上滿是風霜的許還山、歸亞蕾扮演養尊處優的賈政和王夫人,顯得太老、太滄桑,沒有了皇親國戚的體面與尊貴。這說明該劇在演員的挑選上太欠考慮。

三、場景人物太怪。首先,不分場合地點地動用崑曲詭秘的畫外音和驚悚的走板,讓本該寧靜的場面平添鬼魅與陰森的氛圍,這是對原著的曲解。小說的空靈與詭秘,體現在天上與人間,陰世與陽間時空轉換的章節描寫中,十分燙貼自然,並不時時出現。令我印象深刻的唯有黛玉昇天時,探春聽到天空中出現了悅耳的音樂聲。這一恰到好處的描寫,是畫龍點睛之筆。而該劇中時時充斥的崑曲之聲,讓人感覺純屬多餘。其次,該劇中人物的裝扮有點搞怪。梨園戲子的銅錢頭,不倫不類地出現在貴夫人、貴小姐的頭上,令人不解。特別是有幾場戲中,寶玉竟梳了非洲女子的多股細辮頭,我想如果賈母在世的話,定會大喝一聲“哪一個大膽的丫環,把我的心肝妝成了非洲女!”,一下子背過氣去。更讓人吃驚的是同樣的髮辮還出現在戲子芳官的頭上,主與僕、尊與卑根本不分,著實讓人看不懂。

有了上述種種的不足,李少紅版《紅樓夢》不僅讓人感覺差強人意,更讓人感覺是對原著的一種褻瀆和糟蹋。


水中巖1


看了李少紅版的《紅樓夢》,了不得,那場景服飾演員真叫一個唯美!讓人看出了《聊齋志異》、《倩女幽魂》、《白蛇傳》的感受,看著看著,我咋又有點,象《青樓夢》了呢?了不得!了不得!


老版《紅樓夢》雖然場景服飾鏡頭粗糙,可基本上尊重了《紅樓夢》的本來面目,演員們一個個熟讀《紅樓夢》中自已角色相關的臺詞片段,悉心領會,進入角色,非常執著敬業,少了功利的成份,相當的安靜。一本戲演下來,差不多成了半個紅學家。



李少紅版《紅樓夢》的演員們不信
問問他們,《紅樓夢》裡的角色與關係,十有九個答不上來!這種繡花枕頭能把文學鉅著演繹好,除非他們真是老天送來的狐仙蛇精!

沒有文化涵養的演員演不好古典名著,老版《紅樓夢》擺在那裡,借鑑也不會!浪費人力物力,炒現飯把飯炒糊了,無語!

(負薪映雪感謝你的閱讀與關注!)


負薪映雪


因為這個新紅樓夢太奇葩了!

一,銅錢頭,只有古代戲劇中的角色才用這種誇張的額妝,而做為一部經典之做的紅樓夢,卻也這麼妝扮,是其一之奇葩也!

二,照搬照念原文,你是一部電視劇,你要讓觀眾沉浸在你的劇情中,人物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中,而不是普及名著知識,何必照本宣科?是其二之奇葩也!

三,放快鏡頭,演的好好的,剛看出一點兒門道,就來個乾坤大轉移,好氣人!是其三之奇葩也!

四,故意製造一種鬼片的氣氛,使各人物之間顯的關係生硬,恐怖,令人不忍去看!是其四之奇葩也!

五,誰都知道林妹妹弱不禁風,病勝西施幾分,風一吹就刮跑了,而寶釵是豐滿的,有楊妃之風,而新版卻寶釵瘦弱林妹妹有種嬰兒肥之態,令人頓生厭煩感!是其五之奇葩也!

六,紅樓夢中各人物角色服飾本應多姿多彩,讓人眼花撩亂才對,而新版卻讓各角色服飾太單調,似乎有種只此一套的印象!

七,人人已都知高鶚所續為不符合曹公之原意,它卻偏要照抄照搬,令人厭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