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清朝無壓力?為何有些人嘲笑清朝130多年的康乾盛世是笑話?

靜夜史


那些吹捧康乾盛世的,已經把“盛世”的標準降低到了什麼程度?吃飽飯就算?可惜了,這一點也很難達標。

說康乾盛世的唯一理由,可能就是當時中國有3億人口。

這一點,其實很簡單。經歷了明末的災荒和兵禍,清初的多次大屠殺,人口銳減。隨著戰亂的平息,社會趨於穩定,荒廢的土地再一次被利用起來,人口有大的增長是很正常的現象。

吹捧者開始拿人口和漢唐相比,認為那時候雖然也有盛世,人口也沒有過億。

這種比法,實在是很扯。首先,西漢和康乾時期隔了1600年,唐代和康乾時期也隔了近800年,社會生產力在進步,人口基數也不一樣,純粹比人口數量,有意義嗎?


既然要比,那就看看數據。

春秋戰國,耕地總面積2.3億畝,全國人口約3200萬人,人均佔有糧食614.8市斤;

秦漢時期,耕地總面積5.72億畝,全國人口約6000萬人,人均佔有糧食1048.35市斤;

隋唐時期,耕地總面積6.42億畝,全國人口約9000萬人,人均佔有糧食1450.92市斤;

明代,耕地總面積10.07億畝,全國人口約2億人,人均佔有糧食1192.94市斤;

清1800年,耕地總面積10.05億畝,全國人口約3億人,人均佔有糧食780市斤……

吹捧康乾盛世的人,為什麼只敢和前朝比較人口呢?

不管是強漢還是盛唐,都敢和同時期的世界各國比國力。所謂的康乾盛世呢?乾隆還在搞文字獄的時候,正好華盛頓已經帶領美國人打贏了獨立戰爭,開始了強國之路。


盛世的標準,不能這麼低啊!

好吧,就算是吃飯,就算是有了高產的紅薯土豆玉米,老百姓就真的生活的很好嗎?

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國的第一個訪華使團來了。在這之前,他們對這個神秘的過度充滿著好奇,想象著傳說中的黃金遍地……

但是現實很殘忍,英國人看到了真正的“康乾盛世”。

使團中的英國人約翰·巴羅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貧窮,觸目驚心的貧窮。所謂盛世,僅僅是吹捧出來的盛世。

官僚體制臃腫,大量的八旗子弟不勞而獲,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

文字獄禁錮思想,修書等於毀書,大量的優秀文化被毀掉。

軍事科技停滯不前甚至開始倒退,直接導致和列強迅速拉開了差距……

文人官員的獨立人格和錚錚傲骨被打磨的消失殆盡,只會磕頭。

明明這麼多問題,還有人拼命的吹捧,這些人腦子裡在想什麼?


七追風


清朝最厲害的皇帝是誰呢?其實我覺得清朝的皇帝並不是特別的認可,因為清朝的話,雖然也有大清的盛世,有康乾盛世,但是我覺得都離不開他們前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覺得清朝最厲害的並不是皇帝,而是一位皇太后也可以說是太皇太后,那就是孝莊皇太后。我覺得沒有孝莊皇太后的話,康熙不可能停下來,如果康熙停不下來的話,那麼清朝的後期也就沒有後期了,也根本不會有康乾盛世,更不會有雍正王朝,更不會有乾隆盛世。


所以我覺得清朝之所以會繼續的延續下來,離不開孝莊皇太后對玄燁的支持如果沒有孝莊皇太后的話,那麼康熙有可能中途就已經支持不下去了。我們都知道孝莊皇太后特別厲害,尤其是那句話真的是非常的厲害。那就是曾經有一次康熙要退位的時候,很多人都來這邊保駕的時候,然後讓他們趕快離開這邊,讓他們到一個更加安全的地方,然後孝莊皇太后就說。
無論多麼的困難,天下唯我獨尊真的是特別的霸氣,所以我覺得清朝雖然有很多優秀的皇帝,但是再優秀的皇帝都不如這位女人,這位卓越的女政治家那就是孝莊皇太后,真的是非常的厲害,我非常的喜歡。她既是一位政治手段特別強的人,又是一位特別能夠忍辱負重的人。


老邵談商業模式


本文章客觀分析,沒有貶低清朝的意思,還請客觀評論!


康乾盛世(康雍乾)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國富民窮的盛世。老百姓只有生存權而沒有發展權,康乾盛世的主要提現是,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這不屬於老百姓的盛世,康雍乾時期貧富差距極大,康乾時期由於人口政策的失誤,導致巨大的人口壓力,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更趨嚴峻。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五千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大關,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是歷朝歷代所沒有達到的人口巔峰,而康乾時期的科學水平和生產力很難養活那麼多人口(現在美國人口也不過3.2億)。所以要養活這麼多人只能開闢更多的耕地,清朝糧食產量比明朝萬曆時期增長了一倍之多,全國糧食產量則增至2040億斤。當時隨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中國的巴羅估計,中國的糧食收穫率高於英國,麥子的收穫率為15:1,而當時的歐洲,糧食收穫率居首位的英國也僅僅為10:1。清朝的經濟和人口的增加還主依賴歸因於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馬鈴薯的大力推廣。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共有耕地六億畝,到乾隆帝去世,全國耕地約為10.5億畝。所以當時的底線層老百姓只能每日為了自己的肚子忙碌,而停滯了發展。



清朝的只減稅負永不加稅政策雖然給了老百姓一條緩松之氣,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急劇膨脹的人口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康乾時期國庫財政儲備充足,最高的年份達到8000萬兩,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餘萬兩。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恢復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大規模減免錢糧,康熙、乾隆兩朝曾五次全免全國農業錢糧近3億兩白銀。康乾時期中國的工業產量,佔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即使是工業革命之後中國和印度的製造技藝雖落後,但似乎並不比歐洲任何國家落後多少。


其次康乾盛世還提現在政治制度方面,康乾時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保持著高效的辦事效率,且沒有出現地方督撫叛亂的情況,即便是遭受列強侵略,國家並無分裂,可以看出康乾制定的政治制度是成效的。

武器方面只侷限於內部發展,在清軍與準噶爾汗國首領噶爾丹的戰役中,清軍是以鐵心火炮、子母火炮猛轟噶爾丹的“駝城”戰術而取得重大勝利的。卻對西方先進的技術嗤之以鼻。


乾隆年間,英特使馬戛爾尼想通過展示最先進的科技來贏得好感,進而順利達到外交目的。在送給乾隆80壽辰的禮物中,有天球儀、地球儀、西瓜大炮、銅炮、各種自來火炮、西洋船模型、望遠鏡等29種,還有英國最新的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還帶來了衛隊,以便表演現代炮兵裝備。清廷只是將之作為“貢品”、“玩好”收藏,予以玩賞或鄙薄,根本未想到這裡的科技含義及其中的軍事價值。然而,清廷卻不屑一顧。拒不觀看英國衛隊的操練和現代武器展示,皇帝和大臣們對這些近代科技反應冷淡。馬戛爾尼曾邀請清軍將領福康安檢閱英國使團衛隊演習新式武器操練,福康安竟拒絕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諒來沒有什麼稀奇。可見清朝的固步自封,狂妄自大骨子裡“天朝上邦”的思想讓清廷認為西方科技不過是些奇淫技巧!



國內統一展示了清政府強大的軍事實力,而在國內社會漸趨穩定的情況下,清政府軍隊逐步腐敗,訓練廢弛,裝備落後,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軍事實力則遠遠落後了。



康乾時期科學技術水平不高,生產力水平依然低下,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方面,中國比西方晚了幾乎兩個世紀,康熙還派間諜出訪蒙古、中亞,收集各國情報,回國呈報,書中甚至很清楚記錄了大北方戰爭和查理十二的事蹟。康熙曾經委派傳教士閔明我返回歐洲招募人才,希望增進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但康雍乾三朝不斷大興武力,開疆擴土給老百姓添加了沉重的負擔,清朝的廣大實控領土離不了天下蒼生的忍飢挨餓。


當西方和世界出現鉅變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妄自尊大、拒絕開放(只開放廣東港口,還被廣東十三行完全壟斷)反對變革,滿足現狀、固步自封,特別是限制工商業、蔑視科學技術、閉關鎖國、加強集權、禁錮思想的做法,愈加嚴重地制約著社會的進步,導致中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總結

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專制制度的巔峰,是傳統中國最後的迴光返照,但光鮮的外表卻掩蓋不了內在的腐爛。所以康乾盛世是一個只有生存權而沒有發展權的盛世,只是一個帝國的盛世而不是百姓的盛世。與其叫康乾盛世,不如叫“康乾之治”客觀!


濟州府一戶侯


本身就是史學界的笑話,教科書也已經取消了“康乾盛世”的說法。

從努爾哈赤起兵到康熙時期李定國和鄭家失敗,中國銳減一點二億人口,全國上下受到戰爭破壞,民生凋敝。

之後三蕃之亂,整個南方被吳三桂佔領,清軍和叛軍廝殺,對於老百姓又是一場浩劫。

哀鴻遍野,這是盛世太平嗎?

雍正客觀的說倒是個好皇帝,也是清朝為數不多的好皇帝。勵精圖治,打擊士紳。清朝算是中興了一小段時間。

等到乾隆時期,又給老爹打下的基礎禍害光了。自己花天酒地,縱容和珅等親信腐敗,揮霍不夠收稅,比起來雍正時期,乾隆時期人口消失三分之一,按照過去的人口相當一個巴基斯坦,日本的人口消失。當時到處饑荒,要不是西方傳教士看不下去教給中國種白薯,土豆,也許餓死更多人。

說完民生說政治,經濟。

清朝從一開始就是奴隸社會,之前打仗,把不服努爾哈赤的女真部族和漢族都抓來當奴隸。到了中原以後,繼續搞奴隸社會那一套。古代孔孟講究的仁道,墨子的民貴君輕在清朝不存在的,都變成了三跪九叩。這實屬文明的倒退。一個國家遍地奴才,少數人坐享其成,這是一副繁榮富強的景象嗎?

經濟,本來明朝火器只落後西方一丁點,東南沿海已經出現類似西方的工廠。結果清朝禁止西方技術,康熙,乾隆封鎖海域,中國失去學習進步的機會。在那個時候,全世界已經騰飛了,清朝閉門造車,本身4800年中國都是發達國家,清朝花了200多年中國就成了發展中國家,你說厲害不厲害?老祖宗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清朝統治200年香港是個漁村,英國代管200年香港和發達國家一個水平。可見清朝經濟模式的失敗。

康熙,乾隆還大興文字獄,篡改歷史,很多古籍和古文化因此失傳。(典型例子,錢謙益被打入貳臣傳,實際上錢謙益根本和洪承疇那種沾滿鮮血甘願當狗的人根本不一個性質,他連臣都不算,從清朝當官沒兩天就拍屁股走了。但因為乾隆發現錢謙益文章抨擊清朝。其實,錢謙益的書屋被燒了對他個人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雖然對於中國文化界損失很大,否則乾隆肯定殺他後代全家。當然,沒有洗的意思,汙點就是汙點,但做到他這份兒很難得,畢竟黃宗羲那麼大義凜然的都乖乖剃頭當順民了,咱們老祖宗不當順民也沒咱們了。如果清朝發現他找鄭成功,李定國可是全家殺頭的。)

當中國已經落後於全世界的時候,乾隆還自我感覺良好,自詡十全老人,可見清朝的愚昧無知。

對於清朝,周邊喜歡漢文化的國家也大多數持有否定態度,日本,韓國喜歡唐明文化但是對清朝一點不感冒。清朝周邊小國家對歷史乾隆侵略周邊的野蠻行徑也是嗤之以鼻。

西方國家學者也認為,中國頂峰是唐宋朝代,而清朝是奴隸社會。

可見全世界歷史學範圍內,都認為清朝代替明朝,文化,經濟,政治全是歷史倒退。

所謂的時代發展,歷史進步,不能一概而論。顧誠先生早說過明亡清興是歷史進步的觀點是謬論。

滿清誤國三百年,難道真是憤青的隻言片語?絕非如此。


放學後的teatime


看你用什麼標準去評論了

記住就是已經完成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仍然發生了愛爾蘭大饑荒,倫敦官方調查委員會調查孩童,結論大多是營養不良,就這還是在最富裕的倫敦和其周邊,其餘地區可想而知

宋朝大家都說富裕,可是出了汴梁後其餘地區餓殍遍野

明朝開國人口六千萬,到高峰時人口不過一點二億,而所謂更高的人口其實是我們給明朝自己加的,實際上明朝也罷,唐朝也好,宋朝等等,就是高峰的時期也是餓殍遍野,因為生產力限制

工業革命前和工業革命後,二次工業,三次工業革命每次的生活水準都不一樣,以今天標則對錶古代,呵呵

社科院關於清朝乾隆時期的研究,以江南對比英國英格蘭地區,用數據得出結論,不差於

我記得美國奧巴說過中國的經濟水準終於達到了美國1910年的水平

以不變價格計算,差不多,但是當時美國照片,姑娘孩子衣服今天農村都不差於其,姑娘孩子臉有菜色,還認為就在於三個字生產力

宋朝因為棉花沒有普及,絲麻價格高,絲麻甚至是所謂貨幣,所以衣服很多是紙衣服,瓦房大量出現是元朝,宋以前以茅草屋為主,不是宋經濟差於元,而是生產力限制

一句話以今天生活水準嘲笑清朝,呵呵,說不準一百年後後人說今天的人太窮


風中小草59


承認差距比接受差距更困難。

歷史只有兩個盛世,一個是開元盛世,一個是康乾盛世,其他叫"治"。



明朝的年收入是400萬銀,大清帝國的年收入是4000萬銀,整整十倍。明朝的領土面積是300萬國土,大清帝國是1380萬國土,每一寸都是人家搶回來的,何來的家底?明朝繼承元朝的領土卻越做越小,清朝繼承明朝的家底卻越做越大。

沒有康乾盛世,中國四億人口哪裡來的?

沒有康乾盛世,在座各位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嗎?



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國是中國幾千年以來,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饒,文化最繁榮,疆域最遼闊,國力最強盛的時期。

康乾盛世是世界公認,毛主席都佩服的。明朝僅僅8000萬人口,300萬國土老百姓卻活不起,我們也是和李自成,張獻忠一樣,被明朝壓迫得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苦難人民的後代。



老百姓吃不起飯,吃觀音土,吃菜人。聽說過菜人嗎?就是吃人,當牛羊肉買來宰殺吃,還叫老百姓去修長城,去交人頭稅,給不起的被折磨死。

明朝一道名為《饑民圖說疏》,據其中原文記載:

“草根、樹皮都吃盡了,眼時時又熬不將去,只得將餓死饑民憔瘦身子割將皮肉來,放在糞火上、沙銚中燒煮。不拘生熟,且救眼下飢餓。人肉不是養生之物,吃了幾日,眼紅心熱,依舊喪了性命。

“一男子,抱一個二歲幼女,丟棄道旁,沿街叫問:“誰肯收養?”有一姓徐承領回家。旁一人說,某人抱去女孩兒不是收養,是殺吃。男子心驚,隨至其家,尋問本兒,已被肢解,四肢離異,鮮血淋漓。



明朝著名的一句話:"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河南和山東出現了蝗災與旱災。草根樹皮吃乾淨之後,就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當時有婦女、兒童被綁起來拉到市場上賣,稱之為“菜人”。屠戶買去之後,就像牛羊一般宰殺了賣肉賺錢。 一個姓周的年輕人,到河北獻縣一帶的飯店裡去吃飯。 老闆說:肉賣完了,請等一下。 不久,就拖著兩個女人到廚房去,吩咐大師傅說,“客人等久了,先取一個蹄膀來。” 隨著一聲慘呼,一個女人的胳臂就被砍了下來。姓周的人感覺不忍,於是買下了健全的女人回家做老婆。另外一個,因為流血的緣故活不成了,只好用刀結束了她的生命



而清朝,不但把版圖擴張到1380萬,守邊疆打仗的全是八旗,老百姓富裕,又不用修長城,清朝更是免了老百姓的稅務,這是幾千年都沒有的事情,還養活了4.5億人口。

請問人吃什麼?那叫4.5億,懂嗎?現在國家好不好?依然有趴大街上要飯的。

中國幾千年歷史只有倆個盛世,一個開元盛世,一個康乾盛世,其他的只能叫"治"。



在十八世紀末,也就是乾嘉年間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總產量所佔的份額超過整個歐洲,相當於英國的八倍,俄國的六倍,日本的九倍,那時美國還剛剛呱呱墜地排不上號,中國的GDP在世界總份額中佔近三分之一,實屬當時全世界No.1,現如今頂牛的美國GDP佔世界總額還不到30%,大清確實夠“牛”的。

不過大清的這份“成績”是建立在“康雍乾盛世”人口大爆炸的基礎上。乾隆六年,全國人口普查是一億四千萬,由於政治穩定,大力發展農耕,經濟繁榮,到了乾隆六十年,人口增長到將近三億,半個世紀中國人口翻了一番。人口的數量歷來被認為是國運昌盛的重要標誌,“人丁興旺”在同樣一片土地上能養活更多的人,是考驗政府政績的重要方面。



拋開千古一帝康熙爺不說,我們為什麼說乾隆皇帝打下新疆比拿破崙還偉大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後,秦朝領土也並未包括新疆、西藏、青海、松花江流域,這些土地都不屬於秦朝,所以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

漢朝比秦朝領土有所擴大,新疆歸屬漢朝,但西藏、青海等仍不屬於漢朝,所以漢朝也沒統一中國。



唐朝時,東北、內蒙古、西域都歸屬唐朝,外蒙古也短暫歸屬唐朝,但西藏始終不屬於唐朝,所以唐朝也沒統一中國。

至於連幽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的宋朝就不用提了。元朝時,西藏、青海、東北都屬於元朝,但新疆屬於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並不歸屬元朝直接管轄,所以元朝仍未統一中國。

明朝時,在新疆最遠也只到達東疆的哈密,南疆和北疆都不屬於明朝,內蒙古大部分也不屬於明朝,所以明朝也沒統一中國。

至於清朝,康熙時打下臺灣,控制西藏和外蒙古,但新疆當時屬於準格爾汗國,青海也被蒙古人控制,所以康熙沒有統一中國。雍正時,收回青海。1755年,乾隆大帝出兵西域,消滅準格爾汗國,收復新疆,1759年,又平定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亂,完全統一新疆。至此,18省、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臺灣都完全屬於乾隆大帝的統治之下,乾隆大帝完完整整地統一了中國。



乾隆在位事蹟

乾隆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乾隆自稱十全老人是因為他即位後五十七年(1735~1792)間在邊疆地區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十全記》以紀其事。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時期的十次軍事行動,為乾隆自我誇耀之詞。所謂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說的是:"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在十全武功中,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功勳卓著,影響深遠。

其他其次有點言過其實,比如徵安南、緬甸、廓爾喀,雖耗資巨大,但並沒有讓對方臣服。而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徹底讓對方臣服,實現了新疆的完全統一,讓近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重歸王治。僅憑此,乾隆皇帝就可以說是一位千年未有的出色帝王。



秦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結果怎麼樣?“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漢的軍事實力也是很強的,結果怎麼樣?一個黃巾起義,就使它焦頭爛額;一個董卓之亂,就讓它命若遊絲。然而大清帝國即便在遭受重創、國勢衰微之際,仍尚能平定新疆,收復伊犁,鎮壓太平天國。至於前期平三藩、收臺灣、對付教門會黨,更是攻無不克。清王朝並不是“紙老虎”。 唐與清相比也相形見絀。唐徵高麗,數徵數敗;清則人關前即收服朝鮮。唐徵突厥,斷斷續續,清則人關前即收服漠南蒙古諸部,人關後數次討伐準葛爾,皆大獲全勝;蒙古族幾乎全部成為大清臣民。唐徵西域,勝敗無常,清出兵必勝,平定回疆,將其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唐徵吐蕃,負多勝少,清六次用兵,五次大獲全勝,終清一代,藏不敢叛。 無論是安內還是攘外,清朝都不遜於歷朝,即便在與列強的戰爭中數次戰敗,也沒有像宋、明那樣至於亡國。



講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偉大的朝代的,毛澤東,周恩來,金庸,魯迅等等。以後上央視的有閻崇年,紀連海,錢文忠,袁騰飛,石國鵬,王立群,祝勇,蔣豐等等數不勝數。現在有易中天。國外還有魏斐德、羅友枝 彭木蘭等知名漢學家。 反觀說大明朝中國最偉大王朝的,沒有一個歷史學家這麼說,似乎只有網上明粉。 本人作為歷史愛好者,對明朝歷史也較感興趣,但是很反感“明吹”,這些人與明末的閹黨有的一拼,很喜歡給人扣髒帽子,只要是與他們意見不合的,立馬就被扣上什麼“滿遺”、“韃清”等等難聽的稱謂,這與當年閹黨搬弄是非把反對者統統定義為逆黨有何分別?幸好明吹們沒去明朝,不然魏忠賢門下又得往後排上一堆義子幹孫。

用中國古代的標準,“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的頂峰。

中國的領土、人口,經濟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奠定的。 當然以現在的標準來說,“康乾盛世”是個飢餓的盛世,對於一個20世紀90年代才解決全民溫飽的國家,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幾百年前,這就是笑話。



“文景之治”內有皇族之亂,外有匈奴橫行;“貞觀之治”動不動天下大災,出了長安就有餓殍;再看看康乾時期,整個中原地區一百多年未見刀兵,國家與準噶爾一百年間對賭國運,期間居然未曾加賦。 由此可見康乾盛世比之前盛世之治不知強多少倍,但是用21世紀的觀點來說,康乾盛世又什麼都不是,沒有原子彈、沒有航空母艦,坦克飛機核潛艇更是一無所有。





清華大學的高曉松說的狠對,在三無明粉的眼裡,不喜歡明朝,有權威,懂歷史,說實話的,就都是滿遺,包衣,可是你們又不姓朱,更不是皇族,你們的祖先和李自成,張獻忠一樣,都是被明朝壓迫而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的苦難百姓啊,對這些可愛又無知的網民們,真的是可悲又可恨。


ID笑似花解語


提明朝領土就是明中後期,提清領土就提後期時,清直到乾隆後期才基本掌握某些人口中的1300多平方公里。雖然不是明粉,明朝也比較艹蛋。但總拿明清比有意思?兩個都是垃圾,還要比個高低?現在的人是不是有毛病,只要說清朝的事,就必須扯一下明朝,怎麼明朝是清朝的爹?也確實是,清首席酋長就是明將領李成梁的乾兒子


baomin太多


康乾盛世沒有揚清者說的那麼好,也沒有貶清者說的那麼差。網上極端的評價不少,越是極端的文章,給人的印象越深,瀏覽點擊率越高。現在是向錢看的時代,社會價值觀已經被嚴重扭曲。看看天價人氣極旺的明星,再看看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國家和民族流血犧牲的英雄,哪個更被人們關注?


用戶5523447046


清朝給中國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領土,留下1300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而在教育,軍事,醫療,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等等各個方面則是全面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