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葉尖先發黑然後落葉和綠葉發乾落葉,怎麼挽救?

smx820202


杜鵑花在北方養護,真的問題很多很麻煩,主要原因還是北方氣候不太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而南方雨水多、空氣潮溼,種植杜鵑花反而很簡單,所以在北方種植杜鵑花、茶花這類喜歡溫暖溼潤的花卉,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更多的是長期種植杜鵑花,需要多觀察總結,別人的經驗說的再好,對於自己往往沒有切身體會,還是種不好的,比如杜鵑喜歡水分但是又不耐積水,看似矛盾,但是真正種植杜鵑以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首先很多花友拿到杜鵑,往往這種杜鵑都是長期大棚養護,或者養護的環境很適合杜鵑的生長,因此杜鵑往往葉片油亮、花苞叢生,但是拿到家以後,很快就葉子發黑脫落、花苞敗育,其實最關鍵的就是家庭環境和杜鵑生長的環境差異過大,首先杜鵑喜歡溼潤的空氣,北方家庭這一點還是很難做到的,一般北方家庭如果不加溼,估計50%的溼度都很難,杜鵑需要的溼度要70%甚至更高,我們看新買回來的杜鵑,枝幹上都是青苔,可見杜鵑平時生長的環境溼度有多大。

另外杜鵑養護,一般拿回來的苗子,第一步先整體噴灑殺菌劑,我一般噴的是百泰,也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整株葉子正反面、背面、枝幹、盆土都會全方位噴灑,這樣可以一定程度杜絕黑斑病的發生,也就是葉子發黑的問題,另外,暫時不要急著換盆,因為杜鵑是須根,一旦換盆,可能導致緩苗失敗,所以先原盆養護一段時間,徹底適應了家庭環境再說換盆。換盆以排水良好的控根盆、紅陶盆為好,儘量不用瓷盆。

杜鵑花雖然喜歡陰涼潮溼的空氣,但是如果長期沒有光照、通風又差,非但杜鵑花長不好,還會滋生黑斑病、灰黴病等,所以冬季養護杜鵑,儘量給足光照,夏季需要適當遮蔭,千萬不要冬季也遮蔭夏季也遮蔭,通風對杜鵑的健康,有時候是至關重要的,空氣流通好,可以很大程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杜鵑花喜歡溼潤的空氣,但是因為根系都是須根、淺根,所以很怕積水,北方家庭種植杜鵑花,可以用加溼器,也可以找個水盆,裡面加一些水,然後放個磚頭,磚頭高出水面,然後杜鵑放在磚頭上,這樣磚頭就可以提供一定的空氣溼度。另外杜鵑喜歡酸性,要定期澆灌硫酸亞鐵。

所以想養好杜鵑,真的是個細心的活,像養月季一樣粗狂,是不太好的,需要養根、環境控制,這樣杜鵑才能養好。


書香庭院的玉痕


杜鵑花葉尖先發黑然後落葉和綠葉發乾落葉。應該怎麼挽救?

杜鵑花他是南方的花卉,在北方養這種情況是最容易出現的。小齊之前養也是出現這種情況。但是現在就不會出現了,主要原因是要根據他的習性去養。



他為什麼葉子會發黑?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室內通風效果差的原因。一般杜鵑花的花期就是在冬季,他這個時候開花,我們買回來放到室內,冬季室內通風效果非常的差,你要儘可能給他營造一個通風好的環境的話,他不會出現落葉的情況。所以說想養好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保持一定的通風。我們從花市買回來的杜鵑花。記住不要放到光照太強的地方去,光照太強了,就會導致它的葉片從葉尖開始發乾,因為他在大棚裡或者是在花市的光照不是很強,突然間轉換大的環境,強的光照就會導致他葉尖出現乾的情況。這兩點是造成他葉尖發黑然後葉片逐漸脫落的原因。



杜鵑花她喜歡大的空氣溼度,我們給他營造大的空氣溼度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大的溼度我們可以通過每天用噴壺從葉片下方往上噴水,也就讓它底部葉片有水分。這樣可以給他增加下空氣溼度,也可以給他找一個臉盆,裡邊放上一塊磚,把杜鵑花放到磚上。在臉盆裡加上1層水不要沒過磚。這樣也可以給她增加空氣溼度。


再一個就是關於澆水了。出現綠葉大面積脫落就是我們澆水不當所致,水多了爛根了。根爛了它的葉片必然會出現發黑,必然會出現大面積脫落的情況,杜鵑花喜歡大的溼度,但是並不是要你長時間泡在水裡,澆水的原則就是盆土幹下去一兩公分直接給它澆透。這是最好的。

你這顆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可以適當的解救一下。首先用代森錳鋅兌水直接給它澆透,然後把它放到通風的地方去。用代森錳鋅去噴一下葉片。不要見強光。適當的修剪一下枝條和花苞。在通風的前提下,每天去給他噴上一次到兩次的水。如果半個月它的葉片不持續嚴重了。證明我們救活了。如果緩不過來。證明爛根非常嚴重了,沒必要去救了。現在不建議你去換盆。



剛買的杜鵑花想要養好根據前面小齊說的幾點,做好了。問題就不會太多。開花也能夠正常的開。


小齊喜歡養花,每天更新養花的視頻和知識,如果你也喜歡養花,關注小齊,幫忙轉發支持一下,小齊在這裡,謝謝大家。


養養養花花花


敬告:杜鵑耐寒,但保證冬季能充足休眠是來年養好與否關鍵。因而冬要控水停肥。養花有“觀葉辨病”之技,亦有“看題斷病”之藝。題主杜鵑黑尖只有兩因:不通風與水大。而肥大新芽焦尖,上沒上肥你自知。

又沒圖,我上杜鵑冬季常見病圖,由於杜鵑各種真菌病也會黑葉黑尖,為保證辨病準確度,你在文章下留言是第幾圖就可。

杜鵑難熬夏,更難挺過冬!冬季是杜鵑百病集生季節。這與杜鵑耐寒性不錯有關。但好多新手冬季怕凍著,特別是北方冬季有暖氣房,高溫乾燥與杜鵑冬季所喜的低溫休眠和溼潤空氣環境相佐!再加上空氣不暢,導致各類病害爆發!


1,拿題主杜鵑病害為例:這是明顯的“一串二”病症。先葉尖發黑接著落葉!這黑尖分為倆種“老葉黑尖和新葉黑尖”。老葉黑尖是通風不行;新葉黑尖水大悶根!而黑尖後落葉則是株體自我調節作用,即知黑尖葉片已無用,棄之免爭養份,也是杜鵑病後向蒔主以落葉形式強烈示警:通風與控水。

二,(1)綠葉發乾落葉一是室內有地暖或暖氣,空氣乾燥,而蠟質薄葉的杜鵑葉片卻需要溼潤的空氣來進行保潤。杜鵑毛細根極為纖弱,喜水又怕水大,這也是杜鵑喜高溼的原因。所謂的高溼一指空氣溼度,二指盆土“潤”度:盆土有溼氣但非積水,溼氣是盆土握手有潮溼感且疏鬆透氣而非成泥!這點是養鵑的難點所在!



(2),綠葉漸幹脫落應該有扭曲狀。這與盆土過溼,根系悶根窒息有關。根葉直聯,根呼吸困難葉片自然也扭曲示警。所謂的綠葉漸幹,就是根供氧困難,室內空氣又幹燥情況下,葉片因失水斷養而以掉落終結。


好處是能自然掉,這證明根系還有自然調控能力。你可摘去黑尖葉片,若盆土過溼則控水,慢慢松盆土保持通透,把根系處土扒向四周,露根加快散溼。把盆底墊高,盆底孔要懸空保證透氣。拖盤放倆塊磚放水,水至磚高1/2,保證磚塊溼透,花盆底孔不可接觸水來保溼。

必要時換土。中午天晴無風時開窗。切記,通風環境好壞是養好杜鵑的重要環節。盆土以微酸透水透氣植料為佳。



閉花落雨


杜鵑花葉尖先發黑然後落葉和綠葉發乾落葉,怎麼挽救?

人們對杜鵑花的喜愛傳承已久,自古以來就有好多文人墨客寫詩讚譽杜鵑。白居易的詩:“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女”。賦予杜鵑以“花中西施”美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裡養花的人也越來越多,養杜鵑花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養植杜鵑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今天就杜鵑花葉尖發黑、落葉、發乾的原因和處理辦法提以下幾點建議。


杜鵑花是一種喜溼潤,怕高溫也怕寒冷的花卉。冬季養護杜鵑花就防範一個“凍”字。氣溫低於0℃以下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害。氣溫過低就會凍壞根部,出現葉子發黃乾枯情況,葉面葉尖凍壞出現發黑發蔫。


而我國北方好多地區,冬季氣溫動輒就是零下幾十度,稍不注意就會凍壞花卉,所以家裡養植了杜鵑花的,一定要注意保溫防凍。

盆土過幹缺少水分時,杜鵑的葉子也容易變黑。杜鵑也好,還是其他花卉也好,在盆土過干時都有一個自我保護習性,就是生長水分不足時,為了減少葉面蒸騰,避免整株因缺水分而枯死,就會自發的產生大量落葉以自保。所以澆水不及時會引起落葉。


花間草


杜鵑花好看但不太好養,杜鵑花葉尖發黑然後落葉說明是水溼造成的,綠葉發乾落葉說明養護環境溼度過低,這是北方冬季室內養護杜鵑最常見的病症了。造成這種現象與冬季室內通風不佳,溫度高(有暖氣、地暖或者其他取暖設備)導致空氣溼度低脫不了干係。

杜鵑喜歡溼潤的環境,這裡的溼潤不是單指盆土溼度,還指空氣溼度。很多人養杜鵑都有個誤區,看葉子無光澤、發乾就以為是澆水不夠,結果盆土溼度過大引發爛根,有的還經常葉面噴水保溼,如果通風情況好還好說,室內通風不好噴水容易加速葉片發黑、落葉,甚至感染病害。

對於題主這種情況,如果養花經驗不足不建議換盆,換盆掌握不好死得更快。建議這樣盡力挽救下:

  1. 摘掉髮黑的葉片,遲早也是要掉的,早點摘掉還節省養分。

  2. 掉的葉子收集起來不要放盆裡,避免引發病害。

  3. 病株先不要放能見太陽的地方養護,放光線明亮的地方即可。

  4. 通風不好不要噴水,在溫度稍高的中午開窗通風(半個小時左右,根據室內靈活掌握開窗時間),通風時避免冷風直吹杜鵑加重病情。

  5. 買那種可存水托盤或者大盆裡放水找東西將盆墊起來,花盆底不要挨著水,這樣可增加小環境的溼度。家裡開加溼器的話,就放杜鵑花旁邊吧,人花共享。

  6. 盆土若過溼,要適當控水,建議沿盆內壁向下插幾個孔,給杜鵑鬆鬆土加速盆土蒸發。

  7. 盆土幹了需要澆水時建議先用多菌靈澆一遍,後面再需要澆的時候用生根粉澆一次,這樣可促進生根。

杜鵑喜歡排水良好、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因此北方的花友日常養護還需注意每1到2個月用硫酸亞鐵澆一次改善土壤酸鹼度。到換盆的時候最好換個陶盆,比瓷盆好養。


花卉園藝師,樂於分享花草養護知識及裝飾技巧。如有不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看到會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