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文|屈臣氏牛頓

近些年來國內年度票房榜單中,能成為爆款的影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包含大量製作精良的電影特效,可以說,如果將特效鏡頭完全刪除,那麼能為觀眾津津樂道的佳作也不復存在,簡單來說,電影特效一般指電影里人工製造出來的虛擬畫面。

早在電影誕生最初時期的1898年,為了豐富電影的畫面感,幕後工作人員會在影片中加入一些視覺魔術,來產生令觀眾震驚的詭異與幻覺效果。電影導演喬治·梅里愛在《一個頂四個》這部短片中,就運用了膠片的多重曝光特性,拍出了瞠目結舌把人的頭從身體取下的畫面。到了1903年,喬治·梅里愛再自編自導自演的《月球之旅》中,通過攝像機固定裝備與組合的嘗試獲得了特效鏡頭拍攝靈感,完成了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這部僅僅只有14分鐘的科幻默片也正式開啟了電影特效技術的百年探索歷史。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月球之旅》片段

隨著電影進入到彩色膠片時代,電影在特效領域收穫開啟了新的發展空間,產生了一些新型特效技巧。1940年,電影《巴格達小偷》第一次運用到“藍幕摳像法”,在影片拍攝時,演員在藍色幕布前進行表演,後期只需要將通過藍色濾鏡拍出來的那捲膠片進行高對比度處理,這樣就能將人物摳像從背景中分離出來。最後合成上人物的正常畫面,就能製作出特效畫面。

可以說,電影特效作為科技與電影的結合產物,正在隨時緊跟科學發展的腳步。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20年時間裡,電影特效因全新的創作思路,和計算機成像技術的革命性科技進步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影特效也正在不斷髮展,於是各種類型的試聽大片持續呈現在觀眾面前。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攝影系統

進入21世紀,動作捕捉和CG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實現了電影特效的又一次飛躍。《指環王2:雙塔奇兵》大量運用了這兩項新技術,可算經典之作。展望未來電影技術的發展,一些新近實現的技術突破正在改變電影工業,並進一步釋放電影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中,知名度尚且不高的光場技術便十分值得關注。攝影機在拍攝中捕捉的每一個像素不僅有顏色屬性,方向屬性及其在畫面中的精確空間定位,光場攝影系統還可以讓電影製作者擺脫傳統現場取景的限制,通過虛擬化現場攝影元素,電影的後期製作可以有無限的創意可能性。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特效逐漸演變成能引爆眼球的大片標配,也成為電影工業化的重要體現,具有勞動力密集型及資金密集型的雙重特徵,由於每個製作項目所涉及到的素材量非常龐大,對硬件各項運算能力、繪圖能力以及儲存性能的要求都極為高超,就是說在沒有頂級硬件的支撐的條件下,根本毫無辦法做出高質量的特效出來。

現如今的特效大片,全部採用IMAX規格拍攝和放映,和原來的畫質相比標準更高,畫幅也更大,這種狀況下,使得後期特效製作的工程量開始成倍成倍增加。舉個例子,一臺十分頂級配置的硬件,需要連續運行50個小時才能渲染出1幀特效畫面,而電影1秒鐘至少有24幀,一段時間長達5秒的渲染鏡頭,光是一臺機器便要渲染250天左右,為了節省渲染時間,壓縮成本提升效率,幕後工作人員只能簡單粗暴的增加硬件數量。比如工業光魔、Weta Digital這些成熟的大型特效公司,他們在自己的內部都有搭建自己的渲染農場,在裡面有成千臺工作站和服務器在為這些特效日夜運轉。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盧卡斯與工業光魔

雲上渲染影視特效,成為科技企業新寵兒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一秒為24幀,一部特效大製作的影片單靠電影公司自身的渲染設備,則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但是雲渲染則能提供海量計算和彈性使用的特性,為渲染工作提供最優秀的解決方案,也是為視覺特效行業帶來了一次新型的技術革命。

雲渲染,它擁有海量計算和彈性使用的特性,為渲染工作提供了最優的解決方案,可以視為特效行業的一次技術革命。雲渲染就是把素材上傳至雲端,遠程使用雲計算系統進行渲染,最後再下載到本地,不論特效師在哪兒,雲渲染都能隨時進行。除此之外,雲渲染還可以將任務分割成若干部分,由集群中的各個節點同時間進行渲染,在減少渲染耗時時,還能根據需要來安排渲染的順序,和監控渲染的進度。

在全球範圍內,電影大片採用公共雲計算渲染早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和質量保障。好萊塢的《星際迷航》《環形使者》《阿凡達》等影片便是使用了雲計算服務,在《速度與激情7》中,更是使用雲渲染技術讓主角保羅“復活”。這一切一切的視覺衝擊的背後,都無不讓我們驚歎於好萊塢在電影特效層面那令人感到震撼的製作能力。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保羅·沃克“復活”

今年春節檔,一部國產重工業科幻影片《流浪地球》歷經四年時間打磨,成功斬獲春節檔期間電影票房冠軍,拿下40億票房好成績。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和美國一流科幻片來做標準,該片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超高水準,通過充滿厚重史詩質感的場景,把最瘋狂的幻想在太空尺度上展現出來,讓所有觀看過的觀眾感動不已。

這次《流浪地球》的幕後特效,也有部分採用了雲渲染技術,完成了一次國產科幻電影的造夢工程,洪水淹沒冰封的上海北京、異常的氣候變化、緩緩靠近木星的地球....特效師把這些未來景象和宏大的宇宙星辰真實的帶到了觀眾面前。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華為雲渲染圖

《流浪地球》特效揭秘,華為雲立功

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華為居然參與到了《流浪地球》的特效製作工作中,為了解決後期渲染的巨大壓力,參與《流浪地球》幕後特效製作的Macrograph公司和華為雲合作,華為雲提供了海量算力,助力特效行業高速運轉,讓電影連設計帶渲染一共才用了9個月,華為雲智能模塊化數據中心支撐了海量計算能力,快速靈活的部署方式成為雲時代海量算力堅實的“基座”,為中國科幻電影的破繭成蝶提供了寶貴力量。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Macrograph與華為雲的《流浪地球》主題海報

這不是國內電影第一次使用雲渲染完成特效了,比如《大聖歸來》等影片,雲渲染特效都十分不錯,國產大片這幾年特效水平徹底擺脫5毛,這其中的功勞多虧雲渲染。華為雲近乎無限的CPU海量資源,可以短時間內在使用1000臺雲虛擬機的情況下,用一個小時就能完成工作。另外,華為雲也能做到真正按需使用,在使用完後關機就不會計費,也不需要刪除資源。

廣袤無垠的雲計算市場,正在展示它為觀眾帶來的美好未來,目前已經涉足國內雲計算市場的廠商,分為四大: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究竟誰才是未來的大贏家呢?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2018年全球著名諮詢公司Forrester推出公有云市場報告,華為雲進入領導者象限。華為雲被Forrester認可,彰顯了其全面的雲基礎設施服務實力。據瞭解,Macrograph公司在決定採用公有云之前,選擇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雲廠商,做了3個月左右的橫評,最後華為雲以高出高出其他廠商10%-20%的性能獲得Macrograph的青睞。

Macrograph公司系統開發工程師河會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雲的性能和規模相比於谷歌,亞馬遜毫不遜色,服務理念以及可訪問性也可稱完美。在短時間內可以輕鬆實現擴容至1000臺高性能虛擬機的部分讓我們十分驚訝並且印象深刻。”

同時,他表示:華為雲強大的優勢讓Macrograph公司自研的雲渲染達軟件Queenbee得到更好的優化,讓藝術家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渲染性能體驗。Queenbee雲渲染可以遠程實現資產以及環境的同步,同時也支持數據傳送和渲染監控等功能。使用此軟件,無需任何複雜的設置工作,可以在任何一個工作室實現與華為雲的架構,助力順利完成渲染工作。

特效電影工業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尖端,華為雲和國產特效電影一同起航

視覺雲計算平臺既能保證影片製作質量,又可以大幅減少影片後期製作週期和成本。在IP挖掘、影視宣傳、發行和營銷等領域也能讓製作團隊獲得更大的商業回報和主導權,無論是之前極為賣座的《變形金剛4》還是票房同樣火爆的《速度與激情7》,一部影片的視覺效果是否出色已經成為了決定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加上目前人們對視頻內容畫質的不斷追求,從1080P到4K甚至是未來的8K顯示分辨率,視覺領域數據的吞吐量直線上升,都預示著雲技術、雲計算平臺將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雲上影視特效,讓特效電影工業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尖端,早在2009年拍攝《阿凡達》時,好萊塢就已經嘗試過在雲端進行全球化的數據傳輸和渲染。從2010以後,谷歌雲、微軟Azure、亞馬遜AWS和阿里雲等等雲服務企業也開始陸續通過收購、注資等方式進入影視渲染行業。

目前好萊塢的主流公司是使用公有云渲染,這個已經成為業內方向,Macrograph也認為電影工業早晚會進入全面使用雲的時代,現在先適應起來,比別人跑的快一點,同時也在改變製作方法,給其他特效公司也提供這種渲染服務。

將高精尖科技滲透到《流浪地球》,華為讓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智造

華為超大型雲數據中心

如果和其他行業的雲計算服務橫向對比,我們會發現或許中國的機會即將到來。參考交通上雲這類和影視特效一樣涉及大規模數據處理的雲業務,可以發現雲計算、雲儲存都只是雲服務的開始,真正的效率提升在於雲端AI計算。對於中國科技企業來說,一方面在AI技術上並不落後於美國,另一方面距離整個影視產業鏈也更近。

中國的科技企業和影視之間的聯繫最為密切,雲計算和AI在影視特效這一點上,真的能讓我國的電影產業彎道超車逆風翻盤,讓我們拭目以待。

華為雲助力《流浪地球》,點擊“閱讀原文”,詳細解讀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 ◇ 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