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我们的师父》开播了,很多网友都说这又是一档抄袭韩国《家师父一体》的综艺,但据说节目内容还是蛮轻松搞笑,属于慢节奏的温情综艺,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一看究竟!

第一期出现的师父是从影近70年的牛犇老师,四个徒弟大张伟、于晓光、刘宇宁和董思成将与牛犇同吃同住三天两夜,共同分享一些人生的故事和感悟。一整期下来,大家聊了很多,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养老问题,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那么究竟老人应该选择怎样的养老生活?养老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从剧中我们可以发现,牛犇老师宁愿放着家里的大房子不住,反而选择了老年公寓,这是为什么呢?

一、居住环境

首先,这个老年公寓跟一般的养老院不一样,居住面积不是很大,一室一厅,有厨房、客厅、卫生间等等,基本生活起居该有的设备都有,看起来很有家的感觉。而一般的养老院房间就跟学生宿舍一样,只有床铺和卫生间,除了休息睡觉,其他活动都在公众区域。并且这座老年公寓的软件设施也很好,有干净整洁的公共食堂,休闲娱乐中心有运动器械,台球桌,合唱室等等。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总的看起来,这不是一般的养老院,居住环境和起居生活相比普通的养老院会更好,而且牛犇老师也说过,这个老年公寓并不是让老人纯养老,身边的邻居都是同龄人,而且每一层的每一个活动区都有专门服务,相比在家请保姆,这个地方会更适合老人居住,甚至比在家里都舒服。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其实,很多人对于养老院的了解都是通过电视上播放的影视内容得知的,但是大多宣传广告和影视资料为了凸显亲情的重要性,隐藏了养老院的真实情况,导致大多数人对养老院有一定的偏见,潜意识中会觉得养老院里面的老人,应该都是因为子女问题或家庭原因,所以才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觉得在养老院里面就是在等死,没有自由,包括我们年轻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在养老院养老,连刘宇宁也是拒绝养老院的。

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的话,会发现现在的养老院跟以前的养老院完全不一样,以前的养老院只是负责简单的生活起居,纯养老类型,而且群居生活比较简单,跟学生在校住宿一样,但是现在的养老院,能针对老人的生活需求,除了基本的食宿服务外,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和活动,满足老人不同的兴趣需求和精神需要。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二、陪伴

老人的养老问题除了居住环境之外,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从牛犇老师的老年公寓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寓里居住的都是些同龄人,他们平常没干嘛就会串串门聊聊天,结交一些老朋友,甚至有些还意外地成为亲家,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比在自己家里舒服,好朋友都在身边,出个门都能看到,一点都不怕子女没时间陪伴自己。

还记得之前有个报道说,日本有7位单身高龄女性在同一栋楼房中分别购买了不同的房产,以邻居的身份一起生活了十年,并决定就这样组团安度晚年。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老人的陪伴不一定需要子女,如果是自己喜欢相处并合得来的同龄老人,住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更能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而我们做子女的,很多人都没办法长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因为我们要工作、要赚钱、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且不是人人都像苏明玉一样有钱,能放下工作,全职陪伴老人。

其实,相比较于养老院生活,很多网友对于自己的养老生活会更倾向于几个知心朋友一起住,因为老人也有自己想过的生活,他们也不希望被年轻人打扰。

《我们的师父》说实话,这样的养老生活,我酸了!

牛犇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对,老人们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并没有很高的物质需求,只要能有舒服的生活方式,不用犯愁,优雅且愉快的生活,就够了!

如果你老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养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