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攝影師的作品時,經常會問一句“後期了嗎”?你怎麼看?

高山244753109


前期和後期共同組成了一部攝影作品,除非你是拍照,不是創作。拍照跟創作是天上地上的區別。


攝影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

亞當斯說過:前期是譜曲,後期是演奏。

就好比是人的左手和右手配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圓滿完成我們要做的事情。右手好比是前期,左手好比是後期。只不過我們大多數人經常用的是右手,左右手都能靈活使用要麼是先天遺傳,要麼是經過特殊訓練。

攝影也是一樣的道理,對於大多數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或者只是會簡單舉起手機或者相機直接去拍,然後給網上發圖,曬圖的普通人來說,“左手”是需要長期訓練的,拍的照片都是需要後期的。

為什麼?

拿手機拍照來說,當你遇到一個好的物體需要拍照的時候,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拍照吃瓜群眾本能的反應就是上去咔嚓一張,不考慮構圖,不考慮畫面主次安排,不考慮光線,不考慮背景,不考慮路人甲,所以你就看到了每當旅遊旺季朋友圈裡那一堆堆遊客照了,被拍攝的主體形象被淹沒在了人群中,傻傻分不清楚。

這種照片前期,後期都可以避免。前期拍的時候,角度高一些,往左往右一些,往上一些,前進幾步,等等都可以突出主體,讓照片簡潔,主體人物突出。但大部分人是沒有這個習慣,或者跟著旅行團行色匆匆,來不及多想,就拍拍拍了,所以,只能依靠後期解決前期不足了,後期裁剪啊,增減曝光啊,調整色溫啊,等等,遊客照就會變成旅行照,差距大矣!

普通吃瓜群眾最需要後期,而專業的攝影師更是需要後期,而且經常後期。包括參賽的著名作品,都是靠作者的後期修圖工具再現自己創作風格,修出一副讓我們滿意的攝影作品。

例如,我們熟悉的一張照片,希望工程的宣傳照片:《大眼睛》

這張照片是1991年,紀實攝影師解海龍用膠片相機所拍。下面是後期暗訪的操作參數,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後期,大眼睛這影響希望工程的照片會震撼人心,打動我們每個人嗎?



再來一張2015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人物類金獎照片


下面是原圖,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後期裁剪了畫面,進行二次構圖,然後調整了飽和度,色調,就讓畫面得到了重生。

這樣的後期在蘋果每一年的全球手機攝影大賽是允許的,只是不讓過度使用桌面修圖軟件改變照片原貌。



同樣是後期,合適的,適當的後期是雪中送炭;過度的,大量的,不自然的後期就是雪上加霜。

就像下面這張照片,嚇人不嚇人!有人會認為這張很美的嗎?

膠片時代的後期需要暗房,所以後期都是在暗房操作的,不然你只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底片,甚是嚇人。數碼相機時代,只不過暗房被各種修圖軟件替代了而已。本質上是一樣的。

除了我們通過修圖軟件的後期,其實,在你前期拍攝的時候,相機系統也會在內部幫你進行後期。

我們常說的佳能適合拍人像,尼康適合拍風景;蘋果手機成像自然真實,華為徠卡風,oppo,vivo美顏好用等等,這些都是不同廠商相機內部成像的不同調教,在你拍攝時某個物體時,相機內部自動調整成他們的風格,這個不同的風格就是前期拍攝時的後期。

所以,探討一張照片需不需要後期,後期好不好?這種問題是沒有意義的。還不如多把心思花在提高拍攝水平,修圖水平,或者放在提高審美上來,讓自己的照片好看,耐看,得到別人的認可,豈不更好。

欣賞一件攝影不要開口閉口這張照片後期了沒有,p了沒有,讓內行人聽起來像笑話。

你可以多思考這張照片用了什麼構圖,作者拍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後期為什麼這樣處理?這張照片表達了一個什麼樣的中心主題呢?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可以幫助我技能,審美提高呢!




更多幹貨請大家持續關注頭條號:一起手機攝影……


一起手機攝影


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攝影圈內一直都有一種“聲音”,認為某些攝影師的作品嚴重依賴後期,一張低劣的作品,通過軟件後期的方法“偷天換日”,修改得面目全非,這是褻瀆攝影。

知名的攝影師——麥克.山下也曾經說:

“我在中國觀察很久,發現中國攝影師拍的東西是假的,過度技巧性的東西太多,大多是擺拍和設計的場景,而作為一個國際攝影師是不能預置場景的,一定要把真實的東西給大家。我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都要提前承諾,所拍攝的都是真實的場景,PS(photoshop)這種技術儘量不用。比如,我第一次看到九寨溝是在書中,覺得那張圖片好美,可是到那裡發現根本不是那個樣子的,照片都被過度PS了。我想傳遞給中國學生的是,不是為誰工作就符合誰的標準,我很想把追求實際拍攝的精神傳遞給他們,甚至是中國的攝影師們。”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被嚴重後期的圖片,色彩誇張,“一眼假”。所以給普通大眾帶來了這樣的印象,凡是好看的圖片,很多都是嚴重後期“造假”弄出來的。


當然,不管是“無知”還是“鄙視”,在欣賞他人的作品時,最好不要問這樣的話。因為這是不友好、挑釁的行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遇到一個美女,你開口就問:

“你這胸口有沒有墊海綿?”“你臉這麼白,抹了很多粉吧?”“你的鼻子很挺啊,韓國哪家醫院做的?”

那麼,我想問,這樣的人還能活多久?


從耗子胖成豬


後期是前期的補充,沒有後期的照片是不完整的!我不知道大家都用什麼格式拍攝?我用的是raw,我相信多數攝影師都會採用這種格式。它本身就不是照片,必須通過電腦軟件對它調整,之後輸出成為照片。

當然我很反對過度的後期,其實這個度不好確定,我也不知道多少算是合適。😜

如果是紀實照片就更不應該對照片內容進行調整了!

最後,我想說。其實很多這樣問的人,這樣問並無他意,他其實就是隨口一問😂。



反正我是後期了😝


攝影師楊盛


太多人誤以為膠片時代是沒有後期加工的,膠片“後期”調整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多數人接觸不到也看不到工作過程,所以誤以為膠片沖印過程是沒有後期的。膠片顯影、沖印過程中可以控制調整反差、曝光、色調等等;還可以做局部曝光、膠片疊底、二放創作加工,歷史上一些重要照片增減幾個人物也是常有的事。

數碼相機記錄下數據,不代表它真的是“如實”記錄了當時的光影信息。所以後期適當的調整曝光、反差、白平衡、色飽和度色調、局部曝光等等,還是很有必要的。除新聞紀實類圖片不應該進行大幅改動和二次創作外,其它類型照片進行二次藝術加工也不是不行。

做為從事攝影工作的人,客戶提的要求基本是“照片幫我好好修一下”。



老衲是好人施主放心


做為攝影愛好者,我的觀點肯定是需要做後期,現在的手機包括單反拍攝時,實際上拍出來就己經經過了機器自帶軟件的處理,絕對意義上的無後期是不存在的。後期相當於二次創作,跟繪畫其實很相似,畫家可以寫實,高度還原現實,也可以寫意,創造出現實中沒有或不可能出現的畫面。至於是否後期過度處理,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無法量化。所以,我認為判定的標準和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就只能是最終完成的作品,能否給人美的享受,給人視覺乃至心靈的衝擊。至於是否後期或後期的比例並沒有那麼重要。





Tiger25405191


每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這樣說,你吃飯了,請問用餐具了嗎?膠片時代有暗房,發大照片時要對照片的反差,色調,影調進行有效的控制,叫後期吧!數碼時代,對影像進行同樣性質的處理,就好有問題了?有時倍感荒謬。數碼後期就算作假?膠片時代的大家郎靜山的絕頂後期(集錦照片)也會是作假?還有華人著名攝影家單雄威的作品也是有太多的後期,也算? 攝影裡新聞照片,紀實照片絕對不能改變照片基本的構成元素和製造不實的場景,是攝影者的基本操守,但對作品的前期拍攝不能完美展現照片的色階,飽和度,銳度進行有效的調整是完全沒有問題和值得非議的;在攝影藝術作品的創作上,應該是可以天馬行空,發揮創造者的想象,給影像帶來不一樣的想象和給看者予以愉悅的享受,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把新聞照片紀實照片和藝術創作照片嚴格分開,一丁點都不過分,我們要早點結束這個爭論,把攝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會使我們走出認識的誤區。





著名攝影家藍洋


現在通常所說的攝影后期,是指在電腦上或手機上,對用數碼相機或手機所拍攝完成的數碼攝影作品,進行的拍攝工作之後的數字化調整,必須要通過特定的後期軟件軟件過app來協助完成,如Photoshop,Snapseed等。

對於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後期可以是前期創作思路的延伸和提高,但卻不是必要的補充條件。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可以在前期拍攝過程中一氣呵成,把攝影師的創作意圖完全體現,而並不需要後期處理再作多餘的補充。但這需要攝影師拍攝前期要有充分的準備和完整的創作思路,這樣的品質和素質不是一般攝影師能夠輕易做到的。所以說對於前期拍攝中的不足或是意猶未盡就可以通過後期來做必要的補充和修飾,掌握精巧的後期處理方法也成為優秀攝影師必備的技能。


陋室有書香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不是很嚴謹 因為有的需要

就像一個人要穿衣服一樣 覺得後期只是美化圖片的手段而已 看是什麼類型的題材吧 像電影一樣很多都是後期特效才能製作出來

照片本身也是 有瑕疵的地方處理一下很正常的

原則上是前期拍攝時已經有了相應的拍攝方案 裡面包括了後期製作的

還是一句話 看圖片題材 是否需要罷了

我個人喜歡的也擅長的 就是那種國際雜誌級的作品 那些都是有強大的後期來支撐的

但就人物批發的處理 如果沒有後期 那麼一般的皮膚 臉部結果 都不會太理想 尤其是那種 日化用品的廣告。皮膚紋理清晰 且舒服 如果不做後期處理 基本上都沒法使用的




獨立攝影師凡叔


做為一個攝影師,的確有人經常這樣問,尤其是婚禮攝影,經常有新人讓精修照片,甚至於讓磨皮液化等,後期的確能讓照片增色,胖人變瘦,臉上斑點消失等,可是婚禮本來就是紀實攝影,只有婚紗攝影才是最假的,目前婚禮攝影也開始過度後期,修片修的跟婚紗攝影一樣了。當有人問起後期了嗎?我都會說前期拍好了,根本不用後期,婚禮就是這樣,儘量拍的唯美一些,杜絕後期造假。而其他風光、民俗等,也不建議過度後期,改變原貌。當然數碼照片必須要經過後期,例如調整飽和度、對比度等,後期也要適可而止。



影像邯鄲


真正有攝影經驗的人一般不會問這個問題。

第一,他能看出照片是不是做了後期處理。

第二,他甚至能看出在那些方面做了後期處理。

第三,他知道後期處理是產生一張優秀攝影作品的必要流程。

還有一個類似問題,看到別人用手機展示攝影作品時問:“這是手機拍的?”當然不是“。“哦,我說手機這麼能拍這麼好呢“。

以後遇到有沒有後期的問題,一律回答沒有後期,接下來他一定會問:“用什麼相機拍的?”你告訴他“哈蘇“,這下他就心滿意足了。心裡嘀咕:“難怪拍得芥末好看”。

你心裡也嘀咕:“怎麼就不問芥末好看的片子是如何拍出來的呢?”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有沒有後期”這不是個好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