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的撒手鐗,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利刃\養U

在戰爭中如何對敵方實施遠程攻擊,給敵方造成儘可能嚴重的損失與恐慌,最後瓦解對方的對抗意志從而獲得戰爭的勝利,這是大的戰略性問題,也是各國發展遠程打擊武器的目的。現代戰爭的遠程武器,打擊範圍最起碼在上千公里以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導彈,雖然火炮技術發展也很快,但要跨越這個巨大的距離導彈和飛機才是最合適的,而相較於導彈的無人化而言,有人操作的飛機更能低抗干擾突破防禦。在一戰時德國造出了炮中巨無霸“巴黎大炮”,雖然射程到達到130公里,能發射125公斤的炮彈,但體積巨大不利隱蔽,儘管到了二戰時期德國仍然堅持發展列車巨炮,但實際效果差強人意最後都被V-2導彈代替。到了現代,火炮射程反而沒這麼誇張,一般在70公里左右,因為戰爭模式已經改變了。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讓遠程火炮被淘汰的不僅是導彈,還有轟炸機。轟炸機到了二戰期間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具體表現在航程與載彈量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可分為輕型、中型、重型三種,除此之外還有戰鬥轟炸機隨時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火力。到了上世紀70年代,隨著戰鬥機性能的提升,單一功能的輕型轟炸機就被最先取消了。這時候轟炸機基本就剩下中型轟炸機與遠程轟炸機兩種。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所謂的中型轟炸機,就是指小型、近程的轟炸機,一般不具備戰略轟炸的能力,在空中加油技術日益成熟、普遍的今天,重型戰鬥機的龐大載彈量把這種轟炸機的優勢徹底給擠沒了,當代除了一些小國還保留有此機種,基本上全世界都停止製造了,取而代之的是戰鬥轟炸機,比如美國的F-15E、俄羅斯的蘇30等。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機載武器的威力與射程得以成倍的增長,現在遠程轟炸機能做的事,遠程導彈也能勝任代勞的,這下好像沒轟炸機什麼事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導彈的發射需要一個發射平臺,分別是陸基、海基、天基。每一種平臺都有其特色與作用,以威力來說,無疑是陸基導彈最大,但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離敵方太遠只能在本國土地上發射;以靈活性來說,以天基為最,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戰略轟炸機平臺了。考慮到敵方也有日益先進的導彈攔截系統,使用遠程轟炸機搭配機載導彈突入到最佳打擊範圍,用空間壓縮對方的反應、攔截時間,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打擊效果,這就是遠程轟炸機的“戰略”的意義。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要滿足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要求,必須要達到以下三個最起碼的條件:航程遠、速度快、能隱身。畢竟轟炸機也是飛機,如果自身沒有足夠的生存保障能力,別提什麼完成任務了,分分鐘鍾還會被敵方導彈打下來的。目前世界上能夠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不多,同時還有能力自主研製的就更少了,無非還是美俄2國,英法一早就放棄了空基戰略核威懾,對戰略轟炸機的熱情徹底消失了。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首先,因為敵方距離本土太遠,甚至可能是跨洲際的,另外執行任務有可能要深入敵境,又或特殊情況需要繞道潛行,因此戰略轟炸機就必須能在一次加滿油的情況下,航程達到1萬千米以上;其次,要求戰略轟炸機的突防能力要強,這就只能從速度、隱身兩方面著手了。正所謂唯快不破,基本上該類轟炸機飛行速度都是超音速的,這離不開一款先進強悍的發動機;

現代戰爭的撒手鐧,具備哪些特點的轟炸機,才配“戰略”二字?

當然了,現代化防空導彈的速度和機動性與日俱增,美國早在上世紀就開始考慮高速、高空外的突防措施了,這就是超低空隱身突防。美軍的B-1B、B-2和俄國的圖-160、圖22m等,除了速度較快之外還融入了隱身材料,為突破對手空天防禦網提供新的選擇。另外,隨著各種新型高性能的隱身複合材料以及特殊塗料的面世,使戰略轟炸機的隱身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升,美國正在研製的下一代B-21隱身轟炸機就是各種新技術的集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