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群Q系人群——中国的鬼方、倗国、匈奴

Haplogroup Q主要分布在中西伯利亚,中亚和美洲原住民,在中国有少量的分布,例如倗国,他们的父系基因经过鉴定,属于

Q1a1a。

单倍群Q系人群——中国的鬼方、倗国、匈奴


大约90%的前哥伦比亚土着美国人属于单倍群Q,并且全部来自分支Q1a2a1(L54),包括Q1a2a1a1(M3)和Q1a2a1a2(Z780)的各种子类。在欧洲,单倍群Q主要出现在瑞典南部(5%),在德系犹太人(5%)中,在中欧和东欧有各种孤立的口袋,如法国罗纳 - 阿尔卑斯地区,西西里岛南部,克罗地亚南部,北部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克兰的部分地区。Šarić等。(2013)还发现克罗地亚南部赫瓦尔岛的412个样本中有6.1%的单倍群Q(伴有2%的东亚mtDNA单倍群F)。

Q的系统发育

Q1a(L472,MEH2):在匈奴墓地、东西伯利亚的Koryaks中发现

Q1a1(F1096)

Q1a1a(F746):

Q1a1a1(M120):在中国(倗国)、蒙古,日本和印度观察到

Q1a1b(M25):在中国、蒙古、西伯利亚,印度北部,中东,意大利和爱尔兰观察到

Q1a1b1(L712):在中欧和东欧(可能是匈奴和/或蒙古)发现

Q1a1b1a(L713)

Q1a2(L56,M346):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匈牙利发现

Q1a2a(L53):在蒙古人中找到

Q1a2a1(L54)

Q1a2a1a(CTS11969)

Q1a2a1a1(M3):美洲原住民的主要分支

Q1a2a1a2(L804):在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和英国发现

Q1a2a1a2a(L807):在英国观察到

Q1a2a1b(Z780):在美洲原住民中发现,特别是在墨西哥

Q1a2a1c(L330):蒙古人的主要分支,在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以及乌克兰,土耳其和希腊(可能是蒙古人和突厥人)中也有发现

Q1a2b(L940):发现于中亚,阿富汗,印度,俄罗斯,格鲁吉亚,匈牙利,波兰和德国

Q1a2b1(L527):几乎完全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维京人定居的地方发现

Q1a2b2(L938):在安纳托利亚,立陶宛,英国和葡萄牙观察到

Q1a2b2a(L939):在英国观察到

Q1a2c(M323)

Q1b(L275):在俄罗斯的鞑靼人,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中发现

Q1b1(M378):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和德国观察到

Q1b1a(L245):发现于中东,犹太人,中欧和西西里岛

Q1b1a1(L272.1):在西西里岛发现(可能是腓尼基人)

起源与历史

Haplogroup Q被认为起源于末次盛冰期后不久的中亚或北亚(LGM,26,000至19,000年前)。Q来自单倍群P,它也是单倍群R1a和R1b的祖先。Haplogroup Q迅速分为两个主要分支:Q1a和Q1b。随着LGM之后气候变暖,Q1a北部部落在西伯利亚上空扩张。有些Q1a在16,500到13,000年前的某个时间穿越了仍然冰冻的白令海峡到美洲大陆。Q1b部落留在中亚,后来向南迁移到中东。

在倗国,我们发现了9例Q1a1a1(M120),大多属于贵族。3000多年前的倗国人是典型的Q系。倗国横北遗址位于山西南部,有27个人体样本被识别,9例是

Q1a1a1(M120),对应母系M*。而M*成分在现代汉族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单倍群Q系人群——中国的鬼方、倗国、匈奴

另外,商朝的鬼方又是什么品种呢?根据史料的推测,鬼方有两个可以参考或者比对的古代遗址数据,一个是横北倗国墓,一个是宁夏彭阳墓,这两个墓地都在鬼方的活动范围内。

可以比较肯定的是,鬼方的主要Y是Q1a1a-M120,横北墓和彭阳墓都是证据,也就是说Q1a1a-M120进入黄河流域不会晚于3500年。

经过最近的检测发现,匈奴贵族也属于Q系,匈奴王庭的Q1a为未知下游单倍群的Q1a*,与汉族中Q1a1a1-M120并不相同。

根据吉林大学的华北古DNA数据(参见:中国北方古代Y-DNA研究的分析与历史时期汉族Y-DNA变迁),匈奴的黑沟梁墓地位于新疆巴里坤盆地东部,毗邻哈密遗址,年代约为西汉前期,传为匈奴王庭所在地。其中6例Q1a*, 4例Q1b,另2例也为Q,但未能测定下游类型。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Q1a,但匈奴王庭的Q1a为未知下游单倍群的

Q1a*,与倗国、汉族中Q1a1a1-M120并不相同。

单倍群Q系人群——中国的鬼方、倗国、匈奴

西伯利亚和美洲原住民Q1a

许多单倍群Q1a的分支被认为是由匈奴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带来的,他们都来自阿尔泰地区和现代蒙古周围。Petkovski等人在蒙古Hunnic遗址的铁器时代遗存中发现了Haplogroup Q. (2006)和Kang等人在新疆。(2013年)。现代蒙古属于Q1a的各种子类,包括频率Q1a2a1c(L330),Q1a1a1(M120),Q1a1b(M25)和Q1a2a2(YP4004)的顺序。

其中,M25亚片位于北高加索(1000岁BZ640亚叶片),波兰和匈牙利(1750年龄BZ1000亚叶片),爱尔兰北部(YP1669亚叶片),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 Y16840 subclade)和阿拉伯(F5005 subclade)。

Q1a也是美洲原住民的主要父系。来自美国克洛维斯文化的12,600岁男孩(称为Anzick-1)的基因组测试证实,在最后冰川结束之前,单倍群Q1a2a1(L54)已存在于美洲大陆。现代美洲原住民的大量资源属于Q1a2a1a1(M3)子叶。由于这个分支是美洲大陆独有的,并且Anzick男孩对M3变异是负面的,所以M3很可能在Q1a2a1到达美国后出现。

斯堪的纳维亚Q1a

迄今为止存在单倍群Q的最古老的证据是欧洲是Mathieson等人测试的来自中石器拉脱维亚的Q1a2-L56样品。(2017年)和Khvalynsk文化(公元前5200-4000),在伏尔加河中部地区发掘并由Mathieson等人测试。(2016)。Khvalynsk文化是Yamna文化的祖先,代表了Proto-Indo-European演讲者的晚铜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的家园。Q1a2可以与单倍群R1a-Z284(通过波兰)或R1b-U106一起旅行(通过多瑙河)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者自中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在那里,如在拉脱维亚。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因为现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属于L56的两个不同分支:Y4827和L804。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每个分支的所有现代载体似乎都来自于仅在大约3000年前生活的单一祖先,在当时的北欧青铜时代。

史前东欧的西伯利亚Q1a2的母体等价物可能是mtDNA单倍群C4a和C5,它们在乌克兰的新石器时代第聂伯河 - 顿涅茨文化中发现了中石英卡累利阿(俄罗斯西北部),以及青铜时代的地下墓穴文化。 Pontic草原。如今,mtDNA C主要存在于西伯利亚人,蒙古人和美国原住民中,他们碰巧在父亲一侧分享Y-单倍群Q1a2。对来自东欧的史前基因组的分析证实了存在一小部分美洲印第安人相关的常染色体混合物。

奇怪的是,L804分支机构来自与美洲原住民M3相同的东北西伯利亚分支,现在专门在日耳曼国家,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英国和法国北部。与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分支(L527> Y4827)一样,其遗传多样性表明,这种血统从大约3000年前生活的单一祖先扩展,大概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本来就是北欧青铜时代。目前尚不清楚Q1a2-L804何时以及如何首先到达欧洲,但可能是很久以前,在晚冰期或中石器时期。它可能与Q-Y4827同时到达。或者,L804可能是伴随来自蒙古的单倍群N1c1的一个次要血统,直到它在大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达东北欧。

中亚和印度伊朗Q1b1

单倍群Q系人群——中国的鬼方、倗国、匈奴

虽然Q1a更多是蒙古人,西伯利亚人和美洲原住民,但Q1b1(F1213)似乎起源于中亚,并早期迁移到南亚和中东。欧洲Q1b1的最高频率发生在Ashkenazi犹太人(5%)和Sephardic犹太人(2%)之间,这表明Q1b在2000年前犹太人的disapora之前存在于Levant。事实上,犹太人Q1b都属于Y2200分支,它是在2600年前形成的。Q1b1的其他子类在整个中东地区都有发现,包括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黎巴嫩(2%),以及由欧洲南部的腓尼基人(克里特岛,西西里岛,西南伊比利亚)定居的偏僻地区。这意味着Q1B必须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出现在黎凡特,这是Hunnic迁移前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假设是Q1b 在青铜时代晚期与单倍群R1a-Z93一起到达中东,而印度 - 伊朗从中亚迁移。中东Q1b1a(L245)分支的年龄估计为4500年,大致相当于原始 - 印度 - 伊朗向中亚扩张的开始。另一个分支Q1b1b(Y2265)位于中亚,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一分布也同意印度 - 伊朗的分散。

Q1b1可能不是Pontic-Caspian草原的Proto-Indo-European扬声器的原始谱系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不存在于Balto-Slavic和Germanic国家。尽管如此,可以合理地假设Q1b1是乌拉尔山脉或中亚的土着,并且在青铜时代被印度欧洲人的印度 - 伊朗分支吸收,无论是在辛塔什塔还是安德罗诺沃文化期间,然后随着印度 - 雅利安人到印度,伊朗和近东。Q1b1可能与R1a-Z93同时在黎凡特定居,因为在犹太人和黎巴嫩人以及历史上被腓尼基人殖民的地方都发现了两个血统。常染色体分析证实,所有黎凡特人(犹太人,黎巴嫩人,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拥有约0.5%的东北亚(蒙古人)混合物。由于这些种群缺乏蒙古人mtDNA,东北亚混合物的存在只能通过Levantine男性中Q1b1的2%来解释,这是该地区唯一的蒙古族血统。

南亚Q1b2

与Q1b1相比,Q1b2(Y1150)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次大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15000年前,这两个Q1b分支相互分离。关于这个分支的数据仍然很少,但是可以合理地假设它至少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之前就已经在南亚,早在印欧转移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