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3年研發計劃投入10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巨資投入研發值得麼?

財經者思


最近回答的貌似都是相關華為的問題,這個我也來答一下!

在正式答題前先指正問題中的錯誤,研發投入1000億美元不是1年的投入,而是未來5年總計投入的研發費用,平均下來其實也就是200億美元1年。

1、5年1000億美元在全球算什麼水平:華為目前的研發費用大概是全球排在第五,排名第一的是三星。三星過去1年的研發費用是134.3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60億元,剩下排在華為前面的依次還有谷歌、大眾、微軟緊隨其後,研發費用分別是133.88億歐元(約1055億RMB)、131.35億歐元(約1035億RMB)和122.78億歐元(約968億元RMB)。如果按照現有這幾家的水平計算的話,平均每年200億美元也就是1340億RMB,這個金額是超過現在的前4位,將讓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排到首位。

2、為什麼要鉅額投資研發:可以看看目前研發費用投入排在華為前面的都是誰!三星、微軟、谷歌,這些都是科技領域一等一的巨頭,這些公司的發展遠超過華為。看看這些公司2018年的營收谷歌1368.19 億美元,三星2119.4億美元,微軟2018財年營收1103.6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收入都超過了華為。即便是已經這樣賺錢,但是他們從來就沒有減少在研發上的投入,依舊超過了華為的研發投入。人家發展比你快,比你強,賺錢比你多,但是人家放慢自己的腳步了嗎?沒有!而華為只是個後進生,起步晚,技不如人,還得放在同一個弱肉強食的市場上競爭,有什麼理由不大力投資研發呢?所以,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想要追上第一陣營,甚至領先,就只能燒錢砸錢把自己的技術煉出來,否則你只能被人踩在腳下。

3、鉅額研發值得嗎:這話是不需要來問的,看看華為過去的發展歷程,你就知道值不的值得。華為過去10年的營收平均年增長率為19%,年複合增長率為20%,通信領域做到全球第一,服務器市場快到第三,手機業務已經是第三,手機芯片歷經1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手機網絡標準從被迫較各種專利費,到5G領域能加入自己的標準,未來能收取一定的專利費,或者使用交叉專利免去一部分專利費,再到手機5G基帶領先高通。而再看和華為一起起家的聯想,現在有掌握核心技術嗎?最近幾年聯想市值腰斬,被踢出恆生指數,2018年各業務線賺了點小錢,楊元慶就高興的要死,這就是有核心技術和沒技術的差別。

所以,綜合來說,華為未來5年投入1000億美元研發不算多,鉅額投入是為了掌握話語權,是為了未來能賺更多錢,並且是能不受人限制的賺錢。



羅氏蟲社


為什麼國外能夠有高科技長盛不衰的企業,就是因為它能夠大量的投入和研發。中國如果想甩開房地產經濟,就必須投入巨資,打造高科技企業。


lyyxjy


非常值得

大的研發投入

都能不斷創新

不斷升級產品

獲得市場最高點


次新小王子


這是華為甚至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必有路徑,靠模仿,靠組裝,靠山寨成不了大國大企,也實現不了強國夢,只有腳踏實地,捨得投入,企業才能領先,國家才能領先,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笑看花開花落90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