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電動車需要加強管理,制定出來一個標準,讓造車的都去遵守這個標準造車,讓騎車的人都拿一張駕照,規範一下,是應該的,電動車新國標出臺了,本意也是好的,畢竟超標的電動車的確給交通帶來一定的麻煩,關鍵問題是這個標準制定是否科學與合理了,是否真正讓騎電動車的人一起參與制定,如果都讓開四輪出門的人來研討,的確是有點勉強,下邊對這個腳踏說一下,請關注

:容濟點火器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當年電動車剛出來的時候,很多工廠的確都加上了這個腳踏功能,因為大家都在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動車電池技術不普通,不能跑遠路,在半路沒有電了,設計一個腳踏功能在上邊,可以讓沒有電的電動車順利騎著回家,似乎和制定國標的專家的思路比較接近的,為消費者的利益著想嘛。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後來發現,這個腳踏,根本就帶不動電動車,根據有關實驗,這種靠人力發電的最大功率,大概也就是40W左右,而且不能做到連續維持這個功率,否則騎車的人會累趴了,恐怕要爬著回家了。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對比之下,電動車的電機一般都有幾百瓦,比如新國標是400W,重量55公斤最高,電池容量一般也有48伏20安時,這樣人用腳踩踏板的時候,輸出的最大功率也不過是電機功率的十分之一,指望通過腳踩去發電是不可能喂得飽電池和電機的,即使設計了一套脫掉電機和電池來直接驅動車輪的裝置,也要受到電機和電池重量的拖累,這樣踩起來,還真不如推著走了。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另外一個是安全問題,你如果留意一下,很多電動車的腳踏在車子跑動時候,也會跟著輪子一起轉動的,如果路邊有什麼布料或者樹枝,很容易會捲起來一起轉了,很容易卡到車子齒輪之類的,直接讓人摔車了。即使有些設計了單向齒輪,不會轉動了,但是好比多出來的兩個牛角,一不留神就會蹭到路邊的行人或者石頭柱子之類,弄傷別人或者摔傷自己,更危險的是這個腳踏被汽車給刮到了,那真是挺可怕的事情。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自行車設計這個腳踏,是因為啟動時候,騎車的人會一直腳踩腳踏,用力往前,兩隻腳都掛上了腳踏板了,一般不會出現打腳摔倒的情況,因為腳要配合用力。

但是電動車不同,啟動時候,兩隻腳要協調平衡,往往無法及時收起來,很容易碰到腳踏而摔倒。

電動車國標要求腳踏功能,這個合理嗎?

既然這個設計了電動形式,這個腳踏就無法起到自行車那種作用了,所以後來廠家們都根據市場情況取消了。現在又因為標準要求加裝重新跑到市場上來,的確是讓人哭笑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