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圣约翰大学旧址位于上海西部苏州河的某个转角处,现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圣约翰大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会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1905年,圣约翰书院正式升格为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也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1950年12月,圣大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理科各系、教育系、中文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和部分文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圣约翰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原校址给华东政法学院。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这个校园不算大,但别具一格,风格鲜明的西式校舍建筑夹杂着些许中国传统建筑,古朴而典雅,一看就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在当今的中国,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群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虽然还保存了一些,却不是被重新装修的惨不忍睹,就是被很多现代建筑把原有的格局破坏的不成样子了。所幸的是,这个昔日的圣约翰大学旧址,如今依然保存完好,还没有多少新建筑的入侵,真可算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大幸事了。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跨入校门的一刹那,你是否有远离世俗喧嚣,回归纯净质朴的感觉?斑驳而又略显不平的石板路,夹道伫立着23棵苍劲的法国梧桐。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从华政正门进入校园, 往前走不到两分钟,右边既是同仁楼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往前走是交谊楼现在华东政法大学3号楼。1919年11月15日约大举行40周年纪念会时,该校同学会和校友们为纪念校长卜舫济故夫人黄素娥女士,发起捐银建筑新交谊室。该室的落成典礼,与约大50周年纪念会及纪念坊揭幕典礼同日举行,日期是1929年12月14日。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它是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陈毅在1949年5月指挥淞沪战役中,26日凌晨进驻上海的第一营地。当日下午,转移至三井花园,领导接管上海的工作。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与交谊楼隔路而望的是校长楼,现在是华东政法大学4号楼,校长楼和大草坪地区,原为兆丰花园一部分,面积计72亩(12英亩)。校长楼结构精巧复杂,让人叹为观止。前楼是一排精致玲珑的落地格子窗——朱红窗格、铜制窗栏;侧楼的楼梯如廊桥一般,将你引入似乎腾空的境地。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而在院长楼的右边,又一幢典雅且毫不张扬的建筑会与你相遇,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红楼。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即现在华东政法大学5号楼,师生们常称其为老图书馆,于1915年岁首举行奠定隅石典礼,次年初夏落成。基地面积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圣约翰大学斐蔚堂,即华东政法大学6号楼六三楼。1939年约大师生和校友为纪念约大神学科主任郭斐蔚(F.R.Graves)主教(1893年~1940年期间圣公会上海教区第五任主教),捐款建筑两层教室楼一幢。基地面积48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1平方米,钢筋水泥和砖木混合结构,计房13间,均为教室。1998年大修后改为行政职能部门办公用房。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从六三楼边上的小径可以重新回到大道,之后华政的纪念坊会进入眼帘。纪念坊是华政的标志之一,这是学院附近居民为了庆祝原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集资兴建的。纪念坊风雨牌坊,1929年,曹家渡众商民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立该纪念坊。其形状古色古香,颇为别致。该纪念坊于1955年曾被拆除,1992年10月由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在纪念坊原处复建。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纪念坊后伫立着韬奋楼(其上方就是著名的钟楼)。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原来的名字叫怀施堂,是华政早期最大的教学楼。韬奋楼内中式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在众多楼宇中可谓独树一帜。外墙为红砖清水墙,歇山屋顶覆盖中国蝴蝶瓦。楼中部的屋顶上建有方型钟楼,装有大自鸣钟一座。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韬奋楼右边是思孟堂和格致楼两座女生宿舍;格致楼 小楼有女初长成纪念坊的左前方是网球场,边上矗立着华美的思孟堂和端庄的格致楼,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了,现在是女生宿舍。经常有人羡慕华政的女生,因为她们住的地方都是市三类保护建筑(包括思孟堂、格致楼、树人堂等),而古老院落的人文底蕴也给予了华政女生独特的气质,真是幸福啊!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送快递的小哥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四十号楼孙中山的讲台(思颜堂),被四面围墙拥入怀中的小花园犹如世外桃源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孙中山先生掷地有声的演讲更让这里增添了些许豪壮慷慨的色彩。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思颜堂于1903年10月24日奠定隅石,1904年10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2414平方米,建筑面积4052平方米,计114个房间,砖木结构。西侧三层均为学生宿舍,可容150人。从怀施堂迁移来的罗氏图书馆置于楼下的西南隅房间。东侧二楼设大会堂,是聚集场所,安置600坐。大会堂北侧三层,当时系教员寄宿处和招待室,东侧一楼为办公室。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1913年2月1日,约大举行学期结束仪式,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应邀于思颜堂的大会堂演讲。大会主持人介绍孙中山先生时,师生欢呼,谨聆训词。中山先生首先论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语辞是:“今且言责任,圣经中云,已见光明,应为人导。既有知识,必当授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中山先生在演讲词中反复阐述教会传布教育的功劳,对约大的教育事业,尤为称美。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百余年的时光雕琢,使这幢建筑拥有了现代建筑永远筑造不了的高贵气质。它的美丽,它的端庄,它的优雅,又岂是言语所能言明。汩汩河水,悠悠钟声,纵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也不会更改。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在四十号楼的右侧,你会见到一幢非常西洋化的小白楼。小白楼是各个学生社团活动的场所,从中诞生的奇思妙想漫天飞舞。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小白楼侧对面是华谊楼,由内而外散发着的现代气息使它在古老的建筑群中独树一帜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华谊楼左边应该是一个宾馆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沿着校园的道,就看到顾斐德纪念体育室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圣约翰大学体育室位于韬奋楼(怀施堂)以北,其前身为简陋健身房,1918年6月30日安置隅石,1919年11月15日举行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落成典礼。基地面积421平方米,建筑面积881平方米。建筑及购置运动器械等经费共计4.98万美元,其中约大支出2.35万美元,校友捐1.17万美元,学生捐0.78万美元,校外捐助0.68万美元。体育楼也是华政的骄傲:这里有过全中国第一个室内游泳池,设备相当齐全。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1918年6月30日,郭斐蔚主教主持了安置隅石的开工典礼。次年的11月15日,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落成。整个体育室基地面积421平方米,建筑面积有881平方米。体育室图样由约大理科教授华克设计,属于圣约翰大学第二阶段的建筑式样,为简练的立面叠加中式屋顶的中西合璧式折中主义式样。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圣约翰大学树人堂于1935年建筑,坐落于体育室北侧,基地面积5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26平方米。该三层校舍共有房54间,一层为12间,二、三层各21间。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圣约翰大学西门堂,“文革”期间被改为现名东风楼,隅石于1923年岁末奠定,次年12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35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78平方米,两层长方形(又称马蹄形)砖木结构,计99个房间,并筑有小会堂和膳堂各一。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里的上海优秀历史老建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