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葛振林

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1937年參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縣的“反掃蕩”戰鬥中,他們與敵人激烈戰鬥,打退了敵人5次衝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扔光,子彈全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被山腰上的樹掛住。

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英勇事蹟被收錄進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22課人教版六年級上冊6課與語文S版小學12課。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葛振林

人物生平

葛振林(1917~2005)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1937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與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成為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五壯士》已收入九年義務教育課本。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阻擊日軍戰鬥中,葛振林與四位戰友寧死不屈,壯烈跳崖,他和宋學義被掛在樹上,倖免於難。

傷愈後,先後投入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屢建戰功。朝鮮停戰後回國,歷任湖南省警衛團後勤處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隊副大隊長、衡陽市衡南縣兵役局副局長、衡陽市人武部副部長,衡陽警備區後勤部副部長,1982年離休。

離休後依舊忙碌,把晚年的大部分精力用在關心青少年成長上。曾任衡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擔任衡陽市20多所中小學校、全國近200家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

1941年9月,葛振林被晉察冀軍區授予“狼牙山五壯士”光榮稱號和“民族英雄獎章”、“青年獎章”各一枚。1955年授予少校軍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勳章。1966年8月離崗休息,1981年7月按副師級待遇離職休養,1983年6月提高為正師級待遇離休幹部。1988年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8年被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校外輔導員”稱號,1991年被全國下一代協會評為先進個人。

相關事件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某部第七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七連決定留下第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及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

為了拖住敵人,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鬥,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時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兒,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屍體。

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後;另一條是通往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託大樹和岩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屍體。到了狼牙山頂峰,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後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也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裡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裡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班長馬寶玉“嗖”的一聲撥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數十丈深的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副班長葛振林與戰士宋學義幸被樹枝掛住,才得以奇蹟生還,但兩人均摔成重傷。五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為表彰這一壯舉,晉察冀軍區在狼牙山主峰建“三烈士紀念塔”。

1959年5月,“三烈士紀念塔”重建,更名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蹟傳遍全國後,葛振林與宋學義卻非常低調,過著簡樸的生活,從沒向組織要過特殊照顧。宋學義說,他與葛振林經常書信來往。葛振林後來到了衡陽工作,宋學義還把兩個孩子送到衡陽去當兵。

相關課文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葛振林

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鬥,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臂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敵人的屍體。 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後;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那條路呢 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託大樹和岩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屍體。到了狼牙山峰頂,五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後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裡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裡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馬寶玉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勁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的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落葉樹響起了他們的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感動中國

2005年3月25日上午,葛振林遺體告別儀式在衡陽舉行。

追悼會前一天晚上,衡陽湘江西岸一家投影廳停止放映武打片,宣傳海報上寫“紀念葛振林,今日上演《狼牙山五壯士》”。

這一晚,平日冷清的投影廳,門外排起了長隊。

在葛振林的家鄉———河北曲陽縣以及易縣狼牙山、他生前的部隊廣州軍區“紅一團”“狼牙山五壯士”連,人們也自發的舉行了追悼會。

追悼會當天,《新民晚報》消息,狼牙山景區客流量從往日每天幾十人上升到了數萬人。

據新華網統計,在葛振林去世後,互聯網上有幾十萬網民同悼英雄。

在葛振林家屬提供的文字材料中,一則署名外國媒體駐京記者的帖子引起記者注意。帖子上說:“這是中國民族精神在民間覺醒後的又一次高漲。”

尋常家事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葛振林

一生勤儉感動無數中國人

葛振林從不以英雄自居,他一生勤儉節約,安守清貧,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葛老的家,是一個很平常不到120平方米的四合院,坐落在衡陽市警備區旁邊。室內佈置陳舊,一位"革命老人"的紅匾和鑲在鏡框裡的老照片特別引人注目,可是卻找不到一些時新的電器、傢俱,與院外的繁華形成強烈的反差。室內有一 個七、八平方米的書房,極為簡樸,一箇舊式書櫃中,整齊地擺著馬列主義文集和軍事書籍,書桌邊唯一顯眼的是一張嶄新的真皮沙發,但葛老一直捨不得坐;旁邊 放著一張破舊的藤椅,已經鬆了架,椅子破了幾個大洞,但葛老仍捨不得丟,他"縫縫補補又三年",一直坐在這張藤椅上讀書看報,這一坐就是40多年。葛老離 休後,他的衣著十分樸素,一身洗得發白的軍裝,經常是穿了又穿。

葛振林一生十分勤儉,在衡陽中國人民解放軍169醫院住院期間,天氣寒冷,護士怕他感 冒,打開了空調,葛老便關上,護士趁葛老睡了,便又打開。從此,葛老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伸出顫抖的手去試探,看空調有沒有熱風,如果有熱風,他又去關上; 有時護士見外面的陽光較暗,便開室內的燈,護士剛打開,葛老便關上。

他深情地對護士說:"國家還不富裕,我們要節省每一度電,每一分錢,支援國家建設。"

葛振林有4個兒子,1個在部隊,3個當工人,因效益不好下崗在家,但葛老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也不為兒子的就業找關係,他經常對兒孫們說:"任何時候都不能做對不起共產黨的事。"

有一次,他的孫子發高燒,老伴便讓葛振林打電話給衡陽市警備區幹休所,要求派車, 葛老也慌了神,急忙到房裡打電話,可拿起電話又放了下來。他對老伴說:"你還是叫他媽媽揹著孩子坐公共汽車到醫院吧。"老伴不依:"平時不指望你派車,今 天孫子要上醫院,要臺車不行?你不打電話我來打。""你敢!"葛老火了。

沒辦法,老伴只有讓兒媳冒著烈日揹著孫子擠公共汽車上醫院。後來,他的這個孫子考上軍校,也沒利用他的一點關係,直到軍校畢業之後,很多同學還不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的孫子。

葛振林一生安守清貧悄然離世,引起了全國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抗日狼牙山一跳 成壯士英雄事蹟彪史冊;跟黨幹革命萬險礪志士赤膽忠心揚美名"。連日來,在湖南衡陽市殯儀館,一身戎裝的葛老被一面鮮豔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覆蓋,安詳地躺在 水晶棺中。陣陣哀樂,束束鮮花,幅幅輓聯,一張張淚痕滿面的臉,寄託著人們對這位抗日老英雄的無限哀思。

在衡陽,葛老一家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除大兒子葛長生外,其餘三個兒子都是普通工人,葛長生當兵留任廣州軍區,現為師級文職,二子葛憲松在衡陽鐵路電視臺當維修工,三子葛擁憲因工廠效益不好下崗在家,四子葛擁進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和老人住在一起。

長孫葛蒙現在爺爺曾經戰鬥過的野戰部隊服役,“其實一句話的事,就能把濛濛安排到軍區,我們不想違背老爺子的意願,讓濛濛自己去闖吧。”葛老的大兒媳於小玲說。

1993年,老三葛擁憲因吸毒被警方抓獲。葛老敲著柺棍告誡三子,“吸毒是犯罪,會讓你掉腦瓜的……”

禁不住毒癮的老三後又偷取中央軍委授予葛老的“紅旗勳章”換成海洛因吸食,葛老便向當地的黃茶嶺派出所舉報,派出所擔心影響葛老形象,並未拘捕葛擁憲,只是對他教育處理。

“他既是我的兒子,又是一個普通公民,這樣下去既害己又害別人,更會危害社會,但那時還怎麼顧惜我的老臉?”1998年10月25日,葛老拄著柺棍來到衡陽市公安局遞交申請,要求將三子勞教強制戒毒。

1999年6月,全國禁毒圖片巡迴展在衡陽開展,葛老提供三子吸毒勞教的照片公開展出,併購買禁毒宣傳畫冊轉交給還在勞教所的兒子。

2005年3月23日晚,這是父親遺體被安放在殯儀館的第二個晚上,40多歲的葛擁憲長時間的跪在靈棺前。

他說,老人最疼他了,他曾怨恨父親,現在父親不在了,他是那麼的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