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三大“熱搜”:食俗、祭祖、踏青

梁新宇

編者按: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人們通過掃墓,向死者供獻祭品,以表達對死者的緬懷與祭奠,所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踏青遊玩也是清明重要的一項活動。

清明節的三大“熱搜”:食俗、祭祖、踏青

清 陳枚《月曼清遊圖》(局部), 描繪清明民俗盪鞦韆

食俗:吃青團、麥仁、清明餜

清明這日,各地還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節早上吃雞蛋、單餅,喝麥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飯。

 在農村,這天則常用小米飯、豆餅、乾飯餵馬、騾、牛、驢等大牲畜,以鎬賞其一年的辛勞,故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節管頓飯”之說。

 泉州清明節的食俗是吃“潤餅菜”和“清明餜”。

 “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再卷胡蘿蔔絲、肉絲、坷煎、芫萎等混鍋菜餚,即可食用,甜潤可口。

 “清明餜”是以糯米、小麥、地瓜乾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餡,蒸制而成,香甜適口。清明節吃“潤餅菜”和“清明餜”,當為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清明節,老百姓所吃的食物具有特定的時節性,祭祖過後的食物更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因此說,清明的飲食習俗包容著歷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等方面的內涵。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各地都有獨特的清明食物,如江南一帶清明時節有吃青糰子的習慣,而廣東各地則比較流行清明吃祭祖過後的燒豬肉。除此之外,廣東三大民系還各自習慣在清明節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這些節日食物,不是注重祭祖所帶來的祈福心理,就是側重時令特色給人們帶來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語“時節吃時果”的意思就是到了時令就該吃應時的果蔬。此時的果蔬及相應食物,不但味美,還有養生效果,如潮州人清明節吃樸籽稞,就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清明節的三大“熱搜”:食俗、祭祖、踏青

宋 蘇漢臣《宋太祖蹴鞠圖》(局部) ,描繪清明習俗活動蹴鞠

祭祖:擺供桌、設祭品、點香燭

寒食祭墓之俗,大約始於隋、初唐時期。唐開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朝廷下敕,對寒食祭墓之俗,作了明文規定,作為儀制,要全國臣民執行,有家廟的卿大夫也不例外。赦令雲:“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廟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許上墓,同拜掃禮。於塋門外奠祭。撤撰訖,泣辭,食餘昨,仍於他處,不得作樂。若士人身在鄉曲,準救墓祭,以當春祠為善。遊官遠方,則準禮望墓以祭可也。有使子弟皂隸上墓,或求餘昨,隨延親知,不敬之甚。”

在外地做官的人,不能離開職守,回鄉祭墓;其他原因在外地的人,也無法回鄉祭墓,那就“望墓以祭”。什麼叫“望墓以祭”呢?最好是登上高山,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行祭祀的各種儀式,把紙錢撒向空中。這也叫做“望祭”。如果當地沒有山,那就在作為水路的河流邊上,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設祭,意在讓生人的孝恩,沿著水路回到家鄉,達於祖墓。唐代詩人王建《寒食行》中“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之句,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景。

到後來,也還是准許無法親自回鄉祭掃祖宗墳墓的人,派遣子弟或僕人回鄉祭掃。甚至有代為派人祭掃的事。唐代就有“救使墓戶”的笑話。唐懿宗時的太監,多是福建人,他們常在皇帝左右,有的還執掌朝政大權。皇帝也常利用太監控制大臣。因此,文武百官之中那些沒有骨氣的人,都要曲意奉承太監,尤其是掌權的太監,來為自己升官發財鋪路。太監也有祖墳,每到寒食期間,他們自然無法像平常人一樣,回鄉祭祖‘於是,福建按察使杜宣猷,就搶了這個巴結太監的好機會。每年寒食期間,他就派人到朝中福建籍太監的祖墳上去祭掃。當時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敕使墓戶”。“敕使”是皇帝的使者,“墓戶”是看墳人。意思是說,杜宣猷身為朝廷命官,卻去當太監祖墳的看墳人。

清明節的三大“熱搜”:食俗、祭祖、踏青

清 禹之鼎 《遊園踏青圖》(局部),描繪清明習俗活動踏青

踏春:插柳、放風箏、盪鞦韆

清明,是個踏青的好季節。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節,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關於踏青郊遊和與之相關的各種節日遊戲活動的記載。說起在寒食節形成這種踏青郊遊的習俗,實在是合情合理。

試想在那個春光明媚的節氣裡,一掃寒冬帶來的涼意,萬物復甦,芳草青青,怎能不讓那些在郊外祭掃完先人墓碑的人們流連徘徊?加之唐時寒食節是有“休假”規定的,這樣一個又有充裕時間,又有合適場所、節氣的出遊機會,相信人們自然不會虛度吧。可隨著這種掃墓完畢就在郊外踏青的行為在全國的蔓延,唐王朝開始擔心那些人將掃墓看淡轉而趨向於出外遊玩,這顯然與最初引入這個節俗不符。於是,唐王朝政府三令五申,不許掃墓時遊玩作樂,在此舉幾個例子,比如白居易在《和春深》這首寒食詩中就曾寫道:“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碧草追遊騎,紅塵拜掃車。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盪鞦韆、踢球、開懷暢飲,詩中為我們呈現出如此歡樂喜氣熱鬧的景象,這又在哪點上能合了李唐王朝頒佈的“不得作樂”的規定呢?換言之,放達的唐朝人的生活又怎能受到一紙條文的制約呢?張籍在《寒食書事二首》中雲:“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舞愛雙飛蝶,歌聞數裹鳶。”孟郊的《濟源寒食》詩中也寫道:“一日踏青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看來個性張揚的唐人,在寒食節到了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時,是絕對不會放過娛樂暢快的大好時機的。

宋代每遇寒食、清明,市民常常傾城而出,典籍記載汴京“四野如市”,真是一派壯觀奇景,真有些元宵節花市、燈市的味道。《武林舊事》有記:“每年春暖花開之時,春遊最盛。”遊人“至暮不絕”,“貴遊巨室,皆爭出遊,謂之‘探春’。”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樣一個熱鬧的節日裡,等級制度也變得不那麼森嚴,試想在人山人海中哪還能分得清貧賤富貴,又有誰會在意平日裡那高高在上的“貴遊巨室”呢,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啊!宋代詩人吳佳信在《蘇堤清明即事》雲:“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鳶。”正是對這景象的極佳概括啊!

和踏青相關,清明還出現了戴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百戲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唐人曹松在《鍾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校書郊外閒遊》一詩中寫道:“寒節鍾陵香騎隨,同年相命楚江循。雲間影過鞦韆女,地上聲喧蹴鞠兒。何處寄煙歸草色,誰家送火在花枝。銀瓶冷酒皆傾盡,半臥垂楊自不知。”可見戴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蹴鞠、拔河、鬥雞、百戲表演等節日文化已經形成了。

《清明祭祀之風》 作者:梁新宇 版次:汕頭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