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分享一句你最喜歡的話?

宋吉福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無愧於心。

我們每個人成長的車輪在無情的歲月裡悄悄走過,遇到的挫折和挑戰將不計其數,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坦然面對失敗,無論前面的路多麼艱難曲折,都要勇敢地走下去。做人也更是如此,多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才能找到自己正確的方向;多得到他人的批評指點,才能成長成才。

人生的起起落落我們是在不能計較太多,即使之前的路走錯了,也只能回頭看,不能回頭走,不管今後怎樣,我們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無愧於心,是金子都會發光的!





嘎子2132233080593


我喜歡的話有很多,可能根據遇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歡吧!

“我向來孤單成性卻念你好深。”這句話喜歡了很久很久,那時候也在談著一場網戀,在腦海裡構建了無數的夢想城堡,以為他就是我的王,拒絕了所有的曖昧,可是在真實相處了之後才發現跟自己喜歡的類型相差甚遠,於是慢慢形成了孤傲的性格。

“如果我們一同在雪地裡白了頭,算不算白頭偕老了一場。”離開了那個人,這句話卻一直被保留在輸入法裡,即使換了手機重新登錄賬號,這些信息一樣被封存著,等待著哪天打出了前調隨著出來了整句話。那個男孩笑我剪指甲笨拙,然後告訴我以後年老了他會在夕陽下幫我剪剪指甲,因為這一句話幻想了無數遍老去的樣子,卻因為他的一句不可能成了遺憾。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後來有一天,遇到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在百口莫辯的時候選擇了沉默,選擇讓時間去證明這些事,選擇讓大家去猜疑去想無數的答案也不願意開口去辯論。就如曾小賢說的: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意見,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這時候也許只能保持沉默了,讓努力改變成為答案,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吧!



楠煙木槿


有一句話,我一直都很喜歡也一直都能戳中我的淚點,這句話是劉同《向著光亮那方》裡面的一句話,這句話是關於父母與我們的。

這句話就是,當你過得不好的時候,父母會難過,因為他們會覺得沒有保護好你,當你過的好的時候,父母會難過,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保護不見你了。

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眶已經紅了,我忍著沒讓自己哭出來,再一想到這些年父母的付出,這些一直壓抑的感情卻再也忍不住了。

父母,可是說是我們的守護神,他們給我們生命,給我們溫暖,給我們關愛,彷彿他們的存在,就是一直為我們而付出。

所以,多愛自己的父母,多關心自己的父母,人生只有一次,不管我們愛與不愛,我們下輩子都不會再相見,所以,請珍惜。





會砍人的奧特曼


第一句:離開一個地方風景就不在屬於你,錯過一個人,那人便與你無關!

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和認識好多的人,去好多的地方,如果我們在欣賞美景,那麼便心無旁騖的好好欣賞,因為下一刻你的離開,風景就不是你的了!人也一樣,相處時好好珍惜,因為沒有誰會陪你到最後,珍惜眼前人!

第二句:有水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有你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祝福!

這句話是我在18年前,我上初二的時候,班上一個女生在我的筆記本里寫的一句話,那時候我們都青春懵懂,對異性產生了似愛非愛的情感,就那麼一點點喜歡,一點點動心!那種感覺真的好美!懷念青春!





帶著錵稥憂傷


做難事必有所得!後會無期

在未有網絡之前,我們靠寫信聯繫,用筆交談,是為筆友,如今已成為一個消失的詞語。《查令十字街84號》的筆友故事,二十多年靠通信,不曾見面,令人感懷。我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自己的查令十字街的故事。我就有過一個筆友。

二十年前,1998年,那時流行找筆友。一個夏天,正值暑期補習,我真不愛學習,無聊透頂,某日午間聽著收音機,好像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播徵筆友的來信。主持人播報速度快,我就記下了一個名字和學校地址。

這個名字很男性化,當中有一個毅字,我以為是個男生,便以兄稱呼。當時年紀小,裝出一副很老成的語氣。第一封信寫了什麼內容,現在已經忘記了,只記得有類似草長鶯飛的胡話,對方在哈爾濱,有草長鶯飛麼?

平生第一次,給如此遙遠的一個筆友,寫了一封不著四六的信。信寫好後,很是鄭重其事,騎上破自行車去郵局,買了信封,貼好郵票,投進了灰濛濛的綠色郵筒。

寫了信,自然就會等回信,等待了就開始了。我不確認是否真有回信。誰料大概過了一個月,班長走到我身邊,拍著桌子講,老弟你的信,哈爾濱寄來的,你在哈爾濱還有朋友?交友很廣啊!正是筆友的回信,意外之喜,忙不迭地拆開。

筆友回信,第一句就說,名字像男生的未必是男生,她就是一個女生,正讀高二,還說沒曾想到會有一封南方來信。

她父親是從事地質勘探的,因為工作常要全國各地走,連帶著她每半年一年就要換一次學校,已經習慣了顛沛流離。

第二封信裡,我們分享了彼此的閱讀,譬如武俠小說。她的回信中還提到了電影泰坦尼克號,並附上了兩張電影小貼紙,建議我一定要看看。說來慚愧,那時候我們流行去錄像廳,看武打片。

等我再去電影院時,已經下檔了。影院門口張貼的大海報還沒撤,海報特別大,完全手工畫的,大海上一艘巨輪,傑克和露絲在船頭迎風招展。那時候每個電影院都有一個海報高手吧,我還記得上面寫著:泰坦尼克號的煙囪,很大很大,大到可以過四輛汽車。

從前慢,郵路是真慢,一封信從寄出,到等到回信,快要半個月,慢則兩個月。路途也的確遙遠,我專門查過地圖,大約2500公里,坐火車要35個小時。

那時確實單純,信裡談的都是大問題,關於理想,未來的人生。等待,因為時間拉長了,反而也就不迫切了。

果然,第三封信還是第四封信,筆友告訴我下個月,因為父親的工作變動,她要換學校到另外一個城市,到時候會從新地址回信,說不準還會變動。筆友沒有食言,在新的城市寫來了信。

不管是哈爾濱,還是後來這個城市,這些城市的名字於我都是陌生的。就這樣斷斷續續,一年時間,來回通了四五封信。

很快就斷了聯繫,我也換了學校,也許筆友又換了城市,那時候沒有電話,沒有QQ,沒有郵箱,只有通信地址。地址一換,也就失聯了,人就像消失了一樣,再也無處尋去。

三年又三年,我來到上海,讀完大學,好賴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迷迷糊糊,曾經的理想抱負,年少輕狂,慢慢就淹沒於瑣碎的日常工作,做表格,寫總結,發通知,確認會議,打電話,寄包裹,一件接著一件,對於自己到底要幹什麼,不曾細想過,似乎想了也沒什麼用。

長大就是

你要試著去接受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直到有一天,快下班時,我突發奇想,要不搜索一下筆友這個名字。這一搜索,真的搜到了一條意外的帖子。在一個bbs論壇,看到了一條帖子,是一條訃告,大意說校友(與筆友同名),畢業後於上海某銀行上班,不幸於近日家中因煤氣中毒去世,擬舉行告別儀式,有時間的同學來參加,還留下了聯繫方式。我找到這條信息時,追悼會時間已經過去蠻久了。

為了確認,我打通了那個聯繫電話,是逝者表姐接的。顧不得對方悲痛,我就說在網上看到消息,有個人去世了,名字和我一個曾經的朋友一樣,想與你確認一下是不是她。我記得她有些意外,但還是回答了我的問題。

她的回答驗證了我的預感。去世的這個人,應該就是我年少時的筆友。逝者也是哈爾濱人,父親也是地質人,逝者也換過不少學校,後來考來了上海的高校,金融財經專業,畢業後留在上海一家銀行上班,說是因為和男朋友吵架了,晚上忘了關好煤氣,中毒去世了。

這麼多巧合,那應該就是她。可我心裡又盼望,也許不是,但願不是她。按筆友親戚的說法,因為和男朋友吵架而忘了關煤氣,我下意識心生一種不好的猜測,會不會是自殺?不管如何,筆友是消失了。一個人就這樣消失不見了,大概是生活以後常有的事吧。

我本可以去找筆友的親戚,再問仔細一點,確認是不是她,但我心裡又期盼不是,似乎也不敢去確認。相比於去世,我更願意筆友只是消失了。一個人消失不見,當一個人成了謎,未必就是去世了。

當一輛車消失天際

當一個人成了謎

你不知道

他們為何離去

就像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

聽到《後會無期》的這幾句歌詞,常讓我想起這個筆友,而今已不在人間。然而,消失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認識一個人,慢慢又失聯,不信打開你的QQ看看,有多少聯繫人還有聯繫?

是不是任何事情發展到最後,

結果都是後會無期。


知溫768


我首先自我介紹一下哈,我是一個書生。從小就努力讀書,奮發圖強啊!給自己施加壓力,告訴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後來,學習上的阻力越來越大,生活上也有許多事不盡如人意。面對這樣的窘境,我告訴自己,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幾年前,我考上了大學,自己也曾有過一腔熱血,也曾彷徨失措。不過我仍堅信,山峰的盡頭便是天空,大地的盡頭便是海洋。此時,我吟起黃巢的那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篇短文送給正在拼搏路上的你,願你承受住當下的苦痛,你會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之時!


安全套住


毛姆: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然後夢相繼都碎了一地。

小時候也想著當軍人,到後來患上了近視;

小時候也想著當科學家,到後來卻選擇了調劑;

小時候也想著當官,到後來發現不善於阿諛奉承.......

直到如今,我只想找個安穩的工作,愛我和我愛的人,用盡全部精力,去過一個平凡而如同的生活,任憑花開花落,似水流年。




國學風雲會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當時啊,一個人在北京漂泊,住著最冷最溼的地下室,卻還是懷著一腔熱血。那時剛與家裡鬧掰,不願低頭張口要錢,在一個小小的傳媒公司實習,每月的工資僅僅可以維持溫飽。

中秋節的晚上,加班太晚,錯過了公交車,捨不得那幾十元的打車費,就一個人沿著昏暗的路燈慢慢走著,腦海中不自覺便想起了這一句話“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我忍著酸楚,咬著牙告訴自己這是自己選的路,然後回到地下室,冷冷清清的屋子讓我再也忍不住了,撲倒床上就哭了個天昏地暗。那是我來了北京後第一次哭。

現在熬出頭了,卻還是深深眷戀著這句話,就像是在紀念我那些年吃過的苦。


易傷裳


浮世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

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萬丈紅塵,唯悅者三,日月與卿,

日出東方,月落西廂,執子之手,不老天荒。

談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愛情。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愛情或多或少都摻雜了其它的味道。但我,依舊相信愛情。我和我先生,同班同學,十五歲便互生情愫,初中畢業開始了異地戀,這段時間,因為心態的問題(當時我上了高中,他沒有,他覺得我們之間會有學歷差距)我們分合3次。所幸,我沒考上大學,對,沒考上大學我感到慶幸,這樣,他便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差距。兜兜轉轉,從09年至15年,六個年頭,我們結婚了,算是校服到婚紗的愛情吧。我們彼此尊重,偶爾耍耍小性子,我們沒有太多的財富,平淡卻也幸福。我遇到了愛情,願意執子之手,不老天荒。也願所有的少年女孩被溫柔以待,被愛情遇上。






利妹子5


王小波的話。

那一天我21歲,正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發現,生活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鐵牛一樣。可我在21歲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以為我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作為一名剛剛走出象牙塔,初入職場的學生,對這段話感觸頗深。來到社會,發現跟校園裡的差別真的非常大。我本來一直單純的以為,就算工作了,也可以擠出時間來閱讀,來看英語,來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現實是每天加班到九點,回來就只想刷刷手機睡睡覺,根本不想再動腦子做其他任何事情。哪怕真的有時間,都花在抖音吃雞上去了,每天的生活也都是簡單的重複:上班-下班-睡覺。

我越來越依賴這種安穩的生活,它真的讓我很快活。不去學習,不去運動,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抱著個手機。不再談什麼理想,日子得過且過。偶爾看到別人的成功也會赤裸裸的嫉妒,然後發憤圖強三五天,又被打回原形。我就這樣成了一隻受錘了的鐵牛。

我也很慌,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