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你們家鄉都在這天吃什麼?

聲宏紫閣


今天是三八女神節,又恰逢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也叫“龍頭節”,從這一天開始大地回暖,陽氣回升,春耕也要開始啦,所以有句俗話說得好,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為什麼二月初二叫龍抬頭呢?傳說中武則天稱帝后,惹惱了玉皇大帝,發下聖旨讓龍王三年不得降雨。龍王心善不忍心見到人間生靈塗炭,於是揹著玉帝偷偷下了場大雨。玉皇大帝得知龍王所為,一怒一下把龍王貶出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百姓們對龍王私自降雨心懷感恩,每天都向上天虔誠的祈禱,終於感動了玉帝,把龍王釋放,而那天剛好是二月初二,於是二月二,龍抬頭便一直流傳下來。

龍抬頭在民間也有不少的習俗,比如剪頭髮就是其中之一,尤其給孩子理髮更有講究,叫“剃喜頭”,藉著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能有一番大作為。大人剪頭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往下全部走好運。二月二龍抬頭在吃上更是有花樣翻新的說法,吃的食物更是都跟龍有關,比如“挑龍頭”是吃豬頭肉,“扶龍鬚”就吃麵條,“龍耳”說的是水餃,“龍子”粒粒米飯特形象,“龍鱗餅”叫法最霸氣,可以春餅代替。

以前小時候在農村姥姥家的時候,很看重龍抬頭這個日子,趕上這天都會忙活一陣準備吃食。現在城市裡反倒沒那麼多講究,大家互道一聲龍抬頭的吉利話,也沒有特別準備各種吃的,不過還是尋常的家常便飯,米飯炒菜也悄默聲的應了吃龍子的吉利,不過還是在飯菜上桌後想再來個應景的龍抬頭美食,急火火的又去煮了幾個湯圓,龍眼就有了不是?

【青椒雞丁】

翻出冰箱裡還有前一陣買的雞小胸,趕緊給吃了,雖然一直放在冰箱裡但是最好也不要放太長時間,吃太長時間的冷凍食品畢竟不怎麼好,所以時常要檢查下冰箱裡的食物,定期做一下清理,既能保證冰箱裡沒有異味,也是對食物健康的一個要求。雞小胸洗淨後切成丁兒,放入少量澱粉拌一下,熱鍋涼油,放入切好的蔥姜及3個掰開的幹辣椒爆香,然後放入雞丁煸炒,大概2分鐘左右雞丁變色,放入切好青椒丁,煸炒1分鐘左右放入少量老抽和白酒,再煸炒幾下放入適量生抽,白糖,澱粉,水,醋調製的芡汁,放入少量小蔥段兒,芡汁冒泡後煸炒幾下就可以出鍋啦。

【清炒菜花】

菜花還是喜歡乾鍋菜花的做法,畢竟吃著好吃還帶著微微的辣很過癮,但是家裡做總覺得有點費事,經常就是番茄菜花和清炒菜花了,只要把菜花炒的軟爛,怎麼都好吃。菜花掰好洗淨後,放入熱水中焯一下撈出,控幹水分。鍋中放適量油,油熱後放入兩個掰開的幹辣椒及適量蔥姜爆香,然後放入焯好的菜花煸炒,1分鐘左右放入少量老抽,煸炒幾下放入一鹽勺(2克小鹽勺),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啦。

【西紅柿雞蛋】

西紅柿雞蛋可以說是我家吃的最頻繁的一道菜了,經常犯懶一個人的時候直接咔咔幾下炒一盤一吃就是一頓飯。把三個雞蛋打散炒碎後剷出,另起鍋,放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蔥姜爆香,然後放入切好的西紅柿煸炒,煸炒2分鐘左右放入一鹽勺鹽,煸炒幾下把炒好的雞蛋放入一起煸炒,然後再放一鹽勺糖,煸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西紅柿雞蛋的最佳吃飯就是直接泡飯啦,每次都是多放一點雞蛋蓋在米飯上,不用攪拌,就這麼一口菜一口飯的吃,超級好吃。而且自家做的菜可以放心泡飯,畢竟不油膩。

【花生湯圓】

姐姐給的稻香村今年的新品花生湯圓,真的不怎麼好吃啊,甜過初戀,吃一個就不想吃了。

簡簡單單的3個菜,就算和家人過了二月二龍抬頭,任何節日假日其實不過是平常日子,能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一餐飯,享受平淡又從容的時光,並且能年年月月如此徐徐而過,就是最易得到也最難追求的小日子吧。

妖夜行攝食光,廚房小白一枚,用最普通的食材,最樸實的做法,最平凡的搭配,還原家常菜最溫暖的味道,用心做好每一餐飯,珍惜每一段好好吃飯的歲月時光。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煮飯做菜的心得,喜歡就關注我吧!


妖夜行攝食光


二月二,龍抬頭。這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國人有吃節令食品的習慣,比如過年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那麼二月二吃什麼?京津冀儘管相距很近,風俗卻不大相同。



北京人這天多食用春餅,搭配和菜,就是將瘦肉絲,豆芽菜,蒜黃等炒在一起,吃春餅時抹大醬配大蔥捲進去吃,叫吃龍鱗。驢打滾也在二月二食用。



天津人這天講究吃“煎燜子”,叫煎龍鱗。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儘快治水,祈禱風調雨順。



我們河北時興吃麵條和餃子一塊兒煮,叫龍戲珠。我們趙縣民間還有一種獨特的小吃叫煎糕餃,二月二這天吃,意思與煎龍鱗差不多。煎糕餃由黃米麵等黏性糧食製作,蒸熟做餃子樣,裡面包糖或豆沙,煎著吃。



具體做法是,將磨好的黃米麵用開水和麵,上籠屜蒸熟,類似粘糕。然後做劑子擀餅包進去紅糖,豆沙或芝麻成餃子狀。入油鍋煎炸,口味香甜彈牙。


聲宏紫閣


陰曆二月二,也稱臧月、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龍頭節、踏青節、挑菜節。因從二月二開始,雨水逐漸增多,如果按科學來講,農曆二月初,正處於“雨水”、“驚蟄”、“春分”這一段時期,很多地方都已進入雨季,這是由自然規律所造成的。而在過去,科學並不發達,這一段時間雨水這麼多,古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歸功於龍王了。

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說法有很多。我就說幾個,供大家茶餘飯後多幾個談資吧!

一、有說法此時令是來自於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時代。傳說伏羲帝,每年二月二這天,親自耕種一畝田地,以求今年風調雨順,以求上蒼保佑莊稼豐收滿倉。因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重視農業並非今天才開始的。從遠古時期,就開始重始農耕生產了。自此,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伏羲帝的做法,也在二月二這天,御駕親耕,祈禱上蒼,以求收穫時豐收,百姓安居飽食。

這一風俗到了周武王的時候,不僅僅是當一個皇家習俗來繼承傳習了。更是將它做為一項國策來立規立法起來了。規定每年二月二這天,所有的皇族大臣們都必須耕地,一是祈禱風調雨順,二是讓貴族知道碗中一粒米的耕種辛苦。這就是龍頭節的一種說法。


二、還有一種說法,是來自武則天。說武則天廢唐建立了周朝,讓玉皇大帝非常惱怒,號令掌管雨水的龍王,三年不得落一滴雨到人間。而龍王呢,不忍心看到人間黎民百姓餓娐遍野。於是就偷偷地下了一場雨。玉皇大帝知道後,更加惱怒,命人將龍王貶到人間,壓在一座大山下。而百姓們知道了龍王的遭遇後,於是就天天向玉皇大帝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二這一天,將龍王釋放回了龍宮,官復原職。這也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三、這個稍高深一些,牽涉到星象學了。中國古代是用二十八星宿來代表天上的星象位置,用來判斷季節,以決定何時耕種、何時收穫的。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龍形。其中的“角”就象是龍頭上的龍角。當每年二月二左右,整條龍的身子在黃昏時還未出現,角就已經露出來了。這就是“龍抬頭”的另一說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一切都圍繞著種地、吃飯來進行著。前不久中央電視臺的“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按照中國的老風俗,每個節氣或節日都要吃些特定的食物,來討個喜頭,增個吉祥。象元霄節吃元霄、春節吃年夜飯、大年初一吃餃子、八月十五吃月餅......等等,那麼,二月二究竟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在“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人們除了要去理頭(剪龍頭)的風俗外,各地還有不少說法:

在“二月二”這一天,麵條不能叫麵條,叫“龍鬚麵”、餃子叫“龍耳”、“龍角”、米飯叫做“龍子”、煎餅叫做“龍麟餅”、麵條餛飩一起煮的叫“龍拿珠”、豬肉叫做“食龍頭”、大蔥卷大餅叫做“撕龍皮”、反正是一切都以“龍”為名,取一個喜慶。期望來年五穀豐收的美好意願吧!

一、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鼓撅”,就是手擀麵,又叫頂門棍。吃它的意思是說:吃了鼓撅,能把門頂住,邪氣不能夠進來,禍害家人。也有人說,吃了“鼓撅”,把過年時人們的懶、悶給打跑了,開始正式好好幹活了。

二、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扒豬臉”,也叫“扒龍臉”。一種是原汁原味的吃,一種是蘸醬吃,一種是捲餅吃。也是有一個圖個喜氣的含義吧。

三、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炒棋子”“麻花”。

四、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饅頭”。

五、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豬頭肉、豬蹄”。

六、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鹹食”。

七、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這一天,要吃“煎餅”。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很多地方關於“二月二”的風俗不清楚。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

你的家鄉在“二月二”做什麼?

該文僅表述個人觀點。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歡迎友友們極積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與意見!更多精彩請關注“恆實說”


恆實說


今天就是老人家常說的節日“二月二龍抬頭”了,這是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大街上都會敲鑼打鼓迎接這個非常傳統意義上的節日。


記得每年這一天,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會跟隨父親剪頭,去街上剪一個“龍頭”通常在春節的前幾天剪一次頭,一直要等到明天二月二去剪頭,理髮店的當天,如果去晚了排隊將需要很長時間,但這也是一種老人傳下來的民俗,每個地方都是不同的!


2月2日這一天會吃很多的美食,還會根據“龍”的身體部位根據食物設置一些食物,我們來看看今天我們應該吃什麼!

第一:滷煮頭,也是一個龍頭的意義的象徵,很多地方吃這種食物,如東北這個地方,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基本上這一天會吃豬頭,也是一種“龍抬頭 ”的意思。


第二:餃子,龍的耳朵的象徵,但大多數是今天吃蔬菜餃子,因為這個季節韭菜很好,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媽媽做了韭菜餡料餃子,將會放一些雞蛋和方便麵在裡面,我媽媽今天準備做餃子的配料,估計一會就開始包餃子了,嘻嘻!

第三類:油炸糖蛋糕,象徵著龍蛋,金色的金糖蛋糕也象徵著金元寶,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老人說,吃完可以財源廣進,吃穿不愁如的話,說實話我多年沒有吃過這種東西了,只有家鄉有這種東西。

第四種:春捲,龍鱗的象徵,這種春捲裡面一般都是包的粉絲,或千片,還有雞蛋或韭菜等配料,外表酥脆,裡面很多菜,特別懷念家鄉的味道!

第五種:地菜,象徵龍的爪子,這種蔬菜是這個季節最美味的野生蔬菜,緊緊的貼著土壤生長,根也相對較厚,如果你不使用鏟子挖,用手拉是根本拔不出來的,我們這裡是用來包包子吃的,裡面可以添加一些肉,非常的香!

第六種:龍眼,它是一種常見的水果,長著飽滿的白肉和黑色的種子,就像眼睛一樣

2月2日你們都吃什麼食物?

祝大家:2月2日,龍抬頭日,好運來到,幸福相伴,平安圍繞,生活甜蜜。

祝大家:龍鳳呈祥,快樂永久,龍騰虎躍,萬事如意!


該問觀點僅代表本人,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小豬農場一碼上吃


我們國人只要過節,都離不開吃。春節吃水餃、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就是清明節我們這裡早上還要吃個煮雞蛋,可見我們是有多喜歡吃。

當然二月二也不例外,剛才看了很多答主的答案,我有的見都沒有見過,俗話說“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在我們山東魯西,二月二主要吃兩種豆豆,一種是黃豆豆,一種是面豆豆,寓意是“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炒豆還叫“蠍子爪”,因為過農曆二月二,各種蟲蠍就要出現了,傳說人吃了“蠍子爪”可以“鎮壓毒蟲”。

炒黃豆豆,大家都知道,面豆豆就是麵粉做成的圓豆,加入少於糖,在鍋加很少的油幹炒,直到炒成金黃色,出鍋,就成了色香味美的面豆豆。

不知道你們那裡吃什麼?趕快給我答案吧。



傲世萬年雪


2月2龍抬頭,我們這兒那天都會去理髮,還會吃炒米湯,據說吃了炒米湯,金子銀子往家跑,不吃炒米湯,蠍子蜈蚣往家爬,這是俗語,如果蠍子往家爬,這年成蠍子可值錢了,在我們這兒蠍子可是二三百塊錢一斤呢,不知道別的地方有什麼風俗,這是我們這兒的風俗。


點點轉運238112758


二月二民俗活動是龍抬頭:

1.要剃龍頭,理髮。

2.要剝龍皮,吃烙餅。

3.吃龍蛋,吃煮雞蛋。

4.吃龍鬚,吃麵條。

5.抬龍頭,這一條最重要,意味著一年的重要開始,一年要有一個好的開端是從抬龍頭開始,年已經過完,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健康快樂58092777


二月二,小編家鄉也流行剪頭髮,有討吉利的寓意。

從前二月二這一天要吃麻花,現如今麻花早已不是稀罕食物,這個習俗也就漸漸淡去了。

仲春萬物復甦,蜇伏的動物也甦醒了活躍了,蠍子從地縫裡爬上來,隱藏在牆角、草叢、柴垛下面,在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覓食生息,人不小心驚動了蠍子就有被蜇的危險。

二月二這一天吃麻花,麻花象徵蠍子的尾巴,咬了“蠍子尾"彷彿就有了護身符,能令蠍子退避三舍,當然只是個美好的傳說。從前麻花屬於高檔美食,過年時才有的,過年時不讓吃完,特地留藏幾根放在籃子裡懸掛起來,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來吃。

從前二月二這天早上上學,每個小學生手裡拿著一截麻花邊走邊吃,這個情景不會再現啦。


瞌睡蟲和瞌睡龍


我就準備二月二給兒子理髮!人生中的第一次理髮!好像鄉下會自己採香椿,香椿炒雞蛋!現在的最嫩最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