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其實,如果一個人的內心靜不下來,智慧就生髮不了。有的人身體是不自由的,但他的‘心’是自由的;有的人身體是自由的,但他的‘心’是不自由的;你的身體被困你會失去某種行為的能力,你的內心被環境所困、被情所困,就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事物基本的判斷能力。

人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是不要情緒化。人只要活著就會有情緒,如果你什麼也不做那麼情緒波動的會更厲害,情緒就像你的心跳一樣上下起伏,但是在一定範圍內的波動。什麼是情緒:情緒就是人對環境的一種反應。當然這種環境也包括我們自己內心的變化,思維的習慣等也是一種環境。

環境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外部的環境(外因);其二: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是一種環境(內因),內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擴大範圍,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內在的、外在的,任何的變動,都會使我們有一種反應,而這種反映就叫做情緒。反映無所謂好壞,情緒只是一種信息的反饋。情緒管理,就是讓我們把這種情緒的反應控制在理性思考的範圍之內,不要過度解讀,過度反應,過度深陷其中而忽略了問題本身。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 “靜”則慧生, “靜”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和抉擇。

一、止:

“止”者五蘊皆空,止就是內觀,停下來刪除自我的一切主觀臆斷,讓自己像一面鏡子一樣,映照一切。

二、定:

“定”者剛毅決斷,定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重新定義之意,我們對待事情看法的影響遠遠事情本身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三、轉:

“轉”者安然自若,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無處不自在,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到合適的地方,轉向正能量的一面。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四、行:

“行”者功成,知行合一方位真知,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是對自己及他人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

五、查:

“查”者無患,隨時隨地的警惕潛在的危險,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患於未然。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循環罔替,要發展中看問題,時時處順。

“止”、“定”、“轉”、“行”、“查”也是一個循環,沒有事物能夠絕對的保持靜止不動,包括人的內心,唯有保持不斷的前進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靜”才會在你的內心生根發芽”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事情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叔本華

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往往遠遠大於事物本身對你造成的傷害。看不見的決定了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是思想,看得見的是績效;看不見的是態度,看得見的是行為,組織在經營的過程中,看得見的成本都是小成本,看不見的成本才是大成本。如果你有了什麼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不要把這種失落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以免帶來更大的損失,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讓你的消極悲觀情緒到此為止(換個角度你就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兩面。當年心情好的時候,你基本上看到得都是事物正能量的一面;當你情緒低落時,你基本上看到得都是事物負能量的一面。如果你的心情愉快,又看到了負能量的東西,你也會把它當反面教材來警醒自己。你的心境與外界是不斷互動的,能量也相互轉換。若心隨境轉則不自在,若你心能轉境則無處不自在,面對生活會更加樂觀,面對事業上的打擊也會更加坦然。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好事情中也隱藏著危險,壞事情中也隱藏著機會。我們會發現任何好的事情從長遠來看未必就是福,任何的壞事情從長遠來看未必就是禍。(本文為閆明老師原創,請勿侵權。)

“靜”以修身,“靜”則慧生,牢記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要訣,乾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