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晉升沒有要求,你還願意做科研嗎?以當下的科研環境,做科研有前途嗎?

有趣的醫魂鬥羅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去年為了寫一篇關於職稱的學術論文,我在知網上找了很多教師評價和教師發展相關的論文,其中有一篇是探索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我個人認為非常有道理,也做了引用。

文章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通過調研,得出了一個結論,即:如果對教師的考核沒有特別的要求,既不考核科研也不考核教學,那教師多半會傾向於做教學,而逐漸放棄科研。當然這是個概率數據,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如此。其原因是,高校教學工作具有很強的重複性,教師通過兩三年的集中投入,可以獲得近乎永久的能力,在此後的教學工作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獲得相同的回報(這也是為什麼青椒比較累,而老教師顯得更輕鬆的一個原因)。而科研工作不行,它需要你一直迎接挑戰,有一天如果你停止挑戰了,說明你只能做橫向項目或者結束科研生涯了。

因此,由於人的劣根性,我們才需要更多的科研激勵政策。我們想一想,為什麼80年代90年代,老師們都投入更多精力在教學,做科研則純靠興趣或者理想,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當時重視教學,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缺乏科研激勵。

現在,各種科研激勵已經很多了,甚至有些過火了。即便如題主所說,職稱評審、崗位晉升等方面不考慮科研,但還有科研項目的金錢激勵,科研成果的經濟收益,科研榮譽的社會效應等等激勵,對教師的吸引力更大。很多高校教師就熱衷於做企業項目、開公司,評不評職稱根本就無所謂。

當然,我上面是把教師作為“經濟人”來分析的,實際上,很大一部分教師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在做科研,他們沒晉職前會做科研,晉職後仍然會繼續做。這才是符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生存、安全需求滿足後,人就會去追求社會尊重需求,當這個需求也滿足了,人就只會考慮自我實現的需求。而自我需求永遠沒有終點,科研也是如此。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就請點一下關注吧。


高校人才真經


每個人做科研的目的可能不一樣,除了一些人是為了評職稱,其實做科研本身它也有它自己的吸引力。當科研成果真的出來的時候,有一種很強的這種成就感。如果科研不作為評職稱的一個條件,那為什麼還能做科研呢?我想可能還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科研是興趣所在。

做科研其實對一些人來講,已經成為工作的一部分了,並不一定是純粹為了評職稱才去做科研。有一些人一旦形成了做科研的這種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後,他可能會樂在其中,以科研為樂趣,做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當然是無比的快樂,所以願意繼續做科研。



第二,做科研還是有一些收入。

我們做科研一般分為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縱向課題指的是申報各級政府的和管理機構的課題。橫向課題則是通過與企業,事業單位之間所簽訂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橫向課題。雖然我們國家重點課題的課題經費不是很多,但是很多橫向課題經費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為企業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之後,企業會給予一定的獎勵。一些學校對於重要成果的獎勵也不少,比如說我們學校如果能夠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文章,獎勵額度是100萬。所以現在興起一句話,叫科研致富並不是夢,只要願意做科研致富還是有可能的,特別是對於理工科的科研人員來說。另外,做科研還可以創業。



第三,科研可以帶來一些榮譽。

科研一旦做的好,成果多,可以申報各式各樣的榮譽,這種榮譽可能並不一定跟職稱掛鉤,但是這種容易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特別的一些東西。比如一些特別的待遇,如果科研做得好,可以有各種人才的項目。比如湖北省的楚天學者,國家的有長江學者,有院士等等。當然這些級別比較高,但是就類似於這樣的,科研做得好的時候,這些榮譽稱號就會向你靠攏。

第四,科研是考評的內容。

雖然如果沒有晉升職稱的壓力,但是平時的考核還是存在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有一定的目標,個人也有一定的考核目標。那麼每年為了完成這樣一些目標,做科研也是必須的。否則的話,如果大家都不做科研,那麼整個社會就沒有產出,也沒有創新。所以即使不是為了晉升職稱,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考核,我想的話也應該去做一做科研。


義哥說教育


很多答者都在說,有興趣才去做科研。但是沒有晉升要求,有興趣的人就能在如今的科研環境中做好科研嗎?科研可是一個絕對燒錢的事情呀!沒有現在的晉升要求,我在想我如何拿到錢做我感興趣的科研?家裡肯定是沒錢的,本碩都是囯內頂尖院校,但是導師都不是大牛,博士又在國外,基本沒有很深的人脈。幸得囯內的晉升要求,文章夠多夠好,項目也比較多。雖然這有點“唯論文,唯頭銜”的調調,但是這個實際上是比較公平的。否則,如果沒有現在的晉升條件,我又憑什麼搞科研?


謎團55


現在很多科研都不叫科研,一是杜撰虛構數據,國內沒人去查,只要不出風頭,國外也沒人去跟你較真。二是,也還有很多科研,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創新和獨立見解,就是把別人沒有或來不及排列組合的情況,改重新排列組合。三是,甚至很多科研就是一陣風,只是跟風,沒有做下來踏踏實實地做,不願意啃硬骨頭,只揀容易的肉吃,晚了湯都喝不上,都不願意坐幾年冷板凳。這些風氣不改,我國的科研水平永遠是二流的!


野花啼鳥


現在真正靜心做學問的人極少,沒有利益根本不會去做。都是錢鬧的,而所謂的科研最後的成果僅僅是幾篇沒有任何意義的論文而已,沒有社會價值,沒有經濟價值,不是說沒有個別有用的,但絕大多數都是沒用的。美其名曰是在搞基礎研究,其實說白了就是科研騙子,浪費國家的錢而已。


Barlar


科研和晉升無關。科研,是一個人的愛好,一個興趣。把科研和晉升掛鉤,當然就會出現很多假科研,假成果,假論文。就會出現很多剽竊行為。


雲破月來66798628


唯有興趣驅動的科研才是真科研,朝思暮想的是發現真像;職稱考核帽子驅動的科研是假科研,朝思暮想的是如何利用科研作為工具


手機用戶62843247050


做科研才會有經費,不管是否有獎勵,哪個老師不願意有項目?就像工頭,誰都想攬工程,難道還要別人給獎勵?


知衡256


創新是科研的唯一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科研動力,一旦出現創新的靈感,會有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金童希瑞


我是覺得我有能力也有興趣才做的科研。但在官僚體制下做科研肯定沒什麼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