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機械專業是不是已經“過飽和”?作為機械專業該怎麼選擇更好的就業方向?

星海拾史


機械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確實很多,為什麼會給人一種過飽和的印象,主要是同質化的原因造成的,絕大多數機械類的學生在校時間學的課程幾乎差不多,前一兩年學的是基礎課程,第三丶四年才開始專業課程,也就是說在校也就兩年的機械理論基礎。

畢業以後一投簡歷發現,其實大家相差不多,沒有特別的專長,這時就會感覺機械類的學生太多了,這實際有點誤會,而是機械類專業用途太廣泛,幾乎工業類的各個行業都會需要機械類的學生,產品設計、結構設計、機械設計、pLC編程、設備儀器、儀表、車工、銑、刨、鑽、焊、鑄、磨……哪一樣都夠人幹一輩子,正因為這樣,機械類學生真正的專業是從工作後開始的,工作後行業選擇、工種的選擇都會對你以後的職業生涯有比較大的影響,有一句話叫:"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特別適合機械類學生。

機械類還有一個問題是,想學技術時間長,想要拔尖又特別難,結果就是工作幾年後似乎比畢業一年的技術也高不到哪裡去,似乎差距並不大,特別對於一些行業,對機械設計的要求並不高的,就更體現不出個人的能力在哪裡,造成一種學機械的人太多的假象。

反過來講,新人要提高也很難,機械類的同學選好一行以後,儘量在這一行裡做好做精,也可以再細分,在一個工種裡做到頂尖,很多人做個車床、做個焊工、做個電火花自已弄個小門店加工收入也是很高的,所以機械類同學沒有捷徑,一定要把自己的行業做精,不然也很難有好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